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第167节
眼睛睁开已经是早上八点多,清晨的太阳洒满整个房间。
“今天是个好天气啊。”
方青叶爬起来,穿好衣服去洗漱。
这时候手机响了,他一看是石光荣打来的,就按了免提键。
“青叶,起床了吧?一起吃早饭。”
“吃早饭?你在哪?”
“我就在你住的酒店一楼大厅里。”
“这么早你就赶过来?”方青叶有点惊讶。
“不早啦,天亮了两个多小时。”
“那好吧,我在洗漱,你稍等。”
方青叶洗漱穿完,出门坐电梯到了一楼见到石光荣,发现他脸色有些难看。
“昨晚喝多了?咱们三个人才喝了一瓶酒,不多吧?”方青叶关心问道。
“酒没喝多,是晚上没睡好。”石光荣叹口气。
“我又失眠了。”
第225章“我从不小看我对手,但我依旧坚持我的想法”
“你呀,昨晚喝了点酒,不至于兴奋成那样吧?走,去吃饭,边吃边聊。”
方青叶带着石光荣上了二楼餐厅,各自打了饭菜,坐在一起吃起来。
“青叶,你对昨天我同学那番话,有什么想法?”石光荣迫不及待问道。
方青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你那个同学赵燕京,到底有啥来头?”
“他们一家三代都在金融系统工作,爷爷建国前就在解放区搞金融,父亲在央行工作,母亲在开发行。”
“背景很硬啊。”方青叶笑道。
“那是,典型的根正苗红,在我们一帮同学中是比较牛逼的,所以你也不用怀疑他昨晚说的话是否准确,他不会骗我。”石光荣说道。
“看来,你那个同学要做空郑棉。”方青叶淡淡说道。
“对,昨晚他也是好意提醒我,不要和他作对,否则就是鸡蛋碰石头,输得很惨。”
“所以,你现在开始否定以前自己的想法?”
“我不知道,该坚持我原来的想法,还是听从他的,所以我昨晚我彻夜难眠。”石光荣轻轻叹口气,说道。
“其实,你内心中已经开始听从赵燕京的意见。”方青叶说道。
石光荣没有回答而是看着方青叶:”你呢?咱们说好的,共同进退。”
“我不会变。”方青叶拿起餐巾纸轻轻擦拭下嘴,淡淡回了句。
石光荣听了有些惊讶:“你不变?难道你不相信赵燕京昨晚说的那番话?”
“我信,但他的那番话还不足以让我改变我的想法。”方青叶说道。
石光荣听完呆呆看着方青叶,不知道说什么好。
“还不足以?”
“对,我更相信你去鲁省棉区的调研,这是基本面,另外国内纺织业形势较好、需求很旺,就这两点我认为棉花价格必然上涨,期棉怎么会下降?这是趋势,任何人不能和趋势作对!”
“可赵燕京背靠国投信安,据我所知,掌握数十亿的资金,如果他做空力量不可小觑。”石光荣发反驳道。
“所以,比起赵燕京说的那些消息,你更担心的是他手里数十亿的资金吧?”方青叶盯着他。
石光荣没有否认。
“是的,青叶,不要小看他。”
“我从不小看我对手,但我依旧坚持我的想法,至于你,自己决定吧。”
说完方青叶站起来,笑道:“今天去不去钓鱼?昨天没过瘾。”
还钓鱼?
石光荣有些无奈,现在这情况,哪有心情去钓鱼?
但看到方青叶兴致勃勃的样子,也不好扫他的兴,就答应了。
这次方青叶没有开自己的新车而是坐石光荣的车,两人回到虹桥广场,取上钓具后,又直奔昨天去的鱼塘。
开始天气不错,晴空万里,但中午过后,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没过多久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两人赶紧收拾摊子,打道回府。
坐在车里,石光荣看着外面大雨,说了一句:“奇了怪了,大冬天的,竟然下这么大雨。”
“所以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些东西看似不可能,但确确实实发生。”方青叶感慨道。
石光荣听完扭头看了他一眼:“青叶,我觉得你这是话里有话。”
“哈哈.开车走吧。”
石光荣把方青叶送回酒店,方青叶告诉他,明天他就返回南新,依旧按照原计划买入期棉。
石光荣心情复杂的开车回了,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方青叶如此笃定期棉价格继续会涨?
