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随心所欲也叫重生 第43节
看到他们,江浔才知道原来姑姑一家今年也回来一起过年。
那个骄傲得像只孔雀一样的少女,是姑姑家的独生女,叫赵若瑜。
小名叫赵九九,因为她是9月9日出生的。
小时候他们也一起玩过,但印象中这个小丫头骄傲得很,江浔不是很喜欢她。
下车后江浔的姑姑江玉嫦踩着高跟鞋,提着个小包春风满面的走向杀猪的众人,笑着和大家打着招呼。
而江浔的姑父赵东阳,则是提着一些礼品踩着石板路直接走向了屋内。
一群男人在忙着杀猪,江浔的老妈郑芸主动上前和他姑姑江玉嫦寒暄。
“哟,这是阿浔吧,变这么高这么帅了啊。”江玉嫦突然看到旁边站着的江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姑姑。”江浔乖乖的点头问好,既不过分亲热,也不显得冷漠。
此时江玉嫦朝后面的赵若瑜招了招手,“九九快来,喊你舅妈和江浔哥。”
赵若瑜走上前看了看江浔,面无表情的喊了一声‘舅妈’‘江浔哥’,然后便转移目光看向了别处。
“这孩子。”江玉嫦瞪了赵若瑜一眼,然后笑问郑芸:
“大嫂,阿浔也是高三了吧,成绩怎么样?这次联考考了多少?”
郑芸老老实实回答,“不知道呢,他们成绩还没出来,说要过两天。”
“不会啊,九九她们的成绩都已经出来了。”
江玉嫦表情有些怪异,心想莫不是是江浔考太差了大嫂不好意思说。
不过听说江浔的成绩本来就不好,两三百分难以启齿也很正常。
“出来了?”郑芸也有些惊讶,她看了看江浔,后者解释了一句‘可能市里的学校出来得早些’。
此时郑芸随口问道:“那小瑜应该考得很好吧?”
江玉嫦摇了摇头,一副不太满意的样子。
“她呀,平时就不太专心,这次也就考了600多分,好像是全市二十几名吧。”
听到这话,江浔微微撇了撇嘴。
果然,还是那个熟悉的姑姑,一点都没变。
第56章 联考成绩和全市排名
江浔的姑姑年轻的时候是比较漂亮的,但是因为家里穷所以穿着打扮都比较寒酸。
那些没她漂亮的女生就会在她背后冷嘲热讽,甚至是当面说一些看不起她的话。
可能就是因为这样养成了她爱慕虚荣的性格。
后来为了过上物质优渥的生活,选择嫁给了一个大她十岁的男人,就是赵若瑜的爸爸赵东阳。
赵东阳是赤城本地户口,家境本来就不错,后来做生意也赚了一些,的确有些资本。
但其实也只是相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的,和真正的富豪没法比,要不然也不见得能看得上江玉嫦。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有些看不起妻子娘家这些农村人,两三年才来这么一次。
每次来都像现在这样,像个大爷一样坐在火炉旁的长椅上看手机,也不问问有什么需要帮忙。
跟人聊天也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好像城里人和农村就是两个阶级一样。
江玉嫦倒是会象征性的去灶台打打下手,但她那一身光鲜亮丽的毛呢大衣,谁好意思让她干活儿。
赵若瑜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她的性格能好才怪。
不过她年纪毕竟不大,也没有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像二叔家的小女儿江丽丽和小叔家的女儿江小白找她一起玩,她虽然表面上有些不屑,但一般不会拒绝。
此时她就在跟几个小孩儿一起烧脑花儿和烤土豆吃。
不过她的眼神却时不时地飘向旁边的江浔等人,他们正在用竹签子烤瘦肉。
江浔特意从县城带回来一些孜然和花椒面之类的香料,一撒上去滋滋冒油,香气逼人。
把隔壁小孩儿都馋哭了,也把赵若瑜馋的忍不住吞口水。
江小白和江丽丽两个一年级小朋友,一开始还在盯着自己的脑花儿,
但很快就把它托付给了赵若瑜,跑去围在了江浔的身边。
江浔烤好了一把肉串,分给了周围的几个小朋友,然后让江正给赵若瑜拿了几串过去。
“不要。”赵若瑜高傲的声音响起,脸上还带着一点嫌弃,似乎是觉得柴火烤的不干净。
江正满脸不忿的将肉串拿了回来,嘟囔着说道:“浔哥,人家看不上咱这烤肉。”
“她看不上是她的事,咱们礼数尽到就行。”江浔一点也不以为意,“你自己吃了吧。”
“好嘞,那我就先吃了啊。”江正早就馋的不行了,此时直接几串全部塞到了嘴里,一咬下去满嘴流油。
