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我的情报每日刷新 第302节
“几位领导,齐云来了。”小涵通报一声,便侧身退了出去。
萧汉光从沙发上站起身,冲齐云招了招手,随后看向旁边的老者介绍道:“领导,他就是齐云。”
齐云不敢怠慢,深吸一口气,快步走到近前。
老者微微颔首,视线从齐云脸上扫过,不动声色的打量着他。
即使对方的目光很和善,但齐云还是从这老者身上感受到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严气势。
这种面对面的感觉,和电视上看见对方时完全不同,仿佛此刻自己面对的是一座巍峨的大山。
“小齐,坐吧。”老者终于开口,短短几秒,却好像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是。”齐云内心松了口气,有些拘谨的在一旁单人沙发坐下,不过屁股只坐了一小半,随时准备好起身。
倒不是他怯场,实在是今天的会面太高端,即便计秘书服务那位,来了也只敢坐三分之一。
老者看着他这副模样,脸上露出平和的笑意,手指轻敲着沙发扶手:“不用这么紧张,随意一点。”
“好的。”齐云点点头,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不过依旧坐得笔直。
老者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些:“小齐,萧局长跟我汇报过关于你的一些事情,今天特意请你过来,一是我想见见你,再有就是代表国家对你进行感谢和嘉奖。”
“你发现的楼兰古城遗址以及成吉思汗墓,对我国考古研究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更难得的是,你能以个人的力量,将流失海外的珍贵国宝带回来,并且捐赠给了国家,这份胸怀与觉悟,值得所有人学习。”
话音落,旁边的中年人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个绒布小盒子,打开后双手递给了老者,老者接过盒子,站起身。
齐云见状,连忙跟着起身站直,胸口微微起伏,目光落在老者手中的绒布盒上。
萧汉光以及中年人也站了起来,神色肃然。
老者走到齐云面前,缓缓掀开盒盖,一枚通体金黄的勋章映入眼帘,正面是交织的齿轮和一束稻穗,闪耀着肃穆的光泽。
“经***研究决定,授予你‘国家文物保护杰出贡献奖’,并记个人一等功!”
“这不仅是对你做出的贡献的肯定,更是对这份家国情怀的褒奖。”
他的声音庄重有力,每一个字都像重锤落在齐云心上。
齐云猛地站起身,双手垂在身侧,掌心稍稍有点出汗,三十多年来,这可能是他最紧张的几个时刻之一。
他望着那枚勋章,喉结滚动了两下:“领导,这...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能让流失的国宝回家,能让沉睡的遗址重见天日,本身就是最大的荣幸。”
“荣誉当配功臣。”老者抬手,将勋章轻轻别在齐云胸前的衬衣上,“文物是民族的血脉,你做的事情,是在为整个民族守护根与魂。”
“这份荣誉你当之无愧!”
齐云被这两句话整的有点热血沸腾了,不管他之前做那些事的时候,是否掺杂了别的心思。
但至少这一刻,即便没有任何利益,他还是会义无反顾的那么做。
“这枚勋章,是国家给你的答案。”老者后退半步,目光扫过他胸前的金黄色勋章,“也是历史给你的见证。”
“是!感谢领导!”齐云站直了身子,抬起右手,冲对方敬了个不太标准的礼。
以他国安编外调查员的身份,敬这个礼也没啥问题。
而且他也很清楚,关于自己最详细的资料,多半早都已经摆在这些大佬的办公桌上了。
老者拍了拍齐云的肩膀,缓缓将他的手放下,语气中带着鼓励:“再接再厉,国家需要你这种年轻人。”
身后那名中年适时上前一步,递过一份折叠整齐的红色证书:“这是一等功嘉奖令。”
齐云郑重的双手接过,再次敬礼:“感谢领导!”
中年人微微颔首,目光中同样蕴含着鼓励。
“好了,坐吧。”老者退回到沙发坐下,“下午国家文物局会专门为你举办一个表彰大会,媒体那边也会好好宣传一下你的事迹,激励咱们当代年轻人多多向你学习。”
齐云谦逊的笑了笑,很乖巧的点着头。
老者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语气也不再似刚才那般严肃:“小齐啊,你个人方面还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你解决的?”
齐云心中一喜,知道正题终于来了。
他于是先悄悄看了眼萧局长,后者微不可查的冲他点了点头,齐云这才心里有谱了,于是他端坐直身子:“谢谢领导关心,我没什么困难。”
停顿了一下后,像是起什么似的,脸色稍稍有些不自然,“硬要说的话...就是因为这批文物的事情,得罪了一些国外势力,对我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这话其实是不太好说的,因为等于变向的指出了某方面的问题,所以齐云的措辞也非常慎重。
但毕竟咱们这么大的国土面积,又有相当庞大的人口基数,想要彻底杜绝一些事情,也是不太现实的,总会有漏网之鱼。
老者闻言,转头看向旁边的萧汉光,后者赶忙凑近了些,低声解释:“领导,是这样......”
等萧汉光说完后,那名中年人也插了一句:“国安的万亭长前天汇报了一个情况,有六名......”
老者听完两人的叙述,脸色逐渐沉了下来,屋内顿时变得落针可闻。
“这些家伙胆子倒是不小。”老者冷哼了一句,随后目光转向齐云,“你继续说。”
齐云点点头,小心翼翼的又开口:“领导,我有一个不情之请,就是想给我的安保公司申请几本持枪证,以便保护我家人的安全,不知您看是否可行......”
说完后,他似乎又怕老者有所顾虑,于是赶忙补充了一句,“领导您放心,我安保公司的成员全都是咱们退役特种兵,素质绝对过硬,思想觉悟也不会有任何问题,保证不会用持枪证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否则您可以枪毙我!”
