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 第534节
“但很快,市场就会出现茫茫多的竞争者,最终演变成全球最强的竞技场。”
“如果你的公司总是将中国市场当大超市,不想着投资当地,而是单纯赚一票就走。”
“那么除非你的专利别人不可缺少,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
中国市场,是前世界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
如果你的态度不够端正,很快就会消失不见。
最早的白色家电产业,索尼等公司的产品,不肯将产业链转移到中国,后果就是只能在少数领域苟延残喘。
有的巨头,比如说东芝,甚至不得不将白色家电业务卖给中国公司。
通信市场同样如此。
眼下中国通信产业七国八制,NEC也是其中之一。
但很快,随着巨大中华几家本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崛起,NEC基本上丧失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竞争残酷,但也有着众多的好处。
那些脱颖而出者,都能在全世界有着不错的发展。
毕竟竞争残酷,就需要你在各方面都做好才能生存。等到去竞争不发达国家,就是降维打击。
“大市场,竞技场。谢谢竹下先生的忠告,我会记住的。”
“不用客气,我很佩服敢于向外闯荡的年轻人,日本现在就缺少这一类型的人才。”
日本国内特别高压,必须走出去才有活路。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是如此。
星海集团自然也不能例外,主要靠着全球市场发展产业。
当然,眼下星海集团依旧以本土为重,本土的销售额依旧在50%左右。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本土会越来越不重要。就算不计算星海基金,海外占比预计也会在70%以上。
中日两国都有了,日本海外最重要的市场美国自然也不能例外。
“美国股市值不值得投资?”
“肯定值得,美股可是全世界最值得投资的资产。”
美股的发展非常成熟,就算单纯的投资股票指数,收益都远超银行利率。
如果能选中对的股票,更是会大赚特赚。
下完结论后,竹下雅人开始解释为什么值得。
“美国股市的公司和日本有很大区别,那就是它们的收益率特别的高。”
“很多上市公司的年收益率,都在10%以上。”
“公司收益率高,股东能获得的收益也跟着提高,大家自然也更愿意炒股,股市也就愈发火热。”
美国公司的超高收益率,是支持美股大发展的原动力。
等什么时候美国公司收益率变低,这股积极向上的火热投资场面才会消失。
当然,其中也会有波折,但总体上来说没有太大影响。
毕竟美国股市资产蒸发,只是美国股市在配合美元潮汐全球收割而已。
此外,信心也是关键因素。
炒股就是炒信心,一旦集体意识形成,好的资产也能让股民们整烂掉。
典型的就是网易,有一段时间股票市值远低于公司实际资产。
著名投资人段永平就是看到这一机会,果断重仓买入,进而大赚数亿美元。
而烂的公司,也能靠集体信念长期维持高价。
泡沫时代的日本,就是最为典型的案例。
一大堆收益率和增长率只有百分之几的公司,却能有超过50倍的市值。
一般情况下,股市投资的基本要求是10到15年赚一倍。
所以很多经营稳定的公司,比如银行,公司的估值都不高。
股民就算玩高倍率,也要选哪种年增长速度15%以上的公司。
像日本泡沫阶段那种增长速度和利润都不行的公司,市值还那么高倍数,自然是需要信心支持。
当然,股民的信心也不是无穷无尽的。
后世同样以不赚钱为代表的B站视频,刚上市那几年大家还比较期待。
亏损什么的大家也不在意,只要看到增长就行。
结果等了许久,却一直不见气色,市值最终一泻千里。
曾经很多人预言的千亿美元市值不是梦,也成了一则笑话。
陷入发展瓶颈还赚不到钱的公司,市值还能过百亿,都是看中它的出色宣传能力。
和美国相对的,此时的日本股市就是信心丧失的产物。
什么时候能像美国那样来上一挤强心剂,股民们的信心才会提上来。
要知道七八十年代,美国的股市也是一坨。
最终靠着失去最大敌人,以及信息时代的领航员角色,成功上演牛市不断的画面。
当然,也有一种较为残酷的恢复股民信心手段。
等!
等经历过泡沫破裂的这一代投资人离场,新的投资人入场。
毕竟不切身体会,人是不会有深刻记忆的。
那些喊着大国小民,渴望小国生活的部分人,就是被眼前世界主要地区和平现状迷魂了头脑的典型案例。
听完竹下雅人的讲述,他再次询问。
“这就是星海基金只投资美国股市的原因吗?”
“不,星海投资从来不会只投资单一市场。”
竹下雅人连连摇头,然后开始和他举更具体的例子。
“日本股市我们投资了索尼、东芝、NEC等一大票公司。”
“港岛股市我们投资了新世界地产、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等一大堆华资。”
“欧洲股市我们投资了诺基亚、飞利浦、西门子等巨头。”
……
“可以说,我们在投资上实行的是全球布局。”
20年后,东芝、飞利浦等公司会衰落。但眼下,还是它们的辉煌时期。
星海基金现在进入,只要离开的及时就能赚大钱。
接下来,竹下雅人又回答了一系列关于投资、关于经济发展的问题。
直到演讲接近结束,才好不容易碰到个互联网领域的。
“互联网越来越发达,不知道我们可不可以在网上做个专门听歌的网站?”
“当然可以,非常好的点子。如果你能解决歌曲版权问题,那就更好了。”
听歌是人类的刚需,但现在歌曲市场被唱片巨头垄断。而唱片巨头讨厌互联网,不喜欢有人将歌曲搬到网上。
互联网打车Uber的创始人,就在这方面栽了跟头。
他创建音乐分享网站,然后被唱片巨头告了,被判赔偿数千万美元。
还好他是天才,靠着不停创业东山再起。如果换成一般人,早就被这笔庞大的债务压垮。
“版权吗?”
“是的,版权是个门槛。”
竹下雅人点点头,然后又好心建议道。
“如果你真的想靠着音乐网站进行创业,我觉得你最好去美国。国内音乐行业非常保守,你根本没有机会。”
“美国那边不一样,没钱的时候可以偷偷搞,拿到投资了再补票。”
新兴企业,都没什么钱,早期只能靠盗版起家。
先上车后补票虽然不道德,但互联网公司只能这样干。
第419章 媒体的见缝插针
两个小时的提问时间终究来到尾声,竹下雅人就算再不想见大家遗憾的眼神,也只能宣布这次演讲结束。
不过离开前,他还是又强调了一遍。
“大家一定记住,想要进入更好的公司,想要获得更好的职位,一定要多学计算机技术。”
“无论是研究领域,还是软件应用领域,各大公司都非常需求。”
竹下雅人这番话,并不是对东京大学学生说的,而是那些将要看这段视频的一般高校学子,以及非帝大、非私立双雄层次重点高校学子。
日本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说的就是这些人。
毕竟无论什么时候,顶尖大学学子只要不太挑,顶级大手公司难以进入,普通大手公司还是没问题的。
就如同中国的清北学子,只要你成绩不是太糟糕,省重点水平的公司基本随便进。
“好啦,我就说到这里。诸位日本的未来,我们下次见!”
说完,竹下雅人微微鞠躬,然后开门进入会场的后方。
他离开前,东京大学校长吉川弘之已经守在后面。等到他开门进入,这位校长连忙走上前道。
“说的真好,未来是电子信息化时代。想要有所成就,必须懂电脑技术。我们东京大学,准备在大一大二学年重点推进这门课程。”
“我也只是分享我的感受,当不得吉川校长如此夸奖。不过多学习一些计算机技术,终归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