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昭和美人录:肆虐在泡沫时代

昭和美人录:肆虐在泡沫时代 第592节

  “咱们细川财团可越发强势了,我告诉你们,过段时间细川君可有大动作!”

  也不知道南浦是故意还是无意,反正周围的人都竖着耳朵,想从南浦的大嘴巴里多听些东西。

  英国王室要给细川君授勋?

  难道他手下真参与了英国和阿根廷的战争?极东会大张旗鼓地抚恤战死者,这等消息自然瞒不过有心人。

  立花无奈地都快哭出来,以前也不是没陪过南浦喝酒,喝醉了都谈论哪个姑娘好看,现在怎么说起这些来?

  冲远处的西胜彦招了招手,示意他赶紧来帮帮忙。

  西胜彦无奈地冲旁边的稻盛和夫笑了笑,而后喊了两个昆腾的本部长去把南浦扶住。

  “这家伙不是号称酒豪吗?怎么醉成这个样子?”西胜彦极为嫌弃地说道。

  要不是南浦敦志是他的顶头上司,说不定西胜彦都不大愿意管他。

  “中午喝多了!宫内厅的那些人真能喝!”南浦大声地胡诌着,他得了夏言的授意,专门给霓虹皇室上眼药呢!

  英国王室都准备给夏言授勋,你霓虹皇室无动于衷?

  不说大勋位菊花章,那都是给政府首脑的,但什么桐花章多少给个吧!

  周围的财界人士面面相觑地对视几眼,南浦和宫内厅的喝酒?他要干什么?难不成细川家要派人选妃?

  现在皇室的大事也就这个!

  旁边的西胜彦同样好奇,他的家族虽然小有资产,但和夏言这种老牌华族还是不能比。

  夏言祖先担当大名的时候,他的祖先说不定还在种地呢!

  霓虹这个鬼地方特别重视门第出身,很多时候从姓氏都能看出一个人的背景。

  “南浦桑和宫内厅的人也有交集?”西胜彦小声地问道,但周围的人异常缄默,导致这句问话格外的清晰。

  “那群家伙!我在帮细川君鸣不平,他可是全球有名的企业家,英国都准备授予他巴斯勋章...那个什么大十字勋爵来着?”

  勋章的事情,英国王室那里才刚刚起头,到南浦嘴里就仿佛明天夏言就要授勋似的。

  或许因为中曾根康弘那等老狐狸即将上台,夏言也想多弄些身份上的筹码,好跟老狐狸斗上一斗。

  当然南浦的表演也得了夏言的授意,他需要在霓虹境内秀一秀肌肉,要不然三菱那些家伙还以为他好欺负。

  “把南浦桑扶着去车上休息,等会酒会结束我把他送回家!”西胜彦向着昆腾的手下招呼道。

  目送着两个两个西装男将南浦敦志架着出去,西胜彦终于松了口气。

  在昆腾内部,南浦手段相对温和稳重,而西胜彦的管理方式稍显浮夸,但没想到喝了酒后,南浦更为浮夸些。

  “西胜!”

  “来来!”稻盛和夫和一众财界大佬极为好奇,在南浦走后就把西胜彦叫到跟前。

  “前些天你跟南浦去了趟伦敦?细川君有没有说战争的事情?”稻盛和夫盯着西胜彦的眼睛追问道。

  “好像有吧!我去了伦敦的郊区,那地方都属于他,似乎圈了块训练场.....还有英式的城堡之类。”

  “那地方保镖挺多的,我看连同佣人都快有两百人!”

  超级富豪之所以超级,在于为他服务的人员已经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周围的富商们想想自己的司机、助理,再对比下夏言,区别明显。

  见西胜彦语焉不详,似乎说不出个所以然,稻盛和夫便也没再追问。

  一场酒会上的风波并不起眼,甚至给不少人增加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可传来传去,消息还是传到了宫内厅的耳朵里。

  “什么?那家伙要授勋了?”宫内厅负责人想到在宽仁亲王婚礼上胡闹的那小子居然要被册封贵族头衔,心里就一阵不爽。

  “还说咱们霓虹没给他任何荣誉?”满脑门的汗水滴答而落,负责人不敢耽搁,赶紧把消息上报。

  “要给他荣誉?”

  “给他个瑞宝章?他才二十二岁吧?这似乎不大妥当!”

  裕仁那个老小子眯着老鼠眼睛,盯着他的儿子明仁看了几眼,似乎想听听皇太子的意见。

  不想明仁装傻,就这么直挺挺地站着,并不答话。

  如今霓虹皇室跟吉祥物差不多,仅在荣誉、慈善等方面有些发言权,如果别人都学夏言来逼宫,他们皇室授予的荣誉还有含金量吗?

  “你怎么看?”裕仁看了看自己的妻子香淳皇后。

  如今他们也只能在授予荣誉上有些发言权,其他时候只能参加些仪式,表现皇室的担当。

  “不是还有文化勋章吗?以宣传霓虹电影为名,或是他那本英文小说,给他个文化勋章,这样也不用给瑞宝章!”

  香淳皇后建议道,说实话如果不是英国人准备授勋,她连文化勋章都不大想给。

  毕竟那些得授勋章的,都是上了些岁数,哪里像细川夏言那么年轻,以后拿什么满足他?

第1108章 拧巴的霓虹媒体

  有些事情是瞒不住的,索性也不用瞒着!

  夏言心道他是红龙的主人,迟早有人拿这个来攻诘他,还不如早早把事情曝光。

  眼下红龙虽然没做什么坏事,可将来必定和米国的军事行动同步,如黑水这类干脏活、累活的玩意。

  违背良心的缺德事将来肯定要干,人心不狠,江山不稳,迟早那些血债得算到他夏言头上!

