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454节

  沈翠月理所当然:“这些日子我跟小董也交了个底儿,他不是一般人,要干大事业就不要那么多儿女情长,谁想把他拖着过家庭生活,那我就不认这个女人。”

  秦羽烨就不会质疑你有什么资格认不认,思忖片刻点头:“我认可你这个态度,他现在这个局面太难得了,确实就应该领军在前开疆拓土!”

  所以等让卫东把厂区这边巡视完,前往白楼的时候,这俩也跟上了。

  不过不是打岔,而是秦羽烨自己开车跟在小面包后面,观察。

  再说临近春节秦羽烨也要过去给各位港商代表,自己的公司放假。

  这边就是董雪晴的地盘,而且明显从她来掌管之后,从一楼大堂开始的做派都朝着港式公司学习。

  秦羽烨和那些港商代表还给提了不少建议。

  但现在就是整座流金大厦如脱胎换骨般矗立在江州市中心,在街面上是五六十年代建筑风格,街巷里面还是民国水准的市区。

  这栋放到四十年后都不落伍的建筑外观,很醒目。

  让卫东都没忙着把车下地库,抱着娃围建筑走了一圈欣赏,尽力在撇去脑海中也共同奋斗出这里的身影。

  结果把坐镇像馆的刘太元引出来,估计所有像馆师傅只要看见让卫东,就会通报给老板吧。

  “回来了?还说明天团年聚一下才见你呢。”

  让卫东抓紧机会引孩子说话:“这是刘伯伯,记得叫刘伯伯好,不叫也没什么……怎么样,整座大楼完成后有什么感觉?”

  刘太元使劲拿手爪头梳后面去:“光宗耀祖!市里面好多部门来找过我,态度都不同了……对了,你回来去给市里面汇报工作没,老张说你在沪海做了好大的场面,这时候一定别让江州市里觉得你有重心转移。”

  哎哟,对呀。

  让卫东这帮人唯独缺的就是这种提醒。

  包括唯独有体制内身份的老耿,他都适应工程兵那套,和官宦家庭那种教养培育不同。

  江湖妹和港妹都没这根弦。

  所以让卫东马上谢过合伙人,回头给董雪晴说声,让她先上楼。

  自己立刻驱车前往市里面。

  果然,市里面翟秘书陪着过去就先“批评”:“整整一个多月都没来汇报工作,化妆品厂的新局面打开以后有什么问题吗?要多沟通交流嘛。”

  但目光都是看着娃的。

  让卫东真没想把孩子当工具,但属实好用:“跟沪海那边的开发区有不少工作进展,所以早就急着回来汇报工作,但孩子出了点问题,所以在沪海看病,就没法离开只能这样带着照料。”

  于是翟秘书都不得不轻轻拍他臂膀:“辛苦你了。”

  然后让卫东跟江州市里面开会,都能引得接连过来参与交流。

  “沪海有巨大的国际化优势,我之前只是本着我们出国赴港考察有些收获,协助他们整理了些社区建设规划的方案,结果到这个月估计是沪海本地确实不具备这种国际化涉外社区的规划能力,要求我协同港商来帮他们做这个社区。”

  特意从车上拿来的大地图册摊开,非常娴熟的勾画出国际社区的方位:“也算是个探索学习,这里就在沪海机场到市中心的干道边,一百四十万方土地,估摸着形成两百万方建筑规模,高级住宅、洋房、别墅分布,还有商业街、酒店、医院、国际学校,最终地产售价在百亿左右,这方面沪海肯定走前面,江州跟着学。”

  这就是他路上想好的说辞。

  整个江州到现在都看不到几个老外。

  沪海哪怕八十年代,不谈外资企业之类,据说都有几千上万人,使领馆、办事处、外籍教师、专家等。

  根据他在官方文献看到的数据,各种国际化公司、港澳台投资方、工程师技术人员啥的今年已经开始暴增,预计是要集中三五万在这旮旯。

  单凭这个区别,就不好说我去沪海搞建设吧,你这也搞不了啊。

  当然也倾囊而出,已经搞出来的东西方案内容基本都是拍成了相片册,就跟手机相册一样,展示给市里面传看。

  计划单列市这会儿还没有要跟直辖市平起平坐的态度,有点惊叹沪海的步伐。

  哪怕江州才是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第一点,各方面差距在那摆着。

  没准儿就是江州探索了些步伐,沪海马上跟上。

  甚至直接叫让卫东做,都有照搬的稳妥含义。

  然后就像是顺理成章一样,在座马上有人就提出:“我们的新机场俩月前动工,距离市区要修建二十公里的高速大道到市区,这个方案能不能也在江州用?”

