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东京1986

重生东京1986 第336节

  “星海娱乐和星海投资,招人多是不太行,但也要尽量增加人员。”

  ……

  “社会困难时,一定要记住回报国家。”

  说了两句不知道是对自己说,还是对秘书长说的话后,青年仿佛更能看清世界的本质。

  既然已经生在日本,那么就一定要记住回报。

  如果不在本国站稳根基,你就算对前世的祖国再好,也会很快走向末路。

  人离乡贱,双方始终隔着一层厚厚的壁垒。

  “嗨,请会长放心,我一定会交代清楚。”

  酒井惠子大为感动,心想就要跟这样的会长才对,心里有着家国情怀。

  看着自家秘书的突然热血,竹下雅人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他挥了挥手。

  “行了,下去吧!”

  “嗨!”

  酒井惠子斗志满满的退出会长办公室,青年则有些失落的替马上要毕业的大学生们感觉悲哀。

  1993年,日本持续十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冰河期的开始点。

  这一年,全日本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

  但就这,都已经算是不错的数据了。

  几年后会更为残酷,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甚至很少有达到60%的年份。

  “我能做的只有这么多,希望能多拯救一些毕业即失业的莘莘学子吧。”

  竹下雅人简单计算了一下。

  星海集团已经零零散散的多招募了2万多员工,其中包括8000多大学毕业生,单单是薪资就要多支出1000多亿。

  这还是因为刚进入职场,薪资水平什么的都比较低,过几年估计至少一倍以上。

  薪水就这么高,如果再算上杂七杂八的项目,也难怪大家不愿意招大学生。

  竹下雅人现在是能做的全都做了,剩下的未就业毕业生只能听天由命。

  他顶多以改善大家工作环境,营造更轻松工作氛围为借口,尽量多招员工。

  比如说之前的松本制造车间生产都是两班倒,现在改成三班倒。

  可不敢招一堆吃白食者。

  那样只会害人害己。

  凭什么别人工作量那么少,工资和我就差一点?

  时间一长,人心散了,公司就算走对方向也早晚解散倒闭。

  实际到1992年后半段,就算是再心大的日本人,此时也意识到日本的经济出了大问题。

  之前灯红酒绿的浮华世界,可能要远远逝去。

  火热的朱莉安娜歌舞厅人烟渐渐变少,电视上歌颂繁华的声音也无声消失。

  不过就在这个日本经济最为严峻的时刻,东京永田町也发生着非常严重的内斗。

  自民党第一大派竹下派,内部支持小泽的一派,以及反小泽的一派争论不休。

  连带着被竹下派扶植上位的宫泽喜一首相也开始位置不保。

  各方势力的内斗,导致日本很难将全部力气集中在一起,从而解决这场前所未有的经济灾难。

  10月的一天,竹下雅人再次拉着羽田一郎吃饭聊天。

  “怎么,见到我很陌生?”

  “没没。”羽田一郎连连摆手摇头,然后不好意思的说:“就是你的政治投资人,和我头上那位……”

  青年打断友人的话,无所谓的一抬头,“他们在政治上的事情,和我们俩人有什么关系。你不会认为我只投资小渊学长,不投资小泽桑吧?”

  “再说了,我积极支持竹下登学长的竹下派,但不也去看了被前辈背刺的田中角荣先生吗?”

  早在今年3月,他就正式拜访过田中角荣。

  也没聊太多,就是聊聊家常。

  反正走的时候,青年将会在新泻出资建设更多工厂。

  不为别的,就是不想日本政坛中立的势力削减太多。

  “根本没影响,好吗?”

  小渊惠三确实是青年投资的头号目标,毕竟是一个学校的,可以更容易聚在一起。

  但小泽一郎可是日本政坛大魔王般的存在,自然也要进行投资。

  不说成为其亲信,也最少做到不得罪。

  “我不是那个意思。”

  “行啦,是不是都无所谓,走吧。”

  在等着上菜的时候,青年忍不住问:“小泽桑现在就已经同小渊桑势同水火了吗?”

