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天骄:从小致郁刘天仙 第154节
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在他面前轰然打开。
对啊!刘茜茜这家伙,不是天天吵着要拍戏吗?
那么……我满足她。
同时也满足我自己。
这部戏里的童年角色,如果由我和她亲自来演,岂不就是传说中的“曲线救国”?
自己不仅能在戏里名正言顺地当她哥,还能亲耳听到她对着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叫“哥哥”。
洛伊泽嘴角疯狂上扬。
至于之前说过的什么不露脸、保持神秘之类的屁话,跟那一声“哥哥”比起来,算个P。
而且,他说的只是暂时不在好莱坞露脸,并不包含去棒子国拍电视剧,不算违背诺言!
主要是,就刘茜茜那股子宁愿叫“爸”都不肯叫“哥”的驴劲,这辈子,估计也就只能在影视剧里,才能听到她喊自己一声哥了吧……
想到这里,洛伊泽默不作声地将目光从刘伊菲身上收回,脸上恢复了那副少年老成的平静表情。
他清了清嗓子,在刘晓丽正准备去回邮件的关键时刻,开口了。
“妈,等一下。”
“嗯?”刘晓丽和床上的刘伊菲都疑惑地看向他。
洛伊泽背着手,在房间里踱了两步,做出一副深思熟虑的样子,缓缓说道:“关于这个改编权的事,我突然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他停顿了一下,吊足胃口,然后才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
“你帮我回复他们,就说我对他们的提议很感兴趣。但具体的合作细节,我想和他们的人,当面谈一谈。”
刘晓丽狐疑地看着儿子突然转变的态度,又看着一脸茫然的女儿,突然福至心灵:“洛洛,你该不会是想……”
“面谈而已。”洛伊泽立刻拿手捂住嘴轻咳两声,打断了老妈的猜测,“有钱不赚,亏得慌。”
然而,床上的刘伊菲,此刻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
洛伊泽刚才看她的那一眼,太奇怪了!
那眼神,就好像一只黄鼠狼看到了笼子里的小鸡,充满了算计和势在必得。
他绝对没安好心!
刘伊菲从床上坐了起来,浑身的酸痛都顾不上了,眯着眼死死盯住某人。
“你憋什么坏水呢?”她警惕地问。
“谈生意啊,”洛伊泽一脸无辜,“不然呢?”
“骗鬼呢!”刘伊菲笃定地说,“你刚刚笑得好猥琐,肯定又在打什么坏主意!是不是又想坑我?”
“怎么会呢?”洛伊泽继续装傻,“是你想太多了,臭妹妹。”
他故意把“妹妹”两个字咬得很重。
刘伊菲的警报瞬间狂响。
她立刻从床上跳下来,冲到刘晓丽面前,抱着她的胳膊开始撒娇作妖。
“妈,你别听他的,他肯定想坑我,这本书绝对不能卖,卖了我就去天桥底下卖艺,胸口碎大石那种!”
“就你这细胳膊细腿,大石碎你还差不多。”洛伊泽无情吐槽。
“我不管,反正不能卖!”
刘伊菲开始耍赖,转头瞪他:“除非,你跪下来求我!”
“……”
刘晓丽一个暴栗敲在她脑门上:“胡闹。”
“嗷!”刘伊菲捂着脑门瞬间老实了。
收拾完女儿,刘晓丽又瞪向儿子:“还有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打什么算盘。”
洛伊泽明智地闭嘴,看着刘茜茜,心里冷笑一声。
等着吧,我的好“妹妹”,现在让你多得意一会儿,等到了片场……
我要让你把欠的“哥哥”喊到声带撕裂!
第170章 沸腾的编剧部
半岛,汉城,KBS电视台。
如今已经入冬,电视台大楼里的空气布满寒意。
受到97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整整两年,KBS都在保守的泥潭里挣扎,眼睁睁地看着竞争对手MBC凭借一部“虐恋”题材《星梦奇缘》,在全亚洲掀起收视狂潮。
于是,在今年初,KBS电视台高层坐不住了,决定豪赌一把,启动了一个系列剧企划——四季系列,分别以春、夏、秋、冬为主题。
其中,《春日华尔兹》和《夏日香气》的剧本很快敲定,《冬季恋歌》也有了初步构想,唯独剩下那个承上启下的《秋》,迟迟没有声音。
“《秋》的剧本还没定下来吗?”总制作人敲着桌子,脸色阴沉,“春夏冬三季的企划案都已经通过了,就剩你们团队还在拖!”
