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434节
林朝阳注意到会刊还专门做了版权页,上面的责任编辑和校对都是北村美裕,她在信里提到了,她是研究会的名誉会员。
会刊的编审、印刷、装帧工作都是由河出书房赞助的。
林朝阳捧著会刊欣赏了一会儿,除了一些版权信息能蒙出来之外,剩下的一概看不懂。
会刊没译本,得给个差评。
这当然是玩笑话,人家都是义务劳动的,为了林朝阳一个人搞个译本出来未免太劳民伤财了。
反正会刊发出来又不是给作者看的。
数日后,林朝阳家西院有作家聚会,林朝阳要看孩子,没空跟他们扯闲篇儿。
中午过后有几个人吃饱喝足了,主动跑到林朝阳这院来帮他看孩子,顺便聊聊天,有人聊到了1月份的《人民文学》上发表的作品。
“祝伟,你们编辑部挺有胆子啊,敢登《亮出你的舌苔空荡荡》这样的小说。”
听到朋友的调侃,祝伟笑了笑,“你得说我们刘主编有胆气才对,这部小说是他拍板发的。”
‘我听你这意思,还想推卸责任是怎么著?”
《亮出你的舌苔空荡荡》是摄影师马建写的一部以自身流浪经历为架构,所写的一部反应旧xz迫害女性的小说集。
小说中详细的描写了大量的xz民俗、风景和宗教仪式,近乎于再现的描写,让这部小说充满了真实感,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揭露了J放前xZ社会的黑暗和残忍。
小说发表半个月时间,就已经成了文学界热议的焦点话题。
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小说的内容猎奇,很容易激发读者的兴趣。
二是,大家都是搞写作的,知道这部作品的内容即便是放在现如今也是很敏感的,因为涉及到了MZ政策和ZJ政策。
“我听说文协那边好像有人已经有意见了。”李拓说。
“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人民文学》在文学界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就算是刊登的作品有些争议也很正常,基本不大可能引起什么大的问题。
“我们编辑部倒是接到了两封在中央民族学院读书的z族学生的来信,
抗议这部小说。”
祝伟脸色轻松,并没有把李拓的话当回事,还说起了有学生写信抗议的事。
林朝阳看著祝伟的表现,只能感叹一句他太年轻。
涉及到MZ和ZJ问题,已经超越了文学的范围,别说是《人民文学》了,
就是全国文协也处理不了这件事。
这件事最后的结果是刘昕武这个《人民文学》副主编,实际上的一把手被停职,并且公开检讨。
不仅如此,刊发《舌苔》一书的当期《人民文学》被追回处理,《舌苔》一书至此也成了“禁书”,再无公开发表、出版的机会。
众人聊著《舌苔》的话题聊的热火朝天,大家并没有意识到这部小说将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的中国文学界引起怎样的波澜。
正在大家聊的热闹的时候,郑万龙闲来无事,在书柜旁翻书。
林朝阳家里有专门藏书的房间,也有书房,在他住的正房里还有一架小书柜,是专门用来放一些他日常看的书的。
“?”郑万龙的眼神突然定住,他将看到的那本杂志抽出来捧在手里。
这本书的封面上印的文字是:《林朝阳(日本)文学研究会会》,下方还有“第1号”的字样。
看到封面上的文字,他大感兴趣,翻开内页,却发现里面全都是日文。
他好像发现了新大陆,兴奋的挥著杂志,高声问林朝阳:“这书是怎么回事?”
正在热聊的众人听到他的声音都停了下来,望了过来。
张承治离著郑万龙最近,眼晴警见书封面的文字,顿时来了兴趣。
他前两年去日本的东洋文库进修过,日文基础相当不错。
“林朝阳日本文学研究会?”
他走过去夺过书来,低声念了一遍,
郑万龙挖苦道:“这几个字还用你念?谁不认识。好歹也是日本留过学的,你不会连日文都看不懂吧?”
“我只是去进修。”
张承治回了一句,并没有跟他扯,这会儿他的兴趣完全被眼前的杂志给吸引住了,根本无心跟郑万龙斗嘴。
他翻开杂志,眼神落在版权页上,立刻亮了起来,然后又接著往后翻,
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
“.—文学,是人类灵魂的灯塔,是我们洞察世界、理解人生的重要窗口。
我们相信,文学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对林朝阳先生文学作品的研究,
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感悟人生,提升日本民众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
我们汇聚于此,成立林朝阳(日本)文学研究会,旨在深入研究林朝阳先生的文学作品,让更多的日本民众领略到他的文学魅力———..”
