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警察啊,犯罪技能系统什么鬼 第19节
“噢噢。”秦大爷悻悻的缩了缩脖子,回屋了。
“同一楼层的邻居走访一遍了,两个家里没人,一个说没听到什么动静,小区也没监控录像......凶手带了套,死者体内没有发现精斑,目前只能寄希望在案发现场发现的毛发、指纹、脚印了,等下午技术科的消息了,看看指纹跟毛发能不能锁定嫌疑人。”马骅满脸愁容,说着又掏出一根烟,自己个儿抽起来了:“这案子难办。”
“马队,死者的死因和杀人凶器是什么?”
“死因是贯穿跟失血过多,杀人凶器么,法医推断是一把17公分左右的水果刀。”
“现场有没有留下什么鞋印?”现在有的痕迹高手,可以通过脚印判断凶手身高体重这些。
如果现场留下有鞋印,那么就能缩小排查范围了。
“犯罪嫌疑人应该是穿了鞋套或者塑料袋,家里除了死者和她的合租室友鞋印外,没有其他第三个人的了。”
站在单元楼下,江一看着4楼,若有所思:“马队,同一楼层查过了,那上下楼层呢?”
“这个倒是没去......不过邻居家有一家有人,我问过了,他们没听到什么动静,而且不像是在撒谎。同一楼层都没听到什么动静,上下楼层应该更不会吧。”
一些老刑警,他可能确实经验丰富,但有的时候也往往会故步自封、刚愎自用,容易陷入自己的思维盲区。
就像是此刻的马骅。
他认为,同一楼层的人都问过话了,都说没听到什么异常的动静。楼上楼下的,就没必要再去了。
“不过刚好现在没什么头绪,你既然提到了,那就走一趟吧。”后知后觉,经过江一这么一提醒,马骅扔掉抽了一半的香烟,和江一并排,重新上楼了。
死者是4楼,所以江一和马骅首先来到了3楼。
那个年代的房子没有公摊面积,一个楼层,能有四户人家,并且面积都不小。
挨家敲门,跟4楼情况差不多,有两家敲门没人答应,剩下的两家家里有人在家,不过问他们话,也都说没听到什么异常的动静。
“马队,像是这种把房子租出去的,我们能有什么途径快速联系到这些租户吗?”
“得去找信息科,他们去联系房管局,房管局那边提供原住户信息及联系方式,再由原住户向我们提供租户的信息和联系方式......”
“还怪麻烦的。”江一还以为公安这边能有个快速查询渠道,一键搜索之类的.......现在看来,想多了。
“麻烦也得找啊,我已经联系过信息科的人了,他们说正在查着,等着吧。”没有一个关键性的证据,想破案,都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入手,马骅现在更偏向于等。
一是等有了这栋楼所有的租户、住户的联系方式。
二是等技术科下午的DNA检测报告跟指纹对比情况。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便携式指纹对比机,不过现场提取到的几枚指纹,都不是特别完整的,便携式对比机很难完成对比,需要带回分局的技术科,用更专业的指纹对比机去进行对比。
江一的犯罪基因在这里有用处,但是不大。
主要是太多了,他去现场的第一时间,犯罪基因就已经起作用了。
只不过给出选择,太多了。
就像是一滴墨,泼入了水中,各种脉络飞速发展。
不像是富丽花园那个凶杀案,已经锁定嫌疑人是他的丈夫了,并且知道丈夫的基本性格,也知道他没有出小区,就藏在小区某个角落。
这样的情况下,犯罪基因可以去推断他会藏匿的位置。
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嫌疑人的信息一点都没掌握。
目前唯独掌握的就一个,性别男。
除此之外,年龄多大、体重多少、身高多高......一律不清楚。
这种没有目标参考的情况下,犯罪基因的作用几乎为零。
因为目标太广泛了,可以是六十岁的退休职工,也可以是二十岁的外卖员,还可以是上门维修水管的维修工人,输入进去的目标人群都不固定,得到的结果自然有千千万种。
江一和马骅蹲坐在楼梯台阶上,江一想了想问道:“死者的家里、公司、朋友都联系了吗,他们有没有提供什么重要线索?”
“你小子不像是个新手啊,这一套套的,很在行啊。”马骅对江一有些刮目相看了。
早上的案子他虽然听说了,但没太在意。
系列盗窃案虽然金额超过一定数额,已经是牵扯到刑事案件了。
但这玩意儿跟真正的强奸、杀人、投毒、爆炸,还不在于一个层次。
所以他就没太当回事。
不过经过这么一个多小时的相处,马骅从江一身上看不到半点新人的稚嫩。
马骅道:“这个一队的人去调查了,案发现场归我们三队管,这个死者的父母朋友同事这些,由他们一队去处理,目前还没来电,应该也没有什么重要信息。”
“马队,你先歇着,我去5楼问一问,看看他们有没有听到什么动静或者见到什么可疑人士。”
第31章 嫌疑人
“你没经验,我还是陪你一起吧。”马骅从楼梯台阶上拍拍屁股站起来,跟着江一上了5楼。
5楼还没到呢,就看到501户的大门半开着,里面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搬了一个小板凳就坐在刚进家门口的鞋柜前,一边嗑瓜子,一边听着楼下的动静。
“有那么好奇吗?”从外面把门一整个给拉开,马骅冷笑着问道:“警察办案,了解点情况。”
“我淦!”中年女人把掌心没吃完的半把瓜子给抖擞到垃圾桶里:“警察同志,我就一吃瓜群众!”
