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 第184节
晚上睡觉之前,刚做完运动的竹下雅人,温柔的抚摸着女孩光洁的后背。
“就是感觉不太真实,没想到松本制造的市值会这么高。”
“别想那么多,你不是早就知道公司的发展情况吗?”
青年搂住女孩的腰肢,小声安慰。
“是知道,但没想到竟然能这样。”
“很正常,你老公我可是天才。”
随后,吧唧一口亲在女孩脸颊。
然后一脸荡漾的说:“来,我们继续健康运动。”
“嗯,好!”
一动解千愁。
运动之下,理智不再,也没有了那么多的思考。
第二天一早,竹下雅人见女孩表面恢复正常,内里还是轻飘飘的。
便很干脆的说:“要不要现在就开始出道,实现你的歌星梦想?”
听到男友说起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坂井泉水顿时冷静下来。
她好看的轻轻摇头。
“暂时不要,我的声乐知识还很匮乏。”
“哦,那你觉得,什么时候出道比较合适?”
“明年或者后年吧。按照老师的估计,差不多是这个样子。”
“没问题。幸子你什么时候出道,都会成为日本的国宝级歌手。”
1989年以后出道,确实要比1988要更好些。
因为89年之后,日本将进入Being时代。
Being旗下的B`Z、ZARD等传奇乐队,都在1989年之后才取得成功。
“嗯,希望吧。”
女孩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仿佛看到自己在舞台上光芒万丈。
处理完松本制造的相关事务,竹下雅人来到星海投资。
“湾湾那边,最近有什么变化?”
湾湾股市在88年有一波巨大下行,类似于87年的日本。
竹下雅人想要完美躲过这一波,就需要时刻了解湾湾国内情况。
“没有。但许多湾湾的政府职员,觉得股市太过火热。”
“这样啊。”
青年沉思片刻,然后郑重吩咐道:“继续保持关注。一旦湾湾有推动金融立法的举动,立马向我汇报。”
湾湾股市的第一波大跌,主要就是出台了股市交易税。
“嗨!”
嘉本隆正刚准备按照以往惯例离开,竹下雅人突然开口叫住他。
“等等,这样。湾湾股指涨到7000点以后,就立马进行清仓。”
竹下雅人觉得等湾湾消息还是不太靠谱。
毕竟湾湾国内的大庄家,绝对比自己消息灵通。
不如早点撤离,落袋为安。
“是,会长!”
嘉本隆正也想早点撤离,湾湾股市实在太过下人。
什么都没有的公司也能一飞冲天。
除了各国早期股市,可能只有将来的纳斯达克,才会有如此疯狂举动。
当然,最终的结果都是一地鸡毛。
不过好的投资人,就是能在一地鸡毛前安全撤离。
前世青年是韭菜,
这一世有穿越挂。
很自然的就成为割韭菜之人。
阅读完湾湾股市的相关资料,竹下雅人再次打开美日两国经济新闻。
“看来,美国是要放弃靠贸易战打赢日本了。”
美国的贸易战水平很低,
1987年,美国针对东芝搞出东芝事件。
结果今年上半年,东芝在美销售额和利润,都再创新高。
所以美国开始加大执行备用政策的力度,大规模扶持日本周边国家和地区。
韩国的三星获得巨量内存相关的DRAM技术,湾湾的台积电受到英特尔全方位技术指导。
美国不知道哪家公司能成,只要能降低日本竞争力,就全部尝试一遍。
“要不要现在就进行投资?”
竹下雅人想到三星和台积电的增长速度,有些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内心。
“嗯,还是再等等。目前日本半导体如日中天。”
“三星半导体的崛起,还要等到90年代。”
三星不着急,台积电更需要稳重。
因为台积电目前还处于襁褓之资,根本就没上市。
星海投资一时无事,竹下雅人又跑到星海半导体。
“怎么样,研究顺利吗?”
舛冈富士雄一脸自信的回应说:“进度非常平稳,预计明年就可以拿出可商用内存芯片。”
“不错,那移动硬盘和数码相机内存卡呢?”
“移动硬盘短时间内很难拿出成品,数码相机内存卡则较为顺利。”
“估计可商用内存芯片上市后不久,就可以研发出实验级别内存数据卡。”
两者的研发难度不可同日而语,短时间内很难获得可商用移动硬盘技术。
“这样啊,那就慢慢来。研发不出来,多储备点专利也能赚大钱。”
无论是适配数码相机和手机的内存卡,还是适配笔记本电脑的移动硬盘,都是可以赚大钱的技术。
星海半导体多研发些技术,就能多收专利费。
“明白!”
既然来到星海半导体的闪存研发实验室,自然要回家一趟。
两者都位于平塚市,距离也不太远。
“妈,我回来啦。”
“几位快进屋,这是又去实验室了吗?”
竹下妈妈很熟悉儿子习惯,知道他每次带人回家,那绝对是过去视察半导体实验室。
“嗯,还是老样子。”
其实如果单单是了解研发进度,根本不需要青年经常来。
他主要是展现自己对技术研究的重视,进而增强整个公司对技术的追求心理。
上有所好,下面自然要跟随。
竹下妈妈下意识的点点头,然后热情的招呼小助理、保镖和司机。
“来,大家都坐。这么热的天气,快来吃西瓜。”
竹下雅人知道没有自己命令,他们都不会动。
便笑着吩咐道:“去吧,西瓜很好吃,超级甜。”
日本的西瓜味道不是很好,农药还非常多。
所以家里的西瓜,都是从中国进口。
这也是竹下家的一种习惯。
自家公司有的,直接买自家公司产品。
自家公司没有的,那么就主要买国外产品。
通常来讲,国外产品的质量,都会高于本国产品。
这到不是,国外公司道德水平更高。
而是,每个国家都有地区保护主义。
同样的产品,国外的标准一定比国内严厉一大截。
日本的农产品,更是如此。
本国有问题的一大堆,根本就不太管。
很多食品公司,都出现过食品安全问题。
扯淡的地方来了。
很多出现问题的食品公司,高管只需要道个歉,事情就结束了。
顶多就是鞠躬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