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东京1986

重生东京1986 第343节

  “嗯,不错。”

  “没什么,只要是泰国电信市场简单,占领曼谷基本就等于占领泰国全部。”

  泰国是首都一家独大式国家,单单是曼谷,就占据泰国一半的经济。

  他信就是利用这一点,极力发展农村和偏远地区经济,才能成为泰国威望最高的总理人选。

  如果不是泰国王权至上,说不定可以垄断总理位置。

  “这都无所谓。”青年不在意的摆了摆手,然后又问:“澳洲方面进展如何。”

  欧美地区远离日本,青年管不着。中国的块头太大,星海投资同样没机会。但澳洲这个人口不多的国家,青年还是很想插足的。

  “澳洲要进入吗?”

  “嗯,澳洲市场不大,但毕竟是发达国家。如果能垄断经营,绝对可以获得稳定现金流。”

  “明白,明天我们就试着入股前几位电信公司。”

  “嗯,很好,也不要忘记沃达丰。”

  沃达丰,当下世界移动通讯领域最活跃的一家公司。凭借着各种收购合并,已经成长为这方面通讯巨头。

  青年想占据更多位置,从而更好的进行布局。

  “嗨,请放心,公司已经收购16%股份。”

  聊完对世界各地电信公司的入股,青年又想到两家通讯设备制造公司——中兴和华为。

  这两家公司日后都是通讯设备制造领域的巨头,竹下雅人想要掌握一二。

  不过他转念又一想,两家公司目前都太过弱小,青年还不适合介入。

  伟大的公司必须要经历一番痛苦的磨炼,才能有所成长。

  中兴和华为就处于磨炼节点,最好是等几年再选择介入。

  那个时候两家公司都有了基本的样貌,不会因入股而发生剧烈改变。

第293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加油,横山,你可以的。”

  3月17日,千叶幕张国际会展中心,横山典史站在角落处为自己加油打气。

  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他不想因为没工作而无奈升学考研。

  考研说是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但谁知道2年后就业市场会不会进一步恶劣。

  不如把握眼前,尽早赚钱养家糊口。

  横山典史的想法很聪明,如果真的等到95年之后,就业环境确实会更恶劣。

  到时日本半导体产业,尤其是半导体内存产业会面临韩国的强大竞争而停止大规模招工,科学立国战略陷入崩溃。

  这一世有星海集团在,情况会好很多。

  但星海集团主攻的闪存和CPU技术,赚钱和招工都远不如内存芯片领域,因此只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

  很快轮到横山典史进行面试。

  他这个平日里的无信者,也忍不住向佛和菩萨,以及日本各路神明求保佑。

  如果真的面试成功,那么他见社则参,遇庙皆拜。

  除了毕业生和家长,媒体也始终跟踪报道这件事,有点前世中国记者追高考新闻的感觉。

  “很棒的回答,已经可以了。十天内我们会打电话通知,告诉你面试结果。”

  “好的,谢谢!”

  横山典史恭敬的鞠了一躬,然后内心忐忑的离开面试现场。

  “儿子,结果如何。”

  青年刚一离开会场,早已等待多时的横山母亲就迫不及待的进行询问。

  “不知道,面试官说等通知。”

  “这样啊,我儿子这么厉害,一定可以的。”

  横山母亲像是在给儿子打气,又像是说给自己听。

  整个面试一共持续两天,从第三天开始,整个星海集团开始晒选取所需人才。

  “这位很不错,我有比较深的印象。”

  “这个不行,什么技术都不懂,就连开机都不会。”

  “这位是遗珠,已经独立开发过小游戏。”

  ……

  经过一周多时间反复商讨,星海集团很快挑出所需毕业生。

  集团人事方面工作者,开始挨个简历打电话。

  “喂,您好,请问是横山典史家吗?”

  “是的,这里是,我是横山典史妈妈?”

