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第43节

  处理干净后,他又将每一大块脂肪都切成约四五厘米的小块。

  随后将那口最大的陶锅用清水和细沙仔细地清洗干净,确保锅内没有任何杂质。

  然后将其稳稳地放置在石屋火炉的那个圆形灶口之上。

  所有切成小块的鹿脂肪投入干燥的陶锅中,脂肪块在锅底堆起了厚厚的一层。

  没有使用猛火,而是用中小火,对陶锅进行缓慢的加热。

  随着陶锅的温度逐渐升高,锅底的脂肪块最先开始发生变化。

  它们乳白色的表面开始变得半透明,并渗出点点晶莹的油滴。

  “滋……滋滋……”

  锅中开始发出轻微而密集的声响,是脂肪受热融化、内部微量水分被蒸发出来的声音。

  一股股独特的肉脂香气,开始从锅中升腾而起,充满了整个石屋!

  林予安手持一根木棍,不时地在锅中轻轻搅动,让脂肪块均匀受热,并防止它们粘在锅底。

  随着温度的持续升高,越来越多的脂肪块开始融化,锅中的液态油脂也越来越多。

  那些原本坚实的脂肪块,在滚烫的油脂中不断翻滚、缩小,颜色也从最初的乳白色,渐渐转变为诱人的金黄色!

  而锅中的液态油脂,则越来越多,汇聚成一片清澈透亮金黄色液体。

  这个炼油的过程持续了约一个多小时。

  当锅中的大部分脂肪块都已经缩小,变成了体积不大的油渣时,他判断炼油已经基本完成。

  “好了,油已经基本都炼出来了。”

  他用一根木勺,将那些漂浮在油面上的金黄色油渣一一捞出。

  沥干多余的油脂后,放在一块干净的桦树皮上。

  “这些油渣可是绝佳的美味!”

  他拿起一块尚带着余温的油渣,在上面撒上几粒盐,然后放入口中咀嚼。

  “咔嚓”一声,酥脆无比的浓郁油脂香味,在口中瞬间爆开,既解馋又能补充热量。

  他将剩下的油渣用桦树皮包好,准备作为后续行动时的应急口粮。

  然后,他将那口盛着滚烫鹿油的陶锅,小心翼翼地从火炉上端下来。

  他用木勺一勺一勺地将锅中滚烫的鹿油,装进另一个干净的小型陶罐中。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在原陶罐中冷却,是为了这个倒罐的过程再进行一次过滤,让油质更好,储存的更久。

  他将这个装满了滚烫鹿油的陶罐,用一块干净的桦树皮盖好,让其自然冷却。

  “现在,就等它慢慢冷却凝固了。”

  “估计经过一夜的缓慢冷却,罐中的液态鹿油就会完全凝固,变成了一罐质地细腻的固体油脂。”

  “今天,还有一件事情要做,我打算充分利用之前处理鹿时剩下的一些东西。”

  他拿起那块鹿肺和几块已经凝固的鹿血。

  “比如这块鹿肺,还有这些凝固的鹿血块,用它们来制作一些强效的鱼饵!”

  “据说血饵因为效果强劲,在很多钓鱼比赛中都是禁用的饵料,不知道真假。”

  “鹿肺因其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和鹿血完美的包裹融合,又能散发气味。”

  “而鹿血浓郁的腥气,对大多数鱼类而言,都是难以抗拒的诱惑。”

  他将鹿肺放在一块干净的石板上,用那把打磨锋利的石片刀仔细地将其切成大小不一的小块。

  “处理这种软组织,用锋利的石片刀就足够了。”

  那些已经凝固,如同深红色果冻般的鹿血块也被他切开。

  他就在石板上,将切好的鹿肺块和鹿血块一同搅拌。

  随后又取过一些,从鹿皮内侧刮下来的板油,也一同投入其中。

  “加入动物油脂,能让血饵的在水中存在更多的时间,好让气味在水中散播得更远。”

  “油脂本身也是很多鱼类渴望的高能量物质。”

  他拿起一根结实的木棍,加入一点水,开始在石板上用力地、反复地搅拌、捣压。

  鹿肺在捣压下被挤出更多的体液,鹿血块也被捣得更碎,与融化的鹿油混合在一起。

  逐渐形成一种深红色、质地粘稠、又散发着浓烈腥臭气的糊状物。

  “好了,超级血饵就制作完成了,用桦树皮包裹发酵一晚,等明天试试它的威力!”

