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第385节
就是个什么鸭脖连锁店也要考虑成本呢。
“二叔,我没那么大的胃口,即便是得到银监会的批准,我也不可能像五大行那样分支机构开遍全国.你看看百年老店交通银行,还有招商、兴业这些大银行人家的分支机构也是集中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开银行是要算成本的!”方青叶耐心解释。
“行,开个玩笑嘛,经营方面你比我懂.说增值税的事,那增值税统一由总行缴纳这事,这次要经过国家批准了?”
第542章县上想拿这部分税收,你们自己得主动点吧?
“那这,就要靠路书记和王县长了。”方青叶呵呵一笑:“我可不认识财政部和税务总局的领导。”
“哎路书记他们也不认识啊,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快。”电话那头方建华叹口气:“这样,还是先搞定咱们省内的事。”
“省财政厅也没批下来呢,这件事还是县上领导要帮忙。”方青叶又提醒道。
“呵呵,小叶,你这是责怪我们县上领导不操心是吧?”电话那头方建华笑道:“你放心,王县长打算这两天专门为此事去一趟省上,找有关领导解决此事!”
“那好,这件事由我们邓行长负责,让她陪着王县长去省城。”方青叶说道。
“也行.让邓行长准备好相关资料,等县上电话。”
“好的。”
两人又聊了几句,就挂掉电话。
其实方青叶听出来了,二叔是想让他陪着王县长一块去省上。
可他不想去。
大热天跑到徽京这个火炉去干嘛?
求爷爷告奶奶?不去!
再说了,这件事你们县领导更加积极才对!
原来银行纳税主要是两部分: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
按照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诸如像银行这样的,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也就是说,总行和分支机构在各地各报各的,互不干涉!
但国内的事情就是复杂,为了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于增值税缴纳又补充了一条:
经国家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财政、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固定业户的总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但在同一省(区、市)范围内的,经省级财政、税务部门审批同意,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
五大行就是这样,全部由总部上缴国家。
以前静海银行的营业地域就是南新县,自然不存在这个问题,自从方青叶接手后,扩大到静海地区,县上领导当然还是想把总行和支行的增值税全部留在南新县,于是就抓住这个补充为依据,积极和省上有关部门沟通协调。
结果这次突然又扩大到全国范围!
不过方青也不着急,既然县上想拿这部分税收,县上领导多跑腿多出力!
哪有那么多便宜可捡?
否则他自己早就搞定此事。央行罗司长那句话,有问题直接找他,不是随随便便说的
这件事由邓蕙配合县上有关领导办理,方青叶就不再考虑,他现在想的另一件事。
在申城成立静海银行的分支机构,最好在央行把静海银行作为金融经济试点银行的正式文件下下发前就搞定!
方青叶喝着茶考虑这件事,想了想又叫胡玲玲把赵文君叫过来。
等赵文君过来方青叶开门见山:“赵行,咱们前几天商议的要在申城浦东设立新的支行这项工作,就由你来牵头负责吧?你在申城银行界干过两年,对那边的情况相对比较熟悉。”
赵文君很痛快的答应:“行,那将来浦东支行人选?”
“这个我还在考虑中,先不急.你组织一个专班开始进行各项工作筹备,人你自己挑。”
“那”赵文君沉默了下又开口道:“我想让柳林支行的副行长魏航做我的副手,毕竟我还有银行这摊子事,恐怕忙不过来。”
“魏航?”
“对,魏航在基层银行工作,有经验,毕业于苏省第二师范学院,也是正儿八经的本科生。”
赵文君知道方青叶此人非常看重学历,所以又补充了句。
方青叶沉吟了下同意了。
“行,就按你说的去办,等邓行长回来咱们开会做个会议纪要,然后用正式文件下发到各个支行。”
赵文君走后,方青叶依旧在考虑这件事。
交给赵文君去筹办,方青叶是很放心的,他现在想的是未来的浦东支行行长人选!
赵文君的心思他何尝不明白?
但这个支行行长职位可不是随便找个人来当的!
学历、经验、知识储备、魄力缺一不可
可手头似乎没有多少合适的人选。
有些头疼。
后面再想办法吧。
方青叶想着端起茶杯。
再说赵文君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坐在老板椅上沉思了会,拿起手机打了一个电话。
是打给魏航。
“老魏,说话方便不?”
