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回乡种田:末世系统早到十年?

回乡种田:末世系统早到十年? 第7节

  他沿着蜿蜒曲折的“小水流”往前溯源,很快,就找到了源头,竟然是从一处山壁石缝里渗出来的。

  “莫非这里有个泉眼?”李响用手摸了摸那个流水的地方,十分笃定。

  这个泉眼,以前没有,现在有,莫非是板块运动造成的?

  要知道,川省可是天灾大省,尤其是地震,频率极高。

  仅在过去的一年中,川省共发生了多次地震。

  他的父母就是死于08年那场大型灾害。

  想起这个,李响默然。

  他回家之后,一直没去祭拜父母,但并不表示不思念。

  有时候,思念放在心中即可。再说,即便是去父母坟前,也仅仅是衣冠冢。

  当年那场灾难,许多人失踪,至今未找到遗体。他的父母就在这些人里面。

  他的父母当时是跟着一个工程队,在那边修建隧道,当然,是普通工人。

  从李响记事起,父母就外出干工地,有时候在县内,有时候在外地,甚至连外省都去过。反正,哪里有机会,哪里有钱,就去哪里。只能说世事难料。

  好的信息是,李响家所在的这个县,小震经常有,但是大震还从来没发生过。

  最大的一次似乎是3.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公里,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基本没造成大的影响。

  李响回家,拿了个铁镐,来到泉眼这里,凿了几下,果然,泉眼更大了,清澈冷冽的山泉水汩汩而流。

  他捧起一把泉水仔细看了看,干净无杂质,浅尝一口,一种非常淡的令人极度舒适的甘甜,回味无穷,市面上卖的那些高价天然矿泉水,跟这比都不能比。

  李响顿时又产生了一个新的计划!

第10章 钢中的劳斯莱斯

  李响回头望了一下自家的房子,也不是太远,也就一百五十多米,他决定,将这甘甜清冽的山泉水引到自家的后院去。

  在那边做一个流淌不息的蓄水池,无论是做饭,还是洗衣、洗澡等都不用操心用水的问题了。

  这不比那自来水好?

  李响回到家中,跟奶奶一说,奶奶也极为开心,以后就不用去拎水了。孙子回来就是好。

  “奶奶,等我建好了这个蓄水池,咱们就把厨房搬到后院来,前面那个小瓦房就改造成储物间。”

  “好的,好的,一切听大孙子的!”奶奶笑逐颜开。

  由于李响要忙着改造后院,所以做饭的事情就交给奶奶了。

  奶奶吃了一阶异草紫金巨松茸,身体变好了,做饭不在话下。

  李响先在家中找了三口大水缸,高矮大小不一,但最小的那个也能装三百多斤水,最大的那个可以装七百斤,三口大缸由高到低,通过“瀑布叠水”相连,做成蓄水池满足日常所需绰绰有余。

  但想做“瀑布叠水”,就需要在水缸适当的位置开口,或缸沿,或缸身,要不然没有“宣泄口”,水只会“肆意”满溢出来。

  “就是少个切割机,我敲虽然能敲出缺口,但是会比较难看,说不定一个不小心,将整个水缸都砸坏了。算了,还是再等等,等有空了去县城买一点工具。”

  李响将水缸依次摆开,放好备用,然后拎了柴刀和锯子,去山上砍伐竹子。

  竹子中空,从中劈开,再将节点处的隔膜打通,就是上好的天然水管。

  李响家后山上的毛竹,直径十几厘米,甚至二十多厘米的比比皆是,长度也有将近二十米,锯掉顶部纤细的部分,可用部分至少十五米,从中劈开后一根变两根,砍个十来根应该就够用了。

  而锯下来的顶端相对细的部分,则可以用来做支架。

  “竹子水管”总不能放地上,用支架架起来,才更稳固,他打算将支架做成一米五至八十公分左右,根据具体的地势,保证有一个平缓的坡度,让水能顺利流到水缸这边。

  而最大的那口水缸,高度刚好是八十公分。

  过了水缸,就不用竹子水管了,打算放几块相对平整的大青石,“瀑布”流落在大青石上,可以在这里捶打清洗衣物。

  之后便是挖排水沟,绕着后院走一圈,最后再导到小溪里去。

  一来用作灌溉,保证后院的泥土有充足的水分满足植株所需,二来家里的家禽、宠物喝水问题也解决了,不用特意去喂。

  水沟里可以适当铺一些从小溪里捡来的鹅卵石进行美化。

  后院这么大,其实可以考虑挖一个池塘,种些荷叶荷花莲藕,养点鱼,但要做的事情太多,就暂时不考虑了。

  说干就干,李响带着手机,一边拍摄,一边干活。

  然而,砍第一根竹子就出了状况,当他将那根竹子砍倒的时候,系统传来了提示。

  “恭喜宿主伐倒二阶金雷竹,获得惊喜奖励:三朵一阶异草雪裙白玉荪。”

  李响略略惋惜,旋即释然。

  金雷竹需要末世降临之后才变异,现在获得的却是实打实的三朵一阶白玉荪。一个要等十来年,一个立马就能享受。应是赚了。

  奖励依旧是发放在系统仓库中,他心念一动,一朵雪裙白玉荪就出现在了掌中,通体洁白如玉,恍若雪中仙子,根据其外观和名字,估计是竹荪变异而成。

  诱人的香气,李响现在都想咬一口了。

  “还是等着晚饭时掺杂在菜中,和奶奶一起食用。嗯,做一锅竹荪汤吧,就说是我砍竹子时发现的。”

