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44节
来人是个瘦高青年,见到林朝阳,两人均是一愣。
原来也是历史系的学生,叫刘惠民,过年后他们几个学生还组团到陶家拜过年。
知道林朝阳是陶教授的女婿,刘惠民格外客气的寒暄了几句。
勺园是燕大留学生的聚集地,用燕大学生的说法,那里面五彩斑斓的,跟个小“联合国”一样,刘惠民现在和阿毛住在勺园的同一个宿舍。
刘惠民看到《金瓶梅》的一瞬间,惊叫了一声,“阿毛,你怎么能看这个书呢?”
阿毛被他吓了一大跳,不明所以,声调怪异的问道:“这本书怎么了?”
刘惠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跟阿毛解释,林朝阳笑著说道:“这是中国的古代小说,语言模式跟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差别。你现在连普通话都没说明白呢,看这本书太早了。”
他帮刘惠民解了个围,刘惠民连忙点头,“对对对,这本书全是文言文,你根本看不懂,就是在浪费时间。你怎么会知道这本书的?”
“我跑步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老教授。跟他请教怎样能够快速的学会汉语,他人非常热情,特意给我推荐了这本书。”
林朝阳的脑海中闪过早起看到阿毛和朱光遣一起跑步的画面,不出意外,阿毛应该是让老头儿给涮了。
“这老头儿,真是太坏了!”
林朝阳嘟囔著,然后朝刘惠民挤眉弄眼,“给他借本书。”
刘惠民瞬间理解了林朝阳的心思,心想那个老教授不厚道,你也不是啥好饼啊!
他一想到,阿毛这个卷毛老外张口“农民问题”、闭口“打倒土豪乡绅”就忍不住有种滑稽感。
“阿毛,想不想看看我们伟大领袖的作品?”
林朝阳见刘惠民没反应,便开口问道。
阿毛眼睛一亮,“是毛的作品吗?我看过《红星照耀中国》,我喜欢他!”
“那伱可真应该看看他的作品,都是至理名言。”
刘惠民无奈的看著林朝阳,他字都没认全呢,你给他推荐?
借完了书,林朝阳送刘惠民和阿毛离开,看著阿毛的背影,心中很欣慰。
他撺掇著阿毛借书并非是恶作剧,这种读物也挺符合阿毛这种汉语初学者,内容大部分都通俗易懂。
又过了几天,赶上周末,朱光遣上午来到陶家。
陶父正在给陶希文叠纸飞机,以为他是来找自己下棋的,说道:“你等会我。”
“不找你。你们家小林呢?”
陶父微微诧异,“他?在屋里呢吧?”
林朝阳不明所以的被叫出屋来。
“来来来,跟我下几盘棋。”朱光遣招呼道。
林朝阳笑道:“朱伯伯,您还是跟我爸下吧。”
朱光遣摆摆手,“他那个水平不行。”
陶父对老友的毒舌早已习以为常,他摇了摇头,也不分辩。
林朝阳见陶父没表态,说道:“那行吧,陪你下两盘。”
“两盘?两盘哪里够?少说得十盘!”
林朝阳吃了一惊,这老头儿莫非是吃了六味地黄丸。
等朱光遣摆好了棋盘他才明白过来,敢情他是要下五子棋。
“我都说了,五子棋你下不过我。”
棋场无父子,宫本武藏为啥能被日本人叫剑圣,关键在于你得赢,别使了啥手段,赢了就行。
对弈攻心为上,上来先给老头子来波心理攻势。输一次没关系,输的多了,他的这句话就会成为老头儿的心魔。
再跟他下棋,保证心慌气短。
“嘶~”
“诶!”
“不应该啊!”
没过一会儿功夫,陶家屋里传来老朱同志长吁短叹的声音。
朱光遣愁眉苦脸的时候,林朝阳还有心思呲一口茶水。
下围棋他就是个业余水平,五子棋他可是专业的,什么斜三阵、梅花阵、四角阵、剑阵……吊打的就是老朱这种心血来潮的乐子选手。
没到半个小时,十盘棋下完了。
战绩10:0。
林朝阳起身,刚准备潇洒离去,却被老朱一把薅住。
“你别走!”
“干啥?”
“再陪我下几盘。”
“还下啊?您不是我对手。”
林朝阳不怕别的,就怕把老头儿赢的太狠,再给送医院去。
他算看出来了,这老头儿棋品太一般,哪有输了还不让人走的?
