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第8节
“都第七次了,等试制成功,我也快退休了。”
失望和愤恨溢于言表。
他已经没有了容忍度。
整个项目所有环节都很顺利,偏偏就是最重要的材料方面出了问题。
而且占比非常大,接近四分之一。
“蓉飞那边怎么说,有替代方案吗?”
“他们不倾向于替代,如果采用热固性复合材料,性能会损失很多,最显著的就是续航里程。”
“也就是说,西研所造不出来,我们的这个项目就是废纸?”
张明瑞没有用给出明确答复。
但师徒两人心里都已经有了答案。
这就像是写小说,写手已经在大脑里攒出大纲和细纲,最后发现自己没有键盘一样。
如此一来。
整个项目只能以图纸的形式进入到档案库当中。
等待将来有缘人的开启。
类似事情孙长兴经历了太多次。
且不说将来有没有有缘人开启,当下部队急需一款无人轰炸机。
这个项目是空军点的将。
新时代背景之下,无人化战略将是重中之重。
空军对于锐龙项目寄予厚望。
孙长兴都不知道该怎样和上级交代。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孙长兴还是决定继续押宝原有方案。
“性能损失就损失点!”
“告诉蓉飞,让他们按照热固性复合材料再搞一次。”
“我们一定要拥有一款大航程的无人轰炸机!”
言未毕。
张明瑞已经在小本本上写写画画了。
他并不是为了记下上级所下达的命令,而是提前预估材料更换会带来的问题了。
幸运的是。
除了已知的缺点之外,张明瑞暂时没有发现其他显著的缺陷。
“那我现在就通知蓉飞,让他们尽量拿出个模型,下周就吹风洞。”
孙长兴的眉毛皱了起来:“干嘛下周?这周就搞。”
他是技术官员出身,手里有两把刷子,知道材料降级之后难度并不大。
同样的方案,蓉飞可以直接拉进实验室。
并不需要那么多等待。
此刻,空军最缺的东西就是时间。
可张明瑞有些为难:“力学研究所那边风洞占着呢,最快也要到下周。”
“怎么会?”
孙长兴两步走到了自己的电脑前,亲自查看立项的大型项目。
能用到力学研究所风洞的,都是大型飞行器。
最近这段时间,几个飞机产业链和航科集团那边都没有动静。
谁还能占着风洞不放?
“是一家民营企业。”
“嗯?”
听到张明瑞的答复,孙长兴突然愣住了。
“民营企业?造飞机的?”
“无人机。”
“还有这回事?”
孙长兴的惊讶溢于言表。
国内能造飞机的民营企业寥寥无几,涉足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能把项目推进到风洞阶段,说明这家公司有点东西。
张明瑞也只是道听途说,囫囵解释道:“一家叫晨盾的公司,位于钱江,听说是替顺风造的飞机。”
“送快递的?”
“对,顺风那边现在在宣传无人机送货,说什么全国当日达之类的。”
“真敢说啊。”
孙长兴的第一反应是不可思议。
无人机送货听上去很吸引眼球,但具体困难多得是。
有些数据是刻在孙长兴的血液里的。
国土东西跨度5200公里,南北跨度5500公里。
要想全国次日达,也就需要一款航程在2000公里以上的飞机。
谈何容易?
孙长兴回味了许久,不甚在意的摇头。
“锐龙的航程也够呛全国当日达,干企业真好啊,吹牛不用上税。”
“主任,可我听说他们的实验效果不错。”
“什么?风洞吗?”
“对,听说他们前三次实验结果都很正面,蓉飞在京的几位专家也都认可了。”
“哦?”
孙长兴的眼睛里突然有了光。
如果只是一个设计方案,存在质疑的可能性。
但风洞的结果已经出来了,那就不一样了。
况且还有专家的背书。
有东西!
张明瑞也读懂了领导眼神的深层含义,问道:“要不要把他们的研发团队弄过来……”
言未毕。
孙长兴意味深长的摆摆手。
“不着急,先让他们推进到试飞环节,让飞机飞一会儿。”
“不过……”
孙长兴思虑半晌,算盘珠子琵琶直响。
“我得先铺垫一下,你去安排,我要去趟顺风看看。”
第7章 约等于没有
一家民营公司独立搞出了固定翼无人机,而且实验效果很不错。
孙长兴很惊喜,但没有过分的惊讶。
经常打仗的朋友们都知道。
拖拉机厂在战时是可以生产坦克的,有些民企一旦需要,可以无缝转换为军企。
尤其是像国内这样,人类历史上最巨型的工业克苏鲁,拥有完整的产业链。
只有想不想做,没有能不能做。
他唯一有些不可思议的是,这家叫晨盾科技的公司之前没有出现在他的视野中。
现在也只是初期验证取得了一些成果。
如果他们能把项目推进到试飞环节,说不定装备部的专家们还真能从他们那里取点经。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
孙长兴觉得先铺垫一番很重要。
万一人家有了成果,总不能赤手空拳的去要吧?
因此,他思虑再三,带了一份甜头。
……
与此同时。
顺风集团
卫筱看着眼前的同行,心里不得劲,表面上还得笑嘻嘻。
“欢迎刘总莅临我们总部参观!”
亲眼目睹卫筱的美色,京冬总裁刘冬差点绷不住。
上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
下一篇:让你模拟犯罪,你模仿极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