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第307节
“哪家?”方青叶问道。
“京东。”
“京东?京东商城?不过它的规模要比淘宝网小的多。”王晨阳说道。
“那也是流量啊,总比没有强.我挺看好京东的,虽然总体没法和阿里巴巴相比,但在电商这一块完全可以和后者掰掰手腕。”
“那好,明天我就去燕京.需要给张煦浩他们说吗?”王晨阳又问道。
“我说,这次不需要瞒着他们。”方青叶说道。
第二天,王晨阳带领助手离开申城,前往燕京。
方青叶并没有急着离开申城,除了饿了么这边,还要关注明日立方。
三天后,王晨阳从燕京打来电话,京东愿意投资饿了么,并且提供京东商城的入口。
第429章 花生滞销,贷款难还
京东这次带队来申城进行投资谈判的是京东集团投资副总裁常斌。
相对于阿里巴巴的磨叽和傲慢,京东这次谈判非常顺利,双方很快达成协议,京东集团向饿了么投资八个亿,同时提供京东商城的一个入口。
为此,饿了么第四轮融资全部结束,拓方科技所占的股份比例从32.5%下降到24.3%,但依旧是饿了么第一大股东。
方青叶办完饿了么集团融资的事就返回南新,在申城待了将近20天,静海银行有些事等着他回去处理。
这不,今天早上刚进银行自己的办公室,赵文君就拿着一份资料敲门进来。
“方行长,咱们银行存款余额,截止到昨天已经翻过80亿大关!”赵文君说着眉飞色舞。
“又多了将近二十亿?主要来自个人还是机构?”方青叶问道。
“机构,主要是还是政府部门,县上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单位陆续在咱们银行开设了账户,其中财政局下属的国库支付局以及非税收收入局分别转存过来两亿元。”赵文君说道。
赵文君说着心里却是感慨万分。
尼玛的,当初我找到这些部门领导,求爷爷告奶奶,有的象征性存点,有的干脆理都不理。
看看人家当行长,这才一个月时间不到存款就猛增到80亿!
人和人简直没法比啊。
方青叶倒是没多想此事,这里面县政府的股份,二叔又是县财政局局长,不存钱来反倒说不过去。
“赵行长,你拿的什么文件?”方青叶问道。
“这是最近这段时间我们清理各种欠款详细情况,我让法务部做了一份汇报材料,你看看。”
“行,你先坐。”
方青叶接过材料认真看起来。
“嗯,效果很不错嘛,90%的逾期贷款都有了着落.青谷新禾和谷原农业两家的欠款已经追讨回来了?”
“对,法院提前冻结他们所有账户,准备偷偷运厂里设备又被我们的人盯着,他们运不出去,所以不等法院开庭,他们就乖乖偿还了所有贷款以及滞纳金。”赵文君笑道。
方青叶听完也笑起来:“所以嘛,对待这些老赖不用客气,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真以为欠债的是大爷,以后要叫法务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好的。”
方青叶又认真看着,看到材料中说还有将近10笔贷款没有追回,贷款资金量也不算大,大部分都在10万元之内。
于是问道:“这些都是怎么回事?”
“这些基本都是农户个人贷款。”赵文君立刻解释:“其中有一笔因家庭突遭变故,确实没有还款能力,就是贷款一万元那笔,其余九笔都都与去年花生滞销有关。”
赵文君讲起原委。
原来南新县的江平镇一带,是远近闻名的花生种植村,生产的细荚花生。
细荚花生是本地农民经过长期自然选种,其抗病高产,果型大小均匀、果仁饱满、食味上乘,最近这几年价格一路上涨,所以许多农户纷纷种植,面积迅速增大销路却成了问题。
“去年花生大丰收,亩产平均可以达到600斤,但价格却由原来的4元每斤跌到2元每斤,更重要的是没人来收,许多大户贷款购买了种子、农资以及各种机械,花生卖不出去所以也没法归还贷款。”
听了赵文君的解释,方青叶明白了事情前因后果。
“这几户贷款,当时都是江平镇政府做的担保,当时还是吴明华当书记,张江当镇长,现在吴书记调回城里了,张江又调到柳林镇当书记。前几天我带人找到现在时任的刘安书记和马镇长,他们也没什么好法子,咱们总不能去法院告镇政府,让他们还款吧?”
说到后面,赵文君一脸苦笑。
方青叶点点头。
自己当然不能做这么绝,他突然想到一件事,“这几户的逾期信息上传至到个人征信系统吗?”
“还没有,不过已经我已经安排下去了。”赵文君说道。
方青叶沉思道:“要不暂缓一缓.赵行长,你今天如果没什么安排,咱们现在去一趟江平镇,找一户农户家实地情况看看如何?”
“行,我去安排一下。”
二十分钟后,方青叶和赵文君下楼上了一辆奥迪A6L,这是原来村镇银行留下的公车,一般都是张晓军使用。
方青叶当行长之后,也没规定必须是自己的专车,所以两个副行长出去办事的也用这辆车。
同行的还有一辆帕萨特,里面坐着信贷部部长白海红、法务部部长郭燕飞。
两辆车一前一后出了县城,向西南方向驶去。
“咱们去的这家户主叫卢永兵,是远近闻名的花生种植大户,一共种植了150亩,贷款15万元。”在车上,赵文君向方青叶汇报农户基本情况。
“150亩?不少啊。”方青叶笑道。
“是啊,前年种植了60亩听说赚了不少,尝到甜头,去年一口气扩大到150亩,产量上去了,结果价格却跌下来。”
“搞种植业就是这样,特别是这种经济作物,风险其实很大,俗话说谷贱伤农,其实别的农产品也一样。”方青叶感慨道。
就在方青叶和赵文君在车上闲聊的时候,后面的帕萨特上,白海红和郭燕飞也在闲聊。
“老白,说你这次方行长去农户家实地查看,要看什么?”郭燕飞问道。
“赵行长不是说过吗?了解实际情况嘛。”白海红说道。
“可我们法务部提供的报告中写的清清楚楚,欠债人基本情况、逾期还款的原因,以及我们采取的措施等等,难道是认为我们工作不力?!”
