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昭和美人录:肆虐在泡沫时代

昭和美人录:肆虐在泡沫时代 第236节

  但要是换个人来,恐怕卡特的兴致或许不会那么高。

  旁边的摄影机忠实记录着两人会谈时的影像,但独独谈论的内容不会对外披露。

  有关三边委员会、影子政府等等的议题,普通人还是不要知道的好,有些时候,无知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卡特总统,关于伊朗的问题,你打算怎么办?”

  “大卫·洛克菲勒先生跟我谈论过几次,他对此情况感到异常的不满!”

  “希望米国军方能有所行动,最好是重回巴列维时代......”

  听到夏言的转述,卡特苦笑着摇了摇头:“细川先生,我作为民主党的总统,乐意看到伊朗民主化的进程。”

  “巴列维政权的存在,已经不适应当下这个时代。”卡特显然存了几分真心,但米国内部的看法并不统一,他所受到的掣制也颇多。

  夏言用叉子挑了一块牛肉放进嘴里,脸上露出一丝丝冷笑,拿起旁边的湿毛巾擦了擦手,半天也没说一句话。

  仿佛在这样的会谈中,他才是占得上风的强势方。

  如此做派,把旁边的大来外相都看呆了,这么对米国大统领,是不是太过轻慢了些?

  “迂腐,工具无分好坏,只要能保证利益就是好工具。”故作愠怒地丢下手里的湿巾,夏言声音渐渐洪亮,而卡特的气势一下子弱了下去。

  “跟东方的猫论一模一样,细川先生,听说您在那儿也有投资?”卡特拿起桌上的刀叉,渐渐意识到了不对,这就要开始反击。

  “呵呵,我在哪里都有投资!只要有赚钱的可能。”

  “我听说贵公子有家计算机制图的咨询所?需要投资吗?”

  “报纸上写菲律宾的伊梅尔达·马科斯给了他一笔马尼拉的制图业务。”

  夏言是个投机者,对于投机者,多头下注从来不会让他们感觉到羞愧,反倒是会更加助长他们投机的心理。

  菲律宾的贪腐家族为什么要给名不见经传的唐奈·杰弗里·卡特这笔业务,还不是因为他有个总统老子。

  与米国高层保持极为亲近的关系,是马科斯家族即便失势也能躲在米国逃避清算的缘由之一。

  当然付出了许多之后,马科斯家族亦是重新起复,如今菲律宾的那位总统就是伊梅尔达的儿子,所以米国和菲律宾之间有多深的媾和可想而知!

  原本饭桌上还有些针锋相对的意思,但夏言提到这个的时候,卡特的脸上就多了几分笑意。

  “计算机制图真的是未来吗?”

  “那么笨重的工具,总觉得唐奈在浪费时间!”卡特比划了一下电脑的形状,有些自嘲般地说道。

  卡特总统性子绵软,在政治上讲平民主义,对于咄咄逼人的夏言,他并不想追究什么,刚刚两人谈论到他的孩子,倒也算是和缓了两人的关系。

  “呵呵,是未来!”

  “明天早上九点,在酒店三号厅有我的演讲,有关如何走出通货膨胀泥沼的建议。”

  “哦,那我得去好好听一听,你觉得沃克尔的做法对吗?”卡特继续追问道,糟糕的经济状况影响了他的选情,对于之前的任命,他一时间也有几分动摇。

  “我相信保罗·沃克尔先生能解决通胀的问题,但这需要时间。”

  “经济从一个状态转向另一个状态,时间恐怕要以年为单位去计算。”

  卡特总统听完这话,无奈地捏了捏自己的眉心:“那恐怕在我的任期内,看不到这种变化了,是不是?”

  “呵呵,以您的人脉,即便不做总统,也能做不少事情。”

  “如果您愿意,将来我可以入股您的咨询公司。”夏言故技重施,所谓的政商旋转门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唐奈的制图公司,您既然觉得前景不错,为什么不去看看呢?”

  说着,卡特从秘书手里拿了一张便签,在上面写下儿子公司的联系电话,笑着将之递给了夏言。

  很明显,这位总统先生并没有拒绝夏言的投资,只不过他想先看看夏言诚意。

  另外他还有一丝丝的野望,即便洛克菲勒不支持他,难道他就不能竞选成功吗?

  单做一任的总统,有什么意思呢?

  能猜到他那些心思,夏言脸上露出极为灿烂的笑容,他点了点头:“好的,我安排大提琴投资与他尽快接洽。”

  “对了,您应该和基辛格先生很熟吧?”

  “我的一位英伦女伴,入股了他的咨询公司。”

  卡特盯着夏言的脸颊许久,最后才有些忍不住地笑了:“细川先生,您真是个了不起的说客。”

  “原本我对于今年大选的执念很重,但经过您这样的开导,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言外之意已经极为明显,或许只有他真正输掉选举的那天,他才有可能接受夏言的建议吧!

  “细川先生、大来先生,感谢你们同我共进午餐。”

  “希望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嗯,明早的演讲,我会过去的。”卡特拍了拍夏言的肩膀,笑着离开了酒店的餐厅。

  目送着总统一行的背影,大来转头看着夏言打趣道:“你这翻译可是有点不称职,光顾着跟卡特总统聊天,我在旁边看得真着急。”

  “你们两个的语速太快,我听得也有些云里雾里,怎么,你们起了争执?”大来好奇地追问道。

  “哪里有什么争执,不过是卡特总统想让我入籍米国,我没有同意而已。”夏言满嘴跑火车,根本没个真话。

  大来也是苦笑,他是个传统型的学者,对于米国内部的倾轧也只是略知一二,刚刚夏言的谈话内容让他很是不解。

  他知道,即便向夏言询问,也不会有什么答案的!

