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离婚后我成了山神

离婚后我成了山神 第236节

  李看山做事,许伯安还是蛮放心的。

  所以倒也没再继续关注,便剥离视线,收回了盆景。

  将桌子上喝完鱼汤的碗筷勺子拿回厨房,许伯安也懒得收拾,便去浴室舒舒服服的冲了个澡。

  裹着浴巾正擦身子呢,电话在这时响了起来。

  “爷爷,那孙子又来电话了。”

  得嘞,这是当年宿舍的几位舍友的单独设置版铃声。

  一看手机来电显示,果不其然,是前几天才联系过的舍友马陆,当年宿舍年纪最小的家伙。

  不久前刚离了婚,为了避免和在同一公司工作的前妻抬头不见低头见,已经选择了辞职。许伯安还劝他来投奔自己来着。

  许伯安接通电话,笑呵呵的招呼道:“哟,小马,想通了!”

  马陆给许伯安的答复却是让许伯安大吃一惊。

  “老大,我已经到你们公司了,你还在公司不?”

  许伯安一怔,急忙问道:“你说什么?你已经到我们公司了?东江二建?”

  马陆再次说道:“是啊,东江二建,门柱子上挂着的牌子是江州省建工集团东江市第二建筑有限公司,大概是这么些个字儿,对吧。”

  许伯安忍不住说道:“不是,你小子有病吧,来东江也不提前告诉我,我好给你安排一下接站啊。”两人的感情是学生时代相处出来的,许伯安倒也不客气。

  马陆笑道:“哈哈,没什么好接的,我自己开车来的,你们这地方也好找,跟着导航我就过来了。”

  许伯安无奈地说道:“你小子,等着,我这就开车过去。”

  挂了电话,许伯安没急着穿衣服,先是一个电话打到了东江二建办公室部门。

  办公室内,电话才刚响动两声,刘全便接通了电话。

  “喂,许总您好。我是刘全。”

  “哎,你还在公司啊。”许伯安随口道。

  “嘿,正好今天有些事情要处理,一会儿就回去了。许总您有什么指示。”刘全内心乐急了,能让领导知道自己在加班,这个班就加的值了。

  “哦,是这样,我大学舍友来咱们公司找我,现在正在门口呢,我马上就赶过去,既然你在,正好你先去帮我招呼一下。”

  刘全没有二话,当即表态道:“明白许总,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马路正在门口等着呢,就听自己的车窗被敲响。

  降下车窗,就见刘全笑容满面的招呼道:“您好,请问您是马陆先生吗?”

  马陆点点头,道:“是我,您是……”

  “哦,马先生你好,我是咱们东江二建办公室的刘全,许总刚打电话吩咐我接您进去歇会儿,他马上就过来了。真是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马陆也是工作很多年的职场老油条了。

  自然知道能把单位部门的名字挂在自己的姓名前进行直截了当自我介绍的,多半是这个部门的负责人。

  马陆先前在工地上的时候最高也只做到了小项目的总经理,后来有机会调回了公司机关,也仅仅是部门副职。

  办公室负责人,那可是和项目经理平级的存在啊,更是公司领导眼前的红人呢。

  脑子里电光火石间闪过这个念头,马陆急忙推开车门,走下车向着刘全伸出手去,主动握手道:“刘主任您好,辛苦你了。”

  就这三两分钟的接触,马陆便心头一亮,知道自己这次来投奔昔日的舍友,着实是来对了。

  二十多分钟后,许伯安便在接待室见到了这位多年未见的昔日好友。

  许伯安上下打量着马陆,心里着实好奇。

  这小子到底是有着何方神圣照拂,怎么就能有着“命中天生无子嗣,未来却是儿孙满堂”的神奇命格!