  刚决定今年都要多呆在江州,尽量不再揽活儿的让卫东啊?

  这是一鸡两吃吗?

  怎么就成了个超级业务员。

第506章 我真是个大富豪

  但很明显,房地产拉动经济局面的特点已经显现出来。

  之前谁就说过,八十年代所有人热衷买电视、自行车之类,其实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就是全民消费支撑住改开的工业制造调整。

  而商品房就是把这活儿做到极致。

  说得更直接点就是把所有城镇居民的储蓄都掏出来去带动建设,带动房地产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

  现在全国是江州走在最前列。

  商州毕竟是地级市,第一波几栋八层筒子楼,第二波现在两栋高楼、十来栋筒子楼规模也有限。

  沪海那边学了,但迄今都没有卖,电子产业园的房沪海本地人瞧不起的,只能建好后朝着产业园内部的工人、技术人员卖。

  所以这方面还不如平京,起码已经在平汽外公开卖了两座楼的楼花。

  但这些所有加起来,都不如动物村已经竣工交付了两座楼,后面又卖了十来座高楼几千户的规模。

  就无意之间,整个八五年让卫东最大的业绩,就是在平京、沪海、江州、商州,建了一堆商品房,还分别都是破冰之举。

  这年头哪有这么牛逼的开发商。

  不但敢建,还都建在了最响当当的城市。

  但换个思路想,如果不是让卫东和老领导的相互支持,真偷摸着在小地方这么干,没准儿就被当地领导或者省里否定了,就像尤启立遭遇的那样。

  正是因为在这几个地方建,所有人都知道他带着奉旨探索的意思,半点风险都没!

  只要没往自己口袋里揣。

  让卫东最清醒的就是这点,千万不要以为做房地产就一定要赚钱。

  这会儿要的是地位和名声,千万别赚钱,哪怕悄悄留点车库、公共商铺之类都行,千万不要转换成金额被人抓小辫子。

  所以这搞下来,是真有甜头。

  尤其江州已经继商州之后宣布正式取消福利分房制度,鼓励市区内各单位向动物园学习,市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也带头开发集资建房的商品房。

  没有让卫东,这一步起码还要过两三年。

  每过一年的福利分房就要国家承担多少压力,现在立刻解绑轻松许多。

  所以有点食髓知味了:“两百万方,这就是几万套家庭用房了,卫东你在这条机场路上搞起来,对江州的城市建设意义极大!”

  让卫东知道不用谈自己的困难,人家不关心,你克服困难就是了。

  “这肯定是个好思路,沪海已经在修这个高速路了,好像是从桑塔纳汽车厂到市区,下次我一定要去参观下,高速路一定极大的缩短空间,以前觉得较远的地方现在分分钟就到,所以沿着高速路边可以开发新的城区,比沿着郊区其他方向扩展,都更有依据,这个思路是得到了专家认可的……”

  其实都是他这假专家鼓掌,但提出来的人就很舒服了。

  让卫东的问题是他真的没来过江州!

  不知道江州机场是什么样,甚至起码他都知道沪海未来有两个机场。

  但隐约知道江州机场路沿线的确开发成了江州后来相对高端的住宅区域,尤其是这条线接市区的起点处周边。

  地级市公务员家里稍微有点积蓄的,后来都会到省城去买房,他多少也听过大院里的人聊起过。

  “但是这里注意,沪海搞这个涉外社区的最大原因是他们有大量的外国人、港澳台同胞,我们江州有吗,没有的话我们修来卖给谁,如果没有考虑好这个问题,还不如先在市区缝缝补补的过渡。”

  说到这里,让卫东顺势把蒲东开发的项目拿出来汇报:“这就跟您刚才说的几乎类似,隔着浦江这边是十里洋场最繁华的大都市,这边是厂区烂泥沟,这边肯定打死不愿去对面住,老百姓的顺口溜都是宁要西边一张床,不要东岸一间房,怎么解决?”

