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这个导演实在太纯情

这个导演实在太纯情 第225节

  没过一会儿,黄嘉强拿着一堆文件走进来,汇报了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

  主要就是之前开的项目事情。

  黄嘉强问道:“老板,《赤壁上》的票房,你最近有关注吗?”

  “没有,怎么了?”

  “听说《赤壁上》要抢回《泰坦尼克号》3.6亿的票房宝座。”

  “抢回个屁,你也不看看《赤壁上》的口碑,都烂到家了。”

  “老板,你别看它口碑烂,但引发了观影狂潮,10天票房破2亿。“

  “那也没有可能。”

  “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不信的话,你看吧!”

第170章 爽文《花木兰》

  《赤壁》这个项目能做出来,源于座山雕的雄心壮志。

  努力打造一部单片票房超过一亿美刀的电影目标。

  这个目标也远远完成了,还翻了个两倍。

  内地票房,上集获得3.14亿,下集2.6亿,合计人民币5.74亿,折合美刀8473万。

  倭岛票房上集5413万美刀,下集4808万美刀,高丽两集合计达2288万美刀。

  甚至像阿联酋这样的国家,也有27万美刀的票房。

  后来为适应欧美国家的发行,将此片剪辑成一部2小时28分的国际版,在欧洲电影市场也获得不菲成绩。

  法兰西票房279万美刀,意大莉179万美刀,其它欧洲小国几乎都引进发行。

  据不完全统计,《赤壁》全球总票房达到2.38亿美刀。

  不过,《赤壁》在北美的票房很差。

  现在还没有上映,要等到2009年11月18日登陆北美,先是在2家院线点映。

  北美通常对国外引进影片和独立制作电影进行小范围的点映,或限制性的地区放映。

  通过票房情况判断该片受欢迎的程度来确认是否扩大院线,这是基于市场考量。

  《赤壁》单馆票房只有6552美元,显然不足以扩大院线。

  最高在42家院线放映,苦苦坚持了14周,北美本土总票房只有605174美刀。

  你再看看华语其它在北美上映的电影。

  《卧虎藏龙》1亿2807万美刀,《英雄》5371万美刀,《霍元甲》2463万美刀。

  《功夫》1710万美刀,《十面埋伏》1105万美刀,《铁马骝》1469万美刀……

  从这六部电影,你就可以看出,受到北美人青睐的华夏电影只有功夫片。

  北美观众娱乐第一,他们不会玩深沉,特别对史诗不感兴趣,除非那里面有极强的娱乐成分。

  《特洛伊》的成功便如此,而后跟风的《亚瑟王》《天国王朝》便大败而归。

  他们自己制作的影片尚且如此,更何况《赤壁》呢。

  其实,北美媒体对《赤壁》的评价并不低。

  媒体综合评价73分,烂番茄87%的好评率,高于《捉刀手》的76/79%。

  “这是华夏人的《罗马》,在这个经济形势下欣赏这部影片,有一种说不出的震撼。”

  吴白鸽这人,在好莱坞也是风光过,是好莱坞八大的座上宾。

  《终极标靶》3258万美刀,《断箭》7077万美刀,《变脸》1亿1227万美刀,《碟中谍2》2亿1540万美刀,这其中暴力美学在起作用。

  而他以后拍的战争片《风语者》、科幻片《记忆裂痕》票房凄惨。

  其中《风语者》投资1.2亿美刀,票房3周才3317万美刀。

  结果我们也知道了,米高梅市场及发行总裁罗伯特列文即时引咎辞职。

  米高梅后来破产清算,可以说吴白鸽功不可没。

  尽管国产商业大片的故事与票房是矛盾的存在,但它们还是贡献了华夏电影票房的半壁江山。

  它们支撑着数以十亿计的华夏电影产业,构成了华夏电影产业原始简单,但已具雏形的产业链。

  坦白讲,如果没有这些国产商业大片,华夏电影还会停留在小作坊阶段,根本无从谈及产业化。

  ……

  办公室,苏槿扔了一根大金砖给黄嘉强,问道:“老黄,《看不见的客人》宣传做的咋样了?”

