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

文豪1978 第455节

  “对不起,不好意思!路上塞车,抱歉啊,王导!”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迟到的女主角张曼玉总算是姗姗来迟,她一来就是满脸歉意的道歉。

  然后她又掏出一千块钱请剧组的人喝奶茶,不仅打消了剧组工作人员们的怨气,还顺带收获了一波好感。上午的戏拍了一个多小时,剧组又停摆了,据说是导演对刚才那场戏不满意,想改动一下,正在改戏。大家一下子变得无所事事,工作人员三三两两的在那里聊天,话题除了娱乐八卦,就是马、楼、股。最近恒生指数暴跌,大家聊股票的话题最多。

  今天万梓良不在,刘德华和张学友坐在一起闲聊

  张曼玉则一反常态的坐在那里安静的看著书,与往常休息时候的状态判若两人。刘德华拍了几年戏了,还从来没见过香江哪个明星会在拍戏的时候看书的。

  这也太装了!

  难道是经纪人给打造的什么新的包装方式?

  两人越聊越好奇,最后实在忍不住跑过去问:“麦琪,在看什么书?”

  张曼玉看书看的正投入,不知道为什么看的咬牙切齿,两人突然出现,她立马慌张的把书合起来。“没什么,在看小说。”

  “什么小说那么神秘?”

  张曼玉这个时候已经放松了下来,看书而已,只是她想到刚才看到的那部分内容,心中还是非常郁闷。怎么早没看到这部小说呢?

  虽然心中积郁,但她还是回答道:“新出的小说,写炒股的。”听到“炒股”两个字,刘德华和张学友露出好奇之色。

  最近香江的街头巷尾已经被“股市”的话题所占据,媒体上更是大书特书,各种捕风捉影的消息层出不穷。张曼玉将书拿了出来,两人翻了翻便放下了,并没有看的打算。

  见两人对看书没什么兴趣,张曼玉却不甘心了,她只用一句话,就勾起了两人的兴趣。“这本书里有个厉害的地方,里面讲的股灾跟这次有点相似。”

  “真的假的?”

  “你自己看看不就知道了!”

  张曼玉的话让两人心中的好奇更盛,她却把小说一收,“想看自己去买,我这本还没看完呢!”“切!”张学友不屑的撇嘴,认为张曼玉在故弄玄虚,刘德华则将信将疑。

  等两人走开之后,张曼玉又翻开了书,越看心里越气闷。

  《大时代》电视剧讲述的是从73年股灾到87年股灾,再到94年“大奇迹日”这段历史中的一段故事。

  如今才1987年,因此林朝阳对电视剧的内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和完善,以73年股灾、83年股灾和87年香江股市的三次股灾为背景,完善了故事线。

  其中87年这场股灾,在小说上市之际尚未发生。

  林朝阳特意将股灾的内容进行了调整,跟现实有较大差别。

  站在读者的角度看,一眼就能看出小说中和现实中的股灾有很大的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张曼玉气闷的正是小说中的这场股灾,她越看越觉得生气。

  她要是早十天看到这部小说,肯定会有所察觉,避免那么巨大的损失。

  这种想法当然是她后知后觉的一厢情愿,即便是她十天之前看到了《大时代》当中带有预言性质的股灾,但事情还没发生她也只会一笑而过,丝毫不放在心上。

  她的内心被那种入宝山而空回的悔恨强烈的刺激著,连小说都顾不得看了,又去找剧组其他人宣传《大时代》中所描绘的“股灾”。

  她只有一个朴素的心思,不能光我自己一个人后悔。

  这段时间股灾的新闻本来就很火,张曼玉把《大时代》“精准预言”本次股灾的事这么一宣扬,立刻在剧组引起了一阵关注。

  大家虽然没看到小说,但她说的言之凿凿,很多人都打算下班收了工之后找来这部小说看看。

  翌日上午,剧组依旧是拍拍停停的状态,张曼玉闲来无事观察剧组的工作人员,还真就发现有几个人在翻《大时代》。很明显,这都是她推荐的功劳。

  “麦琪,你昨天看的那本书上新闻了!报纸上说里面的股灾桥段跟这次股灾惊人的相似。”刘德华突然找到张曼玉说道。张曼玉闻言有些惊讶,但随后又冷静了下来。

  他都能看出《大时代》对这次股灾的预见性,那么多读者没理由看不出来。

  《大时代》都上市销售半个月了,恒生指数也连跌了一个多星期了,媒体上才有报导,她想想还觉得这些媒体反应有些迟钝呢。

  当天晚上剧组收工之后,她又跑到了嘉慧园。

  跟林朝阳邀功,说自己在剧组推荐了《大时代》,很多人都买了小说。这个时候陶玉墨甩过来一份报纸,“还用你说?报纸上都报导开了!”

