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485节

  这会儿他也才起步,北美是主要战场,欧洲开始输入,亚非拉还属于比较空白的区域。。

  让卫东很坚定的忽悠:“走吧,这边关门了只是做个形象标志,我们到前面总部大楼去看看。”

  几百米沿着这二三十栋万国建筑群走过去。

  正好让卫东把自己准备的三大改款表述清楚:“第一,全系从九寸升级到十四寸显示器,而且是平面直角显示器,单凭这就能冠绝全球!”

  史蒂夫只看见照片和传真文稿,有点半信半疑:“平面直角的显示器有这么大的改变?”

  让卫东很想说你看看液晶显示屏就知道平板有多讨人喜欢了。

  现在那种球形屏幕一比较就是落后的上时代产物。

  他也不争论:“看了就知道,第二,全系按照立式机箱,用钛合金钢板加玻璃的材质,包括键盘鼠标,来形成高科技又好看的独特外观。”

  史蒂夫这个立刻点头:“我看到你的照片了,想象力非常丰富,我已经帮你申请了专利,但我怀疑的是你做工以及这些材质导致的成本价格,太昂贵了吧。”

  能让挥金如土,上市公司都扛不住开销的史蒂夫说出昂贵,让卫东也不揭秘。

  依旧笑着点头:“看了实物就会觉得值这个价,最后最重要的第三条,就是彻底放弃磁盘驱动器,用插拔式存储器来替代文件转存。”

  史蒂夫对这就皱紧眉头:“软磁盘已经是整个北美地区,还有我们朝着欧日地区推动的标准,如果我们贸然推翻这种存储器,将导致我们之前所有用户感到背叛!”

  让卫东习以为常:“不能打补丁升级吗,不能出个外接的插拔式存储器连接座吗,外部设备又能赚一轮钱不好吗?”

  史蒂夫愣了下,立刻哈哈大笑:“对的,对的,你这么一说我就有点明白了!”

  反而成了他跟让卫东勾肩搭背乐:“如果,这真的能成,就是我们掌握这个标准,彻底对抗IBM的产品体系,赢了这一仗,那就是全球电脑都要按照我们的标准来,肯定会遭到IBM的拼命抵抗!”

  让卫东又斜眼,这动作分明是从女儿那学来的:“不好意思,我是IBM大中华区的总代理,如果我在HK宣布给所有IBM用户低价配送插拔式存储器连接座,方便他们轻易更换存储器,你说会不会有人要?”

  史蒂夫这会儿还远没有当上教主以后的那种仙风道骨老来瘦,就是个嬉皮士长发的肥脸男,顿时笑得使劲捂住肚子,差点往地上打滚的那种:“你!你你你……”

  就完全可以想象,只信任天才的他,结果身边出现个天才到这般离谱的家伙。

  思路还跟他无比契合,哪怕连他都没想过的东西,隐隐然昭示了更正确的方向。

  怎么会不乐?

  只要用过软磁盘的人都明白,那玩意儿极其脆弱,指不定什么时候被强磁场破坏,落地摔坏,不小心掰折,甚至啥都没做,只是放在盒子里,过段时间也会长霉或者失效。

  听着磁盘驱动器嘎嘎嘎的吃力嘶吼,却读不出东西的痛苦。

  谁用谁知道。

  而U盘这类插拔型设备就是金手指,保持干净就能读芯片。

  这种只读或者可擦写芯片,也恰恰就是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成熟投入应用,哪怕现在还尽是64K等小容量,512K的都很少见。

  但只要确定了正确的方向,剩下不过是铆足劲扩大容量和降低成本了。

  就又是正好处于存储媒介交接期。

  本来这个过程会还有十多年,却被让卫东眼疾手快的截住。

  这时一群人已经走到五号楼,也只有五号楼这时候灯火通明的从下到上都开着灯。

  心情爆好的史蒂夫甚至仰头吹了个流氓哨:“你的大楼?很奈斯啊,很漂亮的楼,我喜欢这楼!”

