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第148节

四个女人一路上叽叽喳喳,像是几只百灵鸟在叫。

行至半途,刚过一个转弯。

李振华便看到不远处一个邮递员冒着寒风,推着自行车往这边走来。

车辆后座的两边各挂着两个油布袋子,装着各种信件。

心中一动,冲着喊道。

“同志,有996农场江夕瑶的信件么?”

自从知道父母的消息,发出一封信后,江夕瑶一直在等她父母的消息。

可惜这么长时间过去,一点消息也没有。

这时,后面的几女也看到了邮递员,纷纷上前询问有没有自己的信件。

江夕瑶则是有些紧张的站在了李振华身边。

邮递员看着几人,哈哈一笑。

“我给你们看看。”

说完,转身从一个油布袋子里掏出一叠信,一个一个的念了起来。

只是念的第一个名字,就让在场的人大吃一惊。

“李振华。”

“咦?”

四女轻咦了一声,纷纷看向李振华。

她们几人跟李振华、江夕瑶的关系比较近,都知道他家庭的基本情况。

也知道这么长时间,他是一封信都没有。

似乎就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人。

江夕瑶激动的碰了碰李振华,轻声说道。

“振华,你、你的信。”

李振华早就知道瞎爹、后娘会给自己写信,淡然一笑,毫无波动的接了过来。

“谢谢。”

“客气啦。”

邮递员哈哈一笑,继续念名字。

很快,江夕瑶、杜敏的信件被念了出来,尹丽珍和吴倩的则是没有。

“好了,你们的信拿到了,我继续走了啊。”

见邮递员离去,江夕瑶神情有些激动,但她还是把信塞进了棉衣口袋。

强忍着激动的心情,看向李振华。

“振华,先看你的信吧。”

“行。”

李振华打开信,一目十行的看了下去。

看完直接一声冷笑。

果然如同当初自己亲眼所见的一般,信中说了一番好话,让自己赶紧回信。

还说什么等他劳改结束,让他回京城继承瞎爹的工作。

情真意切,换成原身肯定被忽悠。

只不过,当初瞎爹说的让给自己邮寄一个被子,那个被子没有了。

显然,他们已经没有钱买买棉被。

“振华,怎么样?”

江夕瑶见到李振华把信看完,揉成一团,连忙关心的问道。

李振华闻言,呵呵一笑。

“我弟李振江判甘宁地区劳改十年。”

“我那个瞎爹、后娘担心去了之后回不来,未来没有人养老。”

“所以写信来给我打感情牌,想让我给他们养老呢。”

“啊,怎么有这样的父母嘛。”

“后娘也就罢了,爹总是亲爹,怎么也这样。”

听完李振华的话,别说江夕瑶受不了,其他几个女的听了也是一脸的气愤,纷纷吐槽。

江夕瑶则是心疼的看着心上人、

要不是有外人在,她一定紧紧的抱着他,给他最大的安慰。

“振华。”

“好了,赶紧走吧。”

李振华给了江夕瑶一个放心的眼神,一点情绪波动都没有。

“我都不着气,你们气什么?”

“对了,夕瑶你也赶紧看看你的信,看你父母都说了什么吧。”

江夕瑶拿到信的那一刻,他看到了邮寄信的地方,就是她父母的地址。

江夕瑶闻言,想了一下。

这才颤抖着拿出信,一边走一边看了起来。

第103章 道术:迷魂,知青证

冰天雪地中。

一群人走在两边满是厚厚积雪的路上,欢声笑语不断。

“呜……振华。”

突然,一边走一边看信的江夕瑶停下脚步。

顾不上身边还有其他人,直接投进了李振华的怀里,大声痛哭了起来。

“怎么了?”

李振华揽着江夕瑶,轻声安慰。

其他三女也被江夕瑶的哭声吸引,转过身来,见到两人抱在一起。

顿时眼神中透着一抹调侃之意。

这段时间以来,李振华和江夕瑶相好的事情慢慢传出。

农场有不少人知道,她们自然也不例外。

作为亲近之人,她们一直都期待着两人关系更进一步。

现在终于看到两人抱在了一起。

也就是江夕瑶在哭,不然高低得说道几句才行。

尹丽珍对着李振华使了一个眼色,示意他抓紧机会抱得美人归,拉着其他两女转过了身子。

显然是要给两人争取空间和机会。

李振华见状,心中暗笑。

一群小卡拉米,光棍女,怕是还不知道江夕瑶已经成了他的形状吧?

不过那种事情,可不能让她们知道。

“我爸受不了这边的天气和劳改农场的劳累,快、快不行了。”

江夕瑶在李振华的怀里伤心的痛哭着。

“振华,我该怎么办呀?”

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李振华愣了一下。

这段时间江夕瑶给他说了很多关于她家里的情况。

她的父亲六十来岁,身子还算硬朗。

江夕瑶自从得知父母也在北疆,以己度人,觉得父母也能接受劳动改造的强度,一直在期待父母的好消息。

如今却是晴天霹雳,自然有些难以接受。

“好了,别哭了。”

李振华心中叹了一口气。

江夕瑶根本就不清楚,他们这个996农场,跟那些真正的劳改农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他们在这里跟知青没什么区别。

其他地方则是水深火热。

不仅身体上最大限度的压榨,精神上也是各种打压。

更别说她父亲一辈子没出过大力的人不容易渡过,年轻人每年走几个都很正常。

最关键的是。

他父亲从产业千万到急流勇退,再到如今被举报劳改,落差之大,再坚强的人也有些难以承受。

失望之余、对未来的日子没有了盼头。

再加上劳累,哪里受得了。

“咱们不是在去县城么。”

“等咱们脱掉劳改的帽子成为知青,可以想办法去看看他们。”

首节 上一节 148/3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的微信连三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