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东京1986

重生东京1986 第123节

  “嗯,申城那边的工厂正在建设中。等那边完成建设正式开工,增长有了明显的对比后,再进行路演宣传,然后上市。”

  目前限制松本制造盈利的最大因素,就是生产能力不足。

  如果申城箱包厂投产,那么松本制造就有了一个可以年产数千万件的代工厂。

  盈利能力更上一层楼。

  “行,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

  既然知道学弟的态度,丰岛章男没有继续纠缠。

  他重新将目光瞄准球场上的球洞,然后动作娴熟的挥动球杆。

  一看就没少陪客户。

  “好球。”竹下雅人夸赞道。

  丰岛章男眉头皱起,不太满意的整理了下帽子。

  “哎,一般吧。可惜,差一点小鸟。”

  竹下雅人笑着拍马屁道:“行百里半九十嘛。这次差一点,下次就直接入洞了。”

  “借你吉言。”

  就在丰岛章男还想要说点什么的时候,他的私人秘书一路小跑到他身边,然后小声嘀咕了一句。

  “行,我知道了。”

  丰岛章男先是向秘书点点头,然后歉意的对竹下雅人说:“抱歉,我这边有点小事。你先玩,我等会就回来。”

  “好的,师兄,你忙,不用管我。我正好可以练习一下技术,免得太丢人。”

  竹下雅人其实对高尔夫这种老人游戏,根本就不感兴趣。

  但没办法,为了赚钱,也只能装作很喜欢的样子,并积极投入其中。

  谁让很多客户喜欢呢。

  “嗯,待会见。”

  “待会见。”

  差不多过了半个小时,丰岛章男这才重新返回球场。

  他歉意的看着自家学弟。

  “抱歉,富士重工那边有事,晚上的宴会我就不去了。”

  富士重工,昔日日本最大飞机制造商——中岛飞机的一部分。

  战后美国肢解日本财阀,中岛飞机被认定是中岛财阀的核心企业,直接分裂成12家企业。

  更要命的是美国严厉禁止中岛飞机分拆的12家公司,进入飞机制造领域。

  无奈之下,这12家公司只能进行转型。

  后来美国放松了对日本财阀的管制,12家公司中的6家重新合并,组成现在的富士重工,主营汽车制造。

  但不知道为什么,最重要的两家发动机公司,反而没有跟着进行合并,独立组成了富士精密株式会社。

  这就导致这一阶段的富士重工,实力大为削减。

  不仅重工业还在起步阶段,斯巴鲁牌汽车的年销售量也只有几十万,远不如后世日本四大重工之一那么风光。

  “学长你忙,没关系的,工作要紧。”

  “嗯,那今天就先到这里吧。”

  随着丰岛章男的离开,竹下雅人也就不再装模作样,很快就离开高尔夫球场返回家中。

  打开房门,青年习惯性的了声句【我回来了】。

  青年没有得到任何反馈,一边脱鞋一边想:“这是还在装修吗?”

  “算了,不管了,还是先洗个澡吧。”

  虽然高尔夫球是老人运动,运动量不算太大,但站在外面晒了一个多小时,身体多多少少会出一些汗。

  竹下雅人躺在浴缸里,脑海里开始回忆前世看过的关于富士重工的资料。

  稍后,他自言自语道:“不知道现在,能不能从兴业银行手中拿到富士重工的控制权。”

  一个国家最具有影响力的行业,就是重工业。

  如果能拿到富士重工,不仅可以获得更高的影响力,还能借此将手伸到汽车领域。

  别看现在斯巴鲁汽车销量不怎么样,但技术水平还是很高的。

  最早研发飞机的那一群工程师中,有一位叫百濑晋六的天才。

  他虽然半路出家,但研发水平非常高,制作出了行业内的顶级轿车。

  后来更是帮助斯巴鲁,开创了水平对置发动机+全时四驱技术,并且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除此之外,斯巴鲁目前正处于腾飞前期,也是竹下雅人想要收购它的重要原因。

