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我的情报每日刷新 第236节
“但关键在于它的分布范围。”他扬起手臂指向西北方,“从这里到来时经过的那片雅丹群,直线距离十五公里内全是这种细沙,自然沉积不可能形成如此规则的矩形分布。”
詹洪波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翻到其中一页,上面记录着一些文字。
“去年我参与塔克拉玛干考察时,在尼雅遗址外围发现过类似沙层结构,汉朝时期,西域的一些城邦,会用沙子、泥土和水搅拌后铸成墙体,这里肯定离曾经的古河道不远。”
齐云也蹲下身,抓了把沙子:“所以你推测...这下面可能有古城遗址?”
“听着很不可思议对吧?”詹洪波笑了笑,“其实刚开始我也感觉不太可能。”
“昨天吃过晚饭后,我又查阅了之前的一些笔记,这才确定,此处的情况和尼雅遗址外围很相似。”
“所以我推测,这沙层下面,至少是有经过人为改造的建筑基址。”
齐云缓缓点了点头,心道还好魏学明给塞了这么个人一起来,否则光靠自己这些门外汉,来了也是两眼一摸黑。
詹洪波翻动着小本子,继续讲解:“这里正好位于古孔雀河故道,与丝绸之路北道的交汇点。”
“北魏的《水经注》里曾提到过,楼兰城郭依水而建,工技伟绝,史料中记载的‘卫星城’很可能就在这一带。”
“卫星城?”齐云面露狐疑。
“对。”詹洪波叹息一声,”那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上,一座非常繁华的城市,只是后来忽然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齐老板!”
两人交谈间,身后传来买买提的声音。
齐云转头看向他:“怎么了?”
“没别的事。”买买提笑了笑,将两瓶水递了过来,“我就是想跟您说一下,这片区域基本属于罗布泊最炎热的地方了,等到中午的时候,地表温度能超过七十度。”
“所以如果您有什么安排的话,尽量在清晨和傍晚,否则很容易中暑。”
齐云点点头,伸手接过水:“好,谢谢。”
“那我不打扰你们了,有什么需要随时喊我。”买买提转身走向营地。
齐云拧开瓶盖喝了几口,凝视着漫无边际的沙丘:“就算这下面真有遗址,怎么确定具体位置?”
詹洪波也仰脖灌了半瓶水,抹了把嘴回道:“曾经在楼兰古城遗迹中出土过一些文字记载,其中有一段是‘城郭之基,以赤沙为引,正朝阳之轨’”
“啥意思?”齐云问道。
“按照多数学者的猜测和理解,大概意思就是说,古楼兰人用太阳定位城池,筑城时会以夏至日正午的太阳方位为基准。”
“太阳?”齐云怔了怔,感觉有点越来越虚无缥缈了。
詹洪波点点头:“对,古楼兰人信奉太阳神,他们认为太阳的轨迹蕴含着神谕。”
说着他从背包里取出一把折叠式量角器和卷尺,蹲在沙地上测量太阳高度角。
“现在是上午九点,太阳方位角约68度,高度角约52度...“
“我需要一根杆子!”
齐云扭头冲营地喊道:“钟瑞,拿根杆子过来。”
“好!”钟瑞应了一声,不一会儿手里拿着根搭帐篷用的铁棍小跑过来,“这个行吗?”
“可以。”詹洪波接过铁棍,然后垂直插进沙地中,又用卷尺测量了一下倒影的长度。
“古楼兰人可能用类似方法确定中轴线,在夏至日正午,当杆子的倒影缩短到0.5米时,影子的指向大概率就是城池的方向。”
齐云掏出手机看了看日历,出言提醒:“可今天不是夏至日。”
詹洪波一屁股坐在沙地上,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只碳素笔,开始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没关系,咱们可以推算,根据岁差计算,公元400年楼兰的夏至日是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约82度,我们可以通过当前影长反推......”
詹洪波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可齐云一句都没听懂,不过他也没有出言打扰,从兜里掏出烟盒,点上一根抽了起来。
又过了十多分钟,詹洪波将本子合拢,转头看向齐云,语气激动:“我有办法了!”
“啥办法?”齐云扭头问道。
“我今天得守在这观察这根杆子的倒影。”詹洪波从沙地上爬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沙子,“等到太阳落山,我大概就推算出建筑的大致方位!”
齐云抬头看了看天空,才刚过九点,就已经开始热起来了,这要在太阳下面待一天,肯定会被晒成干尸。
不过眼下也没有其他办法,也能让对方试一试。
他略微思索后,转身走向营地,来到买买提的帐篷外。
“齐老板,有事吗?”买买提见他过来,赶忙站起身。
齐云看了眼旁边停的几辆车,问道:“咱们带的汽油有多余的吗?”
“有!”买买提点头回应,“大明那辆车上装了六个油桶,就算遇到突发情况,也足够我们车队再跑个七八百公里的。”
“而且我去年进来的时候,还在另一处地方埋了几桶油。”
齐云听后抬手指了指詹洪波站的方向,吩咐道,“你开一辆车过去,停在他边上,一会儿天热了就打着火,把空调打开。”
买买提朝詹洪波那边看了一眼,虽然心有狐疑,但还是很快照做:“好的。”
营地这边还好,背靠一片高耸的沙丘,再加上支开的天幕,能稍微遮挡一下阳光,勉强待得住。
可詹洪波站那块啥也没有,就算是钻帐篷里也不行,只能待在车里开空调。
时间很快来到中午,气温急剧攀升,光是坐那儿汗水就不停的往下淌。
齐云把钟瑞准备的小风扇丢到一旁,无奈的叹了口气,这他妈吹的风都烫脸...