“行了,你就别拽著他了,我跟你下一盘吧。”
两人僵持之际,陶父出现替林朝阳解了围。
有人陪著下棋了,朱光遣仍忍不住碎碎念。
“这小子肯定是背过棋谱。”
“你行了吧,玩个五子棋还背棋谱?”陶父忍不住吐槽道。
第59章 少说也得是个中篇吧
朱光遣在陶家下了一上午的棋,中午又蹭了顿午饭才悠哉悠哉的准备离开。
上午大舅哥出门会朋友了,陶父让林朝阳送老头儿出门。
“前几天,有个小老外到我们图书馆借《金瓶梅》。”林朝阳笑呵呵的对朱光遣说道。
做坏事被人点破,老头儿一点不心虚。
“那老外话太密,我正跑步呢,非得跟我搭话,差点让他给弄岔气了。”
原来老头儿是嫌跑步的时候别人跟他搭话,但林朝阳觉得这只是老头儿的托词,他就是想作弄阿毛,尤其是阿毛比老头儿高那么多,这个理由太正当了。
“那您也给推荐个靠谱点的书啊,还《金瓶梅》。”
“有什么不靠谱的?《金瓶梅》看明白了,他就成中国通了。”
“他话还没说明白呢!我给他推荐了毛选。”
朱光遣瞥了一眼林朝阳,你小子有脸说我?
翌日林朝阳去中文系蹭课,下了课,就见陈健功等人推著自行车,后座上驮著一包包的东西。
“干嘛去?”
“‘送’杂志去。”
“送”这个字用的很精妙,逢年过节别人给你“送”财神,你能不要吗?你得要,不仅要,你还得说“请”财神。
五四文学社恢复成立,怎么著在燕大高校界也是个盛事,现在社刊创刊了,得让各大高校的同学们都共襄盛举。
不光是燕京各大高校,还有一些高中,比如四中、燕大附中这些,都是陈健功他们要发展的对象。
“出门小心点,被逮了就说是隔壁的。”
《未名湖》不是出版物,陈健功他们这些学生驮著这些杂志去外面卖,很有可能被人抓现行。
陈健功得意的一笑,眼神还有点鄙夷,“刚才谢老师还跟我们说,被抓了就报燕大的名字。你这格局啊,不行。”
两人说的这些自然是玩笑话。
陈健功一伙六个人,分作了三组,一组直奔隔壁的水木大学而去,一组向著燕京市内进发,还有一组则向南来到燕大附中校门口。
负责燕大附中的是王晓平和宫玉,两人推著自行车来到校门口,引起了保卫的注意。
两人也不说话,就站在校门口等著,这会儿学生还没下课,校园里没什么人。
“叮铃铃!”一阵清脆的铃声传来,学生们下课了。
王晓平和宫玉精神起来,朝校园内张望,过了没一会儿,就见一个青春洋溢的少女领著一群学生走了过来。
“姐!”少女跟宫玉打了个招呼,正是宫玉的妹妹宫云。
昨天宫玉就和宫云说了五四文学社要外出售卖《未名湖》的事,今天宫云号召了一帮同学来捧场。
两拨人正隔著学校大门说著话,门口的保卫见这情况走了上来。
王晓平看到保卫上前就有些心虚,拽了拽宫玉的袖口,她脸色淡然,“别慌!”
说完,把兜里的燕大校徽掏出来,往胸口一别。
距离两人还有不到三米的保卫瞄了一眼宫玉胸口的校徽,没再上前,转身回了保卫室。
“呀,真有用!”王晓平高兴道。
宫玉有些得意的说道:“去年赵振凯他们张贴《今天》一路从西单杀到燕大、人大,伱猜为什么能平安无事?”
《今天》是以赵振凯、芒克他们这一群诗人为首搞出来的民间杂志,其中有不少的燕京高校学生参与。
后世牛逼轰轰的凯爷,现在还只是《今天》张贴的时候那个往墙上甩浆糊的小跟班。
王晓平会意的点点头,无论是国家还是政府,对于他们这些大学生都是优待的,有时候甚至是宠溺。
宫云带来的这群学生对于《未名湖》杂志充满了兴趣,他们这群人当中有一部分人今年必定会进入燕大,对于五四文学社自然是充满向往的。
一群学生争先恐后的掏钱买了杂志,有人迫不及待的翻起了杂志。
“宫云,许灵均的东西在哪儿了?”
“我什么时候说许灵均的东西发表在上面了?人家是当了个顾问。”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