  张曼玉据理力争道:“报纸是报纸,我们剧组的人买小说都是因为我的推荐。”“行行行,你厉害!”陶玉墨的语气里满是敷衍。

  张曼玉不理会她,将注意力放在了林朝阳身上,企图邀功。

  她这两天已经看完了《大时代》,虽然一开始她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看小说,但看到最后还是被那些精炼深刻的文字和精彩绝伦的故事打动。

  看到最后小犹太死在方展博怀里的时候,她甚至拱进被子里哭了好一段时间,到现在眼睛都还是肿的。

  林朝阳听著张曼玉语气夸张的描述她看完小说的感受,内心很清楚,张曼玉可不是什么文学少女,她突然大献殷勤,必有猫腻。

  “姐夫,我看完《大时代》才明白,原来你对股市和炒股的理解这么透彻,简直比那些股票经纪人和证券公司的分析师高了不知道多少。”

  “难怪你能在股市那么轻松的就赚了一大笔钱,而且还全身而退,姐夫你真是当代股神!”..

  “姐夫,你下次买股票带带我吧!”

  张曼玉越说越肉麻,越说越夸张,直到最后终于图穷匕见,说出了她那点小心思。

  她的言辞之恳切,表情之卑微,放在平时对陶玉书的时候是丝毫不违和的,林朝阳还是第一次享受这种待遇。“我要是股神就好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你姐也不用开公司了!”林朝阳表情轻松的说道。

  见林朝阳没有一上来就拒绝她,张曼玉以为搭便车的事有戏了,更卖力的拍马屁。

  陶玉墨熟知张曼玉的炒股心酸史,挖苦道:“麦琪,你就放弃炒股这件事吧。辛辛苦苦赚的钱,扔到股市里,连个响声都听不到,何必呢!”

  “呸呸呸!乌鸦嘴!”张曼玉怒视陶玉墨,“有姐夫罩著我,这次我一定回本!”“上次你买国泰城市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

  这一句话说完,当真是盖伦出轻语——沉默加破防。

  张曼玉缓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只是...运气不好。”

  然后她又看向林朝阳,两眼放光,“现在不一样了,有姐夫在,我回本指日可待!”瞧给孩子亏的,做梦都只敢做回本的梦,都快赶上大癌的韭菜们了。

  林朝阳总结张曼玉只有四个字:菜且爱玩。不等他打击,陶玉书已经开口了。

  “就你这个性格,就算在股市赚了钱,也迟早吐出去。”

  张曼玉闻言满心郁闷又悲凉,她仿佛感受到了那些不被世人所理解的天才们的心境。

  见她一脸不服气,林朝阳笑著说道:“行了。你也别神化我了,真跟著我炒股,像这次一样赔了怎么办?”张曼玉犹豫著说道:“也不能总碰上股灾吧?”

  “跟股灾没关系,就是李兆福都不敢保证自己炒股稳赚不亏。”大家关系好归好,但林朝阳可不会去做升米恩,斗米仇的事。张曼玉要是真没钱或者负债累累了,他肯定会帮忙。

  可她拍一部电影几十万港元,随便接个代言都够香江普通市民赚好几年的了,自己完全没必要去帮她这个忙。

  张曼玉之前脑子里全都是“回本”的事,被林朝阳拒绝后,她冷静下来仔细一想,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点冒失。过了片刻,她没心没肺的笑了出来,玩笑道:“我亏钱亏怕了,可不能再跟著你亏钱。”

  然后她又转移话题说道,“对了,现在新闻把这次股灾跟《大时代》扯上了关系,姐夫的新书应该会卖的很好吧?”“还不清楚,出版社那边还没来反馈。”

  陶玉书皱著眉说道:“我总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在这样的舆论风潮下,哪还有读者关心小说的内容啊!”她说这话是因为忧心林朝阳辛苦创作出来的作品明珠暗投,林朝阳却微笑道:“有人看总好过没人看。”张曼玉赞同道:“是啊,股灾影响这么大,说不定姐夫这次的小说会卖爆的!”

  她的话有口无心,却印证了现实。

第489章 闪耀巴黎

  《大时代》在香江出版的日期跟内地前后没差两天,都是在十月初。

  这几年时间下来,林朝阳已经在香江收获了一批忠实的读者。

  这些读者的规模虽然跟武侠小说、漫画等通俗读物的受众没办法相比,但数量也相当可观了。其中不仅有普通的市民,还有香江相当大一部分的精英阶层。

  《大时代》上市前,明报出版社已经在自家旗下的几家报刊上预热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小说上市的第一时间,许多读者便已经冲进书店买到了书,迫不及待的先睹为快。

  《大时代》的故事主要是围绕著股市展开的,剧情较之林朝阳以往的小说算是通俗的,杀父之仇、儿女情长、股海沉浮....

