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620节

  结果沈翠月就自己跑去合胜堂口拜码头。

  江湖上的效率比警署高得多,立刻来了帮人插旗,表示这块地方是我们罩着的。

  各种咸鱼烂虾的小痞子就潮水般消退!

  让卫东惊奇极了!

  他经历过整整六十年的内地街头变迁。

  起码在商州,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这一幕。

  似乎在港片最流行的时代,商州的确有些街头小流氓想仿效港片这套收保护费的把戏。

  在游戏厅、小商贩、歌厅录像厅啥的想这么干。

  肯定都被雷霆万钧的铁拳收拾掉。

  现在HK是明明经济发展,社会现代化已经到了这么高的水平,还能有保护费的生存空间?

  让卫东记得二三十年后网上说HK根本不是港片演的那么缁岬钡馈�

  现在这场面让他很是意外。

  秦羽烨都表现出来是那种习以为常,你怎么有点古板的感觉:“油麻地还好吧,缤纷牛仔开卖场的九龙那边才常见,至于西贡这些偏远地方就更随处都是了,花钱消灾嘛,做生意这类隐形支出都是正常的。”

  让卫东摇头:“随处可见就是对的吗,我们带动年轻人打篮球就是要改变社会风气。”

  让太太啼笑皆非:“你怎么跟个老头子一样,好了,都不关我们事,我们做大生意赚钱就好了。”

  让卫东不屑的嫌弃她:“你这三观都跟我不同,就别谈什么共同语言了。”

  秦羽烨马上反击:“哎哟,沈老三跟你有共同语言,你们这就是黑白两道势不两立的感觉,哈哈哈,我看你俩以后在HK能捣鼓出什么来。”

  让卫东语塞,只能盯着舷窗外的白雲发呆。

  他们从HK坐火车到粤州,路上投资商们还在车窗边开会,看看这到处都荒凉的粤东建高速路是不是稍微超前了点。

  但都相信高速路收费绝对能赚钱。

  结果省里面的支持力度超出他们想象,很诚挚的我们能做什么支持都坚决送上。

  征地、拆迁都能迅速配合搞定。

  而且路线选择大概完成后,针对大量穿越珠三角地区软土地基,很多高速公路都要经过冲积平原的实际情况,省里面调用部队现在都很金贵的直升机来协助勘察线路!

  修路嘛,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路可以到,直升机确实是个很方便的利器。

  本来是港商提出能不能我们飞直升机进来勘察。

  这边肯定考虑到空域管理是红线,与其说各种麻烦的入境申报审批,还要防备港方直升机有什么情况,不如直接调部队的直升机来协助。

  这就是有中间人的好处。

  让卫东充当这个担保,担保钱一定到位一定准时开工,保质保量,让省里面放心。

  又保证花了几十上百亿的港商一定能得到这条路的收费权,一定不会被没收。

  大家都放心投入,那就把精力全放到做事上,尽快把事情搞定。

  所以最后商量的还是把施工主导权交给佛关那家公司,毕竟他们为了粤东修高速路已经跑了两三年,地质条件、施工承包都已经积累起经验,由其他几家也有房地产建设的港商提供各种支持。