第525章 有关“新经济”

  威尼斯峰会所在的酒店人员有点奇怪,今天似乎没有什么重要会议,但几家政要却早早地就用了早饭,在大厅中等待着。

  其中不仅仅有英国的女首相、法国的总统,就连美国的卡特总统也提前到来。

  见他们几位都盯着远处的会议厅,工作人员在酒店主管的催促下,便也提前将会议厅的大门打开。

  时任意大利总理弗朗切斯科·科西加亦是闻讯而来,他看着几位政要齐齐进入那间会议厅,也是感觉有些奇怪!

  “那里将要举办什么会议?”科西加好奇地询问道。

  酒店的工作人员看了看记录表,面色也有些诧异:“科西加先生,是一位霓虹人细川夏言的演讲。”

  “这不是某个知名导演的名字吗?”酒店工作人员喃喃自语道。

  知道内情的科西加点了点头,笑着肯定道:“对,就是那位你想象中的细川导演!”

  “他......他怎么会来这里?这还没到威尼斯电影节呢!”酒店经理挠了挠头。

  不经意的言语提醒了科西加,他指了指旁边的秘书吩咐道:“等到威尼斯电影节的时候,记得要提前知会我一声。”

  “有参议员跟我说过,戛纳电影节连德斯坦都去了,希望我能支持下本国举办的电影节。”

  “这也算是文化上的盛事,我是该去一趟。”听到这位意大利总理的叮嘱,秘书也在旁边点了点头。

  或许,目的是和那位细川导演谈一谈吧?

  这样等级的富豪,一举一动都极为引人注目,之前夏言对于英法两国股市的狙击并不是个秘密,是以科西加愿与夏言交好。

  七国集团中几乎所有的政要都进了那个会议室,科加西也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就走了进去。

  第一排除了参与七国峰会的首脑没人敢坐,科西加笑了笑,径直走到了前排,他也很好奇这个年轻人到底能讲出什么东西来?

  居然能让米国大统领坐在这里,甚至等待着他的到场。

  带着厚厚的一沓文件,夏言此刻面色严肃,穿着黑色笔挺的西装,大步流星地走上了演讲台。

  “感谢各位的到来!”

  “鄙人在此要进行相关的演讲,有关未来经济的发展。”

  先对着台下鞠了一躬,而后打开自己的文件,如同一个学者般儒雅地朝着下面笑了笑。

  向着两边的工作人员挥了挥手,随即整个会议厅变得极其昏暗,倒是显得中间的投影仪很是清晰。

  夏言将自己整理的一些数据资料放在了投影仪上,笑着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这些数据来自我的细川商社,其中有些数据或许有些粗糙,还请各位见谅!”

  如今这个时代,数据整理和加工往往是个大问题,不像是后世,仅需要动动电脑就能完成对数据的加工。

  举个简单的例子,譬如上市公司分红,现在的信息时代只需要拉个报表、资金到账就能解决问题。

  但在六七十年代,霓虹一个上市公司分红,往往就需要大量的人员去计算统计,甚至还要发出无数的信件......

  “让我们来看下米国的经济数据!”

  “由于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各类消费品的价格居高不下。”

  “尤其是因为石油供给的问题,导致食品、工业制成品的价格持续上涨。”

  “这是相关的图表,其中还有霓虹对米国出口的产品类目以及金额。”

  卡特总统有些错愕,这是拿他当反面典型吗?谁都知道石油供给的问题是怎么产生的!

  “针对眼下通货膨胀的情况,沃克尔先生决定继续加息。”

  “据我对他性格的了解,或许一百个基点、两百个基点都不是问题,只要能扼制通胀。”

  听到台上夏言的打趣声,坐在下面的沃克尔也尴尬地笑了笑,只是这样的言语让其他几位财长听去,心里却多了些警惕。

  米国的借贷利率已经飙到了二十多个点,也就是说现在借出美元的成本太高,这种情况下也会影响各自国家的进出口。

  他们继续竖起耳朵听着,或许这位细川先生有其他的“药方”?

  “抑制通胀,不仅仅要靠着财政手段进行调控,更需要加快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

  “眼下这个时代,我已经看到了太多的可能性。”

  “个人计算机的发展,还有通讯产业的进一步升级,从而带动起来的新兴媒体。”

  “金融自由化是我们前进的目标和景愿,新的时代正向我们招手。”

  “当有一天,我可以利用计算机操作我的银行账户,在威尼斯这个地方,通过某种通讯传输的方式,买入纽交所的股票。”

  “繁琐的报表和计算再不是什么问题,通过对计算机的优化,我们可以节省更多的人力。”

  “到那个时候,恐怕不会再有什么通货膨胀。”

  “资金会以投资的方式,已经进入到那些新兴的产业之中,我们的经济也将变得更加繁荣。”

  当然,夏言在演讲中也夹杂了不少自己的私货,比如金融自由化,对于霓虹这个没有主权的国家,这话即便他不说,也会有其他人说。

  还不如由他来高举这个大旗,反正米国和霓虹相互依存,于他而言,配合着米国人完成对霓虹的收割一点负罪感都没。

首节 上一节 236/7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网球:他实在太听劝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