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第252节
可方青叶电话还没打过去,石光荣先打了过来。
“青叶,在南新?”
“没有,我在申城。”方青叶躺在床上拿着手机懒洋洋说道。
“你来申城了?刚好,我有事要找你。”
“行吧,我在外滩滨江欣景大酒店605房间。”
“好,我马上过来。”
现在没什么事,方青叶打开随身带的笔记本电脑,泡了杯茶又开始观察这两天的沪胶行情。
快一个小时,方青叶听到敲门声,就过去开门看到石光荣站在门口。
“我以为你会住你公司下面酒店呢。”石光荣看了看房间布置,又忍不住吐槽道:“不至于吧?竟然还是双人间?!”
方青叶自然没说这次是陪苗宏斌父子来,给人家订的双人间自己也不好单独开个豪间。
于是没理会石光荣的吐槽,而是问道:“你找我什么事?”
石光荣没有再说这个话题,突然看到放在桌子上的笔记本屏幕,过去看了看突然哈哈笑起来。
“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怎么,你也看上沪胶?”方青叶问道。
“对,我找你也是这事,既然你也盯上,那我就不用再废话,我看沪胶跌的也差不多,我们可以进场了。”
方青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端着茶杯喝着茶,思索着什么,过下突然问道:“革伟东他们几个,最近有什么动静没?”
“革伟东三人在今年初在郑棉期货上惨败,据说每人的亏损大约十个亿,元气大伤。革伟东去美国准备炒纽约期货,付海堂和临光茂两个也没啥动静,听说临光茂还回了燕京。”
方青叶听了有点惊讶:“就这么偃旗息鼓了?”
“这我就不清楚。“石光荣摇摇头:“不过我想,这几个人都是在期货市场摸爬滚打十几年,也都见过大风大浪,估计不会一蹶不振,没准和我们一样在瞅机会。”石光荣分析道。
方青叶听了点点头。
确实有这种可能,今年的期货市场不如去年,大众商品无论是期货还是现货都是下跌趋势,反弹力度比较弱,想做多需要很好把握机会。
“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建仓,不过,光荣,你在申城门路比较多,多注意点市面上的消息,特别是那几个人,我心里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不好的预感?你说他们会针对我们?”石光荣马上明白方青叶说的话。
“我不敢肯定。”方青叶思索着:“他们在郑棉上赔的确实有些惨,这里面多多少少有我们的原因,否则那个临光茂放出话来要收拾我们。”
石光荣点点头。
方青叶分析的很有道理,否则今年年初他还跑到南新说是找方青叶一块钓鱼玩,其实也是想远离申城躲一段时间。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人在不理智状态下有时候会做出疯狂举动,不得不警惕。
“搞那些古惑仔做的事,我估计可能性不大,但在期货上跟我们使绊子甚至对着干,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咱们注意点。”
方青叶分分析到这里突然问道:“光荣,你在期货公司内部有认识的人不?能不能查到这几个人的持仓情况?”
“有!但是要打听清楚需要花费点功夫。”石光荣实话实说。
方青叶自然明白石光荣这里所说的“花费点功夫”是什么意思,不仅是精力,还包括金钱。
于是他说道:“如果需要花钱,算我的一份。”
“不用不用,这点小钱算不了啥。”石光荣赶忙说道:“你就等消息好了!”
既然如此,方青叶也不再勉强,两人商定现在开始逐步建仓。
“我们炒几月份的合约?我觉得快进快出,7月份RU1107合约就行了”石光荣提出自己的建议。
按照沪胶规定,沪胶的交割日是单月的15日,现在四月底,炒七月份合约自然比较合适。
沪胶的交易单位是每手 10吨,保证金是8%,两人决定各自买1万手,按照今天沪胶价格是29000元/吨,也就是各自投入大约2.3个亿。
沪胶的盘子要比郑棉要大,最近这这段时间的交易量都在30万手左右,所以两两万手合约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全部买进。
方青叶准备明天返回南新。
“光荣,这次一定要注意市面上的消息,尤其那几个人!”
下午,方青叶在电话里不忘给石光荣交代。
第350章 偶遇徐云云
石光荣自然满口答应。
“青叶,明天你就要回南新?晚上一起吃个饭。”石光荣又说道。
“算了,你住的离我这开车要一个小时,太麻烦,咱俩也不必这么客气。”方青叶婉拒石光荣的邀请。
听方青叶这么说,石光荣也没勉强,说下次来申城我们再聚。
打完电话,方青叶看看时间是晚上六点半,天快黑了也到了吃饭时间。
不过方青叶肚子也不饿,酒店的饭菜吃了这两三天早就腻了,干脆去外面找点小吃。
听说对面路家嘴富城路上有个夜市,方青叶准备去那里顺便逛一圈,晚上开车逛夜市不方便,方青叶打算坐轮渡过去,也就20多分钟路程。
这里是小吃一条街,晚上人确实热闹,既有闲逛的游客,也有穿着西装革履的附近的写字楼的白领。晚上要加班所以来这里吃点可口的小吃也顺便逛逛换换脑筋。
这里的小吃花样品种很多,不仅有本地的小馄饨、生煎包,也有外地小吃,像东北的锅包肉、重庆小面、川省担担面摊主还操着一口川省话大声吆喝。
“担担面,川省正宗担担面。”
好像是个姑娘的声音。
方青叶对麻辣东西吃不惯,自然不感兴趣,但听到那个说着川省话吆喝的姑娘音调,怎么听起来有些耳熟?