老者手指在沙发扶手上停了片刻,目光沉凝地看着齐云,会客室内的空气仿佛又绷紧了起来。
枪支管理在国内向来严格,持枪证的审批更是慎之又慎,除了特殊押运的公司,以及护林员这种特殊职业,普通人基本是不可能获得的。
所以齐云这个请求,无疑踩在了敏感的边界上,这也难怪连萧汉光和付馆长都说不好办。
“持枪证不是普通证件。”老者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国内对枪支的管控,是维护社会安全的底线,不能有丝毫松动。”
齐云听后原本活泛的心思,瞬间凉了半截,如果面对其他人,他或许还会再开口尝试争取一下,但面对眼前这位大佬,他没再多说。
就在他心里暗自叹息的时候,老者的声音再次响起。
“但是,你的情况特殊。”老者话锋一转,看向身旁的中年人,“文东,你来说说相关规定。”
被称作文东的中年人立刻欠身道:“根据现行的枪支管理法,安保公司的确有特殊勤务需求的,经批准后可以配备公务用枪。”
“从目前的情况分析,小齐同志面临的境外威胁属于明确的高危风险,而且其安保团队成员均为退役军人,如果z审合格的话,具备持枪资质基础,理论上符合特殊勤务的申请条件。”
“并且他本身就是国安的编外调查人员,从事的工作也充满危险性,给他提供一些特殊的防卫措施,从程序上也说得通。”
老者点点头,目光重新落回齐云身上,声音沉稳:“你的贡献,国家记着,你的安全,国家也得保障。”
“但枪支这东西,一旦失控就是大祸。”他顿了顿,语气加重了几分,“我可以批准你的申请,但有三个条件。”
齐云立刻挺直腰板:“请领导吩咐!”
“第一,枪支仅限用于你及家人的贴身防卫,限定在明确受威胁的场景下使用,严禁挪作他用,更不准外流。”
“第二,每一支枪都要登记,由相关部门定期核查,你的安保公司要建立严格的枪支管理制度,谁用枪、何时用、用在哪,必须有明确的记录。”
“第三,出了任何问题,无论是走火、滥用,还是发生枪支丢失,责任都在你身上!我只找你!”
“有功要奖,有过更要罚,绝不姑息!”
老者语气虽然很重,但说的要求全部合情合理,既给了齐云便利,又划死了红线。
齐云没有丝毫犹豫,郑重地回道:“我完全接受!保证严格遵守规定,若有违反,甘愿接受任何处罚!”
老者满意的点点头,又看向文东:“这件事你给小齐办吧,跟蓝天磊和向正豪联系。”
文东立刻起身立正:“是。”
老者也从沙发上起身,再次打量了齐云一圈:“希望下次我们见面时,你还会给我带来好消息。”
齐云心头一振,连忙挺直胸膛,目光灼灼地迎上老者的视线:“请领导放心,我定当全力以赴,绝不辜负您这份信任。”
老者微微颔首,没再多说,转身向会客室内侧的休息室走去。
文东快步跟上,路过齐云身边时,冲他点了点头。
等他们走后,萧汉光拍了拍齐云的胳膊:“走吧,小子。”
从办公室出来后,两人坐上了萧汉光的专车,缓缓朝着文物局的方向驶去。
后座上,萧汉光降下车窗,冲齐云问:“感觉怎么样?”
“挺紧张的。”齐云一边回答,一边小心的取下胸前那枚勋章收好。
萧汉光笑了笑,递给他一瓶矿泉水,“这勋章的分量,可是不轻啊,领导亲自授予嘉奖,我都没这份荣誉。”
齐云接过水瓶,笑着恭维:“也少不了领导您的抬爱。”
萧汉光呵呵一笑:“你小子啊,我咋这么愿意听你说话呢,不行你过来给我当联络员吧。”
不等齐云回话,副驾驶的小涵回过头来,眨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撇着嘴问:“怎么?局长对我的工作不满意?”
齐云见状,不由得多看了她一眼,敢用这种语气跟萧汉光说话,看来这个小丫头背景也不简单呐。
闲聊了几句后,齐云岔开了话题,压低声音问:“对了领导,那位文东领导是?”
萧汉光喝了几口水,目光怪异的看了齐云一眼:“你小子打听他干什么,还有事?”
齐云沉吟了几秒,轻轻点头:“对,这次来京城还有一件事,不过刚才那个场合我不太方便汇报。”
萧汉光听后,皱了皱眉,似乎猜到了什么。
“跟上次的事情有关?”
“对。”齐云没有隐瞒,因为很清楚萧汉光跟对方不是一起的,否则也不会去救他。
再者,如果没有对方牵线,以他的身份也不可能再见到那位文东领导。
车厢里的空气瞬间沉了几分,萧汉光侧过头,目光看向窗外,声音中带着一丝惆怅:“或许现在不是一个好的时机啊。”
齐云琢磨着对方话里的意思,沉默良久后,也跟着叹息一声:“领导,我这次来,把家里人都一块儿带上了。”
萧汉光怔了怔,眼神逐渐变得锐利。
“晚上我给他打个电话,你自己去找他吧。”
......
下午,国家文物局给齐云组织了一个规模很大的表彰大会,参会的除了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宣传口也来了不少人。
当天晚上,各大互联网平台的官媒开始争相报道此事。
与这则消息一同传出的,还有罗布泊古城遗迹的现场照片,成吉思汗墓的相关信息,以及那二十多件珍贵文物的画册资料。
这次的捐赠就更加夸张了,除了同样出自圆明园的两尊铜像外,更有西周时期的青铜鼎、汉代的铜樽、唐代的三彩陶俑,每一件都足以撑起一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上一篇:重生后,我选择默默修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