“我在企业做贷款现场审查呢.稍等。”
过了几分钟,魏航的声音又响起:“现在方便了,你说。”
“行里要在申城的浦东设立新的支行,这件事你知道吧?”赵文君问道。
“知道啊,会议纪要已经下发到我们支行了。”
“方行长叫我负责筹办,成立专班,我想把你调到专班做我的副手,方行长也同意了,你把手里的工作整理下,等正式文件下发就来城里报到。”
电话那头,魏航沉默了下才说道:“谢谢你,赵行。”
“和我客气啥?咱们是老熟人,这是一次机会希望你能抓住。”
魏航明白赵文君话里的意思。
按照惯例,新支行的项目筹建人最后都是支行行长,这两年筹建的平东、舞阳等支行行长人选,都是如此。
浦东支行比较重要,由赵文君亲自挂帅筹建的,但将来不可能兼任这个支行行长这个职务。
行里现在一共才两个副行长,忙的不可开交,如果赵文君长时间在申城,那把邓蕙岂不忙死?
那么担任赵文君的副手将来有很有可能是浦东支行的行长!
魏航想到这些,顿了一下才说道:“赵行,谢谢你的良苦用心,不过恐怕方行看不上我.但不管将来怎么样,筹备工作我都会全力以赴!”
“好,事在人为嘛。”
到了下午,邓蕙下乡回来了。
按照方青叶计划,马上召开行长会议,将浦东支行筹备工作这件事定下来,然后尽快实施。
但他让胡玲玲把邓蕙叫到自己办公室,想和她单独谈谈。
第543章 静海银行获得“最具有潜力银行奖”
看到邓蕙进来,方青叶招呼她坐,然后自己也离开老板椅坐在沙发区。
“两件事,我和你先沟通下。”方青叶和邓蕙说话不像和赵文君,一向干脆利落。
“第一件事,刚才接到我二叔方县长的电话,这两天王县长就咱们银行增值税申报方式这件事,要去徽京和有关部门领导沟通,你做好准备到时候也跟着去,配合王县长的工作。”
关于县上想把增值税的属于地方那部分全部留在南新,邓蕙自然知道,只是
“方行,王县长去徽京,你不陪同?”邓蕙问道。
“你去就行了,再说这事你一直在负责,业务方面比我熟。”方青叶笑道。
“那好吧。”
“还有,一会我们上会要研究浦东支行筹办的事,我让赵行亲自负责成立专班,他点将让柳林支行的魏航做他的副手。”
“魏行长?工作倒是勤勤恳恳,像个老黄牛,可是让他将来做浦东支行的行长恐怕不合适吧?”邓蕙说话也是快言快语。
“你也说过,浦东支行并不单纯是一个支行,将来要成为静海银行在申城的运营中心,从某种程度而言是第二个总部!类似兴业银行那样,我觉得魏航能力、魄力都不够。”
方青叶笑了:“我可没说将来让魏航担任支行行长啊。”
“那我就没什么意见,咱们开会吧。”
很快就形成会议纪要,最后以红头文件下发到系统各个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班。
赵文君亲自挂帅负责这件事,经常要往申城跑,行里的工作自然没法顾及,方青叶只好又开始自己朝九晚五的工作。
看来还要提一个副行长才行。
不过方青叶瞅来瞅去,系统里各部门、支行的领导,还没觉得谁合适?
上年龄的有经验,可缺乏开拓精神,跟不上现在的形势,行里的中生代如张荣等人,干劲十足,知识储备也能跟上,但经验还不够需要再磨炼几年。
再年轻一些的,行里这两年招来的大学生,更是稚嫩.
哎.
时间到了八月底,天气开始逐渐凉起来,最起码早晚没有那么热。
经过县上领导的不懈努力,省财政厅、税务局等部门终于同意由静海银总部统一向当地税务局申报增值税。
至于正在筹建的浦东支行,没有正式营业也不在此范围之内。
赵文君负责的浦东支行筹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申请筹建的资料已经报给申城银监局,包括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股东或银行的年报、反洗钱制度等。
支行地点已经选好,就在陆家嘴银州街一栋写字楼里,一楼是营业厅二楼是办公地点,现在已经开始装修。
按照行里会议纪要,争取在11月初正式营业,支行员工科室负责人大部分采用公开招聘形式,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具备金融专业背景,熟悉银行业务流程,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优先考虑有相关工作经验者。
但正副行长的却一直空着。
方行长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是公开招聘还是从别的部门支行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