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第24节
最后,将制作好的简易小船型浮筒,用伞绳紧紧地捆绑在这根伸出的云杉木杆末端。
并仔细调整,确保浮筒的底部与主船体正常的吃水线大致齐平。
改装工作一直持续到傍晚。
此时“开拓者号”已经焕然一新!它的左右侧伸出了一个造型流畅的小巧船型浮筒。
整个船体看起来并不臃肿,反而增添了几分视觉上的稳定感。
林予安再次小心翼翼地坐进船舱。
这一次,船体异常稳固!即使他故意左右晃动身体,船也只是轻微摇摆!
两个边架艇稳稳地将船身托住,完全没有了之前那种重心稍有偏移,就摇摇欲坠濒临翻覆的感觉!
失落和沮丧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抑制的兴奋和喜悦!
他拿起划桨,开始在湖湾中畅快地划行起来。
船的操控性因为单侧浮筒的加入,在转向时需要稍加适应,不如之前纯粹的独木舟那般灵活,但他很快就掌握了技巧。
他越划越快,改装后的“开拓者号”在平静的湖面上留下一道清晰的水痕。
微风拂过脸颊,带着湖水的清凉气息,这是近一段时间难得的放松时刻!林予安忍不住兴奋地哼起了歌。
他将船划到湖湾中央,放声大笑起来,“哈哈哈!这感觉太棒了!就像实现了童年梦想一样!”
成绩汇报:
都市新书排行榜:第4名。
总榜新书排行榜:第19名。
PS:已经和编辑确认好,开局会进行修改,章节进行压缩,删除一些非必要的章节。
第36章 深水区下网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然后将目光投向了空间中,前几日编织的那个刺网。
林予安返回岸上,背对镜头将刺网从空间拿出后,在摄像机面前展示起来。
“之前因为没有合适的工具下水布网,这张刺网一直没能派上用场。”
“现在有了‘开拓者号’,我终于可以将它布置到理想的水域了!”
林予安根据之前在岸上观察到的情况,以及他那特殊空间感知的第六感。
他早已标记好了一处水流相对平缓,可能是鱼群洄游或聚集的通道区域。
这个区域水深大约在两到三米,离岸边有一定距离,是他之前徒步无法到达的地方。
他一边操控着独木舟缓缓向目标水域移动,一边对着镜头解说道:“我需要找到鱼类可能经过的地带,或者水草丰茂的边缘区域,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捕获率。”
到达预定位置后,林予安先将船头迎风,然后开始小心翼翼地布设刺网。
“让船头迎风,可以保持船体稳定,更方便我的操作。”
“这张刺网本身我已经在编织的时候,就做好了浮子和沉子,我的任务就是让船平稳地移动,让网在水中垂直展开。”
他先将刺网上纲的一端牢牢系在一块大小适中的石头上,这块石头将作为刺网的第一个“锚点”。
主要作用是将网的一端固定在水底,防止整个网片被水流冲走或被大鱼拖动。
他轻轻地将这块锚石抛入水中,感受着它沉入水底,拉住了刺网的一角。
“第一个锚点固定好了。现在我只需要移动船,这张网就会均匀地自动放入水中。”
他一手轻轻拨水,控制着“开拓者号”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沿着他预想的拦截线路移动。
另一只手则有条不紊地将刺网从船舷边一点点地释放到水中。
随着刺网的入水,那些均匀系在刺网上纲的轻质白杨木浮子,立刻发挥了作用。
它们像一串串小小的白色灯塔,轻盈地漂浮在水面,将网的上边缘清晰地托举起来。
与此同时,均匀系在下纲的那些经过配重选择的小石块沉子,则凭借自身的重量,有效地将网的下边缘稳定地拉向水底。
在船体平稳的移动过程中,刺网因为自身浮子和沉子的精妙平衡,几乎是自动地在水中垂直展开。
形成了一道从水面一直延伸到接近水底的屏障。
当整张刺网都布设完毕后,他又在刺网的另一端上纲处,同样系上了一块大小相当的“锚石”,并将其沉入水底。
“即使锚石沉入水中,刺网的上纲因为有足够的浮子,依然会漂浮在水面,不会被锚石拉沉。”
为了方便后续寻找和回收,他在这第二个锚石的绳索上,连接了一根更长的、系着一个芦苇做的醒目浮漂的标记绳。
“好了,渔网已经布置完成了!”
林予安拍了拍手,看着那在水面上只露出一排小小白杨木浮子和标记浮漂的刺网区域,脸上露出了期待。
“接下来,就看鱼儿们是否‘赏脸’了,希望明天一早,能有所收获!”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林予安调转船头,将“开拓者号”划回了庇护所附近的浅滩,将船小心地拖上岸固定好。
回到温暖的石屋庇护所,林予安简单地吃了些之前剩下的烟熏河狸肉干和烤菊芋。
炉火熊熊,石屋内温暖得可以只穿一件毛衣,他一边打理着保养着工具,一边在心中盘算着明天可能的收获。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林予安便被一阵阵水鸟鸣叫声唤醒。
他简单洗漱后,甚至顾不上吃早餐,便迫不及待地穿上雨裤,将“开拓者号”再次推入水中。
他沿着昨天留下的标记,小心翼翼地向着布网的区域划去。
晨雾尚未完全散去,湖面如同一面巨大的蓝镜,宁静而神秘。
当他靠近那排熟悉的浮子时,立刻注意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迹象!