  只不过有些事情报导还需要技巧,他不能如战争贩子般主动挑起战争,而是在撒切尔夫人的“恳求”下不得已介入。

  什么叫当婊子还得立牌坊?大抵如夏言这般!

  根据霓虹的和平宪法,霓虹没有对外派驻军队的权力,但夏言这个算霓虹军队吗?或许不算吧!国际私人武装?

  “这个报导太难写!”山内大介挠了挠头,本就是地中海的发型,现在又得少掉几根头发。

  “注册在米国的国际雇佣兵集团,对外还有博茨瓦纳海军,使用南非的军港,帮着英国人打赢了对阿根廷的战争?”

  “还得给细川君的麾下一个正面的描述!”

  屋内的几个编辑跟着纠结起来,拿起香烟就开始吞云吐雾,他们也发愁啊!这是细川君交代下来的宣传任务,要做不好难免为细川君所厌弃。

  现在细川君手里又不止一家报社,米国的、英国的......未来还有更多,他们难免有“居安思危”之感。

  “要不从抚恤金这个角度着手,我们对比下自卫队的抚恤标准?”手下有个编辑出着主意。

  “这恐怕会得罪自卫队的高层啊!”

  “得罪也就得罪了,谁让自卫队的待遇那么点,说不定下层还会感激咱们。”

  “咱们这次不宣传老板的立场,主要宣传红龙的待遇,至于老板的立场,让其他几家去猜吧!”山内大介一锤定音道。

  人活一世,少不了赞美与诋毁并存。

  夏言同样如此,财富越来越多的同时,即便细川财团的员工私下里都会讲几句。

  如红龙这等要卖命的地方,有时候不满的情绪会更多些,时不时私下里的咒骂也少不了。

  不过随着高额抚恤金的消息传出,红龙中不满的人也没了声音,盖因那些“刺头”已经死在大西洋冰冷的寒风中。

  沸沸扬扬的消息中,最新一期的《每日新闻》格外令人惊讶,上面不仅仅将夏言的红龙雇佣兵曝光了个彻底,还着重把红龙雇佣兵的待遇和自卫队做了详细的对比。

  新闻学的魅力就在于此,原本还在探讨所谓“雇佣兵出战”的合理性,转头就批评起自卫队待遇之低,令人发指。

  “五千万日元的抚恤!”

  “红龙雇佣兵招募非洲外派人员?相应待遇一览!”

  “原来之前的战争,居然有霓虹人参与!”

  “好高的待遇,就是要卖命。”

  “给谁不是卖命,这自卫队一天都不想待了,吃的这算什么破玩意!”

  “战死两百多人,抚恤金简直......”

  一份报纸,两大合页的内容写了红龙的情况,有些地方就是春秋笔法,和自卫队的对比却大书特书。

  上面还专门罗列了表格,把一项项的待遇对比得清清楚楚。

  不提霓虹民众怎么议论,总之霓虹自卫队的士气那是一落千丈,感情他们过得还不如雇佣兵?

  有了《每日新闻》的打样,翌日的报纸可就精彩了,《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产经新闻》等等纷纷报导起红龙雇佣兵在战争中的作用。

  也就那些人还在大西洋上,否则高低会被安排一两次专访。

  拧巴的霓虹报纸这次更拧巴了,意识形态偏右翼的产经新闻,这次居然跳出来批评,指责夏言派雇佣兵参战违反了和平宪法......

  左翼的朝日新闻则反过来,详细介绍了战争的由来,甚至以博茨瓦纳海军的名头点出他们参战的合理性。

  毕竟博茨瓦纳是英联邦国家!

  分析人士还专门参与了东京电视台的政论节目,总之说什么的都有,有说参与战争不是和平之举,有说夏言行为正义,帮助英国完成......

  “我都不知这小子在想什么?”

  “要不是媒体报导,恐怕他得了英国的授勋,我才会知晓这件事吧!”

  “麻烦让一让,我得去工作。”护熙此刻有些头大,他的办公楼下面已经被记者给围住。

  显然他们为了采访护熙而来,有些记者还专门挑刁钻的问题来问,不过显然护熙也很狡猾,要他明确立场的问题一律打太极。

  电视台的麦克风都快抵到他嘴边,本来就是大热天,还被这么多人堵住,惹得护熙额头直冒汗。

  即便有科学技术厅的公务员出来拦截,可依然挡不住记者们的疯狂,夏言此刻还在英国,这些记者也只能来堵护熙。

  对于护熙这些记者还算尊重,毕竟是细川家的当主,到这些公务员这里,记者们就没那么客气,有的直接上手,差点没把科学技术厅的小职员给撕了!

  “呼,终于脱身啦!”

  “长官,我的西服都被扯破了......”哭丧着脸的公务员指着西装破口,一脸的无奈。

  “真是疯狂啊!”

  “去买套新西服吧,太麻烦你们了。”护熙给手下人递过去一摞钞票,拿着手绢擦了擦汗,这才心有余悸地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坐上自己的办公椅,透过旁边的窗子朝楼下又看了几眼,那些记者们依然没有离去,或许真想从他这里问出些什么。

  没等护熙消停,首相办公室就给他打来电话,要求他开发布会说明红龙的情况。

  跨越大洲的军事行动,已然惊动了周边的友邦,他们需要一个解释!

  “好的,明白,铃木首相,我会连同自卫队召开发布会,向相关方面解释!”

  护熙头疼地挂断电话,其他国家调动武装力量不会引人注目,但霓虹就不一样了。

首节 上一节 592/7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网球:他实在太听劝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