回到自己的公司,石光荣向蒋一玲详细说了今天和方青叶聊的话,蒋一玲也皱起眉头。
“光荣,那你怎么办?到底听赵燕京的,还是方青叶的?”
石光荣没有说话,端着茶杯陷入沉思。
看到石光荣这样子,蒋一玲又出了个主意:“要不,打电话再问问赵燕京?透透他的口风?”
石光荣却摇摇头。
“昨晚吃饭,赵燕京已经说的很清楚,他是搞公募的,有自己的规矩,能给我透露这些信息完全是冲着我和他的同学关系,再问,会被他笑话。”
“可是,他给你透露这些信息,让你现在陷入两难境地。”
“是啊,两难境地。”石光荣喃喃说道:“但最终是要作出选择的.就按照方青叶说的去做,做多!”
“为什么?”
蒋一玲想问,但看到石光荣的表情却没问出口。
男人一旦做出决定,就不要再干扰他的思绪。
在申城浦东的一个高档小区里,赵燕京坐在客厅沙发上,接听电话。
是叶庆军的电话。
一个是来自上层精英,一个是江湖草莽,两人的相识也很有戏剧性,还要从宁波敢死队说起。
前几年宁波敢死队在A股市场上以抢“涨停板”闻名,以吃庄家为生,果断吃进,火速撤离,平均三天打一只股票。
这种不按套路,凶狠的打法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于是通过某种渠道给予警示,不能再这样玩下去!
也就是这时候,赵燕京南下申城,认识了敢死队成员之一的叶庆军。
很快,叶庆军退出敢死队,转战期货市场,而敢死队这个团队不久也解散,各自寻找出路。
今天早上,赵燕京给叶庆军打电话问他了解方青叶这个人,下午就回了电话。
“赵总,方青叶确实是南新人,以前是东方行南新支行的行长助理,去年十月份辞职,和石光荣一样在县城开了一家苗木花卉公司。”
“两人果然是臭味相投。”赵燕京哼了声。
“至于在期货方面,除了去年和石光荣一起炒期棉赚了一笔外,别的没什么动静.哦,还有件事。”叶庆军说着似乎突然想起什么。
“什么事?”
“根据我们调查,方青叶在九月份做了一次期棉的末日轮期权,运气比较好,赚了将近一个亿。”
赵燕京听了略微有些惊讶:“胆子倒不小,竟然敢做末日轮期权?”
“是啊,很少人敢玩这个。”
“我知道了。”说完赵燕京就挂了的电话。
第226章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在申城另一处别墅里,一个中年男人看着扔在茶几上的手机,也陷入沉思。
他就是叶庆军,旁边还坐着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男人,是他的心腹陈嘉合。
陈嘉合是个残疾人,一直跟着叶庆军,在期货界也小有名气,视野比较大,预测比较准。被称为当今“小诸葛”。
叶庆军在期货市场上的每次大的战役,由这位军师来选择时机。
看到叶庆军放下电话,陈嘉合就问道:“庆军,赵燕京是不是要做空郑棉?”
“对,其实我不关心那个方青叶是谁,关心的是赵燕京的态度,虽然在电话里他没说,但我更感觉到,他要做空期棉!”
“那我们怎么办?我们原计划是要做多的。”陈嘉合问道。
叶庆军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你的意思?”
陈嘉合倒也没犹豫:“如果从技术、时机上看,我坚持我自己的意见,做多。”
“可是,做期货并不仅仅只考虑这些啊。”叶庆军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口陷入沉思。
“我知道,你是考虑赵燕京的态度,做多就相当于和他作对,害怕得罪他。”陈嘉合淡淡回了句。
“你呀说话不要这么直接好不好?如果传出去,让外人知道我叶大户如此胆小怕事。”叶庆军一脸苦笑。
“人胆小也能活得长,在期货市场也是如此。”陈嘉合笑了笑说道。
“哈哈.”叶庆军笑起来。
“那我们就不赚这笔钱了,看戏吧。”
方青叶下午就回到南新。
对于赵燕京说的那些信息以及他本身要做空,方青叶并不很担心,因有些话,他没给石光荣说。
2010年国内的整个经济环境过热,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这些词就这个时候发明的,棉花市场也不例外。
衣食住行,衣是排第一位的。而且棉花属于战略资源,军事上更是火药的基本原料。棉花一旦动起来,整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成本都要拉起来,通胀影响全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