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439节
从年前回燕京之后,陶玉书除了2月初短暂回香江待了几天后,就一直是在外遥控指挥。这年头又不像后世通讯那么方便,往往沟通不是很及时。
王晶的《最佳损友》在陶玉书上次回香江的时候刚拍完,但发行上映的事因为陶玉书不在香江,迟迟没有定下来。张婉婷的《秋天的童话》已经拍摄完了,正在做后期,杜琪峰的《阿郎的故事》也在年后开拍了。
按照陶玉书的想法,林氏影业要保证一年之中作品在电影市场不问断上映,这个月得回去研究研究新片计划了。她决定下周回香江,在此期间还要把林氏影业在内地的办事处创建起来。
有了《孩子王》的成功,陶玉书对《红高粱》开拍寄予厚望,她明白以内地导演如今的市场触觉拍商业片想要出彩是非常困难的事。
那不如干脆就在艺术片的道路上再深入挖掘一下。既然要深耕,那筹备个办事处是理所应当的事。
内地现在还没开放私人进入电影制作、发行领域,所以她也只能弄个办事处,用以协调在内地的电影投资。
恰好上个月去西柏林,她跟中影的小余余玉溪有过交流,向她表明了招揽之意,开出啦5000元港元的月薪,还有奖金。当时余玉溪表现的很心动,但不知为何却犹豫不决,直到电影节结束后,她才答应了陶玉书。
陶玉书一开始没弄明白,后来才想明白。
估计余玉溪是还不太了解林氏影业的实力,怕这份工作干的不长久。
在电影节待了十天,余玉溪该打听的也打听到差不多了,再加上《孩子王》获奖,林氏影业的海外版权交易火爆,她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回国之前,陶玉书和余玉溪约定,让她先回沪上探亲,然后再到燕京来正式开始工作。
“就她一个人,人手太少了吧?你不怕人家觉得公司是草台班子,再半路跑路了?”林朝阳问。《孩子王》进入了版权运营阶段,林氏影业现在在内地只有《红高粱》一部正在制作的片子。
陶玉书的想法是想让余玉溪负责《红高粱》的制片,顺便再对接参加电影节的事务,暂时有她一个人就足够了。见林朝阳这么说,她问:“那你是什么想法?”
“可以把大哥叫来帮帮忙。”
“他?”陶玉书立马就想否决这个提议。
林朝阳看穿了她的想法,说道:“大哥虽然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但你没发现他有个优点吗?”“什么优点?”
“吃吃喝喝是把好手。”
听著这话陶玉书真不知道林朝阳对自家大哥是褒是贬,林朝阳说道:“你别这么看著我啊,我这是夸你大哥呢。”有这么夸人的?
陶玉书的眼神透露出这样的含义。
林朝阳接著说道:“小余精明强干,可以负责办事。大哥通达和善,可以负责笼络人心。而且放小余自己一个人在燕京,所有事都交给她,你就那么放心吗?”
话说到最后,陶玉书成功的被林朝阳说服了,恐怕他的最后一句话才是重点。驭下有时候也是一门学问,陶玉书感觉自己又从丈夫身上学了一招。
想明白了之后,她欣然同意了林朝阳的想法。又问:“可大哥工作那边..”
“兼职嘛,反正他在单位也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
陶玉书不由得露出轻笑,“我真该把这话学给我哥听听。”又过了两天,余玉溪终于回到了燕京。
但令林朝阳夫妻二人意外的是,余玉溪这次还带了个客人来。“老谢?你怎么来了?”林朝阳的声音中满是惊讶。
谢靳一身风尘仆仆,“别提了,我先放个行李,等会再说。”
陶玉书之前将小六部口胡同西院的东厢房收拾出来了两间,当做是林氏影业在燕京的办事接待处。现在谢靳来了,陶玉书便把他也安排到了西院的厢房去。
然后林朝阳又亲自下厨做了一桌菜,算是欢迎余玉溪和谢靳的到来。
以往林朝阳夫妻俩私下里都叫余玉溪为小余,那都是随大流的叫法,实际上她并不小,今年已经四十出头了。
她之前在中影电影进出口工作,她还有一层身份是西柏林电影节在中国内地的全权选片人,拥有电影节正式授权的那种。这也是陶玉书为什么愿意为她开5000元港元高薪以及奖金的原因。
