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1995 第442节
参议员的位置,每州就那么两个。
麻省现在这种两个党派各自一个的情况。
驴党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参议员的宝座变成象党的。
所以就算格温·吉尔伯特有心退出。
他背后的驴驴们也绝对不可能答应。
而自肯尼迪以来,麻省便一直都是深蓝州——
可能有人会说,肯尼迪是驴,老布莱克本是象。
当年怎么就搞在一起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里。
美国的象和驴是二相性的。
一个人今天可以是象,明天想变成驴也很简单。
甚至就在几十年前,驴和象的立场还发生过一次大转变。
只要有需要,老布莱克本年轻时想变成驴也很简单。
但他没有。
因为他的密友肯尼迪,要求老布莱克本留在象党。
作为肯尼迪的内应和帮手。
这也是后来肯尼迪倒台了。
老布莱克本被清算那么狠的原因……
所以现在在麻省这种深蓝的州。
老布莱克本这个曾经的象党“叛徒”。
他要出来和驴党竞争参议员宝座。
说真的,正常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成功。
米洛却是不在意,他直接摆摆手,“十亿美元够不够?”
约瑟夫:“哈?”
老布莱克本:“……”
“我说,我拿十亿美元出来帮助祖父竞选够不够?”
约瑟夫:“……”
老布莱克本却笑了出来,摇摇头,“那倒不用。”
去年拉链顿大选的竞选资金。
也才1.16亿美元而已。
麻省一个参议员的宝座。
不至于要孙子砸十亿美元这么离谱。
而这也正是明知难度极高。
老布莱克本和约瑟夫还是愿意一试的原因。
因为钞能力这种东西。
在美国政坛竞选上,是真能起到一发入魂的作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
美国政客们竞选都要打电视广告。
而很多时候,竞选方面的电视广告拥有排他性。
比如一家电视台的竞选广告,已经被老布莱克本买下。
那其他候选人,比如格温·吉尔伯特,就没办法在这家电视台买广告。
只要钱多,那老布莱克本完全可以把麻省境内主要的电视台、频道的竞选广告全买下。
最后麻省的选民们都只能在电视上面,看到老布莱克本一人的竞选广告……
就算他们再怎么不喜欢老布莱克本,最后疯狂洗脑下,内心的天平总会渐渐偏向布莱克本。
而且办法还不止电视广告这么简单。
前提是要有钱,竞选资金足够。
当然了,也不是说有钱就万能。
最起码参选者要根蓝苗正。
要符合当地社会价值观,和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形象符合。
比如在德州。
就很难选出黑人参议员、黑人州长。
黑人都如此了。
就更不用说亚裔、华裔。
在麻省这种所谓的温和进步象党与开明包容驴党的地盘。
对候选人不一定要求是老白男。
但绝对不可能让亚裔选上重要位置。
所以实际上是需要一定的身份政治和社会影响力的。
再加上足够的竞选资金。
那就是秒杀。
恰巧,老布莱克本这些都有。
还远远超过格温·吉尔伯特和其他的竞争者。
那没什么好说的了。
等明年选举季到来就行。
第285章 多生几个凑概率
在家里过完很温馨,但略有一点小尴尬——
尴尬主要来自于小帕拉丁。
因为不知道是海莉故意教的。
还是刚学说话,只会讲一些简单单词的小帕拉丁还不会叫叔叔。
小家伙对米洛一直都是喊爸爸的。
不过除此之外都很好,这一点点小尴尬布莱克本们都可以忍受。
十二月二十六号。
米洛便离开了波士顿,前往纽约。
如今可以说正处于布莱克本家族的一个新上升期。
不管是老布莱克本还是约瑟夫还是海莉还是米洛。
除了萝拉,所有主要成员,在各自的领域都在飞快发展中。
所以圣诞节一过,便全部都开始了工作。
1997年。
十二月二十七号。
纽约。
似乎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能找到一个形容词去描述。
华夏的帝都古朴大气,法兰西的巴黎浪漫,英国人的伦敦古典,霓虹仔的东京有点热……
但是对于纽约,好像很难用一个确切的词去形容她。
这个城市很让人矛盾,正如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如她,在电影里被无数次毁灭又拯救,在歌曲里被无数次歌颂又诅咒。
纵然一千个人心里住着一千个纽约印象。
不可否认,这里已然成为那个可能全世界人们从未抵达却倍感熟悉的梦想地。
十二月底,北半球通常都是雪季或者冬季。
纽约也不例外,阴沉沉的天空下着纷纷沉沉的雪。
伴有大风,雪花被打散,变成暴风雪和雪雾。
高楼大厦在雪雾里显得格外冰冷。
道路街道上却到处都是车,但最多的是黄色的出租车。
很多建筑物上都挂着美国国旗,给人一种感觉就是似乎美国人的爱国心更强烈。
不得不说,很多美国人的爱国心不是来自于政府和媒体的宣传,而是他们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这其实很正常。
就像汉唐时期的汉人一样,虽然美利坚的天朝上国心态形成也就这么几十年。
但无法否认,美国确实是这颗星球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帝国。
甚至不只是美国人,全世界到处都有热爱美国的爱美国人士。
这些人甚至要比普通美国人,都要更加热爱美国。
在他们心目中,美国是山巅之城,是世界的灯塔。
一般美国人,在爱国热情方面,都还没有这帮外国人来得更加狂热呢。
上一篇:高武:道德绑架?我反手断绝关系
下一篇:娱乐:从练习生开始的顶流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