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东京1986

重生东京1986 第139节

  去除掉一部分不合格者后,每支新基金都有6000亿日元规模,相当于42亿美元。

  资金入账后,竹下雅人没有拖延,立马开会讨论基金的使用情况。

  “社长,还是根据前面3支基金的模式进行抄底吗?”

  “不,继续重仓日本股市,美股我们只买微软。”

  1987年股灾,短时间的强度非常大。

  以美股为例,股灾爆发当日跌幅超20%。

  直接跌没5000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全美国8分之1的财富。

  巨头企业受创最严重。

  通用电气大跌33.1%、电话电报大跌29.5%、可口可乐大跌36.5%、运通公司大跌38.8%。

  但这次股灾,恢复的也特别快。

  美股很快就重新收复失地,大公司也回到正常水平。

  所以股灾发生后的第三日,竹下雅人就指挥公司职员,大手笔购买日股、美股的龙头企业股份。

  然而现在机会已经消失。

  他自然不会将资金,白白浪费在增长远不如日股的美股。

  “是,社长!”

  嘉本隆正坐在椅子上,恭敬的点了下头,然后快速记下。

  “等等。”

  竹下雅人突然想到一个更好的投资热土。

  “嗨!”

  “嗯,还是算了。”

  但想了想,新地方的投资规模比较小,还是将这个地方留给自己人比较好。

  都说1985到1990之间,日本股市的泡沫很大。

  其实相对于疯狂的湾湾,日本股市都显得比较保守。

  湾湾股市,短短5年时间暴涨20倍。股指从500多点一路攀升到10000多点。

  单单是1988年,湾湾股市就增长了差不多4倍。

  股指由2000多点,迅速暴涨到8000多点。

  这种不合理的增长,很快引起了湾湾政府的警觉。

  为此,湾湾政府特意出台针对股市过热的法规,开始对股票交易进行征税。

  刚开始效果特别好,股市腰斩一半,降低到4000多点。

  但很快,湾湾民众就再次陷入狂热。

  股指再次一路由4000多点,冲到10000多点的高峰。

  巅峰时期,湾湾一家本土银行的市值。

  竟然高于美国富国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的市值总和。

  因此对于当下的投资人来说,这是片比日本还要暴利的土地。

  不过湾湾虽然涨的夸张,但毕竟市场份额有限,所以竹下雅人只准备投入1400亿日元。

  也就是公司职员投资的4个二十四节气基金,和自己独资的3个词牌名基金,每支各200亿日元。

  这样大家都有的赚,同时未来撤出的时候也比较方便。

  说起来,1985到1990年的日本泡沫时代。

  亚洲四小龙的港岛、湾湾、韩国、新加坡股市增长速度,都远远超过日本。

  但最终,却只有日本落入一蹶不振局面。

  这里边主要有4个因素。

  两个内因,两个外因。

  第1个内因,

  日本泡沫破裂后,很多公司负债严重,导致投资锐减。

  就算知道成功的机会非常大,但考虑到失败的可能,也会选择放弃。

  这种保守发展的经济策略,非常不利于经济发展。

  第2个内因,

  日本政府的混乱。

  如果日本政府稳定高效,政策不反反复复,果断刮骨疗毒。

  以日本当时的体量,大力扶持新兴产业,根本就不会一蹶不振40年。

  简单举个例子,日本政府明知道半导体行业是未来,对半导体行业的援助依然抠抠搜搜。

  导致21世纪,日本半导体只留下上游材料。

  上游材料确实重要,也非常赚钱。但它的规模有限,永远也无法成为国家支柱产业。

  换成韩国,政府绝对会玩命支持。

  不就是负债严重吗?

  根本无所谓,国家支持你继续发展。

  韩国的三星、现代等财阀企业,就完全是靠韩国政府奶大的。

  韩国的GDP发展速度能那么快,人均GDP甚至有超越日本迹象。

  韩国政府功不可没。

  可以说,政府的不作为,也是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的一大因素。

  但就算如此,2010年之前,日本也有数次逃离停滞的机会。

  一次是1995到2008的互联网PC时代。

  一次是2008到2020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可惜,这两次历史级机遇,日本一个都没抓到。

  就连最基础的即时通讯业务,都被韩国公司产品占领。

  一个字,

  绝!

  至于外因,

  第一,

  苏联解体后,日本成为世界二号经济强国,严重威胁美国经济地位。

  为了打压日本,美国开始使用各种手段。

  比如扶持湾湾和韩国,同日本进行竞争。

  效果很好,曾经如日中天的半导体行业,逐渐被韩国和湾湾分食。

  曾经强大无比的造船行业,也逐渐被韩国碾碎。

  就算是最强大的汽车行业,也面临着韩国的激烈竞争。

  可以说在欧盟成立前,日本就是美国拼命打压的头号目标。

  并且就算欧盟成立,日本也被美国严防死守。

  直到中国崛起,才逐渐放松对日本的警惕。

  第二个外因,则是没有深入参与到中国崛起。

  1992年之后,中国经济开始迅猛增长。

  韩国和湾湾,基本就是靠着中国大陆走出困局。

  如果日本企业一心一意在中国搞发展,日本大概率可以摆脱经济困难局面。

  尤其是半导体行业,中国属于最大消费国。

  只要能在中国站稳脚跟,就意味着在全世界都有一席之地。

  当然,日本经济长期萎靡不振,也有体量的因素。

  日本人口超过1亿,四小龙最接近的韩国也只有5000万。

  双方的人口差距太大。

  韩国两三个产业就可以崛起,日本可不行。

  “嘛,还是别想那么多。泡沫破裂后日本投资趋势偏于保守,才是最好的。”

  其他人都保守,投资激进的竹下雅人,才有机会占领更多新兴市场。

  当然,这一切都还为时过早。

  当下,竹下雅人的重心还是要放在金融领域。

  至于其他领域,暂时保持不落后时代即可。

  3支新基金的投资很顺利,星海投资一时之间又变得轻松起来。

  竹下雅人便将目光重新投向星海游戏。

  因为,罗杰斯回来了。

  青年有些迷醉的摸着合同自言自语说:“这就是我们和任天堂的合约吗?”

  “是的。一共有2份合约。”

  罗杰斯点点头,然后轻声提醒道:

  “会长你现在看的这份是星海游戏和任天堂FC游戏机的合约。”

首节 上一节 139/4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无法收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