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东京1986

重生东京1986 第431节

  潜力公司股份被星海资本掌握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他需要更多的同行进行配合,一起将股价炒到更高。

第351章 大白兔奶糖

  依旧是待了一周时间,竹下雅人这才离开星海资本。

  他准备去一趟中国,将三份新的签约搞定。

  和申城方面的第一份合约很顺利,半个小时就轻松完成。

  签完合约后,青年看着手中的合同忍不住在心里感慨。

  “真是便宜啊,冠生园的估值还不到6000万,还是人民币。”

  92年谈话过后,海外巨头纷纷涌入中国市场。

  冠生园等中国老字号商标,根本无法应对国际巨头的冲击。不是在亏损的边缘徘徊,就是已经陷入到亏损。

  星海食品也算海外巨头,不过属于非常年轻的巨头。

  虽然靠着饮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但产品类型方面过于单一。目前只有能量饮料和茶饮料,以及方便面产业发展的不错,需要更多产品进行补充。

  因此竹下雅人才会盯上申城有名冠生园食品厂。

  当然,青年真正看重的并不是冠生园这一品牌,也不看重冠生园工厂。因为冠生园品牌主要卖的是蜂蜜,在食品行业过于小众。

  他真正看重的是冠生园子公司爱民糖果厂。

  这家糖果厂虽然规模小于冠生园,但旗下却有全中国知名度第一的食品品牌——大白兔奶糖。

  不过如此有名的品牌,申城国资委自然不会卖掉。

  两家属于合资性质。

  星海集团出钱出设备,占据新公司70%股权;申城政府以品牌和工厂入股,拥有剩下的30%股权。

  说起来,要不是近两年这边流行中外合资,星海生活子公司星海食品,根本就没机会拿下这么好的品牌。

  当然,申城这边并不会亏,两家的合作很快就会是双赢的典范。

  因为星海食品就没有糖果类业务,会将大白兔作为公司在中国发展的唯一糖果类品牌。

  虽然急着安排大白兔奶糖的发展,但晚宴还是不能缺席的。

  为了让相关领导,尤其是冠生园负责人翁茂放心。

  他干脆在大家吃的差不多的时候,站起来郑重承诺。

  “大白兔奶糖将会是星海食品在中国的唯一糖果类品牌,我们不会雪藏,也不会拖着不发展。请申城和冠生园的领导放心。”

  竹下雅人的分量很大,大家不相信他会为了一家只有几百万利润的公司违背承诺。

  因此听他这样说,包括翁茂在内的冠生园领导,以及更上层的申城政府人员,都露出满意的表情。

  “竹下先生,没必要这样。我们将大白兔奶糖品牌交给贵公司,就是认为贵公司是负责任的公司。”

  “就是,星海集团的人品绝对一等一。交给你们,我们很放心。”

  申城的相关领导纷纷表示出对青年的认可,接着翁茂也跟着点头说道。

  “是的,这么多外国公司,我们冠生园只信任星海集团。”

  翁茂很年轻,才担任冠生园负责人两年。但他很有手腕,前世直接强硬逼退想要购买大白兔品牌的商人。

  如果得不到他的认可,星海集团根本不会有机会接手。

  不过申城箱包厂和星海网吧的双赢合作,让星海集团在中国,尤其是申城有了相当高的信任度。

  翁茂这才没有阻拦。

  他心里明白,大白兔品牌如果只有申城政府支持,短时间内没机会发展起来。

  政府没钱,自家的设备又非常落后,无论是成本还是产能都不如国外的同类企业。

  必须引进海外资金购买先进设备,公司才能在新时期发展壮大。

  当然,星海食品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也是申城方面动心的原因。

  星海食品的方便面,目前已经占据全中国三分之二市场,是该领域当之无愧的霸主。

  由此星海食品建立了省市县的三级销售体系。

  不仅将方便面推广到中国更多地方,还将茶饮料、能量饮料普及到各大市县。

  至于中国更广阔的小镇农村市场,星海集团还暂未扩展,需要依赖县城经销商的自觉。

  其实收购大白兔这一品牌,星海食品也是有着继续完善销售渠道的心思。

  它比汽水和方便面便宜,更适合进入小镇农村的下沉市场,扩大星海食品影响力。

  “谢谢诸位的信任,我相信在翁总经理的领导下,大白兔奶糖一定可以重新焕发生机。”

