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

文豪1978 第442节

  NHK电视台来了两个人,一位女记者负责采访提问,另一位负责摄像,聂伟平在翻译的帮助下接受采访。在聂伟平回答了几个比赛相关的问题后,中方翻译又将记者的一个提问翻译给聂伟平。

  “记者同志问,你在两届擂台赛上均表现优异,连续战胜了日本多位超一流棋手,是有什么秘诀吗?”聂伟平听到这个问题,表情沉吟,内心却在吐槽。

  这些记者总是问一些奇怪的问题,秘诀?能有什么秘诀?

  他正打算说点官样文章,眼神恰好瞟到了一旁的林朝阳,心中升起了一股孩子气。

  “要说秘诀,可能是因为士气吧,我们中国队赛前都得看一遍《棋圣》的小说,用以激励自己!”聂伟平这话说完,把翻译同志给难住了。

  《棋圣》这样的小说能是在这样的场合说的?还讲不讲中日友好了?人家细问起来怎么办?

  但此时记者正盯著他,翻译同志只能硬著头皮说道:“秘诀就是中国队都喜欢在赛前看一部中国的围棋类小说。”记者闻言顿时感觉眼前一亮。

  日本这个民族有很浓重的强情节,自中日棋擂台赛挙办以来,中国队两战两捷。

  固然是带给了日本围棋巨大的失败,让他们感到沮丧和愤怒,但同时也加强了他们对中国围棋的重视和尊敬程度。

  聂伟平煞有其事的说起《棋圣》,NHK的记者好像一下子找到了中国队胜利的关键性因素,忍不住又追问起了小说的具体细节。

  翻译同志紧张的头上都开始冒汗了,这弄不好可是WJ事故。

  最后还是陈祖德发现情况不对,以选手们需要回酒店休息为由,打断了记者的采访。等回到酒店,他便批评起了聂伟平。

  “你怎么什么话都往外说,《棋圣》的事我们自己知道就行了。”

  他倒不是担心会引起什么WJ事故,而是抱著一种神秘主义的心理,低声对聂伟平说:“有些事,说出来就不灵了!”聂伟平朝林朝阳看了一眼,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

  为了胜利,以后再也不提这事了。

  当天晚上,中日围棋擂台赛的新闻同时登上了中日两国的电视媒体。

  中国方面关注的是中国队再次取得了擂台赛的胜利,连续两年战胜日本队这个强敌,围棋界一片欢呼雀跃之声。而日本方面关注的焦点却有些诡异。

  除了再次失利之下对于棋手们的责之外,当天晚上NHK电视台播放了一则赛后对中国棋手聂伟平的采访。

  自七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聂伟平在对战日本的比赛上表现一直非常优异,早在多年前就曾在日本国内赢得“聂旋风”的称B.

  现在又有连续两届八战连捷的辉煌战绩,让聂伟平在日本的名气更生从前,因而日本国内的很多围棋选手和围棋迷对聂伟平并不陌生。

  NHK电视台播放的这段采访,一开始并没有引起民众多大的注意,却被日本围棋队看在了眼里。中国队赛前看围棋类小说鼓舞士气?

  凡事都喜欢大惊小怪的日本人好像一下子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秘密,他们立刻开始打听所谓的“围棋类小说”究竟是何方神圣。

  光看中方翻译的回答肯定是找不出来的,所以日本人专门找了懂了到中国留学过的学生翻译聂伟平说的话。

  《棋圣》这部小说就这样走入了日本围棋界的视线,经过留学生的翻译和介绍,他们又知道了《棋圣》的具体内容。然后便明白了聂伟平所谓的“看小说鼓舞士气”的由来。

  弄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小日本们的第一件事不是生气,不是搞什么WJ抗议,而是聚起来有模有样的商讨,这种操作对于日本围棋是否有借鉴意义。

  就在这时,第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的第一场又在东京打响了。

  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的决战是在4月30日,按照比赛约定,在次日,也就是5月1日,就是第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揭幕的日子。

  5月2日便是第三届擂台赛的第一场比赛,这场比赛由中国队的女子棋手杨晖对战日本队的女棋手小川诚子,最后杨晖轻取小川诚子。

  在这场比赛当中,中国女子围棋表现出了明显强于日本的实力。

  这样的情况让日本围棋队乱作一团,擂台赛举办两年,日本队输了两年,再输下去,他们这些棋手真要剖腹自尽了。看到这种情况,会也不用再开下去了。

  借鉴!必须狠狠的借鉴!