  横山妈妈现在很激动,希望听到好的结果。

  “横山妈妈你好,我是星海集团人事部员工。恭喜您孩子拿到我们星海电子内定资格,相关证书会很快送达。”

  “星海电子,这是真的吗?”

  因为非常关注儿子的就业,所以横山母亲对星海集团了解算是比较多。

  她知道星海电子是星海集团的重要子公司,加入进去可以获得更好的工资待遇。

  “是的,您孩子这次去的正是星海电子,恭喜啦。”

  “这,太好了,太好了。”

  横山母亲喜极而泣,嘴里不停的重复着喜悦。

  “是的,恭喜啦,接下来麻烦你通知横山典史同学。”

  “不麻烦,不麻烦。”

  需要通知的人很多,星海集团这边很快挂断电话。

  横山母亲抱着挂断的电话,傻乐了差不多一分钟,这才像是发了疯一样冲到儿子房间。

  “典史,成功了,面试成功了。星海电子刚才打电话通知,你拿到合格资格了。”

  “真的吗?”

  横山典史忽的从床上站起,不敢相信的看着自己老妈。

  “没错,那边说过几天内定资格就会邮寄过来。”

  为了避免出现歧视情况,两批毕业生都会发放格式相同的内定资格证书,竹下雅人可不想公司变得乱七八糟。

  “这,这,这,真是太好了。”

  横山典史一把抱住母亲,宣泄这内心的喜悦。

  “是的,太好了。”

  横山母亲母亲轻拍着儿子的后背,脸上布满笑容。

  有狂喜的家庭,自然也有失落的毕业生。

  那些落选的考生,几乎等同于丧失最后的理想就业机会。

  他们现在只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复习一年考研,另一条路就是进入中小企业辛苦工作。

  说起来,九十年代不仅是日本大学生的就业冰河期,也是日本大学生考研热情最高的时代。

  很多公立学校,甚至有60%以上学生选择考研。

  因为考研热,社会上也出现了许多不好的现象。有的私立大学为了盈利,甚至连学院还没成立就开始大量招生。

  这种现象导致日本私立大学研究生水平堪忧,企业基本不进行招收,颇有后世中国海外水硕留学生的风采。

  就在星海集团大小员工忙碌新人招聘的时候,竹下雅人再次接待来自中国的留学人员。

  接着青年说了些在日本好好生活读书,从而在将来更好的报效祖国的废话后,便带着林清浅离开所在酒店。

  “又是一年过去了,有没有想我?”

  女孩没有回应,白了一眼嬉皮笑脸的恋人后,自顾自的走在马路前面。

  “嘿嘿。”

  竹下雅人也不在意,笑了两声后快步跟上女孩步伐,接着没话找话的说。

  “中国发展的好快,不像日本已经基本定型。我每次去中国,都有种不认识的感觉。”

  林清浅有点遭不住他的浮夸感慨,忍不住偏过头吐槽。

  “你也太夸张了,中国哪有你说的那么好,和日本差很远好不好。”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变化确实很大,但也没有太大。

  因为中国还没有开始对楼市展开大规模开发,也没有将房地产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当然,最主要的是中国房地产行业还没有进入市场化阶段。大多数居民房屋,还处于由公司免费和少量交钱提供阶段。

  至于现代化的办公大楼,目前同样处于起步阶段。就连日后的北上广深,在这方面都不太行。

  比如大名鼎鼎的陆家嘴环球中心,就是21世纪之后完工的。

  “早晚的事,这方面后发国家有优势。日本东京建设的比美国纽约漂亮,中国申城未来也会比东京漂亮。”

  “那也是未来的事,最少也要几十年。”

  竹下雅人翘起嘴角,自信的摆手说。

  “不可能。20年足矣,就像东京超越纽约一样。”

  女孩歪着头想了想,“嗯,好的,借你吉言。”

  两人一边压着马路一边随意的聊天,不知不觉间就来到饭店。

首节 上一节 343/4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无法收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