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回乡种田:末世系统早到十年?

回乡种田:末世系统早到十年? 第141节

  等到炸得洋葱有点焦黄,就将香料渣捞出来,边上,早已准备好了一盆辣椒面,里面有粗的干红辣椒粉,也有细的辣椒粉,还添加了花椒粉、孜然粉、白芝麻、适量盐和白糖,将滚烫的香油用勺子舀起来,浇上去。

  先浇几勺,搅拌均匀之后再浇剩下的。

  因为他用的是农村的柴火灶,所以铁锅不方便拿起来。而灶膛中的火持续,油一直是滚烫滚烫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辣椒粉、花椒粉、孜然粉之类,不是用机器研磨的,虽然家里也有一台小的研磨机,非常小巧插电使用的那种,但是李响是什么人?

  他双手轻轻一搓,香料就成粉了,也是训练力道掌控的一种方式,比如他的辣椒搓出来,有粗粉,也有细粉,而且颗粒度均匀。

  通过练习搓辣椒面,李响感觉自己对力量的掌控又“精细”了几分。

  修炼,无处不在。只要有心,生活处处是修行。

  而且通过这些独特的形式(做辣条、豆腐雕花、翻地、锄草、劈柴等),不仅能修炼,还能修心,能沉下心来,变得没有那么浮躁。

  而不浮躁,修行的效率反而变得更高。那种急吼吼,非常焦虑的状态,叫“欲速则不达”。

  等到李响做完这些,姜采儿他们豆皮和牛筋面也已经处理好了,清洗并浸泡过后,捞出来沥干水分,然后刷点菜籽油,放在蒸笼里蒸一下。

  刷油是为了防止粘在一起。

  大火蒸三五分钟,蒸到牛筋面中间没有硬心,取出来放冷,然后和之前的辣椒香油一起搅拌,香喷喷的辣条就做成了。

  满满一大盆,大家迫不及待开始品尝。

  “哇哦,好香,好辣,好过瘾!”

  “哥,辣椒是不是放多了点,辣得我嘴巴疼。”

  “哈哈,第一次做,没经验,下次少放一点。”

  沈子墨一边吃一边叫:“不辣不过瘾啊。”

  沈文倩白了他一眼,说道:“看你嘴硬。我去找水喝了。”于是,沈文倩跑了,去之前写作业的桌子那里喝茶,实在辣得不行了。

  不一会儿,沈子墨也吃不消了,也跑出去找水喝。

  厨房里,就剩下李响和姜采儿,他们两个是超凡者,对辣的承受能力更强一些。

  “这也太辣了吧?这辣椒是你买的还是自己种的?”姜采儿直吐小香舌。

  李响说道:“我自己种的啊,品种确实比其他辣椒要辣一些,然后真放多了。”

  连地道的川省人都说辣,那这个辣椒是真的辣。

  “哥哥,嘴巴里好辣啊,要亲亲。”姜采儿见到厨房里没人,便悄悄凑了过来。

  李响便浅尝了一下,嗯,吃过超级辣条之后再做这个,果然体验不一般,层次感相当丰富。

  两人内心直呼过瘾,可惜很快,外面两个小电灯泡似乎又跑回来了,两人便连忙分开。

  “哥,你们脸怎么这么红。”沈子墨问道。

  李响道:“辣的啊!”

  姜采儿脸更红了,连忙直用手扇,说道:“好辣,好辣。”

  沈子墨大笑道:“谁让你们不喝水的,非要逞能!”

  沈文倩毕竟大一些,感觉有些不对劲,这红,不像是辣红的,便颇有几分诧异地打量了姜采儿和李响几眼。

  姜采儿有些心虚,连忙跑了出去,说道:“我也要去喝水了,受不了了。”

  这么多辣条,大家也吃不完,李响拿了一点去给奶奶分享。

  “看着挺好的,你们自己吃吧。”李响奶奶摆摆手,不爱吃这个。于是,李响又用保鲜袋装起来,拿去国风茶馆、酒馆、咖啡店那边,给赵雪晴、姚瑶、雷晓慧还有其他小姑娘们品尝。

  过了那个热度,再加上连绵的阴雨天气,现在店里的生意也就一般般,好的时候,营业额能在三万以上,差的时候只有三五千,有一天下大雨,营业额更是为零。

  不过这都是线下的,线上的可多了,她们每天直播,周末都不休息的,最差的一天都卖出了15万的销售额。

  如果有李响参与的话,那就更加惊人了。

  李响直播的时候,也跟粉丝们提了一下,说是准备进军翡翠行业,还拿出了一些手镯、戒面、项链、挂件等展示。

  有几副镯子是之前许轩和张悠悠送他的,更多的则是直接在缅甸和泰国皇家珠宝中心搜刮的成品,都是极品。

  姚瑶、赵雪晴、雷晓慧当模特,戴在手腕上、脖子上、手指上,亲自展示,不得不说,很有吸引力。

  当然,李响这边的价格也有优势,反正他成本低。

  另外就是,还有大量的片料、原石,需要加工处理。

  李响就给许轩和何智翔分别通了电话,谈了合作事宜,那两人都表示没问题,相当有兴趣,李响让何智翔帮忙在滇省边界城市的郊区,离缅甸不要太远的地方,租赁一处仓库。

  然后加工厂也会设在附近城市,他到时候买了原石,会存放在那个仓库里,加工厂需要原料,直接去仓库里拖即可。

  至于直营店,自然开设在滇省和川省的一些大城市,先在两个省会城市开两家试试再说,线上李响直播间会同步进行卖货。

  李响负责提供原料,何智翔和许轩负责加工和各自省份的线下销售。

  分别成立的两家翡翠商行,最终谈好的股份都是八二开。李响八,那两人二。

举杯敬大家

  2025,开启新篇章,愿所有人不为往事忧,不为前程愁,祝福无边,元旦快乐!

