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 第102节
他本以为会在MH区划一整块地,结果直接分散在市中心各地。
结果虽然更好,但总觉得有些别扭。
电话另一头的角田弘毅连忙表忠心说:“没有,社长。我们这边只需要再小小的修改一下,依旧维持原来的主体设计。”
“还是重新设计吧。既然给我们的土地是市中心,最好是设计成中层电梯房。7层的设计直接作废,换成12层的。”
申城的市中心,还是修建的高大上一点比较好。
7层的建筑现在确实很不错,但很快就会跟不上申城的城建速度。
“12层?好的,社长。”
虽然在不计算土地价格的情况下,设计成7层最赚钱,但既然是社长要求,角田弘毅自然要照办。
反正也花不了太多的钱,没必要和社长起冲突。
“设计的坚固一点,不要沦为豆腐渣工程,最后检验阶段,我可是要找东京本地的检测机构哦。”
竹下雅人担心手下坏事,只能选择这种方法进行震慑。
除了验收阶段,平日里的监督阶段,竹下雅人也会让日本的公司负责。
只不过,他还没想好要怎么做。
是自己组建公司呢?
还是邀请第三方?
“放心,社长。小区住宅的质量,绝对媲美日本本土。”
日本算是对建筑要求最严格的国家。
主要是日本多火山地震,不严格也不行。
“不过,社长,我们不是主要负责工厂建设吗?”
“我知道,放心吧。我下个月还会去申城,到时候重新为大家分配职务。”
“现在,你就多辛苦一点。”
就算他不说,竹下雅人也不可能将房地产业务交给他。
第一,他不懂这方面业务。
第二,公司的权利不能太过集中。
如果申城的事情全部让角田弘毅负责,最后很容易形成尾大不掉局面。
第140章 熟能生巧
事情全部交代清楚后,竹下雅人皱着眉挂断电话。
“沟通真不方便,要是可以电脑视频会议,那该有多好。”
青年十分怀念辉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像现在,做点什么都不是很方便。
“社长,星海代工的小池社长已经到了。”
竹下雅人头也没抬的吩咐道:“嗯,让他进来吧。”
“是,社长!”
竹下雅人看着迎面走来的小池淳义,开门见山的直接说:“现在能不能建第二座晶圆厂?”
代工产业想要赚大钱,必须要形成规模化。
一座晶圆厂太少,几年后都不一定能满足星海半导体的需求。
“没问题,随时可以开工。”
竹下雅人当初收购晶圆厂,是连设备带人一起打包的,所以星海代工很快就走上正轨。
如果不是美日在半导体领域爆发剧烈贸易冲突,说不定星海代工可以靠着承接美国芯片设计公司订单,赚到大量钱财。
“那就以现在的晶圆厂进行抵押,贷款建设新的晶圆工厂。”
晶圆代工业务暂时只能维持生存,还是靠贷款自行成长比较好。
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是晶圆代工业务的春天。
“贷款?但将来利润不一定能够维持利息。”
星海代工现在严重依赖日本几大半导体巨头的订单,所以一点议价能力都没有,只能赚取非常微博的利润。
据财务那边计算,扣除设备老旧费用和工资后,星海代工的利润都不足2%。
如果选择银行贷款,将来根本还不上利息。
“没关系,事情很快就会有转折,去吧。”
一点利息而已,竹下雅人根本就不在意。
现在最要紧的是不停扩张,进而在这一领域始终保持对台积电的领先。
“嗨!”
星海代工还处于漫漫长夜阶段,星海投资这边已经烈火烹油。
得益于日本股市的不停大涨,三大基金都吃的盆满钵满。
最早的子鼠基金,资金来到15亿美元大关。
新成立的丑牛和寅虎,也都逼近10亿美元规模。
这就是杠杆和抵押的魅力,只要股市不停上涨,资金就会成倍增加。
如果换成美股,甚至可以更爽。
因为歪果仁炒美股,根本不用交税。
“嘉本桑、菊野桑、长泽桑,走,我们再去抵押一轮。”
既然熟知未来,自然要更加贪婪一点。才1轮抵押哪里够,最少要来上3轮。
“社长,这样风险是不是大了一点?”
“现在股市正处于历史级的超级大牛市,不用担心。”
现在才过完五一,距离股市下行时间还有5个多月。
这时候借贷杀入,基本上没什么风险。
当然,购买股票的操作要隐僻分散,避免被资本大鳄盯上。
靠着杠杆的力量,星海投资再次大手笔购入银行和地产公司的股份。
不过这一次除了日股,美股和韩股也买了不少。
前不久,美国刚刚以日本不遵守《美日半导体协议》为借口,对日本半导体产品征收100%以上的惩罚性关税。
这一举措,确实降低了日本半导体产品在美国的份额。
因此,英特尔、苹果、德州仪器、微软等公司,纷纷开启股价上涨模式。
三星电子这个一直赔钱的家伙,也借助这次东风,成功实现盈利。
不过这一鸡血效果注定短暂。
日本芯片的质量过于强悍,最差的都比美韩两国最好的质量高。
区区惩罚关税,根本不足以撼动日本半导体。
走了一圈,竹下雅人最后来到星海半导体。
这一领域在竹下雅人心目中最为重要,所以他将最多的时间留给半导体公司。
除了关心硬盘、记忆卡的研发进度,还会去秦野市那边,视察实验室的修建进度。
“今年9月就可以完工?”
“按照目前的进度来说,是这样的。”
“不错,继续加油。”
“嗨!”
几家公司的事物全部解决后,竹下雅人给老学长,当前的世界首富堤义明打了个电话。
“堤学长您好,我是竹下雅人。”
“竹下学弟呀,你这是第一次给我打电话吧。”
“是,堤学长记忆能力真好。”
“哪里,这应该是社长的必备技能哦。”
听到学长不经意的凡尔赛,竹下雅人内心有点哑然。
如此优秀的记忆能力,大多数社长应该都不具备吧。
东拉西扯的聊了10多分钟,竹下雅人这才说起自己的目的。
“堤学长,是这样的。我在中国那边投资了一家工厂,准备扩大规模。在拆迁方面,那边的政府很头疼。”
“那边干脆又划给我一些地,让我解决拆迁问题,然后剩下的房子全部给我。”
“所以我想让您帮我推荐一位比较合适的社长,前往中国那边修工厂、修高楼。”
竹下雅人没敢说实话,因为现在的合作模式,他属于吃亏的一方。
港岛的李嘉诚虽然也使用55分成模式,但他只需要修建房屋,根本不用解决拆迁问题。
这是竹下雅人故意而为之。
眼下申城房子根本就不值钱,想要升值还要等到2000年之后。
他在这方面吃点亏,申城政府绝对会在别的地方补偿他。
“想组建地产公司?行,没问题,交给我吧。”
堤义明信奉奴才哲学,经常把那些和他意见相反的员工踢掉。
他知道,自家学弟瞄准的就是这些人。
不过堤义明不在乎,他不相信在房地产领域,有哪个后来者可以挑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