余玉溪性格大方开朗,吃饭时她尝了几口林朝阳做的菜,忍不住赞美道:“谢导一直夸您做的菜,您的手艺确实好。”她是沪上人,人生的前二十多年都在沪上,是进入中影后才来到燕京。
最近这六七年因为为西柏林电影节选片的缘故,跟沪影厂走的很近,跟徐桑楚、吴贻弓、谢新等沪上电影圈的老同志都很熟悉。
“老谢,说说吧,你怎么跑燕京来了?”林朝阳问。
谢靳叹了口气,“唉,别提了,还不是为了《芙蓉镇》的事嘛。”谢靳说起这事就满面愁容。
早在春节前夕,谢新的新片《芙蓉镇》就开始在沪上、燕京进行试映随著试映范围的扩大,关于《芙蓉镇》的争议声音变得越来越大。
不少人认为这部影片是在给社会主义抹黑,主张禁映,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谢靳不得不紧急对电影中的几个镜头进行了处理。
可即便是这样,也只是勉强让电影局方面同意了电影公映。
但前几天《芙蓉镇》在沪上举办首映式,影片的男女主演姜文和刘晓庆却没到场。谢靳一打听,原来是被电影局给阻止了。
不仅如此,谢靳还听说电影局方面不同意《芙蓉镇》参加国外影展。
这两件事放在一起,谢靳自然窝火,收拾了行李就要到燕京来跟电影局理论理论。“就算是要把官司打到部里,我也要跟他们掰扯掰扯。
谢靳喝了一杯酒,气愤的说道。
林朝阳没有什么同仇敌忾的表情,反而表情轻松,略带调侃的说道:“你也别怪人家电影局的同志,谁让你是个惯犯呢!”谢靳听到这话,表情很是不爽。
不过林朝阳说的也没错,从《天云山传奇》到《牧马人》再到《芙蓉镇》,谢靳的“**叙事”从未停止。对于很多人来说,他的影片就是眼中钉、肉中刺。
见林朝阳幸灾乐祸,谢靳先是愤愤然的盯著他,然后就把主意打到了林朝阳的身上。看见谢靳的眼神,林朝阳莫名的有种不详的预感。
“你...”
没等他说话,谢靳先开口了,“你先别说话。“
然后谢靳又问:“我听说你最近跟石方禹走的挺近啊?”“没有的事,你听谁说的?”林朝阳矢口否认。
“还跟我装傻,你以为我不知道?”谢靳一下子戳穿了他的谎言,眼神中流露出鄙夷之色。林朝阳表情讪讪,“就是见过两面,又不熟。”
“熟不熟的,你不给他送了点成绩嘛,明天跟我走一趟。”林朝阳不太情愿的说道:“这都是你们沪影厂的事。”
“你忍心我这一把老骨头去跟他们那些当官儿的硬碰硬?再说了,你可是《芙蓉镇》的编剧!”林朝阳立马辩解道:“你可别瞎说,我又没署名。”
“署不署名不重要,你要不去,我就跟他们说那些过格的戏全是你写的!”林朝阳顿时牙疼。
老头儿,你讹人是吧?
第478章 林朝阳的影响力
林朝阳到底还是跟谢靳走了一趟,讹人当然是玩笑话,这么多年的老朋友,力所能及的忙,他还是愿意帮的。《芙蓉镇》的内容在一些人看来有些过格,那也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看法而已。
八十年代以来,国内拍摄反应人道洪流期间的电影多了去了,几乎每一部的拍摄、上映都少不了要遭受质疑和为难,可最后还不是都上映了?
没理由到了《芙蓉镇》就不行。
更何况,这部戏的导演还是谢靳,编剧还是林朝阳。“啊,这部片子朝阳同志也参与了?怎么没见署名?”
办公室中,石方禹听谢靳说林朝阳竟然还参与了《芙蓉镇》的编剧工作,表情愕然。
林朝阳笑著说道:“这事说来话长。当时老谢找了钟老的儿子阿诚写剧本,恰好阿诚当时有点事,我就帮忙改了一稿剧本,没出多大力,也就没署名。”
他解释完,又对石方禹说道:“方禹同志,局里对《芙蓉镇》这部片子有顾虑,认为这部电影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大家都可以理解。
我是这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当年国家在宝钢选址、深圳搞特区、长江三峡造电站不都有过争议吗?难道仅仅因为有争议,我们就因噎废食了?
