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东京1986

重生东京1986 第515节

  但以美国电脑的普及速度,再过个四五年就要进入末期。

  具体时间,大约相当于前世中国的2015年以后。

  好的位置好可以继续坚持,一般的全部淘汰,最后能剩下个几百家。

  至于欧洲,相对于美国会好上许多。

  因为西欧人口更加密集,较为适合网吧的存在。同时电脑普及速度,也远没有美国那么夸张。

  不过10年后,估计也就能保存1000家左右。

  日本和韩国,这方面反而会好上许多。

  估计要等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网吧数量才会大规模缩水。

  但就算如此,保留个两三千家也没什么大问题。

  中国市场也是类似情况,但数量可能会多一些。

  5000年,是竹下雅人给移动互联网时代星海网吧联盟设想的总目标。

  唯独东南亚市场,存在的时间会特别久,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也不是特别大。

  “不错,估计能分个20亿。”

  九十年代的上网宽带费用非常昂贵,因此星海通信在各地成立的网吧连锁公司,都是找本地电信巨头和政府合作。

  就连日本本土,都不例外。

  因此50亿美元的利润,星海通信只能分走一半,也就是25亿。

  但星海网吧联盟还要运营,自然不能将全部利润抽干,所以最后到手的估计只有20亿美元。

  “真好啊,我最喜欢网吧了。”

  竹下雅人有点迷醉,恨不得立马将星海网吧联盟的规模再扩大一倍。

  毕竟几个月就回本的生意,谁会不喜欢?

  不过想了想,你吃肉也要给别人喝汤的机会。竹下雅人还是强忍着贪婪之心,放弃这一念想。

  星海网吧联盟在各地基本都能占据20%以上市场,再过分会生出各种事端。

  看完星海通信的财报,青年又突然想到星海晶圆这家公司。

  “要不要将星海晶圆在财报上也独立出去,这样星海科技的利润也会好看一些?”

  星海科技不算星海晶圆,利润甚至可以媲美星海资本。

  没办法,晶圆厂的投资规模实在太大了。

  一座8英寸晶圆厂,十几亿美元就没了。

  同时兴建4座,就可以把星海科技的利润全部吃掉。

  “算了,以后再说吧。”

  眼下三大晶圆公司的规模还不够大,再等等也不迟。

  竹下雅人不在想这个问题,拿起星海软件的财报。

  星海软件公司,去年发展的同样很不错。

  靠着星海操作系统和办公系统软件,以及EDA工业软件、星海网吧管理软件等等产品,营收达到20亿美元级别。

  利润方面也特别高,达到10亿美元水平。

  总的来说,垄断着亚洲和澳洲市场的星海软件,以后就算混吃等死利润也会逐渐提高。

  至于星海娱乐,这一年同样迎来了大爆发。

  但不是游戏子公司,而是唱片子公司。

  经过数年的经营,电子舞曲类终于取代摇滚成为日本新一代流行风向。

  星海音乐也靠着小室哲哉的天才作曲,以及松浦胜人的努力经营实现业绩的不断突破。

  不过在利润上,星海音乐目前还没有多少。

  因为母公司不差钱,松浦胜人将赚的钱又都投回公司,助力公司发展扩大。

  星海娱乐很不错,星海媒体也不差。靠着竹下雅人的点子,以及星海集团的照顾,实现营收和利润的新高。

  不过传媒公司,注定赚不到什么钱。三四十亿美元的营收,最后一算利润才2个亿。

  还好星海集团也不指望星海传媒赚钱,只要能维护好竹下雅人和星海集团的形象,这笔投资就不会亏。

  “纳尼,星海光刻今年竟然盈利了?”

  竹下雅人翻开一份新财报后十分震惊,他完全没想到自家有点小透明的光刻机研发公司,竟然在九十年代还有盈利的一天。

  他已经做好了一直亏损到21世纪初的准备,没想到竟然可以提前这么多年盈利。

  “哦,原来如此,没想到竟然是这样。”

  青年仔细查看财报细节,这才发现星海光刻盈利的真相。

  原来是星海晶圆三大子公司都开始采买星海光刻的设备,进而带动公司盈利。

  “嘛,看来星海光刻的技术已经很不错了。”

  竹下雅人很高兴,因为星海光刻终于可以独挡一面,不再是集团的无底黑洞。

  接着,他快速找出和星海光刻有关的资料,想要知道自己公司到底来到哪一位置。

  “仅次于尼康,和佳能比也差那么一丝?”

