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东京1986

重生东京1986 第445节

  “是,请会长放心。”

  “嗯,要多注意下外包那边的动作。”

  星海建筑人数不是很多,并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全部工程,需要借助外包的力量。

  “明白,不过我们找的是清水建筑。”

  “嗯,不错的选择。”

  清水建筑是老牌建筑商,风评口碑非常好。星海建筑找它进行合作,确实十分稳健。

  随后青年看向小林博明,“接下来你多多拜访医学界的泰斗,以及那些年轻有为的医生,为将来挖角做准备。”

  “会长放心,我会安排好的。”

  小林博明心里已经有了相关计划。

  最简单的就是以利诱人,再高端一点的就是以请教的名义,让大佬帮着完善医院设备。

  这样当医院建成的时候,风格会是大佬最喜欢的模样,挖角成功的概率自然变大。

  除此之外,就是设备全部高端化,也容易吸引来自普通医院的名医。

  “嗯,还有就是,多和公立学校进行合作,我们不会是竞争关系。”

  星海医院如果想和庆应医学部进行合作会非常困难,实力更强的东大医学部、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反而简单。

  只要钱给足,两大公立医学部就愿意支持星海医院。

  因为对于公立学校来说,和谁合作都无所谓,基本都影响不到自己的地位。

  甚至可以说,两家公立医学部还很愿意和星海医院合作。

  因为如此这般,可以大大增强自家医学部的实力,培养的医生也多了新的去处。

  “是,但可能需要大额捐款。”

  “可以,不要在意花钱。”

  捐款顶多就是几百亿日元的规模,没必要省这么一点。

  “是,会长。”

  星海医院这边事务告一段落之后,竹下雅人重新来到星海资本。

  “嘉本桑,我准备利用银河资本入股半导体材料相关公司。”

  竹下雅人很想拿自己的钱入股收购,但想到不久后就是第一次互联网大潮,还是强忍下这份渴望。

  银河资本里边的钱虽然不属于竹下雅人,但控制权归属于星海集团。

  四舍五入,基本上等同于他掌控了半导体材料和器材相关行业。

  “我觉得挺好的,我们确实需要加强国内影响力。”

  嘉本隆正对于自家会长描述的互联网时代深信不疑,也想着将更赚钱的基金业务放在国外。

  至于国内产业,确实交给只赚个手续费的银河资本更加合适。

  至于银河资本亏损怎么办?

  那是不可能的。

  每年9月银河资本会调整股票布局。一旦出现亏损,立马就能通过星海基金买到便宜热门股。

  如果赚了,一样会调整,买下星海基金看错眼的股份。

  总之银河资本的年收益,基本定格在7%到12%之间。

  这对于一家公募基金来说,已经属于非常高的利润率。

  因此银河资本热度非常高,已经有超过500亿美元资金。

  这一成绩相对于后世的贝莱德资本自然不够看,人家规模可是10万亿美元级别。

  但在投资集团还未崛起,金融圈以投行最为高贵的年代,已经是世界第一水平。

  “行,那就这么干了。从明天开始,你就用银河资本的资金收购信越化学、东京应化等公司股份。”

  “这是我看好的企业名单,你收好记下。”

  竹下雅人早有准备,直接递给嘉本隆正一份半导体材料领域公司资料,上面大约有100多家。

  “这么多?”

  “还好吧,很多材料公司的规模都不大。”

  芯片行业经过几十年发展,依旧处在初级阶段。

  零件终端产品如此,半导体材料公司自然也不是很值钱。

  最典型的就是光刻机领域。尼康拥有相当于后世ASML的地位,市值却只有几十亿美元。并且是包含相机、镜头等业务的尼康,不单单是光刻机部分。

  “这样嘛,是我孟浪了。”

  嘉本隆正往后翻看的时候,看到很多公司的年销售额都超不过1亿美元,也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嗯,还有,有一些半导体材料是大公司的副业产品。”

  “我们最好是说服对方将半导体材料方面独立出来,然后与星海光刻合作经营。”