尽管在看到杂志封面时心里已经有了准备,但在内心翻译完杂志开头的这段创刊词后,张承治的内心还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他接著往后翻了几页。
《
的美学意蕴》《
:你几乎能触摸到的历史》《大河文学的巅峰之作一一
》《乌合之众的胜利一一谈
》...
一篇篇文章标题在他眼前快速划过,他甚至来不及细看下面的内容。
“老张,别光看,你倒是说话啊!”郑万龙见张承治光是翻书也不说话,忍不住急切的催促道。
这时张承治抬起头看向他,“说什么?”
郑万龙指著他手里的杂志,“还能是什么,这杂志啊!”
张承治挖苦道:“你不是能看懂嘛?’
一记回旋镖正中眉心,但郑万龙没工夫给张承治耍嘴皮子,他现在比刚才更加迫切的想知道杂志的内容。
“这个真是会刊?林朝阳(日本)文学研究会?”
张承治不再玩笑,点了点头,“是会刊。”
“真是会刊?林朝阳(日本)文学研究会?”
他好像问了一句废话,但实际上第一句问的是张承治,而第二句问的却是林朝阳。
此刻他眼神里满是疑惑、不解、难以置信,就好像蹲在街边看到了开路虎的兄弟。
“朝阳,这怎么回事啊?”
别说是他了,在场的所有人都想问:这怎么回事啊?
好好的到你家做个客,怎么又冒出来了个“林朝阳(日本)文学研究会”?
“那个啊,是前段时间日本的几位学者成立的,就是个非正式组织,偶尔开开会、发发会刊的。”
从林朝阳口中得到确认了这件事,众人只感觉到一股逼气扑面而来。
以作家名字命名的文学研究会,还是在外国成立的?
众人此刻被震惊到失语。
“你丫牛逼大发了!”
李拓率先从震惊中缓过来,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内心的情绪,最后选择了一句脏话。
“何止是牛逼大发了,这是开天辟地啊!中国作家在日本的文学研究会,朝阳这还是蝎子粑粑一一毒(独)一份吧?”郑万龙激动的说道。
张承治纠正道:“不对。鲁迅先生在日本的名气很大,也有研究会。”
他不纠正还好,这一纠正众人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林朝阳=鲁迅?
林朝阳摆了摆手,“别大惊小怪的了,听我给你们说是怎么回事。”
众人立马凑过来,林朝阳把近藤直子的事讲了一遍。
又说:“她和藤并就是比较喜欢我的作品,恰好他们俩在日本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领域又有点影响力,才促成了这么个文学研究会。”
众人本来以为这事还有什么反转,结果听了半天,发现林朝阳就是在讲有两个日本学者如何喜欢他的作品,如何出于喜爱古道热肠的为他的作品在日本出版奔走,如何热心的筹备以他名字命名的文学研究会。
大家眼神不满的看著林朝阳,没完了是吧?
赤裸裸羡慕嫉妒的目光在林朝阳身上扫了一遍又一遍,过了好一会儿,
大家的心态终于平和了不少。
“朝阳这事要是传开了,估计立马就能成为国内文学界最热门的新闻。
”李拓说道。
祝伟笑著调侃道:“这也算为国争光了吧?当代作家应该就这一份。”
像这种以作家名字命名的文学研究会都是组织松散的民间机构,说起来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组织。
但架不住这是外国学者为他们中国作家专门成立的啊!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林朝阳和他的作品在日本受欢迎啊,说明了林朝阳和他的作品受到了日本文学界,至少是文学研究领域诸多专家的认可。
这种受欢迎和认可不就是很多作家所追求的影响力吗?而且还是海外影响力!
要知道在当今的中国文坛,除了老一辈作家当中有几位凤毛麟角的存在,其他作家的海外影响力几乎为零。
也正因为如此,才更凸显了林朝阳这件事的牛逼之处,这何尝不是一种为国争光啊!
众人满是惊叹的讨论著文学研究会的事,精神亢奋无比,围著林朝阳不断的挖掘关于文学研究会的各种内幕信息。
顺便也了解了更多林朝阳作品在日本出版和销售的情况。
《闯关东》在日本的累计销量卖出了16万册,这个数字即便是放在中国也不少了,更何况是人口只有中国十分之一的日本。
接下来几个月还有《楚门的世界》《渡舟记》《禁闭岛》要陆续出版。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