  《棋圣》是中国小说,而且讲的是以围棋抗日的事,他们肯定是不能直接拿来看的。

  不过没关系,恰好在日本文学历史上也有这样一部围棋类的小说,是日本文豪川端康成所写的《名人》。

  这部小说讲述的是日本三十年代65岁的本因坊秀哉名人准备告别棋坛,展开与当时只有29岁的木谷实七段一段比赛。因为本因坊秀哉罹患慢性心脏病,比赛数度中断,从1938年6月26日一直下到了12月4日。

  最后“五十年不败”的秀哉败给了棋坛新星木谷实,一年后便与世长辞。这部小说充满了悲情主义色彩,很符合日本人的审美。

  出版当年便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为日本围棋界所推崇,只是近些年来,读这部小说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现在既然他们知道了中国队必胜的奥秘,那么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克制。

  中国队有《棋圣》没关系,他们日本队也有《名人》。中国队背后的作家是林朝阳,听起来便是籍籍无名之辈。

  而他们日本队背后的作家却是川端康成,大名鼎鼎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无论怎么看,他们日本队的赢面都要大一些。

  这一局,稳了!

第480章 牌技差,牌品更差

  1987年5月3日,日本东京,日本棋院。

  一间不大的和室内,几位身穿和服的男人正一脸严肃的看著眼前的年轻人。

  这群人无一例外都是如今日本棋坛的中流砥柱,其中有参加了第一、二届擂台赛的片冈聪,有只参加的第二届擂台赛的武宫正树。

  但更多的是即将参加第三届擂台赛的棋手,如宫泽吾朗、工藤纪夫、大平修三、山城宏和加藤正夫。福田一裕被几位日本棋坛的顶尖高手注视,难免紧张,但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在他身后的墙上,挂了一张黑板,上面贴著几张照片,其中最明显的是有个男人的身影被人用红色笔迹标记了出来。“这位,就是林朝阳,中国著名的小说家,也就是《棋圣》的作者。”

  显然,红色笔迹就是福田一裕标记出来的,他当年在燕大留过学,自然认识当时已经声名鹊起的林朝阳。“福田,你说这位林桑棋力高深,究竟高到什么程度?”坐在进门右首的男人问道。

  福田一裕犹豫了几秒,“武宫先生,实在抱歉。我并没有和他对弈过,没有办法给您准确的回答。”

  “不过当年我在燕京留学时也曾摆下过擂台赛,创造过13连胜的成绩,后来被一位中国学生打败,听说那人就是受了林桑的指点。”

  武宫正树皱眉看著福田一裕,“你不过是业余水平,有人受他指点打败了你,有什么好稀奇的。”福田一裕听到这话没有丝毫被人瞧不起的愤怒,反而神情惶恐,低头鞠躬道:“实在抱歉!”

  坐在上首的加藤正夫说道:“好了,不要说这些没用的了。我想知道的是,现在到底有没有证据证明这人就是中国队背后的军师?”

  听到这话,福田一裕面露难色,迟疑著说道:“加藤先生,我只是以前听说过一个传言,但不知道是真是假。”加藤正夫闻言,眼色一凝,脸色不怒自威,“什么传言?”

  “传言当年林桑在燕大时,聂旋风时不时的就会登门向他讨教棋艺。”此话一出,在场众人顿时脸色凝重。

  加藤正夫沉吟半晌,吐气道:“看来,这位林桑确实就是中国队背后的‘孔明先生’了,难怪每一届擂台赛至关重要的比赛都能在现场看到他的身影。”

  这两天日本围棋队一直在研究针对中国队的策略,昨天他们已经了解到了《棋圣》的存在,并做出了针对性的安排。但就在昨天傍晚,之前连续参加两届擂台赛的片冈聪突然说,中国队中间有个陌生人,每到关键比赛总会出现。

  而且他非常肯定那人不是中国队的棋手、教练或者是随行官员。

  他反应的情况立刻引起了日本队的重视,大家立刻找来那人的照片辨认,才发现原来不少人都见过那人,可谁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

  这顿时让日本队上下紧张了起来,又把之前给他们科普《棋圣》的有过中国留学背景的福田一裕叫了过来。这也就有了刚才的那一幕。

  一个小说家,出现在两国围棋最高级别的赛事上,这样的情况本来就非常诡异。现在分析完所有情况,大家终于明白了,此人必然就是中国队背后的军师智囊。

  众人深感压力,沉默不语,加藤正夫蹙著眉头,叹气道:“我们要面对的不仅是日益强大的中国队,还有他们背后的这位孔明先生啊!”

  片冈聪说道:“前两届输棋是我们没有防备,既然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位孔明先生的存在,就好办了。”武宫正树却提出了质疑,“好办?怎么办?难道我们的棋艺能突飞猛进吗?”

  他的话将片冈聪堵的哑口无言,片刻后片冈聪又说道:“可以不发给他签证,这样他就没有办法到对局现场了。”“八嘎!”上首的加藤正夫怒斥一声,看向片冈聪的眼神充满鄙夷。

  “你这是在自欺欺人,难道他不在比赛现场就没有办法给中国队出谋划策了吗?”

  片冈聪不满道:“那还能怎么办?”

