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 第91节
NEC能发展的这么好,就是得益于当初的分享。
签订合约后,星海代工立马获得了来自四家公司的少量订单
。虽然这些订单要求高、制作困难,但着实解决了星海代工的燃眉之急。
“怎么样,小池桑,没什么问题吧?”
竹下雅人不是很了解晶圆代工的内部事宜,所以他特意将小池淳义连升三级,负责晶圆代工的生产部门。
这样晶圆厂就有了自己人,不至于被忽悠的太惨。
至于完全掌控晶圆厂,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
“这种芯片难度很高,基本赚不到钱。”
在小池淳义看来,这些芯片的订单就不应该接,利润过于微薄。
“没关系,星海代工现在最重要的是完成磨合,提高良品率。至于利润这些事情,暂时还不需要考虑。”
“是,明白!”
星海代工专注于晶圆代工,业务只会越来越娴熟。
早晚有一天星海代工的良品率,将超越全产业链布局的半导体企业。
那一天,也将是星海代工赚钱的时候。
“小池桑,你说,我们派谁去美国成立分公司,才能拉到更多的订单?。”
“美国那边,不太可能吧?”
这一时期,以英特尔为首的半导体公司正在疯狂针对日本半导体巨头,根本不可能将订单交给竞争对手。
“大巨头自然不可能,但小的芯片设计公司呢?”
小公司基本有奶便是娘,只要你的价格便宜,别说是日本公司,就算是苏联生产的也无所谓。
现在日美贸易战这么严重,美国人不还是拼命进口日本车。
当然,这要求晶圆代工厂有一定的知名度才行。
前世台积电很早就在美国成立分公司,但却迟迟无法赢得订单,就是因为公司早期知名度不足,无法赢得芯片设计公司信任。
星海代工不会存在这个问题,有日本半导体巨头背书,很容易得到芯片设计公司认可。
“中小芯片公司,确实是不错的选择,还能帮我们精进代工能力。”
中小型芯片设计公司的订单繁杂稀少,非常考验星海代工的制程能力,弄不好就要赔本。
不过这样做也有非常多的好处。
第一,星海代工吸引的芯片企业越多,面对的困难就会越多,芯片代工能力也就越强。
第二,个别脱颖而出的芯片设计公司,会为星海代工提供巨量订单。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英伟达。
英伟达在21世纪发展壮大后,虽然可以自己建厂,也可以将订单交给别的晶圆厂,但却依然选择台积电。
理由很简单,
台积电的技术已经融入到英伟达的基因深处。
英伟达无论是自己建厂还是寻找其余代工厂,都无法达到台积电的效果。
竹下雅人不求公司能孵化出英伟达,就算孵化出金士顿,都非常的nice。
“嗯,我认为板桥大吾桑不错。社长你觉得可以吗?”
“没问题,那就板桥桑吧。”
竹下雅人对板桥大吾一点都不熟悉,但秉承着用人不疑的想法,果断答应了小池淳义的提议。
一个美国分公司而已,就算遇人不淑,也根本无所谓。
晶圆代工的大潮需要等到90年代,现在的一切都只是打基础。
“谢谢社长,我……”
小池淳义很感动,发誓一定要将晶圆代工这一行做好,从而对得起竹下雅人这份信任。
“小事而已,经营好晶圆厂最为重要。”
竹下雅人笑着摆摆手,打断了青年可能的表忠心。
他提拔小池淳义更多的是因为他的才能,而不是其它乱七八糟的。
当然,青年的早稻田出身同样很重要。
如果是别的大学毕业生,必然不会一步到位的,直接提拔到副社长一职。
“社长放心,我一定会将公司发展成全球巨头。以后全世界的半导体设计公司,都会找我们生产订单。”
“嗯,我相信你的能力。”
竹下雅人同样有这份自信,星海代工不输于人。
第127章 科技巨变中的机会
“垂井学长今天有时间吗,要不要一起吃个晚饭?”
虽然给了钱,但面对前辈的忙上忙下,竹下雅人自然也要在其它方面的小小表示。
而吃饭,通常就是加深彼此感情的最佳方法。
“我晚上6点下班。”
“好的,明白!”
下午6点,竹下雅人准时来到垂井康夫办公室。
“请进!”
“垂井学长,打扰了。”
“时间刚刚好,走吧。”
“好的。”
竹下雅人预定的包间在东京银座,是一家非常有名的怀石料理餐厅。
他本人其实不太喜欢怀石料理,但这种有格调的餐厅,深受成功老年人的喜爱,他自然要投其所好。
“有心了。”
垂井康夫心里同样清楚,满意的夸奖了一句。
“这都是应该的,真的很感谢垂井前辈帮忙。”
“哪里,我是收钱办事,不是吗?”
垂井康夫拍了拍公文包,示意竹下雅人自然点。
“这才多少钱,如果垂井前辈愿意,很容易就能赚到数倍的钱财。”
日本半导体之父,不说别的,单单是做日美半导体中介,就能赚到无数钱财。
可是他没有,依旧在大学培养新人。
之所以答应竹下雅人请求,也更多的出于发展本国半导体产业的考虑。
最早根本没想过收钱,还是竹下雅人强塞给他。
“夸张了,我不过是个教书的而已。”
两个人互相谦和了好一段时间,直到上菜开始,竹下雅人才停止了真心实意的吹捧。
“除了几位股东的订单,你还有什么想法?”
“我现在能想到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日美两国的小型芯片设计公司。”
“这些公司没有单独建厂的能力,很依赖大公司的晶圆厂。”
“但大公司的晶圆厂更注重本公司产品,经常拖延芯片设计公司的单子。”
“第二个是等待闪存芯片业务的发力。我另一家公司星海半导体正在全力研发闪存技术,已经有了部分成果。”
“一旦闪存技术完成突破,星海代工将不再缺订单。”
舛冈富士雄不愧是半导体研发领域的天才,有了星海半导体的支持后,他的研发进度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如果不出意外,4月中旬之前就可以完成全部研发工作。
“不错的选择,不过你还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学校层面。”
“学校?”
竹下雅人疑惑地挠了下胳膊。
“没错,就是学校。学校经常需要做半导体方面的实验。”
“如果你能赢得全日本的学校订单,那么你在代工领域,将更容易立于不败之地。”
学校的订单非常散乱,数量通常也会比较少。
但星海代工只要和学校打好关系,就能吸收到最先进技术,从而在技术方面赢得先机。
“我明白了,谢谢前辈提醒。”
竹下雅人认可的点点头,觉得确实很有道理。
学校的订单不能直接提高星海半导体的盈利能力,但能提高公司对新技术的敏感度,这是再多订单也换不来的。
“嗯,还有就是,你要多多关注小型机的发展。”
“我不清楚小型机对半导体公司有哪些冲击,但我知道技术的转移,一定会产生新的巨头企业。”
每一次技术的变迁,都会有新的巨头公司崛起。
这一次,垂井康夫希望有星海代工。
“明白,我会关注这方面的。”
竹下雅人这个穿越者,最知道小型机的冲击力。
正是因为小型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彻底终结了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