  另外,本书上主编力荐了,求月票,求订阅,谢谢。

第192章 变态的姜采儿,以及李响给她准备的手段!

  半夜时分,姜采儿偷偷溜了出来。

  以前一直是乖乖女,现在却经常干一些“出格”的事情,令姜采儿感觉很新奇。

  她来到李响家楼下,身手敏捷,轻轻一翻就上了二楼,然后,摸进了李响的卧室。

  李响早就在等着她了。

  两人相处,谨守红线。只是,红线之外,该做的、能做的都做了。

  虽然两人都略有几分罪恶感,但更多的是刺激。

  “明天晚上我带你去省城吧。”李响说道。

  “嗯,那明天下午,我跟家里说一声,就说我后天去县城图书馆。”

  凌晨四点多,姜采儿又偷偷溜了出去,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他们身为超凡者,晚上其实不怎么需要睡眠的。

  早上的时候,李响精神奕奕,神清气爽,去镇上开了个会,并与其他村支书们侃大山,下午则和姚瑶、赵雪晴、雷晓慧她们一起直播,然后提了一下建造员工宿舍的事情。

  消息传开之后,小姑娘们都相当期盼。

  因为有时候天气不好,或者太晚了回家,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李响便将这个事交给了赵雪晴负责,姚瑶和雷晓慧协助,让她们自己去联系建筑方出图纸和方案,其他小姑娘若有建议的,都可以提。

  反正,是给她们建造宿舍,自然以她们满意为主,至于预算,人也不多,一幢两三层的小楼也要不了多少钱。

  当然,为了与景区的风格搭配,所以李响建议是传统建筑风格。

  夜深人静之时,李响和姜采儿汇合,跟之前出行一样,李响搂着姜采儿,用黑山玄甲铠的黑光护持着她,身形一闪,一阵轻微的音爆声,李响便带着小美人儿消失在夜色之中。

  小狐狸和二黄从狗棚里探出头来,两头小萌宠都很惊讶,似乎主人的实力又变强了许多。

  后山竹林,团团也十分兴奋,它很羡慕,期待自己也有这么强大的一天。

  省城也就两三百公里,十分钟左右,李响就和姜采儿到了,他们先去夜市撸了个串,李响还喝了点啤酒,然后又去龙泉山看日出。

  等到图书馆开门的时候,两人就进去了。

  这个时候,是早上九点左右。

  姜采儿的家中,她妈妈一大清早从菜园里忙碌回来,去敲姜采儿的房门,敲了几下没人应,轻轻一推就开了。

  里面自然没人。

  由于昨天姜采儿已经打过招呼,她妈妈也不以为意,还以为姜采儿刚出发没多久呢。实则,半夜的时候就从窗户那里溜走了。

  川省图书馆是免费开放的,不需要提前预约,只需刷身份证即可。

  这里可比县城的图书馆藏书多多了,有书籍六百多万册,此外还有电子图书两百多万册,音视频资源两百多万小时,数字资源数据库近两百个。

  来到知识的海洋,姜采儿如饥似渴,就好像一块干涸的海绵,肆意汲取着里面的知识。

  现在,她主攻计算机和网络领域,有一些不懂的,她想问李响,李响耸耸肩,很是抱歉:“妹子啊,哥哥可帮不了你了!”

  他只能说将姜采儿带到这里,学习上是真帮不上忙了,若是修炼呼吸法,还可以指导。但姜采儿自身觉醒的本命异能,还是那么罕见的异能,他真爱莫能助。

  这压根不是灵药能解决的。

  对于李响来说,太高端了。

  中午的时候,姜采儿给姜建国的手机发了一张自拍照,照片中,她身后是一排排图书,还发了个消息:“爸,我在图书馆看书呢,晚上晚点回去,你让妈妈别准备我的晚饭了,我和同学在外面随便吃点。”

  算是报一个平安,免得家里人担心。

  姜建国一看,哦,果然是去学习的,于是叮嘱几句:“注意安全,在外面吃好一点,别饿着了自己。”

  姜采儿的妈妈知道后,也放心了。

  姜采儿确实在认真学习和钻研,本来李响是说中午出去吃个大餐,但姜采儿废寝忘食沉浸于书海,李响就算了。

  超凡者,一顿两顿不吃没关系。

  图书馆里不允许吃东西,但有一个读者临时就餐区,然后如果一些轻饮食,偷偷吃的话,人家也来不及发现。

  所以李响去卫生间洗了六个灵果,比较小的那种,大约葡萄大小,回来和姜采儿一人三个。

  每次塞一个在口中,轻轻咀嚼,这灵果又软,没有多大声音,谁会管啊。

  倒是这种灵果的异香,令周围的一些读者闻到了,馋涎欲滴。有个人往这边瞄了几眼,忍不住咽了好几口口水。

  另外就是,两人都戴着口罩,口罩拉下来,塞一个进去,又立马拉上。

  戴口罩主要是因为李响现在好歹是三千多万粉丝的网红,而姜采儿又太漂亮,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打扰,戴口罩是上上之选。

  图书馆里冷气开得挺大,戴口罩的人还挺多的。

  有了灵果补充能量,姜采儿的学习效率更加高了。

  图书馆从早上9点开放至晚上21点,姜采儿就在里面坐了一整天,除了上厕所和去借书,几乎就没挪动过位置。有时候一次性会拿好几本书过来。

首节 上一节 141/2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华娱首席,这个导演有点行

下一篇:华娱:大亨从中戏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