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443节
娃依旧稳稳的不开腔。
老章看了都侧目:“没想到你这么喜欢孩子。”
让卫东不解释:“春节你有什么安排没?”
老章马上挺胸认真:“没有,我们哪怕回乡下看看也就几十公里的事,有什么安排吗?”
让卫东摸出过个信封:“当初说了嘛,打理好外贸公司,照顾好沪海的这些年轻人,我们有出国的机会,这是东京田中先生,就是牛肉和牛仔裤去向那家公司发的商务函,要过去谈事情,其实就变相办个签证去旅游下,你们两口子自己安排好公司情况,春节飞过去度度假,往返机票算报账。”
老章肯定瞬间凝固,为了出国好多人都魔怔了。
离婚抛妻离子都是小事,偷渡、避难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这里没有,就轻描淡写的公务商签随便出。
换个人可能也没这么震撼。
老章夫妇都能说英语,更是对国外的发达先进推崇又渴望。
能出国对他们就像是梦想那般神圣。
让卫东却稀松平常的拍他手上:“记得多学多看点好的东西回来,还有那么多年轻人要指导,以后还靠你带着他们去出国增长见识。”
说完端住表情走人。
偏生小蝶也是那种冷漠脸,目不斜视也不告别打招呼的坐老爹胸前离开。
配合极了。
哼哼,叫你们崇洋媚外,叫你们拼了命都想出国。
偏偏要打破你们这种奋斗出国的思路。
就是要把出国变得稀松平常。
其实让卫东宁愿花几十万送章兰芝出国,多少也有点这种恶作剧+加赌气的心思。
老子就是要把奉为圭臬的信仰变成路边摊。
起码过了半条街,让卫东才赶紧恢复话痨模式:“知道这里是中国吗,你长大了就可以出国去留学,去看你妈妈……呃,有没有想妈妈,我们今天去看外滩吧,很多人的……”
孩子依旧不吭声。
让卫东才逐渐加大了提到妈妈的内容。
之前他都比较回避这个人物,怕是引起孩子这种状况的根源,真要闹着找妈妈咋办。
石头跟拉姆远远的跟着。
老洋房别墅这边出门,沿街就是一片银杏树,年末岁初正给染上了耀眼的黄色,午后的冬日这么镀上阳光,到处都是金灿灿的世界。
小娃终于仰头张望了下,绿豆眼里都好像被染上金色。
让卫东欣喜,但依旧控制住热烈,慢慢走慢慢看,还蹲下来去拂拢一堆银杏叶朝天上泼洒成雨。
可惜小蝶没有哇哇叫的欢声笑语,连挥舞手臂的配合都没,依旧是静静看着。
让卫东更确认孩子有问题,那就更细心的照料好:“你喜欢沪海,还是江州,要不春节我们回商州去过吧。”
夏天的时候,哪怕董雪莹刚走,小蝶还有叽哩哇啦的反应。
现在只把小身板朝父亲怀里靠着不说话。
当然这父女俩的造型就太吸引眼球了。
让卫东穿得还不错,牛仔裤、运动鞋,牛仔衬衫配休闲西装,外面还有黑色呢子短大衣。
走在沪海街头也绝对属于时髦优质男性。
但为了孩子就敞开大衣和西装,正好从两边挡住风。
到沪海就新买的鲜艳小棉袄,整齐刘海儿的浓密发量,都衬着粉雕玉琢的女娃可爱。
于是迎面经过的路人都会多看两眼,尤其年轻女性还跟孩子笑着打招呼。
可惜孩子酷得很,没反应,只有一路比划碎碎念的父亲。
跟在后面的石头晚饭才说,有女子都走过了,又倒回去再“偶遇”再看一遍,脸上更是春意荡漾!
江湖孩子说话就是这么直接。
让卫东眼里只有孩子,慢慢溜达到了外滩,感觉哪怕冬日暖阳照着还行,江风还是大。
舍不得孩子受风寒,唠着沿那些民国外滩银行大楼,帮孩子开阔眼界,却步行穿过到后面的销售库房。
章兰芝跟她爸,当时也花钱把这里买下来。
自从老章夫妇俩住到新式里弄去之后,这里就成了纯粹的销售库房。
轮番有人住在这边值班,白天让各种销售兼职来把相机、SOD蜜、复读机啥的带到外滩去兜售。
现在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卖多少台,而是招揽全国各地的游客中,有兴趣做买卖的聪明人。
让卫东靠在库房看见这边也有台新配发的电脑,做个进销存帐,都好多人围着看。
忽然就想起在老洋房办公室那边,也有各高校销售员带来的买家,在惊奇围观这种新鲜玩意儿。
立刻有了个念头。
退到街面上,重新打量这个三十多平米的店铺位。
就是老沪海外滩的洋房建筑角落,要重新包装捣鼓也没啥问题。
可回头一看,距离外滩街面上还有一两百米的街巷,居于二三排位置了。
完全达不到他要的效果,遂重返外滩街面。
低头步行的时候,正好看见小蝶睁大眼仰头看他,目光有接触!