走过去一看,就看到一个长的小巧姑娘,留着短发,手里拿着勺子,腰间围着围裙,冲着行人大声吆喝。
我去
方青叶愣住了。
竟然是徐云云!
徐云云曾经是大世界的公主,去年秋天辞职离开南新,临走前还专门找到方青叶聊了会。
从此以后方青叶就再也没有姑娘的音讯,只知道她说来申城重新找工作,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到她。
徐云云也注意到前面不远处看着她发愣的青年,马上认出是方青叶,又惊又喜,赶紧招呼:“方公.方总,你怎么来这里?”
“我到申城办点事,晚上没事来这里吃点小吃。”方青叶回答了句,又打量下小摊。
一套液化气灶,上面放着一口锅里面热水翻滚,旁边有辆三轮车支撑着案板,放着油盐酱醋以及各种作料的瓶瓶罐罐,还有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正在忙着下面。
周围摆着三张折叠式小桌子,以及坐着食客正在吃面。
“徐云云,这是你的小面摊?”方青叶问道。
“是我和王姐一起开的。”徐云云指了指正在忙碌的女人。
那个女人听到徐云云介绍她,就朝方青叶憨厚笑了笑,又继续忙自己的操作。
徐云云告诉方青叶,王姐和他老公一起来申城打工的,都是川西A坝人,他们碰巧租房在一起。
王姐的老公在一家企业当保安,王姐本来在一家酒店当服务员,既辛苦又挣不到钱,两人熟悉后一合计,就想在夜市上摆摊卖家乡的担担面。
“生意怎么样?”方青叶问道。
“还可以吧,就是累点,不过挺好。”徐云云笑道。
方青叶仔细看了看姑娘,虽然没有原来在大世界时候那么白,但气色却好了许多。
“方总,让王姐给你下一碗担担面,尝尝我的手艺。”徐云云热情招呼。
“我吃不惯辣的。”方青叶看着顾客碗里红油发亮的面条,说道。
“那我给你下碗抄手吧?不放辣子。”
方青叶点点头,就坐在一张空桌子边。
那个叫王姐的女人立刻往锅里扔了几个抄手,徐云云喊了一阵,又开始帮忙包抄手,动作相当麻利。
“徐云云,你和你爸爸联系了吗?”方青叶又问道。
“我给我爸打电话啦,还专门一张我摆摊卖馄饨的照片寄回去,我爸看了很高兴。”女孩说道。
挺好。
徐老师再也不用为自己的女儿担心。
抄手很快端上来,只放了一点虾皮和葱花。
抄手和馄饨看上去不太一样,但吃起来味道却差不多,没放辣子,清淡爽口还可以。
量不算多,不过今天他肚子不饿,吃了一碗刚好。
他准备要付钱,却被徐云云拒绝,说你在南新县城帮助我许多,一碗馄饨算什么。
帮助很多?
其实自己真没帮姑娘啥忙,去大世界玩,自己酒量不行,姑娘卖酒提成也少了许多。
当然这些都是过去。
既然徐云云不接这个钱,方青叶也没再勉强。
临走前两人留来联系方式,方青叶笑着说如果以后我来申城继续来吃你做的抄手。
等方青叶离开后,刚才忙碌一直没说话的王姐才问徐云云:“云云,他是谁呀?”
“南新城有名的大老板!”
王姐知道徐云云在南新城一家酒店当过服务员,又看了看方青叶的背影说道:“不太像啊,很有钱?”
“嗯嗯,有多少钱我不知道,但人家向咱们A坝州捐了三千万提高民办教师待遇!”徐云云说道。
“啊?你说的那个大善人就是他呀。”王姐一脸震惊:“你们怎么认识的,看来很熟?”
“我不是在酒店当过服务员嘛,方总经常去我们那家酒店吃饭,所以就认识了。”徐云云一脸若无其事的,王姐也就相信了。
“赶紧忙吧,客人等不及了。”徐云云催了句,两人这才停止聊天继续忙起来。
再说方青叶回到酒店,在QQ和白藕聊天说了自己晚上在申城夜市上偶遇徐云云的事。
白藕听说徐云云自己摆摊卖馄饨也很高兴,说是有时间来申城也要吃她做的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