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 第159节
政策方面,
日本是大政府主义模式,半导体产业基本是国家推动的成果。
除了几家大型半导体公司,小体量半导体企业,很难找到足够人手。
美国虽然也有政府推动,但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自由发展起来的企业。
可以说在创新氛围方面,美国远远超过日本。
“是啊,美国才是关键。”
竹下雅人现在很羡慕台积电,不会受到政策影响。
星海代工在美国的困难,会非常多。
当然,星海代工也有杀手锏措施。
星海代工可以选择,和美国中型半导体公司进行合作投资。
这样就可以将客户,拴在自己手中。
不过现在,这一招还不适合出现。
因为当前晶圆厂的投资,中型半导体公司还能承受。
“还有呢?”
“额,我想不出来。”
竹下雅人没有说什么再想想的屁话,直接讲出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改进生产工艺,也十分重要。”
“改进生产工艺?”
郭士纳眨了眨眼,希望会长能进一步解惑。
“你注意到了吗?计算机行业,正在从大型计算机向小型计算机转移。”
“嗯,确实。”
郭士纳想了想所查的资料,认可的点点头。
“这就是我们弯道超车的机会啊。”
竹下雅人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解自己观点。
90年代之前,半导体行业主要以大型计算机为首。
这些大型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是银行、保险等非常重视数据安全的地方。
所以存储行业的芯片质量要求非常高,使用寿命越长越好。
日本存储行业为什么能在80年代快速崛起?
就是因为日本存储芯片的使用年限高达25年以上的同时,价格还不是很高。
但现在,市场已经开始变化,小型机的销量越来越高。
小型机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再加上主要以个人用户为主,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好的芯片。
别说是25年的老古董了,就算是10年以后都非常落后。
只要芯片能用5年以上,产品都算合格。
这种质量的芯片,价格一定会更加低廉。
就算日本人再有工匠精神,也无法让使用年限高达25年以上的芯片,在价格方面追上。
而只要价格低廉,总会有公司选择在星海代工生产。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多。
前世韩国三星打败日本半导体存储行业,这一变革的因素同样很重要。
“明白,我会尽快让小池桑改正生产模式。”
郭士纳的头脑一直很灵活,立马意识到,这确实是个非常好的机会。
既然很难在质量方面战胜东芝等公司,那么就在价格方面更胜一筹。
小型机市场在快速发展,时间站在星海代工一边。
“就是不知道,我们能占据几年先手优势。”
“放心吧,日本本土公司绝对会很久。”
日本一直都生产高质量芯片,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
根本意识不到小型机风潮下,质量不再是第一要务。
前世2000年日本半导体存储领域溃败,被韩国打的溃不成军。
几家巨头无奈,只能选择合并,进而成立了尔必达。
结果还是死不悔改,依旧更重视质量,而不是速度和价格。
公司破产后,主要负责人还在那说,
“我们公司的芯片质量更高,远远超过三星。”
但质量高在小型机市场根本没有意义,同样数据下,价格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没有人会想着,一台电脑用25年以上。
别说25年,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都是少数。
“这样啊,也就是说我们未来的竞争对手是三星和台积电?”
“没错。”
在竹下雅人的长期影响下,郭士纳也越来越重视这两家公司。
心中早已将这两家公司,视为最主要对手。
第189章 规划发展
郭士纳性格果决,立马前往星海代工,同小池淳义商量改进生产工艺。
“请放心,我会尽快完成改造的。”
小池淳义头脑灵活,立马就意识到这是个机会。
作为星海代工的社长,这段时间日子着实有些憋屈。
他渴望翻身,渴望将公司发展壮大。
“不用太过着急,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关于晶圆厂的建设。”
“放心,一切都很顺利。”
不知道为什么,今年大家对于半导体的热情不是很高。
星海代工,很轻易的就拿到了尼康的光刻机单子。
如果换成去年,星海代工不仅要和本国的日立、东芝、三菱等公司竞争。
还要和国外的西门子、德州仪器、摩托罗拉等公司竞争。
就算能买到,数量也不会太多。
小池淳义本能的感觉不对,准备查查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嗯,那就好。我们的工艺改变计划,就从新晶圆厂开始吧。现在的晶圆厂,依旧维持原来的样子。”
老的晶圆厂主要代工日本半导体公司的芯片,只有少量来自美国的订单。
日本半导体公司现在更喜欢高质量芯片,自然要按照它们的需求来。
“是,社长。”
小池淳义目送郭士纳离开后,立马召开星海代工的高层紧急会议。
星海代工首席科学家足立慎吾若有所思的问:“社长是要赌小型机的出货量,短时间内就可以超越大型机吗?”
“是,也不是。”
小池淳义露出掌握一切的小表情,随后更为细致的解释更改工艺流程的想法。
“我不知道小型机的出货量什么时候可以超过大型机。”
“但我知道,星海代工只有和本土半导体巨头走差异化路线,才能获得更多订单,进而实现盈利。”
高质量的存储芯片市场,已经被日立、东芝等公司玩出花来。
星海代工就算在努力,也只能吃日本半导体巨头的残羹剩饭。
相反那些质量一般,保质期只有5年以上,但价格更加便宜的的存储芯片,目前还没有大厂和星海代工进行生产竞争。
就算未来有新的竞争对手,星海代工起码还拥有先手优势。
“是啊,只有走差异化路线,才有那么一丝机会。”
足立慎吾感慨的连连点头,十分认可自家社长的想法,内心已经决定,坚决支持社长的晶圆厂工艺改革。
“没错,我们只有走差异化路线,才能生存下去。”
星海代工的大举负债,让许多员工忧心忡忡。
现在有新的机会出现,不仅是小池淳义和足立慎吾,别的领导也跟着同意冒险。
这就是新创公司的好处,大多数管理层领导危机感十足,也愿意进行技术和工艺方面的冒险。
当然,新创公司也有坏的一方面。
大部分新创公司的发力方向都是错的,就算是对的,很多也因为技术能力不足、资金不足、管理层内斗等原因破产倒闭。
最终只有极少数,可以获得成功。
星海代工有竹下雅人遥控,自然没有那些破事,健康的不能再健康。
理论最终还是要落于实践。
这时,生产部的负责人西山茂提议道。
“那我们是不是要先培养一批,可以执行新工艺生产的骨干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