首页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

文豪1978 第422节

  比如邓丽君、比如罗大佑、比如凤飞飞·——

  但问题是,很多人可能听过他们的歌,不见得见过他们的人,请这些人很难造成轰动效应。

  而且花钱也不见得能请来,就算是能请来了,花费也远比请刘晓庆他们这些内地的电影明星贵多了,根本不划算。

  杜峰一心想著要整出点大动静来,却忽略了实际的可操作性。

  “港台明星这一两年你就别想了,你盯著春晚就行,谁火就请谁。

  这几年春晚不是总请港台的不知名歌手嘛,你可以联系联系,效果绝对不比请那些真正的港台明星差。”

  林朝阳记得几个月后的春晚费翔就该登场了,请他不比千里迢迢的请那些明星性价比高多了?

  效果绝对轰动,估计现场的大姑娘小媳妇能激动的晕过去。

  经过林朝阳的劝说,杜峰打消了请港台明星的念头,“行,那我就逮著春晚的人请了。”

  中午留饭,林二春难得有一天提早回来的时候,杜峰见他风风火火的,

  忍不住问道:

  “叔儿,您今儿回来的早啊!”

  “呵呵,今天换房大会。政府弄个了什么计算机换房,比以前快多了。”

  换房前文提过,是燕京居民为了解决上班、上学不方便或改善住房条件而使出的不得已的手段,通常是换房双方自愿协商。

  燕京市为了方便市民,早在五十年代便开始组织居民之间的换房,到1956年还专门在房管局成立了调配科,作为住屋交换工作的专职机构。

  到八十年代,燕京人口持续增长,住房紧张情况进一步加剧,房管局从82年开始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换房大会。

  东城、西城、宣武、崇文、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八区各区居民、

  企业单位均可以通过换房大会进行住屋互换。

  换房大会的举办受到了燕京市民的热烈欢迎,现如今屋价看起来是不贵,但对于绝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仍旧是可望不可及的。

  另一方面,商品房供应少的可怜,大家又都只有一套住房,许多房子产权还都是公家的,想换房子都很难有机会。

  1982年换房大会第一届,参加的居民超过了7.5万人次,其中有1368户换成。

  到去年,这个数字飙升至3151户。而这只是燕京每年换房当中很小的一部分,去年一整年燕京有超过37000户居民换房。

  换房这事本来是跟林二春没什么关系的,是前年换房大会时他去看了个热闹,发现了商机。

  换房嘛,上班、上学、住的宽,无非就是为了这三样。

  但每年参加换房大会能换成的居民比例非常低,他们又有真实的改善住房的需求,这些人可都是林二春的潜在租房客户。

  一次换房大会,够林二春和他手底下的人忙活半个月的。

  老林同志现在可不是当初的光杆司令了,手底下正经有几个老头儿、老太太。

  杜峰跟林二春聊了一阵,恭维道:“您老真是生财有道!”

  “矣,什么生不生财的,就是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林二春嘴上谦虚,眉眼间的得意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吃完午饭,杜峰正准备告辞,林朝阳突然想起来,说道:“对了,你姐让你多进点黑色风衣。”

  ‘黑色风衣?进那玩意干啥?”

  “等过两个月你就知道了。”

  内地的盗版录像带跟香江是有时间差的,很多影片快的话三四个月,慢的话半年一年才会传进内地。

  以《英雄本色》的火爆程度,这个速度可能还会提前不少。

  又过了几天,秋风遂渐萧瑟,燕京的冬天也快来了。

  梁佐突然跑到林朝阳家,说要邀请他参加同学聚会,林朝阳欣然前往。

  结婚后梁佐住在东城新鲜胡同的大杂院,进胡同先得经过公共厕所,哪怕是冬天里味道也不太好闻,这也是如今燕京大多数胡同的常态。

  进了屋,李彤也刚到,梁佐跟两人说了会儿话,起身去外面上厕所。

  这功夫王晓平来了,还带来了一个久违的熟悉面孔。

  “小查!”李彤激动的叫了一声。

  大家各自打了个招呼,梁佐回来了,一见查剑英就要握手,王晓平嫌弃的打掉了他的手。

  “你不刚上厕所去了吗?”

  “那咱按美帝的习惯。”

  梁佐笑著跟查剑英拥抱了一下。

  过了一会儿,梁佐家又陆续来了两三个人,人总算齐了。

  林朝阳听大家聊天才知道,原来今天聚会的主要目的是欢迎查剑英回国。

  在燕大时林朝阳跟查剑英并不算太熟,见了面两人只是客气的打了个招呼,倒是查剑英多看了他两眼。

  查剑英81年赴美留学,至今已经五年时间,

  期间她先是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取得了英语硕士学位,又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比较文学,拿到了她的第二个硕士学位。

  她今年毕业后应聘进了《纽约时报》,她这次回来是因为《纽约时报》

  决定派她回燕京办事处工作。

  聊到工作,免不了谈到工资,当众人听到查剑英说她的薪水是1800美元时,无不膛目结舌。

  1800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6000元人民币啊!

