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 第250节
3.5万、3.4万、3.3万……
很快,股市就巨幅下跌到3万点一下。
日本金融圈一片死水,无数股民脸色惨白。
“完了,全完了。我的房子,贷款怎么办?”
“不是说上涨的吗?为什么,为什么?”
“这可是我的养老钱,我的养老钱。”
……
股票交易大厅一片狼藉,大多数股民眼中,闪烁着难以言表的目光。
尤其是那些因为银行早期宽松政策,轻松借到钱炒股的股民,更是充满绝望。
因为他们背上的贷款,一辈子都还不清。
“砰!”
绝望会互相传染,很快东京的高楼就有人闭眼跳下。
他们不想将自己的债务传给子女,只能以如此极端的形式结束。
“又一个。”
楼下的安保人员开始变得有些麻木,因为这已经不是今天的第一起案例。
除了高楼,地铁也发生许多类似情况。
这导致电车频频晚点,东京的通勤出现一丝混乱。
“会长?”
竹下雅人一行人外出办公的时候,也遇到类似事件。
这导致秘书长酒井惠子,下意识的看向青年。
“怎么,你也负债炒股了?”
“没有,没有。”
酒井惠子连忙摇头否决,然后放低声音小声说。
“就是心里感觉很难受。”
青年的语气也很自然放低,轻声叹息道:“很正常,物伤其类。”
“什么时候都不要过于贪婪,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
“如果不负债炒股,就算是玩杠杆,也顶多将积蓄赔光。”
“如果投资更稳重一点,杠杆都不搞。”
“虽然牛市赚钱不会那么快,但也不会陪的底朝天。”
可惜,道理大家都懂。
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完全克制自己的欲望。
这个世界上,面对金钱依旧能理智的,永远是少数。
“我这里告诉大家一个股市炒股的基本规律。”
“当买菜的大爷大妈都知道炒股能赚钱的时候,就要趁早离开。”
“因为通常情况下,这就是股市下跌的信号。”
“如果还贪图股市的那点上涨,很容易沦为最后的接盘侠。”
普通老百姓,是赚钱最难的群体。
当这一群体都知道投资股票可以赚钱的时候,也就是大资金准备退出的时候。
今年1月的股市下跌后快速拉升,以及各种引导小市民投资股市的采访新闻,就是大资金出逃前的信号。
然而大多数人都没有察觉,就算有少数人察觉也纷纷选择闭嘴。
就算个别没有闭嘴,依旧挡不住民众的贪婪。
最终一地鸡毛,短时间内再次大幅下跌。
“嗨!”
早前大家对于这句话的印象不深刻,现在不一样了。
现实情况摆在那里,就算是不想相信,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激进点的决定,以后炒股最多玩玩杠杆。
保守点的干脆将投资交给自家基金,或者干脆存银行里。
至于股市,还是远离比较好。
这些可都是自己的辛苦钱。
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临近傍晚下班的时候,酒井惠子翩然而至。
“会长,有电视媒体想要采访你。”
“委婉的拒绝掉。”
这时候接受电视采访,很容易成为此次股灾的舆论炮灰。
“嗨。”
竹下雅人看着秘书长远去的身影,绝定不能再待下去。
他要立马前往中国,躲避掉这场影响深远的危机。
当然,此时全世界,都想不到这场股灾对日本的危害程度。
大家以为这只是一场短暂的危机,很快就会过去。
就像曾经的石油危机一样,至多影响一两年。
所以除了负债炒股的那些人,大多数日本人顶多是抱怨两句,然后自认倒霉。
大家的生活,依旧是该怎么样继续怎么样。
股市看上去要不行,但还有楼市支撑呢。
再说,股市也没一泻千里。
看上去,有继续反弹的趋势。
没错,不知道是不是受青年的蝴蝶效应影响。
日本股市的灾难不仅来的要更早,股市的反复程度也更高。
就在竹下雅人准备逃离日本的时候,股价又上涨了。
市面上再次一片莺歌燕舞,仿佛前几天跳楼的人根本不存在。
并且当天,日经股指就重新攀等上3.5万高位。
很多没有负债或者杠杆炒股的民众,顿时觉得自己又行了。
赚钱什么的先不想,但起码不能亏损吧。
必须将本钱赚回来。
竹下雅人收到日本关于股市的最新情报,十分的无语。
果然,人这种生物。
大多数个体都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
局面这么危险,都还抱有侥幸心理。
这完全就是大资本钓鱼,从而掩护自家顺利撤离。
毕竟股市不停下跌的时候,根本就找不到足够的接盘侠。
当然,现在也找不到。
但已经这个时候了,能跑一点是一点。
大资本现在已经不求赚太多,只希望能保本。
“还是竹下学弟厉害呀!”
兴业银行副社长丰岛章男看着股市上反馈的信息,忍不住感慨的看向宇野纪行。
“是啊,不知道师兄,能不能借助这个机会成功登顶?”
宇野纪行也认同师兄观点,但他更关心的还是自己这一脉在兴业银行的发展。
“没机会的。我的位置还是太靠后了,就算出现机会也不会是我。”
丰岛章男很有自知之明。
他这两年才成为公司新的副社长,根本没有足够的经营时间。
就算社长辞职,上位的也不会是他。
毕竟日本企业高层虽然受年功序列影响没那么深,但在前面人没犯严重错误的情况下,还是主打按顺序来。
“可惜了。”
自家一脉成为兴业银行社长,是稻门阀渴望已久的梦想。
如果能实现,整个稻门阀在兴业银行的影响力都会大增,办事也更加方便。
“还好,起码这次股灾过后,顺位能提高几个名次。”
丰岛章男现在一点不急,因为他才50出头,而排在他前面的,最小的一位也有57岁。
年龄在高位,永远都是个巨大的优势。
“对了,公司对你的安排,现在已经下来了。”
“很大概率,你会成为整个港区的负责人。”
“真的吗?”
宇野纪行惊讶的看着自家师兄,有点不太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