  旁边有人点头:“修桥?江州上个月刚动工一座大桥……喏,就在江大后门,哦哦,就是你那个厂附近。”

  那个针剂厂现在基本已经腾空了,池世明想在那建商品房呢,怪不得申请递上去老没批下来,原来是跟这个重大工程撞车了。

  不过让卫东没岔开:“哦,回头了解下,沪海这里的问题是很平,非常平,没法建桥,桥下过不了船,高架桥了又要修很长的引桥,所以他们用了江底隧道,前年底开工,四五年工期,要等到这条隧道解决了地理分隔问题,才有大发展的可能,现在机场才动工,高速大道还没影儿呢,暂时不用考虑这么大的地产开发,先把现有的地产项目搞定再说?”

  他都没敢提四五年工期,总不能等到隧道修好才开始新建商业大厦之类,自己今年内就要在蒲东动工。

  但显然沪海的压力来自于对外开放,江州的着眼点就在经济改革:“现有的城西是你在动物园搞,城北是市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在搞,城南就是经开区包括你在搞,唯独城东这个方向暂时空白,搞起来,搞起来带动其他项目。”

  让卫东才内心惊了下,卧槽,我这么牛逼吗?

  江州的地产开发现在我就占了超过半壁河山,还加上的话,大半都是我在搞了。

  内心坚定的拒绝,脸上开始娴熟摸鱼:“好好好,但现阶段要先巩固好化妆品厂的洗发水成绩,现在月产量可以达到一百五十万瓶,但因为在全国市场横扫千军,这个产能远远不够,所以我们现在正考虑怎么扩大化妆品厂的规模。”

  之前投资进口花了近千万资金,差点要追责的情况,现在猛然翻身年产值可以超五千万。

  市里面当然全力支持:“那就扩大厂区嘛,周围什么情况,需不需要兼并地块。”

  让卫东连忙摇头:“不用不用,化妆品厂周围是化工厂、客车厂,蛮拥挤的北部区中心地段,我现在思考的是要不把化妆品厂转移到我们开发区,厂房规模,生产管理各方面都方便得多,主要是希望带来更多就业。”

  其实他在厂区公开讲那事儿。

  卫生巾厂眼见着可能要朝自动化流水线发展,上万三班倒的工人怎么办,恰恰洗发水厂的规模起来了,要是顺着展开化妆品产线,正好需要大量包装工,逐渐转到这边来。

  结果聪明人到处都有:“对呀,化妆品厂那个地理位置我清楚,北部区最繁华的街区附近,你把化妆品厂搬迁过去,腾出来的地块正好做个商业中心,你来探索下,上次你说起在经开区搞商业中心,北部区也需要啊。”

  还别说,让卫东也眼前一亮:“您太有远见了,这次在沪海跟港商交流,就想在沪海和江州做大商超,就大型商业超市,自己在里面逛,选好了东西到门口用收银机交钱……”

  真的,在场各位全都懵圈,有这种商业模式吗?

  哪怕偶有出国考察过的,多半还没考察到超市这个部分。

  尤其后世很常见的那种几千平米超级大卖场。

  目前国内就没见过超市。

  让卫东隐约记得是九十年代,好像法国有家超市才进入了江州,都还有蛮多市民进去悄悄揣兜里然后被监控拍下来扣住的消息。

  等地级市有超市,那都又向后推了几年。

  “当时港商的疑惑是这里面的商品,大多都要从海外进口的话,谁能消费得起,我却觉得为什么就不能全都是国货呢,百货公司卖的东西大多也都可以转到超市,这对我们国产商品的调拨销售,甚至比工业品贸易中心更有效果……”

  他的本意是想强调这种崭新的销售模式,也许能够化解当前生产、供销体系僵化的问题。

  但在各位听来,很有点云里雾里。

  因为没见过超市就很难想象那种随便拿的商场,不乱套吗。

首节 上一节 454/4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和女神同居后,我激活了奖励系统

下一篇:从零开始开荒,打造最强部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