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天骄:从小致郁刘天仙 第147节
刘伊菲警觉地抬起头,直视洛伊泽那张百看不厌的脸。
她什么话也没说,就静静地看着洛伊泽,眼神里充满了胜利者的愉悦。
就是这个感觉!爽!太爽了!
那天晚上,她差点就心软叫出那声“哥哥”了,幸好被这个混蛋打断,不然她现在铁定后悔死!
看看他现在这个样子,急了,他急了!想让我叫哥?做梦去吧!哈哈哈!
洛伊泽被她看得火大,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交锋。
“你好歹叫我一声老师吧?”
“做梦!”
两人的话语同时响起。
刘晓丽摇摇头,转身去厨房泡茶去了。
第163章 “补偿式狂欢”(二合一)
就在洛伊泽忙着布局未来时,外界还在沸腾。
CBS终究没能逃过同行的围剿。
枪打出头鸟,哪怕它为自己搭建的道德高地再高,也免不了酸它的媒体把矛头指向它。
既然选择吃这口扎嘴的饭,那就要做好被扎得满口血的准备。
毕竟,1998年才上映了一部《楚门的世界》,紧接着现实里就出现了一个活生生的“楚门”,刚好这个“楚门”也是98年过来的。
这么追根溯源、揭人伤疤,不被骂才怪!
不过CBS也不是吃素的,反击起来一套一套的。
有媒体指责他们曝光隐私会对未成年人的心理造成毁灭性打击。
CBS立刻甩出洛伊泽跳级上高中的履历,反驳道:“一个能轻松应对高中课程的神童,其心理承受能力远超常人!”
有人说这会导致洛伊泽的家庭出现裂痕。
他们又连夜请来知名心理专家,在节目上表示:“这种共同面对创伤的经历,反而会让这个伟大的家庭更加团结和谐。”
又有人说曝光会让洛伊泽一家陷入危险。
CBS则表示:“洛伊泽本人就会功夫,甚至会神秘的东方气功!他打架很厉害,不是小孩子那种,是真的能收拾好几个成年壮汉!”
“而且,我们的提前曝光,能让这个家庭更早地意识到安保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
“我们甚至贴心地准备了一份详尽的后续应对手册,邮寄给了刘晓丽女士家。”
这波操作,属实是把不要脸玩出了新高度。
总之,这么一番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的回合制骂战下来,CBS虽然狼狈,根基依旧稳固。
但不管怎么说,这种为了收视率而对一个家庭进行“二次伤害”的恶名,是无论如何也洗不清的。
其他没抢到头条的电视台,纷纷抓住这一点穷追猛打。
他们甚至请到了刚刚开完新闻发布会的、洛伊泽的官方发言人,进行了一场万众瞩目的独家专访。
节目中,这位新上任的发言人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
他没有怼CBS,只是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呼吁媒体和观众保持冷静,并猛夸了一番他的小雇主。
他特别强调:“洛伊泽是家里的哥哥,一直悉心照顾着他的妹妹。”
越强调,越让人会心一笑,在了解洛伊泽家庭背景的观众耳中,别有一番风味。
这或许就是这个特殊家庭的乐趣吧?越是这么一本正经,越让人感觉洛伊泽的家庭很幸福。
当然,记者们问得最多的,还是洛伊泽那神乎其神的“气功”。
他被问得最多的,当然还是洛伊泽那神奇的“气功”。
发言人斩钉截铁地否认:“不存在这种东西。”
压根没有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
所谓的“气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独特的东方健身方式,也可以被引申为某种未知的、能改变生理和心智的“心灵力量”。
洛伊泽只是从小酷爱运动、吃得多、爱看书,再加上营养搭配得好,所以身心发育都远超常人,属于“科学范畴内的奇迹”。
当然,他也半开玩笑地确认:“洛伊泽会一点武功倒是真的,毕竟华夏人,人均都会点功夫。”
整场采访,发言人始终避谈CBS。
但这种沉默,恰恰是最响亮的抗议。
观众们瞬间就get到了。
设身处地地想想,谁愿意把自己的伤疤扒给全世界看?
而媒体,为了那点肮脏的收视率,硬是把他人的苦难做成了爆款节目。
随着舆论的持续发酵,警方很快介入,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为由,将相关案宗彻底封存。
现如今的漂亮国,在“公共利益”和“儿童保护”之间,其实更偏向后者。
事情就此告一段落。
但整个争论和舆论发酵的过程,也在无形中为《鬼影实录》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全球范围的、完全免费的营销!