  青年一字一字的浏览,很快找到星海光刻社长佐藤枫关于公司光刻机、离子注入机等和晶圆制造有关设备的评价报告。

  光刻机已经勉强达到行业一流水平,甚至略微领先阿斯麦尔,也就是后世研发出EUV光刻机的那家垄断公司。

  刻蚀设备和薄膜沉积设备同样处于行业第一梯队,仅次于业内领头羊公司……

  总之,在晶圆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的星海光刻,已经形成产品的全产业链半高端覆盖。

  至于为此付出的代价,那都是小事。能花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

  当然,星海光刻也算是钻了个空子。

  如果再过10年,就算日本没有被巴统之类的协议限制,也别想在其余国家买到这些技术。

  要知道前世随着光刻机重要性的不断提升,美国可是拉着亚洲的韩国和湾湾、整个西欧北欧一起研发更先进设备,然后默契的限制日本公司采购。

  “不错,看来今年的奖金是发少了。嗯,那就放到明年年中吧。”

  公司马上就要放假,没必要让财务等部门加班。

  不过为了保险,竹下雅人不仅在电脑上记下,还提醒秘书帮自己记下。

  除了已经步入正轨的项目,星海集团还有一大堆需要巨资发展的子公司。

  比如星海医疗,目前还处于大规模土建阶段,但已经花了星海集团10多亿美元。

  等到采买设备和配齐医生的时候,预计还要花个几十亿。

  千度、谷歌、星海卖场、星海电商等互联网子公司,同样处于亏损投入阶段。

  不过资金量还比较小,全部加一起也没有医疗项目零头多。

  至于星海生活、星海电商等公司的物流体系建设,目前还处于项目规划阶段。

  最少要等到明年,才会进行大手笔的投入。

第407章 努力修地球

  竹下雅人将星海集团财务看了个遍,随后满是感慨的低声喃喃自语。

  “没想到,集团的年销售额,已经提高到800多亿美元。”

  年销售额800多亿美元,属于日本仅次于三菱、三井等负责物流中转的大商社。

  就算在世界范围内,也可以轻松排在前20。

  作为一家在1986年才发迹的公司,属于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当然,这里边也涉及到一些内部资源,左手换右手重复交易刷的数据。

  比如星海电子和星海芯片。如果两家是合并状态,那么星海芯片那边就不会产生太多的销售额。

  再比如星海制造,这家靠着代工创造出巨大销售额的公司,也是类似情况。

  因此严格计算后,星海集团的销售额可能会降低到四五百亿美元规模。

  但就算是这样,星海集团依旧能排在世界500强的前50名。

  不过就算有机会提高排名,青年也不会为了这份名誉傻傻的折腾自家公司。

  现在这样就挺好,有星海电子代表整个星海集团。

  当然,如果每日新闻仔细进行评估,星海食品等公司其实也可以进入世界500强行列。

  但这些都是虚名,星海集团暂时没必要过分追求。

  等什么时候公司发展出现瓶颈或者是发展速度变慢,再争取这一头衔刺激销量。

  “就是利润有些寒酸。不计算星海资本的情况下,只有区区37亿美元。”

  星海集团属于典型的赚钱多花钱也多的公司,下面有无数大的项目。

  单单今年在中国的投资,就有几十亿美元。

  明年的投入同样不会少,光是在浦东陆家嘴的那几栋楼,就要10亿美元往上。

  1990年,中国做出开发浦东陆家嘴的计划,然后在这里成立唯一的金融自贸区。

  1992年,规划中的陆家嘴项目落实,并成立相关公司,做出陆家嘴开发100栋大厦的计划书。

  1993年,申城特意在陆家嘴拿出3块品字形地皮对外出售。

  要求是,建筑公司必须建成世界级地标类摩天大楼。

  星海集团当时想要一口气全部拿下,因为大楼建好后就可以躺着赚钱。

  但申城出于多方面考虑,最终委婉拒绝了星海集团的请求。

  1号地皮给了中国金茂集团,2号地皮给了日本森大厦,最大的3号地皮给了星海集团。

首节 上一节 515/5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无法收容

下一篇:终于轮到我重生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