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天骄:从小致郁刘天仙 第142节
“妈,我今年九岁,不是芭比娃娃。”
本来还有个小刘可以宣泄压力、共同进退,奈何这家伙最近被报纸新闻刺激得彻底叛变,整天对他阴阳怪气:
“天才,你不是天才吗?怎么还没长出翅膀啊?”
“你不是天才吗?怎么连饼干把你的拖鞋叼走了都不知道?”
洛伊泽深吸一口气,他发誓,如果不是有两个妈和小姨在场,他一定会在刘伊菲的脑门上弹一首《野蜂飞舞》。
为了逃避这一切,他不得不祭出国粹——麻将。
“来来来,一缺三!”
果然,麻将桌一摆,世界都清静下来,三个女人全神贯注地盯着牌面,再也顾不上使唤他。
但大的搞定了,小的呢?他们四个搓麻将,刚好剩下一个。
于是,被指使的对象就换成了刘茜茜,专门负责端茶、倒水、递水果。
就这么服侍了两天,刘茜茜不乐意了,那小嘴撅得。
刚好洛伊泽对麻将其实也没啥兴趣,看她可怜,就问她要不要学。
好心换来的却是……
“我这么笨,哪学得会呀~”阴阳怪气地说完,还翻了个白眼。
洛伊泽终于忍无可忍,趁她去卫生间时把人堵住。
“你到底想怎样?”洛伊泽压低声音。
“我没想怎样啊。”
“别玩这套,说吧,你的条件。”洛伊泽开门见山。
看他像是要妥协的样子,刘伊菲犹犹豫豫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很简单,把这些背熟,然后念给我听。”
洛伊泽接过纸条,只见上面写着:
「我姐姐刘伊菲是全世界最聪明、最漂亮、最可爱、最大方、唱歌最好听、跳舞最动人、心地最善良、如同天使降临凡间、就连日月星辰在她面前都黯然失色,是整个宇宙里最无敌的第一美少女……(此处省略500字彩虹屁)」
只扫了一眼,洛伊泽就感觉自己的眼睛受到了十万点暴击。
他面无表情地把纸条揉成一团,走进卫生间,随手扔进马桶,“哗啦”一声冲得干干净净。
当然,这是障眼法,这种黑历史纸条,怎么可能冲走,留下来,以后又是一个把柄。
“洛!伊!泽!”刘茜茜气得扑上来要咬人,被他用一只手按住额头。
“你是不是做梦还没醒?”洛伊泽居高临下地看着她,“我念这些的时候,你是不是还打算拿个DV在旁边录下来,然后当成黑历史威胁我?”
“你等着!我和你势不两立!”
刘茜茜这下子连眼眶都红了。
这可是她想了好久才想到的赞美词汇。
看她一副真要哭的样子,洛伊泽撇撇嘴。
“行了行了,多大点事啊,小女孩家家的,脾气这么大,换个实际点的要求,我满足你一次,行了吧?”
本以为又是一首歌或者零花钱,洛伊泽都已经准备好了,结果刘茜茜眼珠一转:“那...给我手洗袜子。”
“你铁定是疯了!”洛伊泽的音调瞬间拔高,“我这双分分钟赚几百上千万的手,给你洗袜子?你袜子是镶了钻还是嵌了金?”
想都别想!
洗袜子是家庭地位的象征,他今天要是敢洗袜子,明天就敢刷马桶,后天怕是连内裤都要承包了。
那他将彻底沦为家里最底层,永世不得翻身。
看着刘茜茜快要喷火的眼睛,洛伊泽纠结半天,最后指了指自己的脸颊,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来吧,速战速决。”
刘伊菲愣了一下,随即眼珠子滴溜溜一转,陷入犹豫,似乎在权衡咬一口还是亲一口。
下一秒,她猛地凑上前,“吧唧”一声,一个湿漉漉、响亮的吻狠狠印在洛伊泽脸上。
没等反应,刘伊菲已经一溜烟跑没影了。
只留下洛伊泽站在原地,僵硬地摸了摸脸颊。
全是口水,恶心死了!
卫生间外,三个女人还在热火朝天地打麻将:
“碰!”
“杠!”
“胡了!”
第158章 深渊与救赎:被爱浇灌的天才
本以为一切都已经结束,生活即将回归正轨。
洛伊泽甚至连“满汉全席”删减版的配菜都准备好了。
但是,他再次低估了媒体的力量。
这家CBS电视台,仿佛和他有血仇一般,为了挖他的根,居然跨越重洋,去查他的所有信息。
并且,通过摆在明面上的那本被宣传为“自传”的小说,证实了某个惊人的“传闻”。
洛伊泽是被收养的!