“你也不可能是凶手。”马骅撇撇嘴,开始问话了:“今天早上六点到八点这段时间,你在哪?”
“哪儿也没去,在家睡觉呢。”
“这是你自己的房子,还是你租的。”
“自己个儿的,我跟我丈夫、孩子三个人一块住。”
“你还挺熟练的。”马骅正准备下一个问题询问家庭情况,没想到女人主动就配合了:“那有没有听到什么异常动静??比如打斗声?或者是有人喊求救的声音?”
“抱歉啊,这个我睡觉一般比较死,早上除了听见我丈夫和我孩子洗漱出门的声音外,别的什么都没听见了。”
江一捕捉到了关键信息:“你丈夫几点去上的班?”
“我没看表,一般就是七点半左右吧。”女人回答完问题像是意识到了什么,马上道:“警察同志,绝对不是我老公干的啊,我老公是个好男人,他不会干出这样的事儿的。”
“我们只是来调查情况,没有说怀疑你老公。”江一道:“403户的租户,你有没有印象?”
“是不是一个留着齐刘海,长相还挺乖巧的高个子女孩?”
“对,平常见过她有往家带过人吗,或者跟谁天天一块儿进出家门。”
“那女孩很文静,天天都是一个人。”
“恩。”这个说辞跟4楼的邻居和死者的合租室友回答是一致的。
江一道:“现在给你老公打个电话,不用怕,就是正常问个话。”
“哦哦好的。”女人穿着睡裙跑回客厅拿了个手机。
“我们直接跟他说吧。”
从女人手里接过来手机,等到电话拨通后,江一道:“我们是北城分局的,是赵武海吧,我们找你了解点情况。”
“早上你出门的时候是几点?路过4楼的时候,有没有听见什么异常的动静?或者说在403户有没有见到什么可疑的人士。”
“早上是7点20左右出的门,路过4楼的时候,没见到什么可疑人士,也没听到什么其他别的动静,倒是那个时候儿6楼有动静。”
“6楼?什么动静。”
“好像是6楼的下水道也不知道是马桶堵了,找了两个疏通的工人上门,我那时候刚好出门,听到了他们楼上的对话......”
“6楼哪一户?”
“6楼2户,602。”
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是死者在小区内没有什么熟人,经常是自己一个人上班,一个人下班,除了下楼扔垃圾买菜之外,基本上是不出门的。
从这点可以判断,凶手应该不是本小区的,如果是同一个小区,还对死者有意思,不可能说从来都没主动打过招呼。当然也不排除那种变态狂,暗中跟踪,然后在今天忍不住了,犯下了这样的罪孽。
不过这样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国内的奸杀,超过八成是激情作案,很少有蓄谋已久的熟人作案。
而目前来看,这两个从外面来的维修下水道的工人,时间符合,也符合激情杀人的这个概念,并且他们上6楼,也会从4楼路过。
“好的,我知道了。有什么新的线索,请及时联系我们。”
挂断了电话,江一和马骅对视一眼,然后同时点头,朝着6楼上楼了。
来到602户的门口,江一直接敲门:“警察办案了解情况。”
嫌疑人目前锁定的是那两名维修工人,所以就直接说警察办案,如果锁定的是这一家的人,10年代前通常是用查水表、查电表,10年代后警方一般用的是外卖、快递或者是天然气检修这些理由。
门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开了,开门的是一个少妇,皮肤保养的很好,很白嫩,也很会打扮,哪怕是一个人在家,也画了精美的妆容,穿着黑色吊带睡裙,胸前两个肉包呼之欲出。
江一:.......
马骅:.......
两个很有道德的成年男性都纷纷低下了头。
江一很快调整过来了自己的状态,毕竟楼下早上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奸杀案,目前要做到分秒必争。
“你好,我们想了解点情况。”马骅还低着头,看上去身形有些僵硬,江一就上了:“早上你们家是不是来了维修工人?”
“是的。”
“他们是几点来的?”
“我7点起床去上厕所,往马桶里丢纸不小心丢的有些多了,厕所就堵了,我老公打的电话......”
“所以是几点来的。”
“差不多七点半左右。”
这和5楼那个女人的丈夫的回答是一致的,而法医推断的死亡时间,也就是八点左右。
“从他们进门到最后离开,他们有没有出去过?”
“没有。”
“他们几点走的?”
“疏通很快,他们拿着个工具嗡嗡震动了两下就通了,七点半来的,最多七点四十就走的。”
“他们是骑车,还是开车?”
“骑的车,他们来的时候我在阳台搭衣服,看见了。”
“好。”线索这就出来了,江一从少妇这里要了一个维修工的联系方式,然后就若有所思的下楼了。
下楼的时候,江一身后的马骅道:“我给他们打电话让他们过来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