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欧洲当文豪 第185节
2001年的犹太人,在华国人眼里,还是华国人的朋友。
赖读者等各种GZ杂志和媒体的传播,犹太人为了报答华国,冒险把美国的F22飞机拆成零件卖给华国……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
哪怕是刘进,一度也以为是真的!
直到……
不写了,会被审核。
所以,别太高看了他们的道德底线。
只要有利益,黑的都能变成白的。
谁让那些人,掌握着全世界的媒体喉舌呢?
如果有操作的空间,刘进倒是不介意去操作一下。
工作人员陪着刘进在纪念馆里转了一遍。
天黑前,他们把准备好的资料,交到了刘进手中。
刘进也表示了感谢。
拿到资料,他便离开了纪念馆。
给老家打了个电话,告诉老爹,他已经拿到了东西,正在往平湖方向赶路。
老爹没说什么。
但老妈却是苦口婆心的说了好多,内容无非是让刘进开车慢点,路上要注意安全。
如果是在上辈子,他会觉得烦。
但现在,刘进只觉得很亲切。
从魔都到嘉兴平湖,足足用了近两个小时。
别奇怪,从浦东机场到平湖只要一小时,但刘进是从魔都市区出发。
只是出市区,就耗费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出了市区之后,他便提起了速度。
这条路,上辈子走过很多次,所以并不陌生。
哪怕是没有导航,他也是轻车熟路。
晚上八点左右,刘进的车顺利驶入平湖市区。
……
小时候,老家的房子在仓弄。
出门是一条小河。
小河环绕县城,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
不过后来城市开发,大量工厂兴建,仓弄消失了,小河被填平了。
江南水乡的风情也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飞速的发展……
但在二十年之后,县城又开始朝着旅游城市的方向发展。
好像一个轮回。
谁也无法评判对错。
至少在刘进看来,如果当年仓弄能保留下来,那些河流能够保留下来,平湖未尝不能取代西塘、乌镇……
可惜了!
但好在,东湖保留下来了。
这里还有一个李叔同故居,还有乍浦,还有九龙山。
而老舅的家,从仓弄搬出来之后,就被安置在了东湖畔。
风景极好!
刘进来到老舅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当他从车上下来时,老爸老妈在亲戚的簇拥下,都来到了街道上迎接。
毕竟,如今的刘进不是上辈子那个刘进。
过去一年里,仅是给老爸老妈汇款,就高达一百万法郎。
一百万啊!
在这个魔都放假还是三千八一平方的时期,对于普通人而言,一百万可是一大笔钱。
更不要说,还特么的是法郎。
刘进下车之后,一眼就看到了老妈。
她在人群里并不起眼,矮矮胖胖的……
但刘进还是一眼认出了她!
“妈!”
刘进笑了,可不知道为什么,眼泪却止不住的扑簌簌流淌。
2025年,他重生了!
但是在2025年,他也变成了一个没妈的孩子。
以至于当他再次见到老妈的时候,再也忍不住了,跑过去,一把抱住了老妈……
“妈,我想死你了!”
……
第141章 交底
老妈吓坏了!
她想象过,儿子会高兴。
但这么激动……
而且,刘进的变化太大了。
大到老妈有点不太敢认!
长个了,还那么高。
变瘦了,却壮实很多。
别说,胖的时候,没什么感觉。
如今看到瘦下来的儿子,就觉得以前的刘进,真特么难看。
多好的帅小伙……我儿子啊。
……
晚饭,很丰盛。
但是并没有持续太久。
老舅也知道,从魔都开车过来,刘进估计也累了。
再加上人一家三口小一年没见了,肯定有很多话要说。
老舅是个能人。
年轻的时候加入GM,从老家跑到吴淞口,凭借一口流利的日语,在一家日侨商行做翻译,掩护其地下工作者的身份。而且,这一潜伏,就潜伏到了抗战胜利。
之后继续潜伏,不过又换了一个身份,从吴淞口潜伏到了魔都。
解放之后,他急流勇退,没有要任何的奖励,回到平湖老家做起了会计。
平湖在当时,算是一个相对封闭保守的地方。
所以在动荡年代,老舅竟然平平安安渡过,没有受到任何波及。
用他的话说:平安就是福分!
也许正是这种心态,让他一直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退休之后,一碗红烧肉,二两五加皮老酒,过的也是格外滋润。
像个老小孩。
也是刘进喜欢老舅的主要原因。
把一家三口安顿好,老舅回去休息了。
老爸老妈终于有机会,询问刘进这小一年来的经历。
“你怎么会写书了呢?我和别人说的时候,没人相信。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你把你小学语文老师形容为‘虎背熊腰’的那篇作文……”
刘进顿时,黑了脸。
这怕是他这一辈子都抹不掉的黑点了。
如果他将来在国内扬了名,说不定他那位小学老师会跳出来,把他的黑点宣扬。
不过,好像也无所谓啊!
“你那书在法国买的咋样?”
“你说哪本?”
“你还有几本啊。”
“我现在出版了两本,下个月第三本会上市。
出版的两本书,在法国都突破了一百万册销量,其中一本,可能会拿到今年法国图书市场的销冠……另外西班牙文、德文和意大利文的版本也快要出版上市了。
英文版,目前在谈,估计会选择和灯塔国的出版公司合作。
另外,还有一本英文小说,已经被灯塔国出版公司看中……还有一本,午夜出版公司的总编认为,明年上市为好,可以争取明年的销冠。嗯,大概就是这样。”
上一篇:从零开始开荒,打造最强部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