第228章 开疆拓土

  马陆虽然是宿舍最小的,但那也只是生日小而已。

  他和许伯安是同岁的,只是生日差了八个月。

  不过马陆这小子有点儿偶像感的做派,整个人倒也显年轻。

  当然,那也只是曾经。

  许伯安记得当年上学的时候,不少人说马陆长得像是流川枫。

  再加上他又打的一手好篮球,是学院里“火炎焱”篮球队的小前锋,广受女孩子的欢迎。

  但是现在,站在许伯安面前的却像极了一个活脱脱的安西教练啊。

  前者潇洒俊朗且运动感十足,后者肥胖富态典型的中年男人。

  仔细分辨一下,在脸部的轮廓上,倒也还能和许伯安记忆中马陆的脸庞相融合。

  是他,没错了!

  “幺儿!”许伯安冲着马陆喊了一句,张开双臂,向着马陆走去。

  马陆起身,嘴里喊了声“老大”,便也张开双臂,和许伯安抱在了一起。

  许伯安紧紧地勒了马陆一下,伸手在马陆的后背上拍了拍,道:“你小子给我搞突然袭击,真是不够意思啊!”

  马陆苦笑着回应道:“嗨,我倒不是存心跟你客气,实在是心里有了这个念头,马上就动身过来了,这不也想着给你一個惊喜嘛。”

  多年未见,两位昔日的同学自然是有很多话要说的。

  “行吧,先去我办公室坐会儿。”

  马陆跟着许伯安,很快便来到了许伯安的办公室内。

  刘全一路跟着,直到帮两人倒了一杯茶水,这才和许伯安打了个招呼,告退了。

  看到刘全出去后,马陆直接站起身来,在许伯安办公室里参观似得转了一圈,又进去套间瞄了一眼,嘴巴里发出啧啧的声响。

  “啧啧,没曾想许老大你这是闷声发大财啊,我记得过年的时候咱们在微信群里闲聊,你小子还在项目上呢吧。这一转眼,都干到机关了,居然还一步登天,博了个总工!”

  一个宿舍睡出来的自家兄弟,往日里随便惯了。

  虽然平日里倒也老大、老幺的叫着,但是言语中叫声“儿子”“小子”“兔崽子”之类的爱称,倒也很正常。

  许伯安没和马陆解释太多,毕竟中间自己受挫折,虎落平阳跌落低谷的经历,也没必要拿出来说了。

  许伯安笑了笑,丢给马陆一支烟,道:“说说吧,你准备干什么岗位?是下去项目上,还是留在机关。去项目上的话,你有一建证嘛,小项目的话,起步能给到项目副总经理,争取一年之后,,给你换个项目干总工。

  在机关的话,就得先在部门副职的岗位上多过渡两年,毕竟伱是新来的嘛,得再去下面绕一圈,干一个项目经理,才能再回来,到时候运气好的话能上副总工或者副经理,最少也得是机关部门正职了。”

  对于马陆来说,许伯安抛出了这样的橄榄枝,绝对是诚意满满,相当丰厚的了。

  寻常人哪怕是有一建证书,大多也得在项目上耗着,搞不好一辈子都没机会来机关了。

  而且很多人在项目上干个好几年,也很难调整任正职。

  许伯安直接这么说,显然是很念两人的旧情,更是相信马陆的实力的。

  马陆摇了摇头,道:“不好意思老大,你说的都很好,我都特别的感动,可是……我都不想去。”

  许伯安挑了挑眉毛,道:“哦?那你准备做什么?”

  马陆走到许伯安身前,先帮许伯安点着烟,再给自己点燃,吸了一口,才在呼出烟气的同时说道:“老大,我是这么考虑的,你帮我看看合适不合适。”

  许伯安伸了伸手,点头道:“你说。”

  “是这样的,这几天我不是上网查了你们公司的一些资料嘛,又找一些业内同行问过你们公司的状况,发现你们公司这些年在江州省这边的发展势头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在相邻的魏州省,这两年好几次竞标都是铩羽而归,似乎最后一个成功的项目,是两年前魏州省会的地铁二号线项目了。”

  许伯安点了点头,换了个姿势坐着,整个人靠在沙发上,一手抚着沙发靠背,翘起二郎腿,皱眉点了点头,道:“没错,是这样的,你小子研究这些做什么?”