欣喜的老爸赶紧解释:“爸爸不是在做电脑吗,就是刚才那个很多人围着的黑色机器,我们要在外滩做个漂亮的玻璃房子来公开展示卖这个东西!”
就是后来苹果专卖店那个路数。
上辈子他肯定嗤之以鼻,一台手机能赚多少啊,修那么豪华阔绰个巨大的玻璃专卖店。
现在懂了。
旗舰店、形象店这种东西就是放在最醒目的地方当标杆。
女儿收回目光,慢慢又回到跟着看眼前的沉默中。
让卫东不气馁,有关注的迹象就好。
走到宽阔的外滩马路边,一边打量这边一栋栋雄伟壮观的万国建筑群,一边对后面勾手指做手势。
胸口背个双肩包的石头,心领神会的上来给他手里塞个廉价相机。
让卫东迅速对着这边咔咔拍照。
间或还反转过来,把自己和女儿贴着脸自拍。
不过这些蕴含深厚历史印记的建筑群,让卫东没看上:“太高级了,小蝶你看这些房子动不动就是什么银行、大公司,怎么可能让我去贴玻璃呢,如果不贴玻璃,这种建筑根本不会吸引游客走进去,我要的是人家来游览外滩,就顺便看到,哎呀,还有这么高级的电脑呀,这是国产的吗……”
还一人分饰几角的转换腔调表演。
小蝶都听了。
让卫东故意停下来,她还有抬头回看老爸的动作。
难道女儿是对做生意感兴趣吗,让卫东自然说得唾沫横飞,没错,物理意义上的那种,还得偷偷抹掉女儿头发丝上的唾沫星子。
从内心,让卫东就没觉得这个女儿跟自己有没有血缘关系多重要,可能就跟老光棍捡个女儿反而会细心照料好的精神寄托那种。
他不是十多二十岁的毛孩子。
“所以你看爸爸的思路就是,我们先找准我们要什么,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点去直接想办法,现在我们不是普通人了……”
迈步过了外滩马路到江边观景台。
又拍了几张照片:“你看这一排最漂亮的建筑,大概有一公里,观景台也有这么长,我们索性把这个玻璃房子建在观景台上行不行?”
这会儿对面的卢家嘴还一片破烂,更别提高高的电视塔了。
玻璃房子没准儿就是个新景点。
让卫东觉得可以跟沪海市里面谈谈。
他现在的确有点资格了。
第494章 为了孩子
让卫东从商州的食品厂开始,就对玻璃这种材质情有独钟。
实在是八十年代中期,各种物资材料紧缺,那些具有时代先进性的材质更是只能靠进口。
唯独玻璃。
堆起来再过四十年都不过时。
没准儿这种脑海里的刻板印象,就是从苹果旗舰店的那种派头形成的。
石头去安排冲洗照片的时候,让卫东再找了个沪海本地建筑专业的高校生来给自己手绘这个设想图。
而且他隐约记得国际上好像有个很著名的设计,就是在欧美的古迹中间,搭建了个玻璃金字塔,后来成为非常经典的存在。
建筑专业销售员表示从未听说过。
但很来劲的对照外滩观景台照片,手绘了张构思图。
让卫东就带着照片和手绘图,去沪海市里面汇报工作了。
当然也带着女儿。
不远,就在这排大楼中的一栋。
所有人看着他胸口挂着女婴走进机关大楼,还是有点目瞪口呆。
让卫东都笑着解释:“孩子妈出国深造,只有我带着,但这半年多显然对孩子的冲击很大,以前爱说爱笑都沉默了,我来沪海几家医院、医学院跟专家也沟通交流,确实有自闭症的迹象,那就得随时带着交流,事业工作很重要,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
这在四十年后是很常见的论调了。
八六年还是有点另类。
但这里毕竟是沪海,领导的见识都非同凡响,最后这位花白头发的还笑着躬身轻轻鼓掌逗孩子。
然后抬起头来,眼里看让卫东也有点慈祥的长辈情绪:“反应是有点不对,你要照顾好,我们走着随便交流吧。”
上一篇:和女神同居后,我激活了奖励系统
下一篇:从零开始开荒,打造最强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