  即便是对股市和股票不熟悉的读者也可以很轻易的看进去,并且不知不觉的沉迷其中,为人物的悲欢离合而感动,为故事的跌宕起伏而牵肠挂肚。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剧情上的通俗易懂赢得了一部分读者的喜爱和支持,也让令一部分读者感到了失望。这一类读者基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大多出身精英或文化水平较高。

  最喜欢的林朝阳的作品是《梵高之死》《渡舟记》和《楚门的世界》。他们通常更喜欢倾听远处的呼救,但对近处的苦难视而不见

  像《闯关东》《寄生虫》这样的作品,他们并不太感冒。

  《大时代》虽然具有很强的通俗性,但不管是主题还是思想性,都非常的本土化,非常的贴近民众。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作品用来消遣可以,但实在带不来什么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洗礼。

  因而在《大时代》上市几天之后,这部小说逐渐在香江的读者当中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口碑。

  与之对应的是大多数读者的喜爱和称赞,在这些读者看来,林朝阳在《大时代》中所展现的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在香江文坛是极其少见的。

  许多人对小说中丁蟹这个反面人物又恨又爱,恨的是他的偏执、自私、愚昧,爱的是林朝阳对这个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将他塑造成了一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著一套荒谬的逻辑的人,他始终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哪怕他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但那也是别人的错。

  丁蟹的存在就像是一面镜子,这样的人物看似矛盾,实际上在现实中却比比皆是。除了对人性的深入刻画,《大时代》中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同样令人过目难忘。

  小说中所描绘的那种贫富差距和阶层固化对比《寄生虫》只强不弱,它也许不像《寄生虫》中那样让人感到绝望,但揭露的种种不公却更加混乱。

  穷人挥舞著血汗钱冲进股市这场造富游戏,以为可以实现一夜暴富的美梦。

  实际上不过是成为了富人、恶人们砧板上的肥肉,他们通过欺诈、操纵和投机轻松榨取了这些血汗钱,却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后果。

  这甚至不能说是诈骗,而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社会性抢劫。

  《大时代》中的这些悲惨描绘针对的也不仅是为富不仁,还有对香江金融市场乱象的批判。

  那些富人、恶人之所以敢如此猖狂,能够呼风唤雨,坑害无数股民,摆取巨额财富,归根结底是因为有贪官污吏的纵容、包庇,甚至是合谋。

  比起富人、恶人,那些披著伪善外衣的虫更令人深恶痛绝。

  这些人的可恶在于,他们作的恶都是大恶,但其目的往往不过是自己的那点蝇头小利。当然,小说中所要表达的并不只是单纯的对负面人物的批判。

  在林朝阳的笔下,这些人不过是大时代下的蝼蚁。在无常的命运面前,人无力改变什么。

  丁蟹以为自己可以改变,却跳楼了;龙成邦以为自己可以改变,却晚景凄凉;方展博以为自己可以改变,却痛失今生挚爱。

  这些人物各自不同,却殊途同归的命运,给予了读者们最为强烈的心灵震撼,自然也赢得了这些读者的厚爱。

  香江社会的读书气氛并不浓厚,尤其是严肃文学作品,《大时代》的上市销售也好,讨论评价也好,一开始只是局限于读者群体。

  10月19日恒生指数暴跌,读者们并没有意识到问题。

  等到恒指暴跌一周之后,媒体惊呼73年的股灾再现,个别自身玩股票的读者终于后知后觉的发现, 《大时代》中所记述的第三次股灾好像与现实中的走向不谋而合。

  这个发现立刻让他们兴奋了起来。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然后就被报纸的记者关注到。

  一番查证后,发现果然有些相似。

  这些天来股市几乎牵动著香江每一个市民的神经,再迟钝的记者也会意识到这很可能又是一个热点新闻。

  短短两天时间,关于《大时代》中的“精准预言”就出现在了香江大大小小的报纸上。

  二三十家报纸接连不断的报导,文章铺天盖地,热度比十几天之前许观文炮轰自由总会还要高。

  在媒体报导的推波助澜之下,《大时代》就这样水灵灵的走到了香江市民面前。

  受这一年多来恒生指数暴涨的影响,香江如今的股民人数占据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首节 上一节 455/4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