水面下的刺网,似乎不再是昨天那样平展松弛的状态,而是有几处被明显地向下拉扯!
“有动静!绝对有鱼挂网了!”林予安声音中充满了压抑不住的兴奋!
他将船划到刺网的一端,解开系在“锚石”上的绳索,然后开始小心翼翼地、一段一段地向上提起刺网。
刺网明显有些沉重!随着网片的逐渐出水,惊喜也接踵而至!
“哇哦!第一条!”
只见一张湿漉漉的网片被拉出水面,一条通体覆盖着暗绿色斑点,体型不小口中布满利齿的狗鱼,正死死地卡在网眼中,鳃盖被尼龙线勒住,身体还在徒劳地扭动着!
这条白斑狗鱼约莫五六十厘米长,三四斤重的样子!
林予安迅速将其从网上解下,扔进铺了一层由桦树皮垫着的船舱。
他继续收网。
“第二条!又是一条狗鱼!这条更大!”
“我的天!这里!这里还有一条!是虹鳟!”
惊喜一个接着一个!刺网就如同天牢地网一样,精准地拦截住了那些试图穿过这片水域的鱼儿。
当整张四米长的刺网被完全提出水面时,船舱里已经躺着足足五条狗鱼和两条漂亮的虹鳟!
其中最大的那条狗鱼,长度接近八十厘米,重量估摸着得有七八斤!其他的狗鱼也都在三四斤左右,两条虹鳟则各有两三斤重。
“大丰收!这绝对是大丰收啊,伙计们!”
林予安看着船舱里那些活蹦乱跳的渔获,激动地对着镜头大声欢呼!
“一张小小的刺网,一夜的功夫,就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蛋白质!这下我未来一周甚至更长时间的食物,都有着落了!”
他粗略估算了一下,这些鱼加起来至少有三十多斤重!这对于一个在荒野中独自求生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开拓者号和刺网的组合,简直是奇尔科湖的捕鱼神器!等我修复好渔网,继续下网!”
林予安抚摸着船舷,眼中充满了对自己创造力的自豪。当然他也明白,如果没有特殊空间第六感的支持,他不会这么容易定位到鱼群可能经过的位置。
满载着丰厚的渔获,林予安驾驶着“开拓者号”,在晨曦中划破平静的湖面,向着岸边驶去。
(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爱所有看到这一章的读者!感谢所有看到现在的读者!)
今日破防点:一个读者老哥说我钓过的鱼不会超过10斤!我只是缺少一点运气,只要运气到了,鲸鱼我都能钓上来!
ps:破案了原来槽点在22章,想写鱼至少有三公斤重,写成了三斤重。那张不改了,留着打窝鞭尸吧…
第37章 猎到鹿的克雷
第三期节目,时间线推进到了参赛者们在荒野中生存的第16天到第25天左右。
经过了初期的适应和庇护所的初步搭建,食物的获取和储备成为了所有参赛者面临的最核心问题。
节目中,几位经验丰富的选手开始展现出他们真正的狩猎实力。
有的通过精巧的陷阱捕获了更多的雪靴兔和狗鱼,有的则在溪流中钓到了体型可观的狗鱼。
而林予安在这期间的镜头,主要集中在他利用自制的拟饵,如何进行飞绳钓。
并成功用“声东击西”的策略猎射中了两只肥硕的云杉松鸡。
以及如何搭建火窑,烧制陶砖,最终堆砌成陶砖小火炉。
还在他有特殊空间第六感的加持,平均下来每天都能有两条鱼进账,符合节目组的要求。
通过这一期的表现,他也再次巩固了他“冠军候选人之一”的标签。
然而,第三期节目最大的爆点,却来自于另一位参赛者——克雷·詹金斯。
克雷,一个四十出头,来自蒙大拿州的硬汉。
履历上写着他曾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侦察兵,退役后成为了一名专业的持证狩猎向导和荒野生存教官。
他身材魁梧,眼神锐利,浑身散发着一种久经沙场般的沉稳与彪悍。
在节目前两期,他的表现虽然稳健,但并没有特别惊艳的出彩点,更多的是在默默搭建庇护所和布置大型狩猎陷阱。
转折发生在克雷来到荒野的第22天。
镜头中,克雷潜伏在一片茂密的灌木丛后,手中的猎弓早已拉满,箭头直指不远处正在悠闲啃食嫩叶的一头黑尾鹿。
那是一头约60公斤重的亚成年黑尾鹿,对于任何一个参赛者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蛋白质和脂肪来源!
克雷展现出了极高的猎人特质,他耐心地等待着最佳时机,纹丝不动,如同融入了环境的岩石。
上一篇:穿入港综:从十八岁开始逆袭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