  “小查,你留学这步棋真是走对了,一年工资够我们一辈子赚的。”王晓平的语气中充满了艳羡。

  燕大中文系77级这一波人里,毕业时决定去留学的人并不多,毕竟那个时候自费留学还只是刚刚开始。

  要去到异国他乡留学,很多人心里都没底。

  这两年不管是自费还是公费留学,都变得越来越多,连王晓平她们这些参加了工作几年的人都有些蠢蠢欲动,更何况有查剑英这个成功的例子在前。

  身披一层“海龟”的身份,这次聚会上查剑英成了焦点。

  她和大家聊著这几年来在美国学习、生活的各种见闻,听的众人满心羡慕。

  “你们有机会真应该去美国看看,跟国内真的很不一样。”

  查剑英的言语间流露著几分优越感,但还算克制,

  以八十年代中美两国的经济差距和社会发展情况,她有这种优越感也算正常。

  “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啊!当初决心留学的也就你们那几个人,现在大家结婚的结婚、生孩子的生孩子,更不可能了。”王晓平说。

  梁佐笑著说道:“晓平,你干脆点我名字得了。”

  “结婚、生孩子的又不光你一个。”

  “还有谁,李彤、我师父-—----算了,我师父不算,他想出国随时都能出,都定居香江了。”

  林朝阳连忙说道:“没有的事,你别造我的谣,我在香江就是客居而已,现在还不是跟你们坐在这里?”

  “那我师娘呢?”梁佐问他。

  “她是没工作了,只能无奈下海做生意。”

  王晓平打趣道:“我们也想要这种无奈下海的机会。”

  几人互相说著笑话的时候,查剑英的眼神饶有兴致的逗留在林朝阳的身上。

  她在美国待了好几年,但跟国内的通讯并没有断,一直都有联系。

  跟同学们通信时偶尔也会聊到林朝阳,知道他这几年的名气比以前更大了,更让她感到惊讶的是今年六月份的时候。

  她收到了王晓平从国内寄的信,说林朝阳编剧的电影获得了坎城电影节的大奖。

  查剑英得到这个消息倍感惊讶,她平时不太关注娱乐新闻,然后她特意去查了一下,果然发现了《楚门的世界》的获奖信息,当时她还有些感叹。

  因为她留学那年林朝阳尚无任何一部作品改编上映过,在她的印象里林朝阳只是个作家,没想到隔了几年他已经在国外的电影节上拿大奖了。

  更让查剑英惊讶的是几天之后,她竟然在纽约街头的电影院门口,看到了《楚门的世界》的电影海报。

  《楚门的世界》竟然要在美国上映?

  抱著好奇的心理,查剑英在影片上映的头几天去观看了一遍,出人意料的好看,并且令人回味无穷。

  当时查剑英心里还在想,难怪能在坎城电影节上夺得三座奖项。

  等又过了些天,查剑英发现身边的不少美国同学,甚至连教授都看了这部电影。

  这样的现象完全超出了查剑英的意料,在她的印象里,美国人是很少外国电影的,香江电影也只有在唐人街才有市场。

  查剑英忍不住跟身边的那些同学聊了聊,才了解到《楚门的世界》在美国的上映规模并不算小,至少肯定比那些只在唐人街放映的香江功夫片大多了。

  电影中楚门不顾一切想要逃出桃源岛,追求自由的行为得到了她那些同学的高度赞赏。

  查剑英这才意识到,《楚门的世界》在美国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部电影的价值观。

  可查剑英仔细回想电影的剧情,觉得美国人可能只看到了“追求自由”这四个字,却没有看到电影背后所要表达的荒诞和讽刺。

  查剑英还特地让同学给她寄了一本《楚门的世界》的原著小说,看完了小说之后她更加确信自己的感受,并且开始给身边的同学科普电影和小说中隐藏的那些意涵。

  每当有人对她的科普产生质疑时,查剑英便会说:“你知道吗,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原著小说是我的朋友,当年我们在一间教室里上课!”

  这个时候那些质疑声立刻就会消失不见,屡试不爽,让这几年在学校一向是小透明的她结结实实的出了几回风头。

  “《楚门的世界》在美国上映的时候,我还去看了,写的好、拍的也好。”查剑英夸赞道。

  林朝阳道了声谢,还没说话,周围几人先追问了起来。

  “《楚门的世界》还在美国上映了呢?”

  这个年代没有因特网,信息的传播有很大的局限性。

  “是啊,票房还不错呢,我记得好像快破一千万美元了。”查剑英说。

  众人听到这话顿时惊讶万分,“一千万美元?我的老天爷!”

  梁佐两眼放光的盯著林朝阳,“师父,一千万美元你分了多少?”

  众人的眼神同样齐刷刷的看向了林朝阳。

  “这种电影上映都是买断了海外版权的,多少票房都跟我没关系。’

  众人闻言不禁有些失望,“没关系啊!”

首节 上一节 422/4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