为什么说罗布泊被称为生命禁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气温。
这里几乎没有降雨,白天温度随随便便都能到四五十度,只有极少的生命能在这片沙漠存活。
再加上时不时就会突然出现的沙暴,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一个区域的地形,让人无法辨别方向,就算是经验丰富的老向导,也必须借助导航定位装置。
而且即便携带了各种专业设备,还是有很多人永远的埋葬在这片沙漠中。
因为罗布泊信号覆盖很差,磁场紊乱,导致GPS之类的电子设备不稳定,无法准确判断自身位置。
遇到这种情况,几乎最终都是渴死在沙漠中......
上次齐云他们能在沙漠里待一个星期,那是因为当时还没到夏天,白天不像这么热。
可现在,别说一星期了,要是不能找个阴凉地方,估计三天都待不住。
营地里,众人一个个全都蔫头搭脑的,买买提和大明、老土三人凑在一起,正研究着地图。
“我记得上次经过这个位置的时候,好像那附近有个土坑,挺大的,要不咱们去那儿扎营?”大明抬头看向两人,提出建议。
老土缓缓摇了摇头:“距离有点远,将近七十公里了。”
“去这里吧。”老土指了指地图上另一处区域,“这边有一片胡杨林,应该能找到合适的地方。”
买买提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点点头:“好,我去跟齐老板说一下。”说着,他站起身,来到齐云身旁。
“齐老板,西边二十公里外,有一片胡杨林,我打算开两辆车过去看看,找个凉快点的地方当营地。”
齐云自然是不会有意见:“行,你去吧,注意安全。”
“好。”买买提应了一声,冲老土招招手,两人各自开走一台车。
......
马德里,某处研究所内。
伊格纳西奥和那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共同翻阅着一大堆资料。
忽然,伊格纳西奥激动的从椅子上站起来:“老师!您看这里!”说着,他手里捧着一本书,快步绕到桌子另一侧,将书放在老者身前。
这是一本很老旧的书,作者是蒂雷纳公爵的孙子,书名翻译过来,大概就是这个人的回忆录。
“这上面说,晚年的蒂雷纳公爵有一次晚上喝醉了,在壁炉旁给他孙子讲故事,说他曾经带着数十名骑士,在亚洲的一片沙漠中寻找一座古老城池,可找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
“这里面描述的那片沙漠,应该就是罗布泊吧!”伊格纳西奥语气兴奋的望向老者。
老者手里指尖微微颤抖,继续看着后面的内容。
“孙子问蒂雷纳公爵找那座古老城池做什么,蒂雷纳公爵回答,那是关于永生的秘密...”
书中这段描述到这里就结束了。
老者摘下眼镜,用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应该就是罗布泊,结合之前的信息,现在几乎可以确定,蒂雷纳公爵的确是带着命令,前去寻找关于永生的线索......”
“继续翻阅资料吧,我们应该快要接近真相了。”
......
晚上十点,沙漠深处,太阳还挂在天边。
詹洪波翻看着本子上记录的数据,用手指在沙地上划了一条线,扭头对齐云说道:“就是这个方向。”
“我还需要去前面十公里的范围,分别搜集一些沙子,才能推断出具体的位置。”
齐云点点头,喊来了大明和陈伟:“你俩开车陪他跑一趟,别走太远了。”
“好。”大明应了一声,回营地开另外那辆车,陈伟则直接爬进旁边那台牧马人的驾驶位。
时间很快又过去一个来小时,天色终于暗淡下来。
去找新营地的买买提两人回来了。
“齐老板,我们在西边找到一片活着的胡杨林,那里有树荫,白天比较凉快。”买买提从车里下来说道。
“行,那咱们明天搬过去吧。”齐云说着放下手里的水瓶,就这短短一下午时间,他都干了四瓶水了。
没多久,陈伟他们也开着车安全返回,詹洪波收集到了他需要的沙子样本。
天太热了,众人都没啥胃口,也就没专门做晚饭,随便吃了两个西瓜,便各自回到帐篷休息。
齐云和詹洪波没走,两人坐在小马扎上,继续分析着古城的位置。
詹洪波将一个个小密封袋放在木桌上,袋子里装着不同区域的沙子样本。
他拿起其中一个写着“十”的袋子,倒出些许沙子在手心,用手指捻着沙粒:“齐哥你看,这是十公里外那片雅丹群边缘的沙子,含石英量高,颗粒粗糙。”
“这是两公里外的沙层,明显更加细腻,古楼兰人烧制陶瓷的时候,会特意筛选这种含铁沙粒。”
“......”
等将几个密封袋的沙子全都分析完后,詹洪波拿出本子和笔,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
“根据沙粒差异,结合白天测量的太阳影长数据...我推测地下建筑应该在这个扇形区域内,半径不超过一公里。”
“一公里?”齐云听见这个答案,眉头不自觉的皱起。
上一篇:重生后,我选择默默修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