  黄嘉强点燃烟,呼出一口,回道:“一切都在计划之内,网上对于《看不见的客人》讨论度也是蛮高。”

  《看不见的客人》的宣传计划,没什么新意,和以往的电影一样,砸钱。

  线上各大门户网站、天涯、虎扑、豆瓣、时光网、微博等等网站发通稿。

  线下则是楼宇广告、地铁、电梯、电台、公交站牌等等硬广。

  还有就是各大综艺、媒体杂志的专访。

  总共砸了1500万,其中和电广传媒、文广传媒还有其它广告商置换了800万广告资源。

  也就是说,实际就花了700万。

  如果后续票房反响好,会继续砸进去500万。

  “中影给了我们多少排片?”

  “40%。”

  “这么少?”苏槿疑惑不解。

  去年国庆档上映的《心迷宫》都有50%排片,没道理《看不见的客人》只有40%。

  要知道,这电影主演是巩利和孙红磊,他本人的名气跟去年相比,也是更上一层楼。

  还有,八月一号当天没有一部同档次的电影跟着上映。

  “嗯,主要是中影想着《赤壁上》打破《泰坦尼克号》创下的内地票房记录。”黄嘉强解释道。

  “天天做美事。”苏槿嗤笑一声,转移话题道:“李香的《十全九美》排片呢?”

  “他们少,只有17%。”

  “宣传呢?”

  “宣传不行,一点水花都没有。”

  “李香没有求助欧阳长林?”

  “不知道,反正线上线下都很少看到他们的广告。”

  之后又聊了几句,黄嘉强就去忙了。

  把积压的文件签完,正准备去编剧部门看看《花木兰》和《回家的诱惑》,沈浩波进来了。

  “老沈,你怎么过来了?”苏槿惊讶地说道。

  “我再不来,我就没了。”沈浩波怨念满满。

  “哈哈哈哈……”苏槿尴尬地笑了笑,想想是好久没看沈浩波了。

  建木文化虽然也是他的公司,但主要是沈浩波在管理,他基本没有参与过。

  如果不是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都是沈浩波一个人做决定。

  当然,不管事不代表对建木文化没有掌控权,这个财务就在他的监管下。

  应该说,建木文化、建木传媒、七点、建木微博、北极星杂志的财务都在君贞投资的监管下。

  还有,各个公司的管理层任免权都在他手里。

  掐住了人事任免权还有财务,就等于掐住了一个团队的命脉。

  沈浩波看见桌上的大金砖,眼神顿时亮了起来:“这么久不见,老板你已经抽上大金砖了。”

  他自顾自地抽出一根点燃,然后很自然的把剩下的烟揣进兜里。

  苏槿也没有阻止,笑道:“你来找我干嘛?”

  “一百五一根的烟就是不一样。”沈浩波呼出一口烟雾,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

  他弹了弹烟灰,继续说道:“建木文化馆要正式开业了,需要你这个大老板站个台,剪个彩。”

  “建木馆建好了?啥时候的事?”

  “老早就弄好了,现在都试营业一个月了。”

  “你怎么没跟我讲?”

  “讲了。”

  “讲了?”

  “讲了,我还打电话给你,叫你一起跟我去现场看看,但你没空,说过一段时间去。”

  苏槿想了一下,好像是跟他说过。

  不过那时候,他太忙了,忙着忙着就忘记去了。

  比如这个《奔跑吧!兄弟》和《华夏好声音》。

  “开业什么时候?”

  “7月25号,上午十点。”

  “行,我记住了,到时我会过去。”

  “老板,咱家电影《看不见的客人》的杂志专访,是不是可以放到建木馆去做。”

  “可以。”

  “那把时间放在25号。”

首节 上一节 225/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华娱:第一导演财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