  半导体设备的制造需要各个领域通力合作。

  以最知名的光刻机为例,由数十万的零件组装。单是轴承,可能就需要十几家公司提供。

  竹下雅人现在要做的,就是将最关键部分控制住,然后靠银河资本一点一点掌控全环节。

  是的,等到半导体材料公司即将腾飞的时候,银河资本依旧可以享受一部分利益。

  吃水不忘挖井人嘛。

  “明白,我会努力的。”

  嘉本隆正信心不是很足,他觉得自己说服别人的能力不是很行。

  “放轻松,我们星海资本的金子招牌在那里摆着,一个盈利不是很多的半导体材料,很少有公司会直接拒绝。”

  很多生意并不是独家就会变得昂贵,有时候甚至成本会更低。

  最典型的就是粮食,四大粮商靠着低价格倾销,垄断全球主要粮食贸易。

  这样就不会有太多的竞争者敢于进入这一领域,就算偶尔有那么一两个头铁的,也会被低价搞得破产离开。

  两大可乐也是同样战略,主打一个薄利多销。

  不过四大粮商偶尔也会搞个波动花活,通过期货市场赚到更多的利益。

  比如说短时间内大豆价格暴涨50%,或者是小麦价格暴涨80%。

  四大粮商通过彼此默契配合坐庄,就能轻松收割玩粮食期货的资本和公司。

  日本半导体材料玩的也是同一策略,价格卖的很低,就算是韩国和湾湾公司想进来也没机会。

  毕竟亏本买卖这一套,不适合材料领域。

  这只是大公司产品副业,就算亏损经经营也只是毛毛雨。

  不像半导体存储芯片,跟着韩国三星等公司步调行动,每年亏损都是数亿美元级别,多的时候甚至达到几十亿。

  国内可是在发生经济危机,每几家公司敢冒着破产的风险继续紧跟。

  韩国公司有美国爸爸救助,日本公司可没有。

  白头鹰政府和芯片企业,恨不得日本半导体公司全部死掉。

  就在竹下雅人这边忙着布局医疗产业和半导体产业的时候,远在中国的星海软件分公司,也收到了他送过去的礼物。

  世嘉、索尼、任天堂的主机开发设备。

  这其中世嘉的主要开发设备是老型号主机,任天堂和索尼则是最新设备。

  尤其是索尼还未正式发售的主机,更是竹下雅人强调的重点。

  索尼PS1实在是太强了,任天堂和世嘉主机绑一块,都打不过索尼的PS1。

  除此之外,竹下雅人还将任天堂掌机开发设备发了过去。

  这是一台已经在走下坡路的设备,但没关系,很快它将应迎来新的辉煌,并且成为首部销量过亿的游戏设备。

  那款拯救它的游戏叫《精灵宝可梦》,设备则是Game Boy。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任天堂都要靠它续命。

  可惜打造出这台设备的横井军平,已经在任天堂彻底边缘化。

  他已经被自己发掘的竹田玄洋和宫本茂,一起挤兑到几乎无人可以用的地步。

  双方理念对立,竞争之下失败的一方在所难免。

  当然,这种事其实早有苗头。

  横井军平研发Game Boy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人手掌机缺少游戏。

  最终前世是靠着山内博女婿荒川实,这一世是靠着星海游戏才摆脱困境。

  不过横井军平在任天堂遭到排挤好呀,星海集团这才有机会成功完成挖角。

  “真好啊,没想到我们也能开发任天堂的游戏。”

  求伯君两眼发光,恨不得立马进行开发工作。

  说起影响力,任天堂早期在中国应该是最强的。

  只不过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玩的是任天堂红白机仿制品。

  相对而言,反而是世嘉早期在内地普通人中更有名气。

  因为中国早期介绍游戏的相关杂志,有很多世嘉粉丝。

  他们经常鼓吹世嘉的好,让许多买杂志的玩家深受影响。

  不过求伯君算半个内行,所以更加崇拜任天堂。

  “还好吧,我觉得我们应该先开发索尼的PS1。会长都说了PS1有更大机会赢得新一代主机竞争,我们自然也要选强者。”

  这一段时间,雷军每天都要看十个小时以上游戏行业资料。他对于三家主机厂商没有滤镜,希望跟着会长的选择走。

  “我知道,不过任天堂这边也不能放弃,我们忍人手很多。”

首节 上一节 445/4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无法收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