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 第505节
还有就是,华为向国外卖设备的时候,也可以用这招避免初期没人愿意接受的尴尬。
要知道这年头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是一点也不了解。甚至有的人买本《末代皇帝》,就可以说自己是个中国通。
没错,九十年代乃至21世纪初期的时候,中国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就是如此离谱。
除了东亚、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的民众对中国都一无所知。
日本则大不同,靠着几十年的开拓发展,已经在当今世界产生品牌影响力。
同样质量下的产品,尤其是电子类产品。通常是日本产的价格更高,并且更好卖。
如果问谁对华为访问星海通信一事最关注,那非中兴莫属。
因此任正非一回国,侯文贵就迫不及待的登门拜访。
“老任,那边是什么情况?”
前世华为和中兴,在1998年前基本没什么交集。
因为在交换机领域,两家公司在当下都是不起眼的新玩家。别说是和外资企业相比,就是大唐国际和巨龙集团都完全比不了。
所以两人现在的关系,因星海通信的同时投资反而不错。
这也是为什么,侯文贵可以在任正非刚回来就拜访的原因。
不过两家公司业务近似,早晚会形成竞争关系,所以任正非并没有正面回答。
“星海集团不愧是享誉世界的大公司,单单是子公司星海通信,都建设的像科幻电影一样。”
“真希望华为将来也可以发展到星海通信的水平。”
面对任正非的答非所问,侯文贵这位教师出身的公司负责人情绪没有任何变化。
他再次冷静的笑着说:“星海通信背靠星海集团,设备什么的肯定都是挑着好的来。”
“但我相信我们两家公司,将来也都会有的。”
“据我所知,星海集团在投资方面可是世界顶级。”
“别的不说,早先都要破产的诺基亚,在接受星海集团投资后很快就起死回生,现在已经是世界前三的手机生产商。”
为了增强说服力,星海集团长期将几个投资大成功的项目放在嘴边。
尤其是诺基亚,更是每次投资必说。
迷信也好,偏见也罢。
几乎每一位公司创始人,都希望自己的投资人资源丰富,项目成功率高。
因为如此一来,也就证明自己有更大机会成功。
投资失败多次的投资人,有前途的项目都会委婉拒绝。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除此之外,诺基亚的案例也可以展现出星海投资的特点。
走企鹅的投资路线,不干涉公司日常事务,不会威胁到管理者的权益。
也正是因为这两大特点,很多公司创始人才更愿意接受星海集团的投资。
然后说着说着,侯文贵老先生话锋一转。
“不过老任,我听说星海集团会给我们两家公司对等条件。不知道你们那边都谈了些什么?”
“没谈啥,就是融资多少钱和分几批打钱,每批打多少钱的事。”
任正非早就问过竹下雅人,是不是无论华为得到什么好处,中兴那边都无条件复制。
青年给出的条件自然不是。
两家公司条件一样,是说公司估值相同,以及都会给全套小灵通技术。
至于CDMA和GSM移动通信基站技术,那是华为花钱买的,根本不算。
“哦,分几批,每批多少钱?”