尽管出版商多次声明这只是营销,但故事的核心内核,却为穷追不舍的记者指明了方向。
有了目标,便开始顺藤摸瓜,从洛伊泽家在华夏的旧邻,到福利院的档案,再到一个关键人物——
当年参与解救行动的中年男人。
至此,对经验丰富的调查记者来说,拼凑出真相只是时间和资源上的问题。
这一次,不再是捕风捉影,而是真凭实据。
依旧是CBS,依旧是王牌新闻节目《60分钟》,主持人还是那位丹·拉瑟。
电视屏幕上,丹·拉瑟神情肃穆,标志性的磁性嗓音缓缓响起:
“在节目开始前,我们必须声明,我们曾多次尝试联系刘晓丽女士,但截至目前,她们暂时没有回复。”
“但即便没有她们的亲口叙述,”丹·拉瑟的目光变得深邃而悲悯,“我们从那些善良的人们口中,已经能拼凑出一个关于坚韧、爱与奇迹的,最伟大的故事……”
“可以想象,这段痛苦的往事被重新揭开,对这个家庭是多么沉重的二次伤害。”
“在此,容我先说一声‘对不起’。”
镜头切换,对准了那位改变了洛伊泽命运的中年男人,他坐在自家沙发上,面对镜头显得有些局促。
“事情是这样子的……”
镜头里,中年男人用最朴实的语言,诉说起当年解救行动的过程有多么惊险。
“……一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那么脆弱,如果再晚一些,或许就会夭折。”
中年男人对着镜头感慨道:“孩子被解救后,由于情况特殊,亲生父母的信息完全找不到。”
“我们商量后,决定将孩子暂时安置在刘晓丽家……”
说到这,还顺便称赞了刘晓丽一家的热心与善良。
他的话语,自然而然的引出了另一个关键人物——李婷,洛伊泽的乳母。
李婷的出现,为这个故事提供了最温情、最无可辩驳的证据。
她从一个旁观者角度,深入讲述了刘晓丽是如何一步步、小心翼翼地抚养这个并非亲生的孩子长大。
描述了刘晓丽那无私的“母爱”,为了保护这个孩子所付出的心血。
因为洛伊泽小时候吃的太多,看着还呆呆的样子,跑了不知道多少次医院……
“我虽然喂了他奶,”李婷眼眶发红,对着镜头说,”但晓丽姐给他的,是命,是家。”
这一段画面,让丹·拉瑟都红了眼睛。
慢慢的,随着调查深入,采访对象越来越多。
从华夏的邻居、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小学学校的老师同学,到移民律师,漂亮国新家的朋友、邻居。
一条清晰的脉络浮现在所有观众面前:刘晓丽是如何排除万难,办妥所有繁琐手续,带着一双特殊的儿女来到漂亮国的过程。
深刻描绘出她是如何以一己之力、坚强地支撑起这个家,并毫无保留地支持儿子所有的“奇思妙想”。
节目中,洛伊泽过往的成就——钢琴、投资、电影、音乐,被穿插播放。
这些曾经被视为“天才”的片段,在全新的故事背景下,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更加深刻的含义。
特别是那段再次被重播的《奉献》……让无数人再也绷不住。
节目尾声,丹·拉瑟回到镜头前,做出了总结性的陈词:“这个震惊世界的天才,并非诞生于优渥的实验室,也不是某个神秘组织的产物。”
“他诞生于一桩不幸的罪案,却被一位母亲用最纯粹、最伟大的爱所拯救和浇灌。”
“在这段过往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仇恨与创伤,而是一双双在黑暗中伸出的、善良的援手。”
“刘晓丽,她不仅给了这个孩子第二次生命,更用她的胸怀,为他撑起了一个可以创造奇迹的世界。”
“或许,这才是整个故事真正的核心——爱,正是这些跨越了血缘的爱,共同浇灌出了这个震惊世界的奇迹,天才的诞生,需要的不仅是天赋,更是爱。”
这期报道,彻底巩固了CBS作为行业标杆的地位。
他们跨越重洋拿下了最独家、最深度的信息,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证明媒体实力的吗?
而观看这期节目的公众,情感被推向了顶点。
他们原本就对这个“天才母子”的家庭充满了巨大的好感和敬佩。
如今,当洛伊泽“悲惨”的过去被揭开,一个曾坠入深渊,却被爱拯救,然后用惊世才华回报这份爱的东方神童形象,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这个故事,比任何一部好莱坞电影都要精彩,都要催人泪下。
那一刻,公众心中所产生的同情、心碎和追悔,汇聚成了浓郁到化不开的情感共鸣。
洛伊泽,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天才,而是一个融合苦难、爱与奇迹的文化符号。
他所有的成就,都不再被简单归结为天赋的展现,而是被解读为“对命运不公的顽强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