  “嗯,我叔父的态度反正很不对劲。”

  羽田一郎的叔父就是日本战后任期第二短的羽田孜,他和小泽一郎是挚友。

  可惜能力有限,再加上混乱时期上位,只能做短命首相。

  不过也正是混乱时期他才能上位,其余时间点肯定是小泽一郎登顶。

  毕竟有政治野心的,都希望做个长命首相。

  “这就是政治,前几天还亲密无间,过些天就刀光剑影。说不定什么时候,双方又会你好我好的深度合作。”

  日本政治派阀光谱并没有那么明显,政客很容易上演反复横跳,今日背刺明日负荆请罪的戏码,并且依旧有机会登上高位。

  比如中曾根康弘,就一会偏向田中角荣,一会偏向福田纠夫,最后也在首相位置坐了好几年。

  “也是,政客比银行都脏。”

  “那估计没有,半斤八两吧。”

  政治和金融,一个涉及权,一个涉及利,永远都有说不完的灰暗故事。

  内部的勾心斗角藏污纳垢,也都令人咋舌。

  聊了会政治八卦,竹下雅人随口问:“日本现在经济这么差,你有没有地产和股票啊。”

  “还有一些,不过亏的不多。”

  “既然不多,那就无所谓了。不过要是行业不好的股票,最好还是抛售。”

  竹下雅人本来想劝尽早抛售,但谁知道友人买的股会不会涨。

  毕竟就算市场大环境再差,也会有很多股票逆势而上。

  比如索尼,就是在2000年后来到市值之巅。

  “放心,我剩下的那些都是大公司股票。”

  “那就好。”

  羽田一郎很聪明,知道自己玩不过顶尖金融操盘者。

  所以在报纸大规模报道星海集团撤离的时候,他根本不在意股票已经贬值,直接跟风撤退。

  事实证明,他最终赚到大笔日元。

  不像那些死死不放的家伙,裤衩都赔个精光。

  这时,竹下雅人又突然想起斯巴鲁汽车。

  “对了,你们银行今年的情况怎么样?”

  “不是很好,公司和个人都有大量坏账的情况。”

  从去年起,日本银行已经出现大量坏账。

  今年则更甚。

  因为这两年许多企业盲目扩大生产,结果生产却卖不出去,库存积压非常严重。

  无数企业负债累累,都等着国家去救。

  国家还不能不救,因为日本人均背负4.9年的平均年薪债务。也就是日本人不吃不喝,也要工作4.9年才能无债。

  如果国家不救企业破产,那么一旦工人失业没了薪水,银行的坏账会变得更多。

  “哦,那不知贵公司有没有卖一些还算可以的业务。”

  “咦,你是有看好的目标吗?”

  “嗯,确实有一些目标。”

  日本战后实行主银行制度,国家法律规定,每个公司只能从一家或几家银行贷款。

  银行借助这个机会,拥有大量公司股票。

  斯巴鲁就被兴业银行在放贷卡死过,无奈失去40%股份。

  后来政策变动,日本政府鼓励大车企兼并小车企。兴业银行持有的40%斯巴鲁股份变成20%,其余都被迫卖给日产汽车。

  青年想先买下兴业这20%,再买下日产那20%,然后在股东那里回购一部分,提高到51%。之后就是注资继续洗牌,争取提高到70%以上份额。

  这样用不了多久,斯巴鲁就会成为星海集团全资子公司。

  日产那部分较为简单,因为日产有着野心勃勃的造车计划,想要超越丰田重回日本第一。

  斯巴鲁这样赚不到什么钱的小品牌,卖就卖了。

  是的,斯巴鲁就是小品牌。

  别看后世斯巴鲁市值和日产差不多,但实际两者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尤其是在90年代,斯巴鲁年销量都没超过50万台,就更加的没面子了。

  日产根本不在意斯巴鲁是好是坏,更想恶心一下自己曾经的噩梦兴业银行。

首节 上一节 336/4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无法收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