  竹荪本来就生长在竹林里,是非常难得的山珍。

  虽然只有三朵,但是每一朵都远超普通的竹荪。

  李响再次挥舞砍柴刀,砍伐竹子。

  系统:“恭喜宿主伐倒二阶金雷竹,获得惊喜奖励:三朵一阶异草雪裙白玉荪。”

  李响:“……”

  很快反应过来,概因竹子这种东西,其实一株可以发出好多根,眼前这一片,在地下可能都是同一个根茎。

  果然,李响又连砍两根,都获得了奖励,一共有十二朵一阶异草雪裙白玉荪了。

  “够吃了,够吃了。”李响决定换地方。这些金雷竹,是潜力异种,要留着以后末世的时候,等其真正“成材”了来砍伐。

  二阶金雷竹十分稀罕,他将这一片竹林做好标记,以后要保护起来,嗯,如果嘴馋了,还是可以来砍击几根的。

  换了地方之后,就再无提示了,也就是砍的普通竹子。

  李响砍了七八根长竹,拖至后院平坦的地方,开始加工“竹子水管”。

  当第一根“竹子水管”成功完成后,李响就拿起铁镐,再次扩大了一下那个泉眼,用粗大的“水管”接了上去,一试,果然可以顺利导出水。

  他连忙开始制作更多的竹子水管,并安装支架……

  李响现在已经是一阶超凡者了,体内感觉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干这点活压根不会累,只是,搭建了六十多米“竹子水管”后,就歇菜了!

  不是他身体吃不消,而是,柴刀吃不消。

  看着刀刃缺口以及卷得不行的柴刀,李响摇了摇头,这刀不行啊。

  中途都磨过好几次了。

  他回到家中,奶奶问了一嘴,李响就说了经过。

  奶奶沉默片刻,忽然道:“西边厢房里有个东西,你去看看能不能用?”说着就朝西厢房走去。

  李响连忙跟上:“奶奶,什么东西啊?”

  奶奶开始往边上挪杂物,李响也在边上帮忙,很快,李响就见到,西厢房的角落里,静静地躺着一块锈迹斑斑呈半圆形的钢铁。

第11章 拜访“炼器师”

  奶奶说道:“你把这块钢拿去村头你姜叔叔那里,让他帮你加一点到柴刀里,以前我们修锄头,修斧子,都是拿着旧的东西,去你姜叔叔家添一点铁,重新打一下。”

  本来正常来说,添一点铁,重新打造一下就好了,但奶奶见李响用的“粗猛”,动不动就把柴刀砍卷刃了,所以才想起了家中“珍藏”的这块好钢。

  “这可是好东西啊,是你爸爸以前在隧道干活的时候捡回来的,说是什么机器上的刀片,打洞用的,但是崩坏了,了,人家不要了,他就拿回来了。”奶奶絮絮叨叨说道。

  提起英年早逝的儿子,奶奶自然极为伤心。

  白发人送黑发人,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体会那种悲痛。好在,奶奶还有李响在。

  李响对这个东西其实也有印象,以前他不知道是什么,但是现在两世为人,又听奶奶一番“解说”,顿时明白,这八成是盾构机上的“破岩滚刀”。

  这种钢材,自然是钢中的劳斯莱斯,绝对的特种钢。

  李响俯身想将钢材搬起来,奶奶连忙叫他“小心,小心,可重着呢。”

  “别闪了腰……当心砸着脚……”

  “奶奶,没事的,放心吧。”

  在奶奶的叮嘱声中,李响将钢材搬了起来,心中也暗暗惊讶,因为,小小一段,居然这么重?

  李响估摸着,这至少有七八十公斤了。看着也就三四十公斤的样子。

  “好钢!”李响忍不住夸赞道。

  虽然外侧有锈迹,其实浅浅一层,用手将内侧的灰尘一抹,我去,顿时露出光可鉴人的金属表面。

  这么一块好钢,估计是当时掘进隧道时断了,可能项目方也不要了,被父亲捡了漏。

  其实,他父亲当时也是塞了一包烟之后才捡的这个漏。另外还有一半,被另一个同事捡回去了,也是塞了烟的。

  只是搬回来之后,次年,他父亲就去世了。这块钢便一直遗留至今,也算是父亲的遗物之一了。

  既然要用这个钢修补农具,李响琢磨着,反正是修,那就多修一点,于是,就带着旧的柴刀、镰刀、斧头、铁镐,以及这块“破岩滚刀”,骑着三轮车就去村头找姜叔叔去了。

  姜叔叔叫姜建国,以前的时候和李响父亲玩得挺好,可以说是发小吧。

  姜姓也是现在李家村唯一的一个外姓。

  原来李家村有三个姓,李姓最多,三十余户,何姓其次,七八户,姜姓最少,只有两户。

  现在大部分人搬离,姜建国家就是李家村唯一的外姓了。

  “姜叔叔,在家吗?”李响将车停在姜建国家门口,没有看到人,就吼了一嗓子。

  很快,从屋里就出来一个身材比较高大的中年男子,走路生风,四十出头,比他父亲小,人长得非常帅气,但两鬓亦有白发。

  姜叔叔也老了。李响心中暗叹。

  “是李响啊,什么时候回来的呀?”姜建国看见李响,十分开心。

  “中秋那一天。”李响望了望,问道,“婶子和采儿都不在啊?”

  姜婶年轻的时候非常漂亮,还是苗家少数民族的,姜叔人也帅气,因此他们的女儿姜采儿,颇有倾城之姿。

首节 上一节 7/2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华娱首席,这个导演有点行

下一篇:华娱:大亨从中戏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