比起科学,人文艺术学科的严谨性要更少一些,所以这种争议就更不可避免了。
有争议不可怕,咱们可以探讨嘛。老谢这段时间一直在删改镜头,可以说是非常配合咱们电影局的工作了。平心而论,我认为《芙蓉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是非常高的。
当年小说都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嘉奖,没理由到了电影这就成了负面典型,您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林朝阳和谢靳进门后,先是谢靳跟石方禹聊了几句,石方禹的表情不置可否。
见状谢靳便把林朝阳跟《芙蓉镇》的关系讲了出来,又给林朝阳使了个眼色,林朝阳只好站出来为《芙蓉镇》关说了几句。在他说话时,石方禹一直沉吟不语。
《孩子王》刚在西柏林电影节得了奖,因为这个国际性的奖项,电影局上下都感觉到扬眉吐气。最近这六七年,不管是电影局还是各地的电影制片厂,都没少为中国电影走向国际花心思。
电影在总的方向上属于宣传口管理,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文化宣传,增强中国的对外软实力。可惜这些年下来,收效甚微。
电影要想收获国际影响力,无非是两条路。要么有观众缘,要么有得奖缘。
观众缘不用说了,中国的电影大多只能向社会主义兄弟国家输出,而且只有精品影片才有资格,就更别指望向其他国家输出了。
至于走冲奖这条路,这些年大家都在尝试。
小奖得了一些,但影响力堪忧,根本没有在国际上造成任何水花。
直到今年《孩子王》在西柏林电影节上斩获评审团大奖,被欧美国际各大主流媒体报导了一番。
中国电影的影子这才终于出现在国际影坛上,算是为了中国电影这么多年的努力结出了一颗微小却饱满的果实。石方禹很清楚《孩子王》的成功跟林朝阳有著莫大的关系,他自然不能一点面子都不给。
而且石方禹还清楚的记得,在当年《高山下的花环》的那场审片会上,总政的李瑛可是亲口说的,林朝阳跟军方某位高级将领是亲戚。
不管于公于私,这个面子石方禹好像都不得不给。既然不得不给,那不如大方一点。
思忖片刻后,石方禹爽朗的笑起来。
“朝阳同志说的有道理,我们确实不能因噎废食。《芙蓉镇》嘛,小问题是有一些,但总体上是没什么问题的。
既然谢导已经删改了部分镜头,我看不如这样,我这两天再组织一次审片会看看。如果没问题的话,就可以安排上映了。”
见石方禹如此痛快的便松了口,林朝阳有些意外。
谢靳却是喜出望外,一直到离开石方禹的办公室后,他仍有些不敢相信。“姓石的竟然这么痛快就答应了放行?真是奇哉怪哉!”
林朝阳调侃道:“刚才还一口一个‘方禹局长”,这会儿就‘姓石的”。老谢,你这变脸速度比川剧还快啊!”谢却不以为然的说道:“他要是冲着我的面子,我肯定感激,可我说话他压根没怎么听,明显是给你面子。”“我哪有那么大的面子。”
“怎么没有?《孩子王》可是刚给电影系统长了一回脸,他这回也算是光荣退休了。估计,也是想卖你个人情吧。”“卖我人情有什么用?”林朝阳不解。
“你就别装傻了!忘了《高山》是谁拍的了?当我不知道啊。
再说,就算是抛开你们家亲戚的关系,你们夫妻俩的电影事业发展的这么好,他以后说不定就有用得著你的地方,就当是结个善缘嘛。”
林朝阳点了点头,如果石方禹要退休的话,这么做确实也说得通了。
现在《芙蓉镇》的审查问题解决了,林朝阳问谢靳,“你这边怎么安排的?”“还能怎么安排,审查通过赶紧安排公映,这部电影都折腾两年了。”
谢靳说著,脸上露出迫不及待的神情。
他之后又在燕京待了两天,在《芙蓉镇》影片通过电影局审查后,谢靳便张罗著请林朝阳吃饭以表感谢。请客地点定在了丰泽园,谢靳还邀请了几位在燕京的老朋友。
听说是林朝阳出面帮谢靳解决了《芙蓉镇》的过审问题,大家都意外于林朝阳在电影局竟然有这样大的面子。只以为是林朝阳刚促成了《孩子王》在海外为中国电影扬名,正是电影局方面的红人。
一番热闹的聚会后,谢靳在第二天便飞回了沪上,安排《芙蓉镇》的公映事宜。因为要给谢靳帮忙,林朝阳先让陶玉书和保姆阿娣带著两个孩子回了香江
等谢靳走后,他本打算飞回香江了,却被李拓挽留下来。
时隔两年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即将在这个3月末再度授奖,他们的文化沙龙又可以办起来了。“流程都熟了,你们自己办嘛。”
“那不行。离了你这个主心骨,我心里没底,大家可都是冲着你来的。”李拓怕林朝阳跑路香江,见天儿的缠著他,林朝阳倍感无奈。
让他操持文化沙龙肯定是不可能的,当个吉祥物还差不多。
一应事务都由李拓他们一群人去负责,林朝阳乐得当个甩手掌柜的。这天闲来无事,他跑到了西单。
今天是亚欧服装城的周年庆活动,一大早西单商场门口便以彩旗招展,人头攒动。周年庆活动的形式跟去年开业时差不多,舞台表演、明星献艺、满减抽奖..
杜峰叫来了以前文工团的战友们表演节目,早上都是那些文工团现役或者退役的演员们在表演,晚些时候才有明星登台等到上午十点左右,终于有明星登场。
高大挺拔的身姿,刀削般的精致面容,舞姿潇洒,唱著“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费翔闪亮登场。西单商场门前一瞬间便沸腾了!
这一刻欢呼声、呐喊声直冲云雷,整个西单北大街都被这巨大的声浪所影响。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