“分三批,每批钱数一样。每批花掉大半后,就可以申请,星海集团5天内就打钱。”
星海集团自然不会一股脑的将钱全部下发,那实在太愚蠢了。
万一人家拿钱转移跑路,岂不是要傻眼。
不过考虑到华为和中兴都是硬件公司,所以星海集团减少了发钱的批次,从而尽可能的满足公司的快速扩张要求。
“这样吗,看来我们要重新规划项目了。”
每批次1.2亿美元,足以将公司的实验设备都更新一遍。许多大型国企,短时间内都拿不出这么多外汇。
侯文贵推翻原本的预想,决定大干一笔。
不过生性保守的他,并不准备像任正非那样梭哈。而是一点一点的发展,避免出现严重外债。
“是啊,我们公司也要重新调整布局,多增加一些项目组。”
李一男和郑宝用的争端,本来让他很为难。因为当下公司资源有限,根本无法同时满足两人的研发需求。
现在不一样了,华为马上就会有充足的资金用于新项目。
然后实力更强的李一男,除了华为的立司之本交换机项目,还要负责CDMA项目组。
而水平稍差一些的郑宝用,则负责较为简单的小灵通项目组。
如此一来,两人就不会有那么多矛盾。他本来想要牺牲掉的郑宝用,也会有新的春天。
是的,如果没有星海通信的横插一脚,郑宝用很快就会被明升暗降到养老岗。
没办法,这个世界的基本规律就是成王败寇。
郑宝用确实在华为早期做出了巨大贡献,没有他华为估计还是个小微企业。
但他主持研发的JK1000数字交换机失败了,而李一男主导开发的C&C08则大获成功,所以他只能退居二线。
如果竹下雅人是任正非,也会做出同样的决策。
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必须是技术实力最强的那一个。
第400章 不忽视每一位合作者
星海通信既然邀请了华为,自然不会傻到忘记中兴。
侯文贵离开任正非办公室的第二天,就乘飞机来到东京。
依旧是小野健次接机,依旧是先参观星海通信实验室,展现自家在通信领域的技术优势。
“真是太漂亮了,不知道建这个实验室要多少钱?”
中兴总裁侯文贵老先生也被震惊到了,赞叹的看着实验室。
这一刻,他无比心动,非常想在自家实现。
“没多少钱,不到5亿美元。”
星海通信所属实验室,在整个星海集团都进入不了前5位。
前三位是星海集团直接管理的实验室,第4到第6则是星海科技下属三大实验室。
而星海通信实验室,只能和公司的液晶实验室、食品实验室、软件实验室等第三梯队一较高下。
因此无论是规模还是大小,都远不如集团直属实验室。
“好贵,看来我们短时间内是没戏。”
在小野健次看来不算昂贵的星海通信实验室,在侯文贵看来却非常的夸张。
他心里暗自猜想,不知道中兴10年后能不能建的起。
很明显,侯文贵老先生低估了中国通信市场的发展速度。不需要10年,3到5年内他就会有足够的资金进行类似建设。
中国通信行业会以非常狂暴的速度发展,相关企业也能借助这波东风,实现营收利润的双丰收。
其实不仅中国,九十年代全世界的通信市场都在极速发展。
以日本为例,九十年代初手机用户只有百分之几。等到九十年代末,这个数字已经超过70%。
大多数成年人,都用上了移动电话。
美国也差不多,甚至因摩托罗拉是美国企业的缘故,通信技术发展的更快。
可以说全世界在通信领域的进步速度,远超出竹下雅人外的所有人的想象。
这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魅力所在,大幅度提高整个世界获取信息的速度。
实验室之旅结束后,双方现在星海通信来一场小的谈判。
“不知华为的条件,可不可以告诉我们。”
“抱歉,星海通信只能保障你们融资的代价相等,不会对外透漏合作者谈判细节。”
任正非没有将自家花钱买下移动通信基站专利告诉侯文贵,小野健次自然也不会。
因为这个消息越晚被侯文贵等人发现,星海集团就可以凭此赚到越多。
当然,星海通信也不会要的太过分。毕竟都是兄弟公司,以后可能求到对方。
关系如果闹的太僵,就算对方答应请求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然而这都算好的,万一像索尼子公司那样互相排斥敌对,结果会更加的惨淡。
“这样啊,那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拿到一部分关于GSM系统的专利资料。”
任正非坚韧精明,侯文贵同样不差。只不过来两个人一个更偏爱冒险,另一个走平稳发展路线。
因此和华为一样,中兴也选择多要一些通信技术专利,增强公司的技术底蕴。
只不过中兴只要求2G技术,不像华为那样全套都来。
“当然可以,但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星海通信是没有GSM相关技术的,但这并不重要。星海集团控股的诺基亚公司在这方面很强,小野健次可以帮忙牵线交易。
此前华为提出的类似条件,他也是如此回应。
“没问题,我们愿意以此次融资到的资金支付。”
欧洲主导的GSM移动通讯系统已经在全世界铺开,美好的前景在向大家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