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第77节
斯坦用戴着厚手套的手指了指大致的范围。
所有人都下了车,穿上雪鞋,踩在没过膝盖的积雪上,开始实地勘察,积雪太厚,根本无法看到土地的真实样貌。
大卫看着这片白茫茫的土地,有些犯难,他转向斯坦问道:“斯坦,在这样的季节,我们怎么判断这块地的好坏?”
斯坦瞥了他一眼,似乎觉得这个问题很外行,他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林予安。
林予安没有说话,他解下背上的战术背包,取出一把小号的工兵铲,开始在几个不同的位置挖雪。
雪层非常厚实,他挖了近半米深,才触碰到下面冻得像岩石一样坚硬的土壤。
废了好大力气才弄下了一点冻土,放在手心感受了一下,又闻了闻。
“土壤不错,是黑土,很肥沃。”他做出初步判断。
随后,他走到几棵巨大的云杉树下,仔细观察着树干根部周围的积雪痕迹。“
“这里的地势确实偏低。”
他指着树干上一道不甚明显的、颜色稍深的痕迹说:“看这里,这应该是去年春天融雪时,河水上涨留下的最高水位线。”
“如果在这里建房,会有被淹的风险。”
他又走到河岸边,顶着刺骨的寒风,观察着冰封的河面和对岸的地形。
“这条支流在夏季的水流量应该不小,能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方便停放船只。”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夏季的蚊子会非常多。”
斯坦一直默不作声地看着林予安的一系列操作。
当他听到“蚊子”这个词时,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嘴角似乎微微上扬了一下。
勘察完A地块,一行人又前往B地块,这里地势明显更高,视野极佳,可以俯瞰整个河谷。
林予安同样进行了勘察,他发现这里的树木明显比A地块要稀疏和细小一些。
“这里的风更大。”
他迎风站立了一会儿,感受着风的流向和强度。
“建房子需要更好地考虑防风设计。木材资源确实是个问题,如果要建一座大型木屋,可能需要从别处运送木料,成本会增加不少。”
“水源呢?”大卫问道。
林予安走到一处相对平缓的坡地。
“这里的植被分布显然地下水位应该不深,但具体多深,需要专业的设备来勘测。打井是必须的。”
一上午的时间,他们将几个备选地块都跑了一遍。
林予安每到一处,都会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从阳光朝向、风向、水源潜力、潜在风险到可用资源,他都考虑得非常周全。
他的专业和严谨,让导演大卫和摄影师迈克都暗自佩服。
回到杰克租住的小木屋,大卫迫不及待地问林予安:“林,看完了这几块地,你心里有选择了么?”
林予安没有立刻回答,他将自己用运动相机拍摄的视频和照片导入笔记本电脑,结合卫星地图,再次进行比对和分析。
斯坦不知何时也走了进来,他给自己倒了一杯热咖啡,就靠在门边,看着林予安操作。
许久,林予安抬起头,目光坚定。
“我选A地块。”
这个选择让杰克和大卫都有些意外。
“可是,林,那里的地势太低了,有被淹的风险,而且夏季的蚊子……”杰克提醒道。
“风险是可以被管理和规避的。”
林予安解释道:“我可以选择在高处建房,并做好防洪工程。至于蚊子,我相信有办法应对。”
“而且A地块的优势是无法替代的——丰富的水源和优质的木材。”
他指着地图上的那条河流:“尤其是在这里。临近河流不仅意味着生活便利,更意味着拥有渔业资源和一条重要的交通水道。”
“夏天,我可以用船,冬天,冰封的河面就是最平坦的道路。”
他又指向那片茂密的森林:“还有这里最核心的木材资源,A地块拥有足够我建造主屋、仓库、狗舍甚至更多附属建筑的木料。”
“这能为我节省数十万美元的成本和难以计算的运输麻烦。”
“相比之下,B地块虽然安全,但一切都需要从外部获取,那不是真正的自给自足。”
他停顿了一下,总结道:“我要的不是一个安逸的避风港,而是一个可以让我从无到有创造一切的根基。而A地块,给了我这个可能性。”
一番话说完,整个木屋里一片安静。
大卫和杰克都陷入了沉思,他们被林予安那逻辑清晰的规划所折服。
这时,一直沉默的斯坦突然开口了。
“小子,你说的没错。”
他喝了一口咖啡,沙哑的声音里第一次带上了一丝赞许。
“只有懦夫才会把安逸放在第一位,这片土地,尊重的是敢于和它掰手腕的强者。”
他放下咖啡杯,看着林予安说:“A地块河湾的拐角处,有一小片地势最高的台地,那里的白桦树长得最好。”
“把房子建在那儿,河水淹不到你,夏天顺风闷烧拉布拉多茶,能驱走一半的蚊子。剩下的,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说完,斯坦转身便走出了木屋,向着自己的皮卡走去。
导演大卫激动地挥了挥拳头,他知道,林予安这是赢得了这位阿拉斯加传奇人物的第一份的认可!