电影的票房和其幕后故事形成完美共振,一路高歌猛进。
之前那些被洛伊泽的“欺骗营销”所激怒的观众,在网上发起了“向洛伊泽道歉”的活动。
“我们收回之前所有的话,这个孩子有权利用任何方式保护自己,我们欠他一张电影票。”
“我为我之前的言论感到羞愧,我已经买了三张票,带我的朋友一起去看。”
所有关于“天才”、“神童”、“骗子”的讨论,在此刻都显得如此苍白。
只剩下巨大的同情和无尽的敬佩,以及——想花钱的冲动。
舆论的热度变成了票房的燃料。
《鬼影实录》的票房,在上映第五、第六周,出现了电影史上极其罕见、违背一切市场规律的疯狂逆增长。
原本到了八千多万就开始放缓的票房,现在……又重现了万圣节期间的票房涨势。
新线影业的CEO亲自打来电话,语气里充满了敬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歉意,他表示公司将全力支持《鬼影实录》,再次追加一千万的全球宣发预算。
顺便通知他们,《鬼影实录》即将全球发行。
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了这部电影,知道了它背后的故事,各国顶级发行商为此主动找上门。
找不到洛伊泽,就找新线。
而新线作为合作发行方,自然有权利与全球发行商合作。
这一次的谈判,无比顺利。
那些眼高于顶的各国发行巨头,连电影都不看,也没有过多的讨价还价。
为了能尽快签约,赶上这波全球性的热度,他们开出的分成条件堪比好莱坞A级大片,还附带了高额的保底预付金。
整个谈判周期,从以往的几个月,被极限压缩到了几天。
有的国家,甚至一天之内就谈妥了。
这已经不再是争一部成功的恐怖片,而是再抢一个全球性的新闻事件本地转播权!
谁能最快让《鬼影实录》上映,谁就能最快收割这波全球性的热度和情感红利。
因为,这部电影,是眼下最能转化洛伊泽热度的东西。
观众对他本人的好奇,正以一种恐怖的速度,转化为对他作品的好奇,以及……一种迫切的、想要“补偿”他的心理。
还有什么,比去电影院支持他正在上映的作品,更能表达出“补偿”的呢?
签完约后,为了实现“准同步”全球发行,新线影业的制作部门开始了连轴转,以最快的速度制作不同语言的字幕和拷贝,协调各国的宣传资源。
签完约后,为了实现“准同步”全球发行,新线不得不以最快速度制作不同语言的字幕和拷贝,协调各国的宣传资源。
预计11月底,《鬼影实录》就将在欧洲和亚洲的主要市场陆续上映。
这样的速度,对于独立电影来说,堪称坐火箭。
用新线那位见惯了大风大浪的老板的话来说就是:“我从业这么多年,见过排队抢电影的,但从没见过全世界排着队,哭着喊着求我们把电影卖给他们的……”
或许有些夸张成分,但也夸张不到哪去。
除此之外,《街头脉搏》也开始翻红。
这是唯一一部洛伊泽露脸的电影。
:现在的观众,很乐意花钱看任何有他出现的影像。
“考古”般的狂热,让观众渴望看到这位9岁神童在“封神”之前,最原始、最真实的状态。
这部纪录片一下成了理解洛伊泽音乐创作心路历程的“钥匙”。
说唱、街舞、跑酷——这些亚文化元素,因为和洛伊泽绑定,逐渐被提升到了“先锋艺术”的高度。
毕竟,一个刚来漂亮国没多久的东方少年,第一时间就投身于这些叛逆街头文化,本身就足够先锋的了。
再加上《鬼影实录》的超前营销,伊菲·洛的厂牌形象,彻底和“酷、先锋、有品位”绑定。
但问题是,《街头脉搏》没有上映,想观看的话,只有购买录像带和电视点播。
所以,《街头脉搏》最大的赢家,其实是HBO。
这家有线电视巨头,当初只花了一百万美元,就买下了一个沉睡的金矿。
两年的播放权,现在价值千金。
HBO的高管,乐疯了都。
在洛伊泽爆火那一刻,HBO就以最快的速度,将《街头脉搏》安排在了黄金时段,在所有覆盖地区进行了“全球首播”。
宣传语:“见证传奇的起点!独家播出洛伊泽未曾公开的处女作《街头脉搏》!”
这副嘴脸,恶心得要死,当初为了迎合部分观众,他们剪掉了洛伊泽本就不多的露脸镜头。
现在,又恬不知耻的恨不得只放他的露脸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