  让卫东指指:“喜欢?这一排还有空的,我可以帮你去申请租赁一栋作为苹果电脑的中国总部。”

  史蒂夫就鼓掌:“好,那就说定了。”

  作为已经投了五千万美金在让卫东的组装厂、真空电子厂,他是必然的国内总代,叫让卫东自己主动申请要栋万国建筑当显眼包,他肯定不干,但顶着苹果的名头去申请,那就没什么不可以。

  有了五号楼的前例,别人都还战战兢兢的对万国建筑垂涎三尺又不敢随便染指,那些有能力拿到楼的又不知道用来干嘛,让卫东却完全清晰明了。

  当跨国公司招牌啊。

  两人在周围助理、技术员的包围下走过没多少车的马路,石头已经先跑过去要求正门这边打开迎接。

  的确是再好的东西也要有相应适宜的包装。

  十几台主机相同,用电视机、荧光显示器、普通球面显示器、平面直角显示器等不同方式展现出来的电脑,在这样古色古香的新古典主义、巴洛克、折衷主义、文艺复兴式的建筑中,就有展厅般的高级感。

  第一次看见实物的史蒂夫哇喔,就凑近观察让卫东表述的平面直角显示器了。

  其实内部还是普通球面显像管,但玻璃挤压模具千方百计的趋平,然后在最外面加块玻璃面板,不仔细观察边角,就很难发现那些死角。

  更主要的是这种平板直角的设置,让十四寸的显示器硬生生看着大了一圈,就像罩杯多半都是挤出来那么让人惊叹。

  史蒂夫皱紧眉头的一边赞不绝口一边又抱怨不断:“欧耶,奇妙的思路,我看出来,电子技术上并没有调整,仅仅是把真空显像管模具做了调整,边角稍微有点畸变形,伟大的爱迪尔,但你能不能把细节处理得再精巧些,你看看这些毛刺,这些接缝,你的塑料机设备不行吗?”

  让卫东沉稳的说是:“显像管经过投资改造,现在我能以全球最低价向你提供最优质的的十四英寸彩色CRT显示器,分辨率为 640×480像素,但我现在手里没有更好的注塑机、吹塑机、压塑机。”

  史蒂夫毫不犹豫的吩咐:“好,马上安排人给你把设备搞定!”

  这时候就是花旗最全球巅峰的阶段,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要朝着花旗进贡。

  然后以此为大棒,赏赐分发给最听话的狗。

  但这种资本输出设备,禁运都挡不住。

第540章 你猜我最想要什么

  现在的苹果显示器就是9英寸黑白CRT显示器,分辨率为 512×342像素。

  带个两三百美元的软盘驱动器,卖2500美元。

  让卫东一直都想问,史蒂夫你良心不会痛吗?

  由沪海真空电子厂开始鸟枪换炮的试制投产以后,让卫东才知道这在北美市场标价上千美元的14寸彩色显示器,内地的原材料、人工优势叠加起来,显像管大约260美元!

  电木外壳确实差点意思,但加上配套的电子枪和偏转线圈等各种零件。

  一台显示器成本也就四百美元!

  那种9寸黑白显示器,外壳还是跟机箱一体化,沪海产也就一百多美元。

  这成本售价堪比服装暴利了。

  要么就是花旗本土的生产成本是真的高。

  史蒂夫听了让卫东的报价,都眼前猛然一亮,但还是有自己的坚持:“那就更要把质量做工提高到能通过我的要求。”

  让卫东已经算半个工厂行家:“质量无非是原材料筛选、制作工艺跟严格流程,只要设备技术到位,我有信心能给你最好的产品支持,包括你想到的和没想到的。”