听到郭燕飞的吐槽,白海红侧头看了他一眼笑道:“老郭,你想多了吧?人家是一把手,刚刚上任,下来了解了解实情很正常啊?这叫接地气!”
“对对,接地气.地气容易接,问题怎么解决?总不能像对待青谷新禾那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把人家农户家大门拿封条贴上吧?”
听了郭燕飞的话,白海红看了一眼正在专心开车的司机,没再说什么。
第430章 种植业不赚钱啊
江平镇距离南新县城也就30公里的样子,开车不到四十分钟就到达,卢永兵家所在的村叫鄂娉村,车辆最后停在一家小院子门前。
这是一家南新常见的二层小楼,两人下车后,白海红前去敲门,开门的是一个中年妇女,她看到众人,脸上露出悲凉的神色:“你们又来了,我们现在没真没钱,要不你们让公安把我们抓走吧?”
白海红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道:”今天我们方行长和赵行长来实地看看情况,卢永兵在家吗?”
“在。”
众人跟着女主人进了院子,方青叶打量了下,和南新普通农户家庭没什么区别,引人瞩目的是院子东边靠墙搭个棚子,里面放着好几台样式不同机械。
就在这时候,从楼上下来一个披着外套的中年男人,身材消瘦皮肤黝黑,他看到赵文君,一脸苦笑招呼了声。
“卢永兵,这是我们的一把手方行长。”赵文君介绍道。
“你好。”方青叶微笑着着主动伸出右手。
卢永兵脸色微微诧异,他没想到静海银行的一把手怎么这么年轻,但也没多想赶紧握手。
“这些都是你们种植花生用的机器吧?”方青叶指着棚子里的机械说道。
“对。”卢永兵带着众人来到棚子前,逐个介绍:“这是播种机,这个是联合收获机、摘果机、植保喷雾机、花生清洗机方行长我贷款主要就是买这些机器,除了在你们行,我还在农商行贷款10万。”
“这些机器是不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方青叶问道。
“是的,人工播种时一亩地一天需要4个人,现在播种机一天能播40亩地;采收环节,一台花生联合收获机一天能收20亩,只需200元柴油费,按照人工采收每天1000元计算,这样折算下来可节约800元。”
卢永兵如数家珍:“所以我下决心贷款购买这些机器,可没想到的是花生价格下跌的这么厉害,别说赚钱,连贷款都还不上。”说到最后,卢永兵一脸苦涩。
看完机器,方青叶回到堂屋里,和对方拉起家常,卢永兵告诉他自己有个儿子正在上大学,孩子的学费以及家里的开销基本上都是靠这一季花生。
“看看,这就我收的花生。”卢永兵又把方青叶带到一间房子里,里面整齐的摞着蛇皮袋,全部鼓鼓囊囊的。
“这种晒干的带壳花生,像我们这种存放方式,顶多放一年,时间长了花生就有可能变质发霉,卖不出去喽。”卢永兵说道。
“也就是说,要在今年秋天新花生上市之前卖出去?”赵文君问道。
“对,而且新花生上市,陈花生更不好卖。”
“花生收割完,这一季你们种什么?”郭燕飞插话进来。
“小麦和油菜,可都不赚钱啊,小麦亩产600斤左右,收购价每斤一块一分钱,一亩地才收600块钱多点,再加上每亩70多块种粮补贴,不到700块,可是籽种化肥、农药、水费、雇工机械.乱七八糟算上来还亏本!“
“油菜好点,亩产500斤每斤两块三,一亩地也就1100多,保本没问题还能小赚点,但想致富根本不可能。”
卢永兵算了一笔账,在座的人点头,好多都在农村干过现在情况确实如此。
农业尤其是种植业不赚钱。
就在这个时候,院子大门被推开,进来三个人,为首的约莫四十岁,穿着一件灰色夹克带着眼镜。
方青叶也认出来了,是江平镇书记刘安,就向外走去。
“方行长。”
“刘书记。”
两人热情握手。
“这位是鄂娉村的于支书。”刘安又给他介绍旁边一个五十岁的男人。
“方行长,我听于支书说银行的人来村上,就赶紧赶过来,没想到是方行长你亲自下来。”刘安笑道。
“我主要是来了解了解实际情况。”方青叶说着,瞅了于支书一眼,不过还是和对方握握手。
众人重新回到堂屋,坐下后方青叶就把刚才了解的情况简单说了一遍。
刘安听了点点头“卢永兵说的是实情,种粮食不赚钱,所以镇上鼓励农户种植经济作物,尤其是细荚花生,这是我们江平镇的特产,可是这个价格让人琢磨不透啊。”
“李书记,你们全镇去年种植了多少亩花生,产量多少?”方青叶又问道。
“大约2两万亩吧,总产大约6000吨,根据我们统计,将近三分之二的花生滞销,还在农户家里,就像卢永兵这样。”刘安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