  让卫东还怂恿他们把施工、监理、验收的全套模式都搬进来,自己提供一个基建营作为土建施工的基础单位,绝对作为嫡系主力跟着港方公司认真施工。

  这又获得了省里面和港商的共同认可,本来担心港商能不能指挥好内地施工单位,担心双方磨合有问题,现在都烟消云散。

  能身为“港商”,又提供内地基建队伍的自己人,太罕见了。

  所以在粤州只呆了两三天,建设申请往上送了,这边也带着人去做直升机探测线路,让卫东就跟老亨、德叔他们顺便去沪海看看。

  在粤州都是白天跟着港商、省里面忙碌,晚上去分公司和大学生们厮混,傍晚连省里面的接待晚宴都挡不住让卫东去高校打篮球的劲头。

  这也成了港商和省里面聊天的话题,约定等这边HK篮球队伍理顺之后,就跟粤东省的各级单位打友谊赛。

  所以让太太也没找到机会要先生交作业。

  飞沪海的航班上都是挽住哼哼哼,等回了家……

  可回了家有池世明、吴少云、老章,甚至震华机械的一长串都等着呢。

  两台岸机设备已经装船运往鹏圳,等让卫东从江州折返南方,估计就能看到安装矗立的岸机。

  如果真有五十多台岸机的订单,震华机械恨不得把股份都分些给让卫东!

  让卫东哪里敢承接这种国之重器的股份,拉着吴生云叫震华机械帮忙联络沪海造船厂。

  造港机算什么,这两大码头在鹏圳左右建立起来之后,肯定意味着全新的集装箱船建造订单。

  沪海造船厂,粤州造船厂不应该想方设法的从港商那把这订单拿下来么,起码是部分订单。

  这是他还没给李半城,以及要预定岸机的港商们揭示方向的核心环节。

  作为老网民,让卫东是隐约记得沪海船厂是后来军舰下饺子的主力单位吧,粤州船厂好像都差点,北面还有家船厂才是跟沪海齐名的。

  所以能否抓住这个超巴拿马级货轮的革新换代,帮沪海船厂获得订单,在这个青黄不接的阶段搞到先进货轮的技术,才是让卫东来沪海的主要目的。

  怎么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和太太圆房这事情上呢。

第700章 步子太大肯定要扯着蛋

  果然,有了震华机械作为介绍,沪海造船厂嗖的就跳过来。

  就隔着卢家嘴的江面,也算是对面爱克斯大厦的邻居。

  这会儿再大的国企都是在艰难转制的国营厂,还没到后来各种整合成庞然大物的超级规模。

  而且沪海人只要谈生意,就绝对是当下国内最讲商业规则的地方。

  有震华机械那两台岸机打底,让卫东就不可能是骗子阿扎里。

  尤其还能在外滩五号楼有自己的公司,隔壁更是大张旗鼓的在拆迁翻建国际大酒店,绝对值得信赖。

  让卫东也不画饼,毕竟目前沪海也不具备这种新创集装箱船的能力:“老钟他们这个岸机,只要质量可靠,技术指标能够看齐国际先进水平,我就能保证粤港一带超过五十台的订单只是个起步。”

  钟震华打包票:“我马上过去,等着设备船运抵达鹏圳,加倍细心的装配调整,绝对打出我们沪海港机的名号!”

  可能做几百万美元一台的设备,他还是有大将风度,不会听到几十台订单就手足无措。

  造船厂这边肯定羡慕得眼珠子都要弹出来。

  让卫东却接着丢出意外的炸弹:“我为什么能说动他们采购这么多岸机,就因为我在鼓动造大船,从现在不超过4000个集装箱的巴拿马型货轮扩充到五千、八千、一万、一万五千个集装箱的超级轮船,那么这种船体尺寸肯定就有变化,你们的岸机能不能适应?”

  钟震华的表情肯定开始剧变。

  让卫东现在跟全国各地都在打交道做生意,感触很深。

  很多省份尤其是北方,无论厂矿还是大学生,谈的时候啥都敢答应,做就开始推三阻四。

  沪海的风气就严格按照规矩来,做不到没做过就死活不会拍胸口。

  他们严格遵循国际规则,把欧美标准奉为圭臬,在八十年代绝对没错,也比内地这会儿要么抗拒,要么糊弄的态度好了千百倍。

  但优点在这时反而成了缺点。

  造船厂的脸色肯定更难看,都把让卫东当彻底外行了:“我们虽然没有做过巴拿马型船,但这种国际先进船型还是非常清楚的,这是国际上越来越公认的标准船型,怎么可能随意去突破改变?”