  说着指边角那台爱克斯电脑。

  目前的沪海苹果电脑组装厂,能做的就是把所有进口零部件进行组装然后发运到东瀛、东南亚尤其是HK销售交货。

  赚的就是最微薄的那点人工组装费。

  资本家愿意在这里组装,除了最高效的零部件运输成本,就是沪海工人现在远低于加州本土的工价。

  所以如果没有自己能提供的部件,那就注定永远是个赚工价的屌丝。

  显示器是让卫东找寻的突破口。

  因为现在国内已经能大量生产14寸的电视显像管,正在上马各种21寸彩色显像管。

  虽然大多重复盲目引进都会变成渣,但确实有这个产能和技术。

  显示器的显像管成本比电视管要高出一两倍,主要就是电视图的动态展现,显示器就得有高精度电子枪、精密偏转系统。

  沪海真空电子厂叠加苹果公司提供的设备技术以及资金,确实能迅速提高达成,甚至也按照让卫东的要求作出了点尽可能的技改。

  用假平面直角来尽量降低边框,显着“无边框”的样式,就像后来手机有没有边框的区别。

  比市面上所有笨重边框的显示器,漂亮多了。

  毕竟现在大多都是9寸、12寸显示器,却搭配跟14寸同等的二三指款边框,更显着屏幕狭小。

  所以这个头炮之后,让卫东更推动的是海景机箱、钛合金键盘、鼠标。

  之前史蒂夫都没多看这玩意儿。

  用他的眼光来看就是粗糙!

  根本入不得法眼的那种。

  但有了显示器的展示,他也明白最重要的是点子,确认了正确的方向跟卖点,质量和效果只是千锤百炼的必然结果。

  现在海景房机箱的样式,现场看还是挺惊艳的。

  银灰色的立式机箱,侧面一块玻璃,包括键盘鼠标都是银灰色,但键盘按键和鼠标按键、机箱面板又是电木加热塑玻璃制作。

  透着一股浓烈的乡镇企业非主流审美。

  就很丑,完全不懂设计语言,但非常自信又大胆的在表示可以突破那些框框限制,可以做出完全不同材质的思路。

  史蒂夫在照片上估计都没多看这些bulingbuling的样式。

  现在却越看越有点上头,凝视不语,似乎在想要是老子用这些设计元素,可以组合出什么结果来。

  这就像同样是汉字,让卫东只能组合卧槽,李太白、苏东坡却挥洒出千古绝唱。

  但那俩也没让卫东会推销,尤其没他开了天眼的居心叵测:

  “钛合金的特点是超硬、抗腐蚀,号称是太空材料,我有自己的厂可以出产这个,所以成本压得很低,但现在的问题就是钛合金的冷热加工性能不好,太硬嘛,只要能提供β21合金技术给我,我就能大量供应折弯、轧制的钛合金材质机箱、键盘、鼠标,让苹果电脑和太空高档扯上关系。”

  电脑在七八十年代之前,是只属于实验室和大公司的高档东西,动不动就超大机柜、几间房的设备。

  变成个人电脑以后,才越来越小。

  现在还处在变小,尽量能用、到底怎么用的阶段。

  对普通人来说这都是个很有高科技感,很高级的神秘机器。

  是苹果摸到了图形化的门槛,也是苹果开始启发要让电脑看起来好看,有点外观特色的路子,84年开启的。

  结果让卫东啪的一下,直接把二三十年后的电脑白菜化丢到眼前。

  拼内部主板、电子元器件干嘛,大家都差不多,就得拼外观!

  这个时代,除了史蒂夫,没有这个思路的!

  从后世苹果手机的石破天惊就看得出来,史蒂夫有种近乎偏执的外观精细综合征。

  普通人懂个屁的系统架构、设计语言、数据性能,就看外观。

  这时候勘破这点,就能秒杀所有同行。

  这是个巨大的认知台阶。

  所有理工科专家们还纠结在性能、技术细节上。

首节 上一节 485/4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和女神同居后,我激活了奖励系统

下一篇:从零开始开荒,打造最强部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