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人到中年,我的情报每日刷新

人到中年,我的情报每日刷新 第317节

  这着实太恐怖了......

  齐云抬手扯下他嘴里的布条,一字一句道:“我就问你两个问题,希望你能如实回答我。”

  百晓生喉咙动了动,声音有些颤抖:“你....你说。”

  他很清楚自己眼下的处境,人家能这么快把他底细扒得一干二净,那想弄死他就跟踩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齐云对这家伙配合的态度很满意,点了点头:“联系你杀我的雇主是谁?”

  百晓生听到这个问题,连想都没想就回道:“我不知道他的身份,不过我跟他通过语音,听口音应该是华夏的。”

  齐云听后面色一沉,这下八九不离十了,华夏的...大概率就是马朝阳他们。

  百晓生见状,还以为齐云是对他的回答不满意,当即就赶忙补充道:“还有另一伙人!两个小时前,另一伙人找我买武器,并且还要花钱买你的行踪!”

  “我觉得他们应该也是要对付你。”

  齐云一愣,还他妈有一伙人?

  难道是詹姆斯派来的人?

  大概率是了,自己也没什么敌人。

  没想到这群狗R的还凑一块儿去了......

  “你把武器给他们了没?”

  “没...还没有。”百晓生摇头,“按照计划,明天早上我会把武器放在指定位置,然后通知他们去取。”

  齐云摩挲着下巴,心里思忖着计划,好半晌后才再次开口:“最后一个问题,刺杀我的任务,除了肥波你还安排给别人没有?”

  “没...没了!”百晓生快速回道,“本来收到那三个枪手被抓的消息,我是计划要重新找人的,因为雇主给的价钱很高,一定要杀了你。”

  “不过后来买武器的人就主动找上来了,我想等他们先动手,如果能把你杀了,我就多赚一份钱。”

  齐云瞥了这家伙一眼,心道你他妈还挺鸡贼。

  “上旁边呆着去。”

  百晓生表现得十分配合,小跑着来到客厅墙角蹲下,双手抱头。

  齐云重新坐回沙发,冲疤爷的马仔阿荣交代一番。

  ......

第317章 面见魏哲

  早上八点,一辆阿尔法驶出疤爷的别墅,朝着三十多公里外的法鼓山寺驶去。

  别墅内,刚起床的疤爷听完阿荣的汇报,眼神中满是惊愕,不可置信的问:“把百晓生给抓来了?”

  阿荣点点头:“没错,而且就用了几个小时,人现在就关在地下室!”

  得到确认后,疤爷脸上的震惊久久未曾散去。

  百晓生在地下世界出了名的谨慎狡诈,齐云能在短短几小时内把人给抓住,这能量简直太恐怖了。

  “另外...昨晚去抓肥波的时候,我亲眼目睹他那两个手下出手了,实力非常强,很像...很像是军人。”

  疤爷愣了愣,随后不满的瞪了他一眼,语气严厉的告诫:“不要乱说!”

  阿荣被疤爷瞪得一缩脖子,连忙低下头:“是,疤爷,我知道错了。”

  他也明白,那位齐先生的身份肯定不简单,瞎打听只会自找麻烦,刚才也是一时嘴快,才把看到的事说出来。

  疤爷放下手里的茶缸,继续问:“你刚才说,齐先生让你安排了人,去解决那些杀手?”

  “对,虽然齐先生没有明说,但我想他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不然特意把位置告诉我。”阿荣很笃定的回答,“我已经安排了二十个兄弟带着家伙赶过去了,只要那些杀手一到,直接全部突突了!”

  疤爷听后微微颔首,随后又像是不放心似的说道:“地点在哪,现在送我过去,我要亲自坐镇!”

  ......

  法鼓山寺,宝岛佛教三大道场之一,其余两寺分别为佛光山和慈济。

  虽然号称宝岛佛教三大道场之一,但法鼓山寺的面积却不大,甚至相比于大路的一些寺庙,可以用“寒酸”两个字来形容。

  当然,这个寒酸单纯指的是物质基础条件。

  法鼓山寺在1971年才开始修建,最初寺庙里只有四个人,这四人一边修禅,一边务农修建寺庙,这才有了后来的法鼓山寺。

  而其之所以会成为佛教三大道场之一,是因为法鼓山寺风气非常的纯粹,一心推动佛教文化发展,从不搞圈钱的套路,更没有什么豪车美女,甚至还时常对一些需要帮助的信徒施以援手。

  正是这种光明正大的精神,让T基电的CEO魏哲深深折服,才会每周专程跑来这里礼佛、学习佛法。

  山脚下,阿尔法来到停车场。

  车内的齐云抹了把脸,目光在停车场内扫视一圈,现在时间还早,除了他们这辆车外,就只有两台老尼桑,显然不可能是魏哲的车。

  过了十多分钟,一辆黑色迈巴赫缓缓驶入停车场,车子停稳后,前排下来一个穿黑色西装的保镖,绕到后排拉开车门,接着从车上下来一位老者,正是T基电的CEO魏哲。

  魏哲穿着一身素色亚麻衫,戴着副老花镜,完全没有商界大佬的锐利锋芒,反倒像一位久老学者。

  他下车后没有停留,径直往通向山顶的石板小路走去。

  车内的齐云看了眼手机上的照片,冲老鹰和牛大吩咐:“你俩就跟车里等着吧,伟哥跟我上去就行了。”说罢,便拉开车门下车。

  通往山顶寺庙的路面不算平整,偶尔有凸起的石块,走了约莫五分钟,就听到前方传来清脆的钟声,隐隐还有僧人的诵经声。

  两人沿着石板路一直来到山顶,一座青砖灰瓦的寺庙出现在眼前,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檀香。

  齐云迈步走进寺庙,正前方是一座非常简约的大殿,没有很华丽的雕梁画栋,只在门上挂着块木匾额,上面写着“法鼓山寺”几个大字。

  殿内供奉着几尊佛像,齐云不精通佛道,也认不出具体供奉的是哪些佛陀。

  几个穿灰色僧袍的僧人正轻手轻脚地擦拭供桌,见齐云进来,只是双手合十轻声说了句“阿弥陀佛”,便继续手头的工作。

  齐云照葫芦画瓢行了一礼,开口询问:“大师,请问先前来的魏先生在哪里?”

