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 第74节
日本股市确实存在泡沫,但那又怎样呢?
只要经济向上发展,国民的信心十足,就算是泡沫也可以坚挺几年。
索罗斯来的太早,只会成为日本股市的炮灰。
“哼,要真是量子基金,就真的好玩了,希望损失更大一点。”
前世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做空过日本,结果直接被日本股市的非理性情绪打爆。
如果不是美国金融巨头需要他这只恶犬,量子基金还真有可能消失。
有泡沫不等于马上就破裂,做空也是要找对时机的。
“喂,想什么呢,吃菜。”
“没想什么,就是想着有一场好戏可以看。”
竹下雅人觉得索罗斯不像主谋,但绝对是顺水推舟的一位。
但就算如此,索罗斯倒霉他也开心。
“什么好戏?”
“没什么,吃菜。”
“哦,好。”
吃了个半饱之后,竹下雅人好奇的问:“师兄,你有在炒股吗?”
“嗯,小玩了几百万,赚点零花钱。”
兴业银行不禁止员工炒股,但见惯了银行的龌龊,羽田一郎反而没有普通人那么大胆。
当然,羽田一郎只代表金融机构的一面。
金融从事者中,也有喜欢炒股的。他们也是最容易信仰之跃的群体。
“加杠杆了吗?”
“自然,加杠杆才好玩。”
羽田一郎其实主要是练手,就算全部亏掉也就心疼几秒。
不说别的,松本制造的股份,就让他轻松成为10亿日元级别富翁。
第106章 福祸相依
“对了师弟,你有没有代人炒股的想法呀。”
“怎么,你想让我帮你炒股吗?”
竹下雅人有点不理解了,自己赚的也不多呀。
“不是我,我是觉得你现在很适合成立基金,帮人炒股。”
羽田一郎觉得学弟现在名声这么大,如果不利用起来,着实有点可惜。
“成立基金?你别说,确实是个好想法。”
竹下雅人本来准备泡沫时代结束之后再搞基金,但突然发生了这种事。
不借助此次声望大爆发的时候搞基金,简直对不起自己现在的知名度。
“那师弟,你准备成立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
“暂时只玩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太麻烦。”
公募基金有太多的强制性条款,不利于他的发挥。
私募基金就不一样了,基本可以说是百无禁忌。
“好,到时候我一定捧场。”
羽田一郎准备投桃报李一波,小投个几亿。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竹下雅人立马开始行动,第一站就是山一证券。
他准备在山一证券进行挖角,目标是前世那12位殿军。
“长野学长,不知道可不可以帮我邀请一下,嘉本隆正、菊野晋次、长泽正夫三位先生。”
“哦,你找他们有什么事吗?”
长野英明对这三人可以说是印象深刻,这3人都是公司内有名的“刺头”。
嘉本隆正不喝酒、不打高尔夫、不打麻将、不唱歌,因此遭到管理层排斥。
菊野晋次为人正直,崇尚不计自身得失,凡事以客户为重。
所以他做不到为了个人私利,参与公司损害客户利益的活动。
最终同样遭到大家嘲笑排斥。
长泽正夫性情耿直,崇尚侠义之道,以正义为己任。
这样的人,自然同样不受金融行业待见。
金融行业是什么?
是人吃人的行业。
大多数金融公司想要赚钱,就能不有礼义廉耻之心。
越不要脸,才能在金融领域走的越远。
“我准备成立一家私募基金,想着把他们3挖过来。”
“师弟,额,听师兄一句劝,他们三根本不适合金融行业。”
长野英明这次绝对是真心话,金融领域不需要正义。
正义的人,在金融行业也活不下去。
“没事,我只要是挖他们做监管工作。”
“这样啊,那确实很合适。”
这三人绝对是先天监督圣体,遇到危害公司利益的情况,绝对不会徇私情。
“那学弟,你稍等,我这就帮你叫过来。”
“师兄,一个一个叫。”
“嗯,放心吧。”
一个电话,很快嘉本隆正就来到办公室。
“长野专务,您找我。”
“不是我,是我一个学弟。”
长野英明指了指竹下雅人,然后说:“里边有小会议室,你们去那里谈吧。”
“是,长野专务。”
此时的嘉本隆正才四十几岁,正是最年富力强的时候。
不过很显然,山一证券不是个好的归宿。
来到小会议室后,竹下雅人主动打招呼。
“嘉本部长你好,我是松本制造的竹下雅人,请多指教。”
“你好,我是山一证券的嘉本隆正,请多指教。”
他不认识竹下雅人,也不知道最近风头正盛的松本制造。对于这次见面,实在是有点迷糊。
竹下雅人也发现了这一点,便简单介绍了下自己这边的情况。
然后开门见山的说:“不瞒嘉本部长,我在炒股方面也算是较有天赋。”
“最早炒任天堂,600万变1个亿。半年不到翻了十几倍。”
“后来因为工作忙,没那么多时间。开始不加杠杆,只买蓝筹股。”
“这次赚的比较少,只有25%左右,大约赚了180亿左右。”
“这两件事经过媒体的宣传,近乎曝光。”
“我想着干脆借助这次机会,成立一家私募基金。”
竹下雅人一口气将想说的说完,剩下的留给嘉本隆正思考。
“竹下社长的意思是,想要招募我?”
“没错,我想让你当我们的私募基金副社长,平时协助我对股票进行管理。”
嘉本隆正对于别的金融机构,确实是个糟糕的人选。
但对于竹下雅人来说,正直的人越多越好。
他可是天选之子,根本不需要玩花活。只要购买那些注定伟大的公司股票,就能赚取无数利润。
所以对于竹下雅人来说,正直才是基金管理的第一要务。
至于股票分析之类的,完全不需要。
他要的是执行能力,而不是顶级聪明人。
“我可以考虑一下吗?”
“当然,一周内都可以。”
“那,麻烦竹下社长了。”
1986年起,山一证券发生了某种变化,公司开始唯业绩论。
嘉本隆正清晰的感受到了这股变化,也知道自己正在遭受排挤。
但他并不了解竹下雅人,所以准备查查资料,再确定选择。
送别嘉本隆正后,菊野晋次第二个登场。
两人礼貌的打过招呼后,竹下雅人再次将事情重复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