第101章 荒野新规则
斯坦的认可,像是一枚官方印章,盖在了林予安的选择之上。
杰克和大卫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释然和兴奋。
“那么,就这么定了?A地块?”杰克确认道。
“就它了。”
林予安的语气不容置疑。
他也有自己的考量,他选择A地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临河,可以让他未来的发展生存有更多的可能性。
当然,也没有一个钓鱼佬能禁得起住在河边的诱惑。
“我马上联系房产经纪人,启动购买程序!”
杰克立刻拿出电话,去处理后续事宜。
在等待交易流程的几天里,林予安并没有闲着。
他向斯坦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这片即将属于他的土地。
并学习一下这片地区,新的荒野规则。
斯坦没有拒绝,这个沉默的老猎人似乎对林予安产生了真正的兴趣,他同意了。
第二天一早,他们再次出发。
这一次,他们的队伍更精简,只有斯坦和林予安两人,各自驾驶着一辆雪地摩托。
导演大卫给了林予安一台小型的、可以固定在头盔上的运动相机,并叮嘱他尽量全程开启。
两人一前一后,再次驶入了那片广袤的雪林。
今天的目的不再是宏观的选址,而是微观的资源勘探。
在斯坦的指引下,林予安了解了这片森林的构成。
“看那边。”
斯坦指着一片挺拔的树木:“那是白云杉,木质坚硬,是做木屋主梁最好的材料。”
“你很幸运,这片地上有不少超过百年树龄的大家伙。”
他又指向一些树皮斑驳的白桦树:“而这些。它们的木材虽然不如云杉结实,但却是最好的燃料。”
“这里有大量的雪兔、雷鸟,也有驼鹿,都是丰富的蛋白质来源,那将是你未来过冬储备肉类的主要目标。”
“当然,这里也有狼,熊,猞猁,这里永远不是一个可以放松警惕的地方。”
正当他们深入到森林腹地时,林予安的雪地摩托突然发出一声异响,随即动力骤减,突突了几声后,彻底熄火了。
四周瞬间恢复了针落可闻的寂静,只有寒风吹过树梢的呜咽声。
跟在后面的斯坦缓缓停下,却没有立即上前,只是坐在自己的车上,隔着十几米的距离,静静地看着林予安。
林予安没有丝毫慌乱,平静地从雪地摩托上下来,打开了工具箱。
他首先检查了油路,排除了燃料问题。
然后,他侧耳倾听,试图回忆刚才那声异响的来源,那声音短促而沉闷,不像是引擎内部的爆裂。
他的目光最终锁定在了传动系统上。
他用手套拂去厚厚的积雪,很快便发现了问题所在——传动皮带断了。
在这种极寒天气下,橡胶和复合材料会变得非常脆弱,高强度的运行很容易导致其断裂。
“皮带断了。”
林予安抬头对斯坦喊道,声音在空旷的林间显得异常清晰。
斯坦依旧没有动,只是点了点头,似乎在说:“我知道,然后呢?”
林予安从工具箱里翻出备用皮带和专用工具。
更换传动皮带是个技术活,尤其是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户外,金属工具冰冷刺骨,手指的灵活性也大受影响。
他没有脱掉手套,而是用一种极其沉稳精准的动作,开始拆卸传动系统的护板。
每一个螺丝,每一次转动,都显得不疾不徐。
斯坦就那么看着,看着这个年轻人有条不紊地拆下旧皮带的残骸,清理掉碎屑,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新的皮带套上传动轮。
大约二十分钟后,林予安重新装好护板,站起身来,再次拧动了点火钥匙。
雪地摩托发出一声清脆的咆哮,动力恢复如初。林予安跨上车,看向斯坦。
上一篇:穿入港综:从十八岁开始逆袭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