  林予安将陶罐用一块大小合适的桦树皮紧紧包好,然后将其放置在庇护所内一个阴凉的角落。

  这一天,林予安几乎没有离开营地,但工作却异常充实。

  制作鞣液、调制血饵、炼制鹿油……这些看似繁琐的工作,都是在为更长远的生存做着准备。

  他尽可能的将一次成功的狩猎的收益,最大化的变成可以持续利用的资源。

第60章 搭建钓台

  时间来到第五十一天。

  在熏肉几天里,林予安的生活除了炼油和杂活外,一项重要的工作始终穿插其间。

  那就是修复他那张在之前不幸破损的刺网。

  一张完好无损的刺网,是食物获取的一项重要途径,这也是林予安不会放弃的路径。

  只要一有空闲,他的手指在细密的网线间翻飞,这个过程缓慢枯燥,始终考验着他耐力。

  终于,在今天的上午,仔细检查过所有精心修复的部位后,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刺网终于完成了最终的修复。

  “我的刺网,又可以重新投入战斗了!”

  修复好刺网,林予安这次并没有急于下水布网。

  “有了上次的教训,我这次决定制造一个坚固的网台!”

  林予安的目光投向了庇护所附近一处他早已勘察好的湖岸。

  他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坚固而实用的结构,正如之前他在伐木营地看到过的那种。

  由几根粗壮的木桩深深打入水底作为支撑,上面再铺设几根原木作为平台的涉水栈桥,让它能向湖中延伸一段距离。

  这种网台,不仅能让他把刺网下到离岸边更远一些,鱼群可能更密集的地方。

  还能作为一个不错的观察点和垂钓平台,一举多得!重点是牢固,不怕刺网被风吹上岸了。

  又是说干就干的一天,有了食物就是不慌。

  林予安带上他的伐木斧、手锯,开始在湖边物色合适的材料。

  他需要几根足够粗壮,被湖水常年冲刷的木材作为水下支撑桩,以及几根相对笔直的原木作为平台铺面。

  他仔细挑选了几棵直径约十五到二十厘米的、生长相对笔直、木质坚硬的云杉。

  还有在湖岸边找到的浮木,这种木头经过常年的冲刷外表已经光滑。

  “作为水下支撑桩,木材的耐腐蚀性和结构强度都非常重要。这些浮木作为支撑桩,能在水中支撑相当长一段时间。”

  他用伐木斧和手锯,将这些选定的树木砍伐修整,然后根据预估的水深和平台高度,截取了四根长度约两米半到三米的木桩。

  将这些木桩的一端,用斧头仔细削尖,使其更容易打入湖底的泥沙之中。

  接着,他又选取了两根长度约三米、直径约二十厘米的、相对笔直的原木,作为铺设平台的主要承重梁。

  以及几根稍细一些,长度与预设平台宽度相当的短原木,作为平台的横向铺面材料。

  材料准备妥当后,林予安将那四根尖头木桩搬运到选定的湖岸边。

  他穿着雨裤小心翼翼地走进冰凉刺骨的湖水中,深秋的湖水已经带着极强的寒意,水深大约及腰。

  他先在离岸约一米远的地方,确定了第一对支撑桩的位置,两者相距约一米,这将是平台的宽度。

  “确保它们不会轻易晃动,能承受住未来可能出现的风浪。”

  他将一根尖头木桩垂直立在预定位置,用厚实的斧背作为锤子,瞄准木桩的顶端,一下一下地用力砸下!

  他以同样的方式,打入了另外三根支撑桩。

  这四根深褐色的木桩,如同卫士般稳稳地矗立在微波荡漾的湖水中,形成了一个坚固基础。

  支撑桩打好后,林予安开始架设平台的主梁。

  他将那两根长度约三米、直径约二十厘米的原木,费力地抬起,分别平行地搭在前后两对支撑桩之上。

  为了连接的稳固,他用伐木斧在每一根支撑桩的顶端,都劈砍出相互匹配的凹槽。

  这使得主梁能够稳稳地“坐”在支撑桩顶端的凹槽内,极大地增强了连接的稳定性。

  然后,他取出早已准备好的铁钉,将主梁与每一根支撑桩都进行了牢牢的钉死!

  主梁固定完毕后,一个稳定的平台骨架便呈现在湖面上。

  经过大半天的辛勤劳作,一个坚固而实用的木质网台,终于从奇尔科湖的岸边,稳稳地向着湖心延伸出去约三米多。

  它虽然造型粗糙,但每一个连接点都异常牢靠,结构也十分稳固,足以承受强大的风力。

  林予安站在新建成的网台上,脚下的木质平台在湖水的轻微拍打下发出悦耳的声响。

  “伙计们,我的湖边多功能作业平台,正式完工!”

  “有了它,我就可以更方便地将刺网,下到更深一些水域,希望能有好的收获。”

  “而且,站在这里钓鱼,视野也开阔多了,说不定这里就是能爆护的风水宝地!”

  他没有过多耽搁,立刻返回庇护所,取来了那张修复完成的刺网。

  除此之外,他还带来了一根长约四米的云杉杆。

  林予安一边解开刺网,一边解释着他的布网策略。

  “这张刺网,我需要将它的一端牢牢地固定在远离岸边的水下。”

  “另一端则系在我们的钓台上,这样才能形成一道有效的拦截网。”

首节 上一节 43/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穿入港综:从十八岁开始逆袭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