  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和室内的众人都陷入了沉默。

  加藤正夫同样眉头紧锁,沉吟良久,最后他说道:“除了读《名人》,我认为我们还要将那部《棋圣》作为围棋队的必读之物。”

  众人都明白,加藤正夫的提议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之举。“一部中国小说,我们怎么读?”武宫正树问。

  有人把目光看向了站在那里的福田一裕。

  福田一裕弱弱的说道:“实在抱歉,我的中文水平还不足以翻译林桑的作品。不过我知道,河出书房方面这两年引进了林桑的作品。

  我觉得可以联系一下他们的译者,为各位提供帮助。

  他的话获得了加藤正夫的认可,加藤正夫用眼神询问在场众人,见众人都没说话。

  他便说道:“既然诸位都没有意见,那么就由我派人联系河出书房,请他们务必尽快为我们提供一份日文版的《棋圣》。”事到如今,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众人低头齐声道:“哈伊!”

  加藤正夫又正色对宫泽吾朗说道:“宫泽君,明天就是你对战中国队的日子,务必要仔细研读《名人》,振奋精神。我们日本围棋,已经经不起失败了!”

  宫泽吾朗立刻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压在肩上,郑重其事的鞠躬。“为了胜利,我一定认真研读《名人》!”

  加藤正夫欣慰的点了点头。

  次日,第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第二局比赛在日本棋院内如期举行,这场比赛结束后,擂台赛就将转移中国,但那要等一个月之后了。

  第二局比赛是由中国队的杨晖对战日本队的宫泽吾朗。

  赛前一见面,杨晖见宫泽吾朗两眼通红,显然是昨晚没怎么休息好,可偏偏他的精神却给人一种亢奋之感。两人的比赛进行到227手,宫泽吾朗中盘获胜。

  比赛失利,杨晖的情绪很淡定,因为历来女子围棋的实力就不如男子围棋,她输棋很正常,不输才奇怪。

  可让她不解的是获胜后的宫泽吾朗和日本队,明明只是擂台赛的第二局比赛,可他们喜悦和庆祝的感觉好像比终结战还要高兴。

  杨晖看著日本队的方向,脸色怪异的问几个队友,“他们在庆祝什么?”

  聂伟平也向日本队那边看了看,回道:“不知道。可能是因为前几天刚经历过惨败,今天旗开得胜比较高兴吧。”然后他对林朝阳说道:“朝阳,我发现他们今天好像总是盯著你看。”

  “有吗?没注意。”林朝阳并未在意,问道:“后天该回国了吧?”林朝阳是受中国围棋队的邀请来日本的,自然也得一起跟他们回国。

  今天的比赛结束后,日方还为中国队安排了游览的行程,要在日本耽搁一天,后天大部队才会回国。“是啊,听说国内的庆功宴都准备好了,老聂这回又要出风头了!”杨晖满脸笑容的调侃

  “说的好像你们不出风头一样,胜利是大家的!”聂伟平笑著回了一句。第二天林朝阳随中国队在东京游玩了一天,然后登上了回国的飞机。

  抵达燕京机场后,中国围棋队立刻被热情的记者们给团团围住,迎接英雄一般,首都机场内充斥著鲜花与掌声。

  聂伟平手持体育局工作人员献上的花束,首先代表中国队接受了众多媒体的采访,然后有记者发现了混迹在人群中的林朝阳。

  林朝阳很少在媒体上露面,大众对他的长相不熟悉,但跑文体新闻的记者对他的脸不陌生。“朝阳同志你好,我是《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杨浪,能采访你一下吗?”

  一位中年记者逮住了林朝阳。

  林朝阳笑著摆摆手,“采访运动健儿们就行了,我没什么好采访的。”杨浪不死心的问,“看样子这次比赛你也去了日本?”

  林朝阳摆了摆手,闭口不谈,他越是如此,杨浪越是好奇。

  杨浪心中很是不满,他知道林朝阳就是寻味斋文化沙龙的组织者。

  这不禁让他想起这两年去小六部口胡同想挖点沙龙的新闻,回回都吃了闭门美的遭遇。你丫的真不拿记者当干部啊!

  吐槽归吐槽,杨浪最后也只能无奈的看著林朝阳随中国队一起乘大巴车离开了首都机场。

  当天晚上,中国围棋队从日本载誉归来的新闻便登上了《新闻联播》,林朝阳的身影在荧幕画面中一闪而过。抵京后的第二天,中国围棋队召开新闻发布会。

  到5月8日,林朝阳受邀出席在人民的会堂举办的庆功宴。

  距离庆功宴开始还有段时间,聂伟平被人叫去打桥牌,顺便还拉上了林朝阳。

  陪领导打桥牌这项活动,聂伟平是从84年开始参加的,次数多了,跟领导也熟了,因此才有资格带林朝阳进棋牌室。一见林朝阳,领导认出了他。

  “这不是我们小林作家嘛!”

首节 上一节 442/4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