  擦供桌的僧人停下动作,又行了一礼,回道:“魏居士此刻该在大雄宝殿,居士沿着右边的回廊过去就能看见。”

  齐云道了声谢,转身往大殿右侧走。

  穿过回廊,就看见前方又有一大殿,殿门敞开,魏哲正盘坐在一个蒲团上,闭目诵经,他那保镖就守在大殿门外。

  齐云迈步来到近前,与那保镖对视一眼,并没有急着进去,人家正在忙活,现在进去打扰只会引起反感。

  保镖的视线并没有在齐云身上停留太久,随即扫向他身后的陈伟,下一秒,原本冷峻的脸上突然变得神情凝重起来,有种如临大敌的感觉。

  陈伟同样身体紧绷,他在这保镖身上,嗅到一丝危险的味道。

  两人都没有任何表示,就这么死死盯着对方,好像被定住了一般。

  这一等就是四十多分钟,大殿内的诵经声终于停止,魏哲也缓缓睁开眼。

  齐云见状,抬脚准备进入大殿,却不想被那保镖忽然伸手阻拦:“请稍等!”他的声音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每天以各种理由想见魏哲的人实在太多了,他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不允许这些人靠近。

  不等齐云答话,身后的陈伟上前两步,同样伸出一只手,稳稳挡在保镖胳膊前。

  现场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有着剑拔弩张的感觉。

  齐云是来跟魏哲做交易的,自然不想把关系搞僵,只得冲里面喊了一句:“魏先生。”

  魏哲正揉着发麻的膝盖,听见喊声便回过头来。

  齐云趁此机会继续说道:“我专程从大路赶来,有件事情想跟您谈谈。”

  魏哲目光在门口对峙的两人身上扫了一圈,又落回齐云身上,盯着他看了几秒,面露狐疑的问:“你是最近新闻里报道那个齐云?”

  “是我。”齐云点点头。

  魏哲沉默了片刻,冲保镖吩咐:“让齐先生进来。”

  保镖闻言,收回手,退到一旁。

  齐云冲身后的陈伟使了个眼神,示意后者在外面等着,自己则是迈步走进大雄宝殿。

  资料上说,这个魏哲今年应该七十多岁了,虽然满头白发,但看起来精气神十足,这或许就是有钱人的养生之道吧。

  魏哲从蒲团上起身,来到角落摆放的椅子坐下,同时冲齐云做了个请的手势:“请坐吧。”

  齐云也不客气,大方的走过来落座。

  魏哲拿起桌上的茶壶,倒了两杯茶,将其中一杯推到齐云跟前。

  “齐先生说专程从大路赶来,想找我谈什么?”

  齐云接过茶杯,道了声谢,随后从口袋里掏出个精致的小木盒子,打开后递了过去。

  “魏先生不妨先看看这个。”

第318章 齐云的气魄

  当魏哲看清盒子里装的东西后,原本平静的脸上顿时如遭雷击,握着茶杯的手不受控制地抖了一下。

  他身体前倾,目光死死盯着面前的盒子。

  齐云见对方这幅震惊的模样,内心稍稍松了口气,之前还有点担心这东西到底能否打动对方,但看见魏哲的神情后,他已经知道对方已经被俘虏了。

  “魏先生,不妨上手一观。”齐云说着将盒子放在桌面上。

  魏哲抬头看了齐云一眼,随即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将那枚九眼天珠从盒子里取出。

  这枚天珠质地温润,表面有清晰的九道眼纹,正是之前供奉在桑耶寺那枚,后来几经转折,最后被齐云得到。

  魏哲用手指轻轻摩挲着天珠表面的纹路,声音略带颤抖的说:“真的是九眼天珠......”

  有些东西,即便有再多钱都不一定能得到,要看缘分的。

  就比如眼前这枚天珠,全世界总共就三枚,是无数藏传佛教信徒心中的神物,有驱灾辟邪、净化自身的奇效,早已无法用金钱衡量。

  早年间,魏哲也曾联系过那位巨星,想用五个亿的天价请回对方手里那枚九眼天珠,可却遭到无情拒绝,即便他贵为T基电的CEO,也没办法将其拥有。

  足足欣赏了能有十来分钟,魏哲才缓缓将那枚天珠重新放回盒子里,并且盖上盖子推回到齐云面前。

  虽然他心里十分渴求、不舍,但身为一名出色的商人,在不清楚需要付出何种代价之前,他可以很好的掌控住自己的欲望。

  这话听起来简单,可事实却是九成九的人都很难做到。

  “齐先生,说句实话,我没想到此生还能有机会亲眼见到九眼天珠,感谢你愿意将它带来给我看。”

  齐云看了魏哲一眼,他将将盒子重新推向对方,语气平和的开口道:“魏先生,我也是偶然得到此物,一直想为它找一个合适的归宿。”

首节 上一节 317/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后,我选择默默修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