  斯巴鲁目前正在研发的力狮属于一代神车,打破了10万公里汽车测试的世界记录,并且一直保持到青年穿越前的2024年。

  此外,斯巴鲁力狮的比赛能力也超级强,90年代直接拿下拉力赛的三连冠。

  “算了,还是再等等吧。”

  眼下日本经济如日中天,无论是兴业银行还是日产汽车,都不可能将斯巴鲁的股份卖给他。

  等到90泡沫破裂,兴业银行和日产公司自顾不暇,就可以以更小的代价,将富士重工收入囊中。

  反正斯巴鲁力狮虽然是一代神车,但因为经费有限,以及内讧严重的因素,直到泡沫危机破裂后的90年代才开始起飞。

  一切都不用着急。

  说不定等到泡沫破裂之后,兴业银行主动询问他对富士重工有没有兴趣。

  富士重工对于兴业银行来说属于边角料,如果能换得一大笔现在,兴业银行绝对愿意。

  日产汽车方面就更不用说了。

  它入股斯巴鲁,完全就是为了和兴业银行进行主动权方面的竞争。

  泡沫危机后,日产汽车也将自顾不暇,自然也就没有那个心情掌控富士重工的股票。

  不如换取一笔资金,从而更好的渡过经济危机。

  “很好,就这样定了。泡沫危机破裂后,第一时间寻求收购富士重工。”

第165章 发散思维

  竹下雅人对富士重工起了心思后,立马让林清浅收集这家公司的相关资料。

  女孩的行动迅捷干练,三天时间就完成初步调查。

  “会长,这是我整理好的资料。”

  “嗯。”

  竹下雅人应了一声,然后开始津津有味的看起来。

  “啧啧,真惨。这都能拥有一手不错的技术,是真不容易啊。”

  富士重工旗下最重要的项目就是斯巴鲁汽车,而斯巴鲁汽车没有崛起,大部分原因都要怪罪于兴业银行的政策。

  日本战后实行主银行制度,也就是一家企业,基本上只能在一家银行进行贷款。

  这样长期发展下去,主银行不仅是公司的最大债主,也会是最大的股东。

  战后斯巴鲁在百濑晋六的领导下,很快就研发出了一款非常适合日本人乘坐的汽车。

  这辆汽车甚至赢得了丰田创始人的称赞,恨不得是自家生产的。

  要知道这位丰田的创始人,非常的眼高于顶,就连自家的汽车,都很看不上眼。

  然而就是这样一辆神车,年销售量却只有1万辆。

  原因非常简单,兴业银行不给贷款,也不让生产。

  当时日本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不是丰田而是日产,兴业银行同样是日产的大股东。

  兴业银行那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认为汽车属于存量市场。

  斯巴鲁卖的多了,日产就可能会少。

  不如一切维持现状,斯巴鲁你就当好你的代工厂。

  就这样,斯巴鲁是有力也使不出,直到1975年之后,斯巴鲁才算是有了一线生机。

  这一线生机来源于日本政府的一项政策。

  60年代,日本汽车开始崛起。

  为了让汽车走出国门,日本政府开始支持大汽车公司吞并小汽车公司。

  斯巴鲁就是小汽车品牌。

  于是日产公司就收购了斯巴鲁20%股份,这里边10%是从兴业银行买来的。

  此后斯巴鲁,兴业银行和日产汽车各占20%股份。

  两边股份一样,自然开始各种斗争。

  先是日产汽车说:“你们兴业银行都几次担任斯巴鲁社长了,现在也该换我们日产公司的人了吧。”

  日产的理由足够正确,兴业银行无从反驳,只能将社长位置让给日产汽车。

  一般来说,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斯巴鲁这边则反过来,神仙打架,生存环境变得更好。

  理由很简单,

  日产这边的来的新社长佐佐木定道,是个懂造车,懂技术的社长。

  而且和之前兴业几任擅长PUA的社长不同,他是个理工男,真心想让斯巴鲁发展好。

  不过几年后,兴业和日产再次内斗,社长重新变成了兴业银行的人。

  因为有日产汽车虎视眈眈,这一次兴业派过来的社长田岛敏宏客气很多,也懂得一些汽车方面的技术。

首节 上一节 123/4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无法收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