  马陆嘿嘿一笑,道:“你之前忽然告诉我让我来投奔你,还说让我上网查查你现在的身份地位,我上网随便一查,就瞎看起了各类新闻,然后就这么越看越多,心里有了想法。”

  许伯安弹了弹烟灰,示意道:“行吧,你继续说。”

  马陆继续说道:“魏州省最近大力发展铁路货运,上面批下来的项目一大堆呢,你们建工集团打隧道可是一把好手,这么些年来干了不少值得一提的隧道项目,魏州省山地多,你们这时候再去投标,可有着不小的优势呢。”

  许伯安道:“你小子到底想说什么?你要去搞招投标的事儿?”

  马陆打了个响指,道:“对喽。我觉得当今行业领域内,开拓市场是实现整体事业发展最关键的一部分。只有不断的开拓新市场,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和收益,才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听了马陆的话,许伯安眼前一亮。

  倒不是这个论述新颖,而是他忽然想到,自己的盆景也是这个情况了。

  自己已经很久没给盆景扩大范围了,现如今香火愿力已经囤积了不少。

  自己应该着手扩张盆景的范围,进而开展下一步更宏大的规划了。

  比如说,开疆拓土争取更多的可控地盘,开发更多的项目,吸引更多的小人儿来落户入住。

  压着心里关于盆景的念头,许伯安抬手摆了摆,冲着马陆说道:“你先别扯淡,这道理我知道,但是我们公司这边,投标的事情一般都是集团公司在抓的,然后再把项目分下来。我们二级公司在这方面,的确有着不小的短板。”

  马陆笑道:“什么短板不短板了,说白了你们建工集团这些年之所以在江州吃得开,不就是因为江州这边你们是本土企业,一路合作下来大家都很熟悉了,你们也更懂得这边的施工程序,能保证相关的质量,这才机会多多嘛。”

  许伯安点头道:“对啊,那魏州那边呢,你小子也不是魏州人啊。你想着过去那边兴风作浪做什么?”

  马陆苦笑道:“我这不是想着去开疆扩土,干一番事业证明自己吗,既然你们公司先前在魏州拿到过项目,肯定还是有机会继续合作下去的,我要是能把这个事儿搞定,对于我在你们公司立足,也是一个不小的投名状,若是我失败了,再灰溜溜的回来帮你打下手,反正别人也不知道,也不算丢人,对吧!”

  “你真想试试?”许伯安问道。

  马陆叹了口气,道:“你就让我试试吧,要不然我就这么混在工地上也难受啊,经历了这次职场情场双失意,我真的太想出人头地了。”

  许伯安猛吸一口烟,抿着嘴,没有说话。

  他倒不是不愿意让马陆去尝试,而是他先前给马陆安排的路子,已经是最稳妥,最好不过的职场发展之路了。

  马陆贸然去尝试开拓市场的事情,有些走弯路了。

  魏州省的铁路项目他此前也听说过,上面批下来十纵十横的大项目。

  但是这样的大项目,那可是吸引了全国各大一流集团公司前来争抢蛋糕的。

  建工集团虽然在江州省还算出名,出去外地,一是能不能拿到标的问题,另外还有能不能承担得起具体项目施工的事儿。

  建工集团现如今所有的人员都没有闲着,项目用工几乎已经饱和了,没什么闲人和闲着的团队和班组。

  若是中了标,一时半会儿还真的很难凑出合格的班组和项目班子出征。

  再一个来说,建工集团这种地域特征明显的公司,各种业务范围和人脉关系大都是在本地的。

  他们旗下所有的项目,几乎所有的施工人员都是江州省各地区的人。

  平日里分项目的时候,集团公司也大都考虑着离家近为原则。

首节 上一节 236/5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东京肆虐,太太们请留步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