会议室里,一群编剧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不是我们不想写。”
一位资深编剧苦着脸解释,“恋爱剧好拍,虐心桥段也不难,但要让观众先恋再虐,情感铺垫必须扎实......我们试了十几个版本,效果都不理想。”
总制作人揉了揉太阳穴:“所以,你们还是想买《秋日童话》?”
“......是。”
会议室陷入沉默。
事情还要从9月份说起。
九月份,一位名叫尹锡湖的年轻PD,偶然间在书展读到了《秋日童话》。
小说中那段深刻、细腻、充满了悲剧色彩的伪兄妹情感让他灵光乍现!
伪兄妹的错位悲剧!这不就是现成的、最完美的虐恋伏笔吗?!
在那一瞬间,尹锡湖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整部剧的主题:“命运交错的捉弄、阶层上的差异、以及那份在亲情与爱情之间挣扎的兄妹之情……”
更让他欣喜的是,整本小说只写到了童年时期的分别!
这种开放式的结局,为后续的改编留下了巨大的创作空间。
他看书时甚至还担心,作者会不会写一个合家欢,或者干脆让谁死掉的烂俗结局。
如果是这样的结局,那这本小说的改编价值将大打折扣。
所幸没有。
如获至宝的尹锡湖,没过多久便兴高采烈地将改编计划提交上去。
然而,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计划被束之高阁。
电视台的高层们对这种名不见经传的海外IP并不感冒,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本土原创剧本。
但尹锡湖没有放弃。
他找来几个编剧部的同仁,将小说进行了初步的本土化改编,精心设计了后续的“虐心”剧情,并拿着这份诚意满满的方案,一次次地游说高层。
经过一个月的软磨硬泡,高层终于松口,批了一笔“试试看”的预算,8000美元。
高层叮嘱道:“先发邮件问问,如果对方嫌少就算了。”
于是,在10月初,尹锡湖怀着忐忑的心情,向小说版权方发出了第一封试探性的邮件。
然后,石沉大海。
整整一个月,尹锡湖又陆陆续续发了好几封邮件,都如同投入深海的石子,没有激起半点水花。
高层对此只是摇头,决定让编剧部放弃这个项目,重新寻找题材方向。
“为什么不直接抄?”有人曾私下提议。
“这玩意儿怎么抄?”尹锡湖立刻反驳,“小说的精髓全在童年戏,那种细腻的情感和人物关系,是抄不来的!一旦被发现,毁掉的是整个电视台的名声!”
也有人建议:“要不……改得亲妈都不认识?”
“那还不如直接抄呢。”
在尹锡湖看来,小说的童年部分,是整部剧的情感基石,根本无法绕开。
作者已经将人设、世界观、核心冲突全都搭建得明明白白,他们只需要在这个完美的舞台上,尽情地去想怎么“虐”就行了。
只要能买下前半段的改编权,那后半段他们完全可以自由发挥。
多省心、多方便啊!
本身半岛的编剧们就很擅长搞“半原创”,经常从港台甚至霓虹的文学作品中寻找灵感。
他们的《冬季恋歌》,核心灵感来源,就是隔壁霓虹的一本小说。
当然,这属于“灵感借鉴”,而《秋日童话》却是“不可或缺的基石”,两者不是一码事。
如果拿不到《秋日童话》的改编权,那他们就只能换一个方向。
可是,眼睁睁看着最适合的作品从指尖溜走,这谁也忍不了!
秋季题材,小说名还就叫《秋日童话》,这完全就是给他们量身定做的啊!
再让他们自己去想,想破头也想不出比这个更合适的了。
尹锡湖和他的团队开始轮番上阵,给高层们讲“道理”,希望能多给点预算,打动那个连“邮件都不想回”的家伙。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说服领导的那一刻,一位正在浏览国际新闻的编剧,突然指着电视屏幕惊呼起来。
“西八!”
屏幕上,出现了《秋天的童话》这本书的封面,以及小说作者。
再仔细对比一下韩版作者名“娜伊泽”
搞半天,娜伊泽是音译错的作者名。
别人真名叫洛伊泽!
他们一直以为作者是个女作家来着……