  老钟也连忙劝说:“岸机尺寸是有严格标定的,码头吊臂外伸距在32米,开不得玩笑,多一厘米少一厘米都是要出问题的!”

  主要还是让卫东提出的这事儿太超前了。

  巴拿马货轮就是32米宽,岸机自然是严格按照这类尺寸定制,怎么容得随意增减。

  光是这么一点调整,可能就意味着新船型在老码头无法匹配装卸。

  让卫东的确是作为外行的想拉着这种尖子生弯道超车:“我不会让你们去冒险,但只要我这边敲定了相关事宜,开造这种超过巴拿马级的货轮,希望你们能第一时间就跟上改进。”

  船厂还是猛摇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让卫东艰难劝说:“我仅仅是要求把思想放开点,这种新船肯定不会从内地设计新造,但如果有这样的工程,我希望我们的造船厂能组织队伍专家参与学习,尽快成为我们的拳头产品,就像震华港机这样打入国际市场,岸机也是同样的道理,能不能在出现这种新船型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能调整适应,没准儿就是震华港机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如果不是已经买了两座岸机要交付安装了,沪海造船厂肯定不会听这外行胡说八道。

  内地根本还谈不上在远洋集装箱产业有什么存在感,连上桌吃饭的资格都没有。

  更不可能有改变规则的实力。

  让卫东纯属带着三四十年后的心态和一知半解在生拉硬拽。

  老钟对他肯定更认可,那就和盘托出当前实际情况。

  原来沪海造船厂连巴拿马级货轮的建造经验都没。

  六到八万吨级巨轮涉及到的大型分段焊接与精度管理,对沪海造船厂还是空白。

  之前最大的也就两万多吨的散货船,还是给港商船王造的,要从东瀛引进图纸,发动机得用汉斯进口,曲轴要从南丽买。

  短板多得很。

  越级挑战哪有这么容易。

  所以让卫东也调整步伐:“行,那就先把巴拿马级作为目标,我们也不好高骛远,尽可能找机会参与,岸机跟集装箱轮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会尽力帮助找寻这方面的订单。”

  好说歹说才算是答应分别做些准备。

  一直陪在旁边的吴生云没吭声,等送客之后才呲牙:“这些家伙没有长远眼光,我去找江浙的大船厂,北方大船厂疏通查探下?”

  让卫东也知道这种大弯道哪有这么容易变向,自己更没拿到确切的佐证。

  笑着拍拍手下臂膀:“他们已经是当前最好的合作方,一步步来,船运公司的情况怎么样。”

  吴生云马上眉飞色舞:“大哥的起重船太有眼光了,春节后我们朝着沿岸送了五条,立刻成为码头装卸主力,有些搬运把头还想闹事,根本就比不上我们的机械设备!”

  让卫东果然已经有了更长远的眼光:“这可不是好事儿,如果我们在各地导致人力搬运下岗,激化了各地矛盾,是要犯大错误的,赶紧把起重船集中起来,沪海、江州、鄂昌这种大港口大码头可以用,小地方还是缓缓,不要让我们成为导火索。”

  吴生云吃惊,但他立刻认为老大说得对,很明显这会儿各地标准不同,沪海、江州这类大城市对民营公司宽容度高点,小地方还真可能闹起来就是资本家的错。

  立刻出发做调整。

  池世明就更信服老大的“远见”了。

  去年所有销售系统集中到江州开会时,他还想趁机寻觅全国各地,起码是省会城市的房地产机会,利用东升贸易在各省会的分公司协助开发房地产项目。

  当时让卫东建议他收紧脚步,先把沪海、江州、鹏圳的项目做完。

  现在果然发现很多省会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种有深厚人脉的当地地产公司。

  本就刚刚起步的江明房地产,如果去年分散精力到各地,没准儿都得陷入一片混战。

首节 上一节 620/6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和女神同居后,我激活了奖励系统

下一篇:从零开始开荒,打造最强部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