  为了能尽快达成合作,星海食品厂没有争取负责人职位。不过人事财会等关键环节,星海食品已经全部到手。

  他不希望新公司人浮于事,也不希望新公司有太多不干活之人。

  申城这边也有着同样考虑,因此也没有太强硬的竞争。

  大家都想将公司发展起来,而不是越来越没落。

  因为青年的保证,晚宴吃的宾客尽欢。

  此时双方都对新的合资公司充满期待,期待它能像申城箱包厂一样再创辉煌。

  第二天一早,竹下雅人早早来到冠生园。

  为了体现星海集团对冠生园的重视。

  除了他自己,一同过来的还有星海生活小林博明社长、星海食品约翰·斯卡利社长、星海集团中国区社长藏重信隆、星海生活中国区社长长岛茂雄、星海食品中国区社长吉村佳彦。

  如果单看产值,冠生园根本不值得星海集团如此做。

  约翰·斯卡利一人,就足以代表公司进行合作。

  但很多事情不是产值可以衡量的。大白兔奶糖是国民级品牌,只要还有人热爱自己的国家,就算短暂沉沦也会很快复苏。

  星海食品必须将这一品牌牢牢绑定在公司身上,才会在中国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简单打过招呼后,竹下雅人礼貌的温声说:“翁总经理,实在是不好意思。突然来了这么多人,接下来就麻烦你了。”

  “会长您客气了,我们巴不得您天天来打扰。那个,就是会议室有些破,希望您别嫌弃。”

  翁茂心里很尴尬,因为冠生园的会议室实在是拿不出手。

  没办法,申城政府和冠生园都没钱。机器都买不起,更别说给工厂装修了。

  “小事,谁还不是从贫苦过来的呢。”

  两人互相谦虚的客套一番,这才走进冠生园会议室。

  确实很破,会议桌上都带有裂痕。

  不过青年已经习惯,他小时候上学的时候,桌椅有时比这个都要破烂。

  见自家会长很自然的落座在首位,翁茂心里长舒一口气。

  “还好,自家会长不是那种挑剔的人。”

  竹下雅人都没出声抱怨,下面的自然更不会出声,很快就找到自己位置坐下。

  等大家坐好之后,竹下雅人和往常一样,无废话的直接进入会议正题。

  “新公司资金有限,所以会优先发展大白兔奶糖,也就是张明远厂长领导的爱民糖果厂。”

  “大家有没有什么不同想法?”

  面对青年直接了当的询问,星海集团这边习以为常的纷纷表示没意见。

  而冠生园这边的领导则有些目瞪口呆。大家虽然听闻青年平日行事果决,但没想到会如此干脆。

  竹下雅人已经习惯了被初次见面的员工如此看待,他温和的看向冠生园这边。

  “翁总经理,你觉得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更合理?”

  翁茂在青年再次询问之前就已清醒过来,听问会长这样问,连忙笑着赞同道。

  “我也觉得公司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不是在黄浦和徐汇交界的地方获得了一块新地吗,正好用来建新工厂。”

  申城政府要的是扩大冠生园规模,自然不会在土地方面卡新公司脖子。

  相关领导大笔一挥,将200亩土地划分给双方合资成立的申城食品厂,也算是下了血本。

  “那好,就这么决定了,先集中力量发展好大白兔品牌。”

  确定好总的工作纲领后,竹下雅人继续说道。

  “既然已经决定另建新工厂,那么现在的老旧工厂也就没必要保留下来。”

  “等新工厂建成后,这里直接推平建成实验室,从而研发出更适合中国口味的糖果。”

  竹下雅人本来想建成高档居民楼,但想到分房难题,便果断在心里放弃。

  因为房子数量有限,无论怎么分最后都会有人不满,干脆换一个选择。

  “这样好,研究人员可以在安静的环境搞研发。”

  翁茂早有类似想法,但苦于没钱一直无法执行。现在星海集团来了,总算可以进行现代化改革。

  “没错,安静的环境有利于进行研发工作。”

  青年微笑着点了下头,他也是这样想的。

  不过很快他又补充说,“但眼下公司百废待兴,因此食品研究人员也不能闲着。”

  “公司的产品线太单一,需要研究更多品类糖果。比如牛奶硬糖和棒棒糖,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此外,口味方面我们也要进行丰富。”

  “比如说香蕉味奶糖、苹果味奶糖、荔枝味奶糖……我们都要一一研发出来。”

  眼下申城食品厂的规模不是很大,竹下雅人也就没有安排太多任务。

  等公司发展一段时间后,他还会安排公司发展普通的水果类硬糖软糖,以及巧克力相关产品。

  总之,只要是和糖果沾边的品类,申城食品厂都要有,并且要在中国市场达到前三位置。

  未来如果发展到一定阶段,甚至还可以进入冷饮、饮料、牛奶等相关产业。

首节 上一节 431/4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无法收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