几个小孩儿吃得欢快,但旁边不远处的赵若瑜却很难受。
虽然她目不斜视的盯着柴火堆里的脑花,但蠕动的嘴角和喉咙暴露了她。
江浔看得好笑,但也懒得再让人给她送去,要吃就自己来拿。
后来江浔看到江小白和江丽丽一人拿了几串过去,非要喂给赵若瑜吃。
她一开始是拒绝的,但很快就‘一脸不情愿’的吃了起来,吃完后还意犹未尽的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
没过多久郑芸等人做好了饭菜,将饭菜全都摆上桌了,然后请大家入席。
今天属于杀猪饭,不光是自家人,还有一些邻居,加起来足足二十多个,围了一大桌。
江浔爷爷拿出了自己酿的散装白酒,准备给大家倒上。
此时赵东阳却拿出了一瓶茅台,笑着说道:
“喝我这个,你们应该没喝过,尝尝味道。”
他这话其实不太好听,但村里人还是比较朴实的,只当他是玩笑,所以一个个也笑着说道:
“哟,茅台啊,赵老板这怕是要不得哦,太贵了。”
“我还真没喝过这酒,今天看来是有口福咯。”
“不愧是大城市里的老总,出手就是大方。”
村里人虽然朴实,但面对有钱人却总是客客气气的,免不了一番奉承。
赵东阳摆了摆手,装模作样的谦虚几句,但话里话外全是城里人的优越感。
此时江浔主动接过酒瓶帮忙倒酒,一入手他就看出来,这茅台怕不是个假的。
前世他爸有一次网购了一箱茅台,只花了160块,酒瓶和真茅台一模一样。
他专门去网上看了一下怎么鉴别真假茅台,才发现原来真茅台和假茅台有很多细节不一样。
此时他手中这瓶好几处细节都对不上,明显是假的。
他倒完之后假装好奇的拿在手中观赏了一番,随意说了一句:
“姑父,你这茅台跟我上次见别人喝的不太一样,这个‘注’字上面是斜的,他们喝的那个是直的。”
说完他还朝着脸色有些不太自然的赵东阳问道:“他们是不是喝到假茅台了?”
赵东阳还没说话,旁边江玉嫦笑着说道:
“阿浔,你认识的人谁能喝得起茅台啊,肯定是假的。”
江浔笑了笑没有说话,在场众人也不以为意,只有赵东阳本人有些不悦的看了江浔一眼。
酒至半酣,氛围也开始热烈起来,大家的话题从国际形势到国家大事,然后到家长里短,什么都聊。
此时江浔的小叔江小华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聊了几句后对大哥江建国说道:
“大哥,东街那几间门面的老板来电话了,说单卖11万,三间连起来一起卖的话,30万,问你要不要。”
只要提到钱的事情,很容易就能引起关注。
此时众人都下意识的停下了口中的交谈,看向了江建国和江小华。
江建国还没有开口,正在埋头吃饭的江浔直接抬头说道:
“小叔,你跟那老板说一下,我们三间一起买了,可以先付两万的定金。”
东街那片区域,现在冷冷清清,但十年后却是县城最繁华的街道,一间门面卖到上百万甚至两百万。
现在有机会一口气盘下三间,而且还是连在一起的,江浔怎么可能放过。
“听阿浔的。”江建国虽然有些犹豫,但儿子都这么说了,他便直接拍板。
于是江小华就走到屋外给电话里的人回话,并约定好年后签合同。
他那诺基亚手机声音贼大,电话里的人说话屋里都能听到。
等他打完了电话回来,全场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江建国的身上。
“大哥,你要买门面?”江玉嫦惊讶的看向江建国,忍不住开口问道。
她很清楚这个大哥家的情况,怎么可能有钱买门面呢,前不久摩托车生意不是才倒闭吗。
村里其他人更是惊诧,心想难道这江家老大找到了什么发财的门路,突然暴富了?
江建国看了看江浔,见他在低头吃饭,便也没打算遮遮掩掩,直接把江浔写小说赚钱的事情说了出来。
众人听完后无疑是非常震惊的,一个个都把目光落在江浔的身上。
连吃完饭坐到旁边玩手机的赵若瑜也朝江浔看去,眼神中满是惊奇。
难怪他好像成了当家做主的一样,原来是他赚的钱。
可是他一个十七八岁的半大小子,写小说赚了几十万,这实在是让众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此时赵东阳面无表情的开口,一副长辈做派道:
“读书的时候就要以读书为主,不要为了赚几个钱连大学都考不上。”
“你要知道读书才是正道,走些歪门邪道是走不远的,你……”
“卧槽!”他话还没说完,此时在旁边玩手机的江正突然一声惊叫将他打断。
上一篇:北漂失败,直播改造老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